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時候我也開始慣於流連在外?
才剛撥完一層灰,但還是有太多殘留
可能是我想得簡單,遇到一個女生其實不難,難得是如何相處,如何在這樣中的環境找到一個模式理解彼此、包容彼此。也許是我把自己想得已經夠強夠能抵抗,但很有可能不然。連續兩個禮拜的遊樂,從南台灣一路往東走,最後重遊舊夢,進入太魯閣,回來南投,我想我缺少的就是壯遊,包括這兩年在臺北,其實我的版圖有限,雖說在臺北的政戰生每年固定環島半圈到炙熱的南部,其實還是不足以使閱歷擴增。大概從高中開始,就發現自己不斷的在變老,哪怕是想法上、衣著上。這是一種可怕的墜入,畢竟自己不是所謂的嗨咖,更不是海仔,這讓我的交友圈真的有限,也不斷在過濾。我們總喜歡替人分類,也替自己分類,我的表現算是明顯的,但心情卻不怎麼外顯。
這兩年,我去了不少地方,用自己的假日時間、用自己在綑綁自由後得到的津貼去遊歷,我們看過山看過海,也看過夜,一次又一次的啟程,一次又一次讚嘆的到達,說真的,我真有點忘記在裡面的感覺,彷彿已經快要變回普通人、大學生。當初認為的失足,後來卻有幸進入新聞系,才明白,這裡頭才活潑、才陽光、才青春。都快可以把不斷老化的我帶往適合的年代。這回也和小學同學重逢,一行人去了綠島、臺東,抒情文我想就免了,過程中的感受才是重點我想。隨著年紀、環境的改變,有些事情靠的可能是巧合與緣分,沒有這些,也難再續前緣。再過不久,還是得回到北投,繼續我的學業、繼續我的攝影、繼續與時間拔河,離開自由、離開南投。可能我還是只有用文字表達情緒的實力,照片可能還只能作為修飾,那還需要有很多的情感與見識才能捕捉。今年夏天,也終於去辦了護照,打算在明年冬春之際到臺灣以外的地方走走。好比如泰國的海灘,普吉島等等的。
臺灣,實在太美了,而我所見,也才不過十分之一我想。旅途中的伴侶也很重要,不能有太多意見、不能太沒有體力、不能太花錢等等,重要的是開心,紀錄的都是moment,未來值得回憶的。
大學後,很少再好好的沉澱過自己,每當遇到挫折,我想的都是如何堅強、如何在tough中逆風行走,很少了解自己的所要。現在我開始想到自己的內需,自己的旁邊,不過,一旦太想擁有,反而落得什麼也沒有。如果暫時還是遇不到,那就想辦法可以很自然的,遇到吧!還記得那時少逸哥還沒畢業,他辦公室的牆上貼著一張圖,裡頭寫著:『起床這麼難的事情你都做到了,還有甚麼能難倒你?』
佳能550D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即使這篇文章看來亂無章法,但最後還是可以放一張照片,提升一點水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