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英語:Brave New World),亦名「美妙的新世界」、「勇敢面對新世界」。為英國作家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於1931年創作1932年發表的反烏托邦作品。故事設定在公元2540年(書中的福特632年)的倫敦,描述了與當今社會迥異的「文明社會」的一系列科技,如人類試管培植、睡眠學習、心理操控、建立嬰兒條件反射等。
該小說影響甚大,與《一九八四》和《我們》並列為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小說。
書名源於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中,米蘭達的對白:「人類有多麼美!啊!美麗的新世界,有這樣的人在裡頭!(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 it.)」。這台詞本身即有諷刺意味,因為米蘭達成長在封閉的島嶼上,所知的只有她父親,奴隸和鬼魂,離文明社會相去甚遠。
在小說中,《美麗新世界》諷刺新世界雖然外表似美,但科技並沒有令社會的人民精神進步,反而讓社會文化倒退。作者以豐富的文辭和形容詞,裝飾文章不同的情境藉以突顯小說所描寫的美麗世界。在書中開頭的第一段,全都使用大寫字母,此寫作手法獨特,不但押韻、也給人震撼的感覺。
《美麗新世界》中所描繪維持個人與社會間的協調的方式,簡單而言即是於社會消除個人想法。只要能徹底做到,也就無所謂協調,因為兩者已然合而為一。
最高目標是社會安定,而為了達成此目的必須有完整的社會制度。最基礎為人口控制,使自然資源相對充裕不會匱乏。再來是「先定」,即在「出生」前便以各種人為方式控制其生理發展,乃至於影響其日後之心理發展。並搭配嚴格的階級制度,使不同階級的人在生理層面不僅在外表(如身高、膚色等等)、工作環境適應(如愛普西隆特別適應高溫、粗活多的工作環境),乃至於智力皆有顯著不同。
出生後所有階級都需接受為社會制度和階級量身打造的制約,不同階級有相同的也有相異的制約。相同的制約如對家庭制度的鄙視、對索麻的重視和依賴、對各種情感(愛情、友情、親情、對死亡的恐懼等等)和思想的排斥、對消費的重視、對於社會價值的追求(劃一、共有、安定)等等;另外一方面各個階級還會接受各自的制約,這種制約主要是讓個人完全認同自己的階級。
美麗新世界為了安定決定消除個體性,而個體性的彰顯的基礎在於個人的獨特性,具體來說就是情緒、情感和思考。為了消除情感和情緒,除了先透過人工繁殖大量製造複製人以瓦解家庭,及其連帶的親情,並以強迫雜交抑制任何兩人之間的情感。然後再強制所有人不得獨處,不是在工作就得娛樂,而且必須是團體娛樂,一方面以讓所有人保持愉快,另一方面也讓人沒有時間思考。最後,這個世界也沒有任何藝術、科學、歷史,讓人不太能輕易的觸發思考。
人們被制約成一旦有情緒,不管是疲勞、無聊等等,就立刻服用索麻,一種除了上癮沒有其他副作用的迷幻藥,或者說索麻上癮在美麗新世界也不算副作用,因為有益於社會。「文明社會」裡也沒有宗教,除了每週一次的團體禮拜似乎是用來鞏固對於福特,或說以福特為崇拜對象、圖騰的社會的崇拜。至此,一個還算穩定的社會就成形了,一個沒有任何負面情緒、思想,只有純粹享樂的社會。
另外,對於偏差者的最嚴厲社會控制方式便是驅逐到外島。
這個社會以建立單一性(identity)為基礎,型塑凝聚力、一體性(community),最後達到社會安定。非常像人類早期的原始部落,沒有個人,或說個人就是部落,部落就是個人。
奧爾德斯·赫胥黎於1894年出生於英國薩里郡的戈德爾明,是教師雷歐那德·赫胥黎和他的首任妻子茱莉亞·阿諾德(Julia Arnold)的第三子。他的弟兄朱利安·赫胥黎和安德魯·赫胥黎日後都成為了傑出的生物學家。
赫胥黎最早在父親的植物學實驗室中學習,後來在一所名叫希爾塞德的學校(Hillside School)繼續學業,然後進入伊頓公學。[1][2]1911年,赫胥黎患上了角膜炎,這使得他「瞎了兩三年」,這「終結了他早期想成為醫生的夢想」。也使得他免於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視力逐漸恢復後,1913年,他在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學習英語文學。1916年他編輯了《牛津詩歌》,並隨後以一等榮譽畢業。
離開貝利奧爾學院之後,由於在財政上對父親的虧欠,赫胥黎必須自己掙錢維持生計。他在伊頓公學教了一年法語,學生包括艾里克·布萊爾(即後來的喬治·歐威爾)和史蒂芬·倫西曼。但他在伊頓總體上被認為是一位不稱職的、無法維持紀律的教師,雖然布萊爾等人對於他的用詞技巧大為稱讚。1918年,他曾在英國空軍部短暫工作。
20年代,他曾經在位於比靈赫姆的技術先進的布魯內爾蒙德化工廠工作了一段時間。他著名的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1932年)的最新版序言提到這段經歷便是他創作的來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