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10-09 09:12:28|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未來的科學世界(上)


想必有很多人對我們接下來要談及的課題感興趣。如今的科學,人類現代化物質生活的基石,誰都期望未來的科學能給人類帶來更令人吃驚的巨大變化。毫無疑問,這樣的趨勢基本上是可以確定的。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我們要說的,恐怕更多的是那些在發展過程中容易被人忽視的,蘊藏比較深的不利的局面。這種預感有一部分來自我們對過去歷史的總結形成的推理,更主要的是我們感悟到的新發現,這個新發現竟然是要求我們對宗教與科學正本清源,必須給傳統的宗教與科學重新定位,還宗教與科學一個較以往更真實的面貌。

  在常人的認知中,大都將宗教認為是來自古老甚至原始的傳統認知系統,科學則是相對近代的知識體系,並由此產生了諸如「古老的宗教;現代的科學」這類隔時代的說法。如今經我們的發現事情並不是如此。宗教與科學是出自宇宙源頭最根本的同一套生命認知體系,也就是說它們事出同源。該體系源自生命或宇宙最初的意識,最本質的定義就是對生命的認知和教育。在經歷宇宙創世過程中的首次輪迴之後,形成了同出一源極性相反的陰陽二元,與其對應的意識形態宗教側重於陽性的精神(智能)生命;科學側重於陰性的物理(時空)生命。

  整體宇宙陰陽被認定處於一種對立的平衡狀態,如果視宇宙為一個大生命,純陽生命世界及純陰生命世界即是一種常態,它們保持着一種相對獨立的關係,宗教的陽界、陰界理論以及天堂與地獄傳說都出自這樣的原理。在初始輪迴源頭的正對面,陰陽切割線的另一端交界處,形成有一種特殊的陰陽混沌空間,這就是人間及物質時空世界,我們可以視它為是一個縮小的宇宙。

只是同為陰陽,形態卻有不同,人間陰陽系對立鬥爭狀態,彼此間從頭到尾充滿了鬥爭的色彩。這種宗教與科學始終處於對立混戰的意識形態,就是我們常識中的哲學,哲學的辯證特性給自己帶來了一個鬥爭哲學的美號。隨着生命向萬物的延伸,宗教與科學同樣也關乎到了物質世界的方方面面。可見人類的物質世界比較特殊,顯然如同是一個造物主特別關照的地方。

  對立平衡與對立鬥爭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保持有相對的獨立性,各自的運行主要依靠自身的內部陰陽。後者則是處於陰陽不斷地互變之中,所謂相對不變的當下極其短暫甚至就不存在有這個當下。所以,人間的宗教與科學不斷相爭幾成常態,輪迴的推動力最終有助於形成陰盛陽衰的局面,即有利於科學不利於宗教。

在人類文明的初始,宗教奉行的神文化盛極,生命的首選是追求精神上的自在,人間處於一種半神半人的狀態。同時形體生命的簡單原始以及物質上的匱乏,致使科學的地位毫無聲色可言,以致歷史的記載甚至連科學的概念都無從提及。可以想象的場景恐怕就像是一個有宗教無科學的世界。

  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宇宙輪迴規律所然,宗教與科學各自均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宗教倡導慈悲平等,淡薄過縱的物質生活。這些顯然和人性慾望推動的追求物質文明享受相悖,尤其是那些在人類之中處於優勢地位的世俗權力統治階層,他們終究不願過渡由宗教主導的清貧的佛性生活,在人性慾望的推動下,華夏的三皇五帝之後,大道終於不敵人慾離人類而去。同時伴隨着的是科學開始漸入人們的生活舞台,很明顯,此時科學所要做的剛好與宗教相反,可以說,科學從一開始,它的主體任務就是致力於物質文明的發展,以滿足人類不斷地追求物慾上的享受。美其名叫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權力統治者的行為嚴重地壓制了宗教的發展空間,通過我們的觀察來分析,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惡意策劃將宗教演變為一種偶像崇拜、專注道軌儀式的教條,此類演變,中國的儒家「功不可沒」!當然,作為極力維護天朝統治根基的儒家文化,一切謀略有利於其封建主子千秋萬代也算是它的本分。宗教因此挺進末法,從此人間逐漸成為了科學的天下。此番現象延續歷史二千餘年,使人深感驚訝的是所有變化場景竟然被早年的釋迦佛陀一覽無遺。

  宗教與科學之變,沿路的就是一部易理的變化史,如今易數乃終,世宇三分始,陽向的宗教和陰向的科學道路分明,人人都無法迴避生命進化的選擇。雖說世宇三分指明的是宗教;傳統(哲學);科學三種選擇,實際上大家都清楚,關乎宗教的修行世界此刻已近名存實亡,這些從人類世界普遍性的道德淪落,物質主義盛行即可看出端倪,宗教唯抱希望的就是「世宇三分、有聖人出」,指望未來佛陀再現喚醒靈性世界的覺醒,當然這是一個宏大的工程。

  歷史以來,尤其在東方,對宗教構成的陷害已經毀滅了整整數十代人!可說是積重難返。並且可以認為,延續至今天人們普遍反感的應試教育害人不淺;甚至那些被現代服裝所掩蓋的種種毀滅式教育弊端,其事發的本質均和宗教的墮落、受控息息相關。

  前面我們已經指出宗教與科學的共同點,即對生命的認知及教育。針對人類來說,一套完整的教育應包含宗教的道德精神教育以及科學的人生教育,這裡特別要提出,千萬不要認為這二者的教育都發生在我們的人生階段,一個人接受全面教育的主要收成是發生在無形的靈魂世界,是通過靈魂轉胎帶來的先天屬性,有關這一點想必人類基因學家最有發言權。人生教育實屬後天的再教育,這種教育方面的差異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很容易鑑別出來。所以,人類中的佼佼者都能體會到這一點,包括科學界的集大成者亦是如此。-(張工/新世紀曙光)

台長: 聖天使
人氣(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生活智慧成長 |
此分類下一篇:未來的科學世界(下)
此分類上一篇:學佛和尊孔都是後退嗎?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