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7/09/12 11:03 記者:記者王以瑾/新竹報導.攝影
依稀還記得從租書店裡借回來《撒哈拉的故事》陳舊泛黃的模樣,這本書不知已經多少人之手,曾經欣羨著愛情生活與冒險故事,為主角遭遇不測而落淚;不知塵封多久的記憶,都在清泉一一被喚回,新竹深山裡的小部落,卻因牽扯著三毛的愛戀,張學良的青春歲月,而與眾不同。
「我的這一生,豐富、鮮明、坎坷,也幸福。我很滿意。」三毛曾寫過這麼一段話,她乍然離世之後,也被拿來做為她回頭審視一生的結語。
本名陳平的三毛出生於1943年,她是天生註定不平凡的,她的一生的確就如自己所言,「豐富、鮮明、坎坷」;三毛從求學起就遭遇許多磨難:因為數學不好,竟發明出以死背的方式得到高分,但卻也因高分,老師懷疑她做弊,反而遭到莫大的羞辱;又羞又恨的她不再踏入學校,她的人生道路,從此和別人不同。
(圖清泉日據時代原名「井上溫泉」,素以溫泉聞名。王以瑾攝影)
文學上突出的天份與努力,讓三毛得到文壇人士的特別幫助,特許進入文化大學旁聽,但又因為對感情的偏執,憤而遠走海外,荷西在此時走入她的生命,他比三毛年紀小,苦戀著三毛,終以堅定的態度、多年的等待,等到三毛的愛情,但卻又無法實踐相守一生的承諾,1979年因潛水意外猝逝,甜蜜婚姻不過6年。
荷西的死對三毛是莫大的打擊,她悲傷得連夫婿的後事都無法處理,還是雙親飛往當地處理所有的事,並將她帶回台灣。
而這個意外之後,三毛也深困於嚴重的憂鬱症。
三毛和張學良,分別代表著文學和政治,兩個不同背景的人,之間怎麼會有牽連?如果說命運早有安排,那一切都說得通了。
張學良是歷史上的悲劇人物,為了政治理想而犧牲了一輩子。
東北軍閥張作霖之子,人稱張學良為「少帥」;張作霖在1928年被日軍設計炸死,「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接續爆發,張學良一直希望國民政府能停止剿匪、抗日為先,之後和楊虎城密謀挾持國民政府最高領導人蔣中正,這就是「西安事變」。
傳奇的一生讓張學良成為歷史上的要角,但也因為政治上的決定,他的大半輩子都在軟禁中度過。「西安事變」發生於1936年,當時的張學良不過25歲,監禁歲月直到1900年;軟禁地點隨政情有所改變,從大陸移到台灣,清泉是其中一個地點。
(圖清泉有多座吊橋,此為進入部落的第一座吊橋,是其中最寬闊者。王以瑾攝影)
張學良1946年就被送往清泉,當時國共尚未大規模開戰,尚有談判的空間,國共兩方都有許多將領為當時已軟禁10年的張學良求情,但蔣中正始終無法對「西安事變」釋懷,反而將張學良送往台灣,一個由新竹平地上來還要20公里路程的偏僻山區;張學良1959年離開,在清泉待了13年,但除了口述傳說,並沒有留下任何歷史見證,他居住的屋舍早在1973年就被土石流沖毀了。
軍閥之子,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做了影響幾億人的決定,又迫於權勢長期被軟禁,這樣的人實在引人好奇,三毛就是因為好奇來到清泉,她想研究張學良,此時的她已慢慢走出失去荷西的傷痛。
來到清泉的三毛租用了一間山坡上的房子,她取名為「夢屋」,是棟紅磚矮平房,屋前平台是絕佳的觀景點,上坪溪蜿蜒眼前,隔著溪谷,開門就見清泉天主堂;三毛為研究張學良來到清泉,但這方面的文件並未見付梓,倒是清泉天主堂因三毛為美籍神父丁松青翻譯的「清泉故事」而聲名大噪。
(圖整修過後的「夢屋」換了白鐵門窗,看來有些怪異。王以瑾攝影)
三毛的「夢屋」現在已成為探訪清泉的必遊景點,縣政府立了個解說牌,算是三毛曾經停留此地的紀念,原本很有鄉間味道的紅磚、木紗門平房被換上了白鐵門、鐵窗,這屋還是私人財產,要租要賣,妾身未明,遊客只能站在門外看看,期待緊閉的門窗內似乎該有個紀念館,但也只有屋前一塊文句不多的解說牌為三毛的足跡做了紀念。
離開清泉的三毛,憂鬱症復發,情況時好時壞,終於在1991年1月4日,做出令人既震驚又惋惜的決定,她以絲襪在醫院浴室自殺,為生命畫上戲劇化的句點。
(圖隔著溪谷,清泉天主堂與夢屋遙遙對望。王以瑾攝影)
不談三毛、不提張學良,清泉原以溫泉聞名。
上坪溪是由新竹縣五峰鄉山區的霞喀羅溪、爺巴堪溪匯流而成,河流至清泉流速趨緩,溪谷轉為開闊,幾百年前泰雅族人開始在河階兩岸打造家園,以泰雅語「溫暖泉水」做為地名,日據時代被改名為「井上溫泉」,「清泉」之名,光復之後才開始使用。
清泉溫泉為弱鹼性碳酸泉,無色無臭,可飲可浴,原本只要在河床上翻找,就能享受專屬的個人湯,但天災改變了地貌,現在只有私人浴場有穩定泉源,有穿著泳裝的大眾池及個人湯屋可供使用。
雖有名人加持,但清泉的遊客不多,幽靜的溪谷橫掛著幾座吊橋,日據時代就有的清泉一號吊橋是其中最知名的,過去常見三毛與丁松青神父在此散步的身影;微風細雨,增添幾分惆悵,但這樣的氣氛,正好適合追憶過往年代。
文章定位:
人氣(80)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