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5 04:53:23| 人氣970|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挑傘的藝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信很多人一看標題都會有種錯覺,以為我說的是中國吳橋著名的傘子雜技。雜技中,傘可以挑,也可以蹬;可是,今次我想說的並非什麼絕世技藝,而是連三歲小孩子都懂的生存技能。對,就是人人都會的——挑傘子。你可能認為挑傘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情,談不上什麼藝術。其實,單從你挑傘的態度,便可看出你的涵養了。

星期五,天文台掛起了今夏首個紅色暴雨訊號,讓我得了一天意外的假期。嗜 歌如命的我,因工作的關係,已許久沒鬆一口氣了,心癢早已難耐,難得有一天假期,我當然不會放過這機會,故便做做魔鬼,引誘正在為考試放假的姊姊放棄讀書,改往 Neway 進攻。

街道上,途人明顯比真正的假日少,但卻比平日的星期五多。(大概他們也是多得紅色暴雨的幫助吧!)因當時雨太大的關係,我和姊姊分別挑著自己的傘子走。由旺角地鐵站往家樂商場,這短短的三分鐘路程,我便遇到不少於三次的襲擊:傘子用鐵造的尖端每每向我頭顱的不同部位進攻!(當然,那些傘子不是凌空飛來的,而都是有人挑著的。)而且,那三次突如其來的攻擊都是從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身分的人發動的。當時我想,究竟我有什麼地方得罪了他們呢,要不然,他們怎麼要從後偷襲我呢﹖

最生氣的是,那三個毫不相關的人加起來連半句「對不起」也欠奉。

經過一輪的觀察,我發現他們都喜歡把傘子挑得剛好比自己的頭頂高一點點,只是非常小的一點點,我想大約只有那兩三厘米吧,與頭頂貼近到彷彿把自己的視線都完全遮蓋一般。他們究竟是怕那斜斜落下的雨點鬼祟地從那小小的隙縫潛入他們的禁地,還是挑傘的手累得不能再撐高一點兒﹖目睹他們挑著傘子像舞龍似的橫衝直撞,如入旁若無人之境,受襲的人卻不計其數,我不禁憤怒起來。似乎在他們眼中,只有那傘下的恐怖世界——因為從他們的視線看來,站在前面的都是一些只有身體,沒有首級的「無頭人」。這便可解釋,為何他們的利器總向我們最脆弱的頭上轟!

原因弄清了,接下來便出現一個問題:有辦法避免受襲嗎﹖答案是:有和沒有。

不可行的辦法有三個:一、促請特區政府立例廢除雨傘這種工具,勒令所有人改穿雨衣(這方法恐怕不行,因為想必會遭那些什麼捍衛人權的政黨或組織極力反對);二、強制現稱教統局的專業教育部門於初小增加「挑藝」一科,並納為必修科目,讓學生自小培養「挑傘的藝術」之首要條件「顧己及人」(這建議恐怕又為大部分「只求分數,不求學養」的家長所反對);三、邀請公民教育委員會協助,拍攝一段宣傳「挑藝」精神的短片,讓挑傘的藝術得以發揚光大(毋庸置疑,這提議多數會遭政府賬目委員會所否決,因為那些高官,又有哪幾個不是有私家車接送,出入有人保護的呢﹖按常理推斷,他們必會否決這個在他們眼中「毫無價值」的議案。)

可行的方法倒只有一個:你之所以受襲,全因為你的傘子挑得太高,對你的頭顱保護不夠,致令敵人有機會乘虛而入。所以,解決辦法是我們也儘量把傘子挑低一點。雖然這方法湊效,卻會像黑吃黑般,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當愈來愈多人都把傘子挑低,把視線都遮蓋的時候,受襲的人只會有增無減;一些對這門藝術不大熟練的人更可能因為看不清前路而跌倒;更甚者,過馬路的時候,因為視線減少而釀成車禍。

最終,可行還是不行。所以我說沒有。

現在,警號已經響起,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香港人再不擺脫凡事「先顧自己,後顧別人」的枷鎖,培養真正良好的公民意識(而不是獨沽一味「心繫家國」),到最後,便真的不行了。

