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美感享受───我讀蔡文傑的詩──吳晟─
二○○一年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成立,租用台中市中港路名為「台灣國寶科技大樓」的一間樓房,還算寬敞,演講廳約可容納百人,陸續推出多項文化活動,包括專家講座、文學研習,吸引不少中部平日關注台灣文化的人士,幾乎場場爆滿。文學研習課程常邀我擔任講師,因而有機緣多認識幾位文學同好,蔡文傑是緣份較深的一位。
蔡文傑幼童時罹患腦性麻痺,行動不便,靠輪椅行走,坐在輪椅上聽課。起初我對他的出現,雖然有些訝異,並未因他的身體狀況而特別看待,只當做一般對文學有興趣的讀者,「一視同仁」。然而一堂又一堂的課程中,我越來越發現他的專注、他的聰穎、他的文學素質,都超乎大部份學員。
更令我感心的是,他每趟出門,其實大費周章,需有專車接送,上下樓梯需有人協助,但他學習的意願十分執著,文化總會文學研習結束,彼時我在沙鹿靜宜大學擔任駐校作家,開了一門新詩課程,蔡文傑繼續去當旁聽生,從不缺席。
雖然他的語言表達不清,但在「隻言片語」的回應中,仍可理解他的文學閱讀十分廣博,「社會事」十分通達,比起「同班」的大學生,成熟得多。
這段期間,他常拿些作品「請我指點」,我「加減」提供些改進意見,他常依我的意見修改後,再拿來給我看。他的認真態度,遠非多數學生可比。
多年來,蔡文傑戮力創作,不斷進步,心血結晶屢獲多項文學獎的肯定,每次得知他獲獎,總感到很欣悅。而今他的台語詩集結成冊,獲得國藝會補助,即將出版,我更為他高興。
這冊詩集《風大我愈欲行》大致依主題而分四卷,卷一多為生活體悟、卷二為成長記憶的感懷、卷三為島嶼形象的歌詠、台灣歷史的探索、卷四則為情愛的渴望與追尋,題材多元,但彼此又有真摰的情感「一脈相承」、相互連結。
蔡文傑的台語詩,多數語言從日常生活中提煉而來,簡潔精確,音韻自然順暢,毫無「窒礙」之感。
我認為蔡文傑的詩作,最難得也是最傑出的特質,在於不時流露俏皮性、幽默性的筆調,意象更加生動,那是無比豁達的心胸蘊育而生的智慧表現。我推想,這應該也是蔡文傑的「本性」吧。
我閱讀蔡文傑的詩,得到會心的美感享受──聲韻之美、情境之美、生命之美。謝謝蔡文傑。
〈序〉
生命擠壓出來的聲音 ── 路寒袖─
「文傑」這樣的名字除了予人文質彬彬的感覺外,總給我身手矯捷的想像。
不過,當我見到蔡文傑時,我以前對「文傑」的刻板印象完全改觀了。
蔡文傑是我在台中縣海線公民大學的學生,從我在那裡開課他就一直是我的死忠派。第一次上課見他開著電動輪椅進到教室來,像是搭著豪華禮車來上課,的確,蔡文傑還俏皮在車後貼上BMW的標誌。我把第一排講台前的桌椅挪開,那是蔡文傑的專屬位子。
蔡文傑駕馭電動輪椅的技術已經到達必須用「人車一體」來形容了,無論前進後退或轉彎閃避,沒親眼看到的人一定不相信,穿梭自如的電動輪椅是他用一隻扭曲的手去操控一支小小控制桿來駕駛的。
是的,蔡文傑是一位腦性麻痺患者,四肢萎縮只能依賴輪椅行動,口語表達也極其困難,每說一字句都得縐眉裂嘴,彷彿是用生命擠壓出來的聲音,雖然十句之中,我約略只聽得懂兩三句,但卻是令人動容且心疼。所以,蔡文傑上課時很少發問,我也儘可能猜測他心裡想問的問題而主動的解答。
蔡文傑是個用功而勤奮的學生,上課時雖然沒辦法做筆記,但我說的重要觀念他都記得一清二楚;不待我要求繳交習作,他早就寫了許多作品要我給他意見。像蔡文傑這種已提筆創作的學生我都會鼓勵他們參加文學獎比賽,蔡文傑倒似初生之犢,即使前幾年每每鎩羽而返,但仍年年送件,果然後來得到不少獎項的肯定。愈挫愈勇是蔡文傑的堅毅個性。
強烈的本土意識是蔡文傑另一項令人激讚的特質。本詩集卷三《你就是阿母的靠山》透過明喻暗喻對島嶼台灣的歷史提出省思與探索,像〈豬母奶〉、〈詩寫228一甲子〉、〈走找春天〉等詩作俱都如是。台灣從過去到現在雖然處境始終艱困,然而以蔡文傑的意志而言,還是會「擱卡沁冷的恐嚇/海湧嘛會展開雙手/給海翁攬椆咧/繼續生湠」(〈海翁的四季:冬〉)。
這種情懷其實可以輕易的從其他篇章找到蛛絲馬跡的。卷二對故鄉清水的懷想,卷一裡親情的表露,無不是昇華為土地之愛的源頭,尤其是〈風大我愈欲行〉:「恁晟阮比別人卡艱苦/我知影/我會認真拍拼/袂輸佇命運的後壁」,平白的文字之中,充滿了理解與感恩之心。
讀蔡文傑的情詩(卷四)就像見到靦腆的他,率真坦誠的情意想必為他帶來許多甜美與酸苦,但無論結果如何,這何嚐不是生命必然的元素和潤滑。
對言談不便的蔡文傑而言,書寫或許是跟世界溝通的最佳方式,在寫作上,他還有很長的路途要走,所以這本詩集的出版其意義就更加重大了,相信再如此堅持下去,蔡文傑對文字的操控也會像他在駕馭電動輪椅一般。
──遠景出版社2007.10出版‧2008.10再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