恐怕,培養全民公德心是唯一的出路。「出口」就在不遠處,雖然周遭還是煙霧彌漫,我們只要順著綠色的燈號往前走,自然可帶香港走出困局。

在人生交叉的路上,你又會怎麼抉擇﹖


(written by 阿然 on June 4, 2006)

台長: 飄然
人氣(970)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也說時事 |
此分類下一篇:迪士尼(香港)失敗之謎

Stephen
可以選擇兩人一傘,那空間少了,弄到別人的機會亦少了~
2006-06-23 23:12:03
版主回應
也許二人挑的傘能減少上述問題,
卻有更多的技術問題要處理。
2006-06-30 04:13:00
Stephen
是的,或許我的想法有點過分樂觀,有點天真吧;
不是任意兩個人都可以挑一傘。
2006-07-04 01:42:55
版主回應
不要這樣說,其實我也將會寫一篇關於愛情的挑傘作品。
2006-07-09 14:42:33
過客
或許在我國古代已說明了傘子的真正用途,在於武鬥,不在於擋雨。在一些武俠電影中,雨傘在武器界的地位超然。如徐克的黃飛鴻電影中,也見李連杰以傘代劍,儆惡懲奸。
記得在我的孩童年代,正值倚天屠龍記狂熱時,我也曾用我的「倚天傘」,去比拼一下別人的「屠龍遮」。
因此每逢天降大雨,就是大家在鬧市中表現身手,華山論傘的時候。
站長建議的雨衣代傘可能是可行的,君不聽
雨淋你身,寶遮屠龍﹔
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雨衣不出,誰與爭鋒。
可見雨衣也著重要的江湖地位。
2006-07-08 03:36:22
版主回應
哈哈,謝謝你,阿豪,真是很有趣的發現呢。
可以遮風擋雨、防UV、比身手和支撐身體,傘子的用途可真多呢!

不知你在華山論傘時,用的是鐵造的,還是膠造的傘尖呢﹖那傘尖是圓柱體﹖抑或是圓錐體﹖
我想,武器的好壞也很影響對手的表現。

何時有空給我演一場傘戰呢﹖我生平可沒有看過啊。又或是納入為奧運比併項目也不失為一個平民化和強身健體的選擇。
2006-07-09 14:53:32
蔚藍海岸
哈這篇文章很有趣呢!一想像大家撐傘都把它當「帶矛的盾牌」用時,不禁啞然失笑。在台灣也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不過通常是因為前後的人高度不一,比較矮的人撐傘會刺到高的人,高的人撐傘水滴會濺到矮的人的肩上。同樣高的人會互刺,所以以和局收場。

說到將傘低遮,我不禁懷疑這樣怎麼還看得到路呢?如果硬要這樣,乾脆把傘挖兩個洞,這樣既不會擋住視線,又不會無意間刺到前面的行人,不知可不可行呢?^___^
2006-07-19 10:38:51
版主回應
首先,很多謝你的讚賞。
哈哈,你的想像力還真的豐富,竟然想到在傘中剪兩個洞,但,不怕被雨水沾濕嗎﹖
還是在洞內貼上一層膠紙比較好,或是索性用透明的膠傘!^^”
2006-07-27 19:51:58
阿牛
我三歲時便已知道傘子是武器了(還記得第一把傘的傘頂不久便掉了,露出鐵釘),
君不見很多男生以拿劍的方法拿傘的嗎?

解決方法是走較少人的路吧?
2008-11-22 08:16:40
版主回應
哈哈, 三歲定八十,原來你小時候已開始思考了!
小時候用的傘子, 應該是膠頂的吧!怎麼你會用鐵釘那款的呢﹖

因為他們都幻想自己是武林中人呢。
謝謝你的方法,我會考慮考慮。
2008-11-23 09:51:47
阿牛
那傘頂本是一塊圓型的膠,掉落後才露出裡面的鐵釘。
2008-12-12 07:35: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