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營的平常心
上週末結束的成長營,可說是歷年來體力最差的一屆,感恩的是上山之前持續的清理,接收到靈感之後,告訴自己要用平常心去面對與投入,因此以平常心當作這次學習突破的目標。
班員的變數
週五全體班員在中正紀念堂大門口集合後,男生第六小隊有位班員本來不出席,又臨時出現說要上山,隊輔幫他向班導求情,當場班導同意了,自己也沒有表示意見。
正巧自己跟第六小隊一起搭乘第二車,遊覽車走到半路,第六小隊的隊輔找我溝通,當場表示這位班員又改變心意,他表示學校社團的事情沒有處理好,想要現在就下車,我笑著說沒關係,讓他先回去好了。
事後反問自己為何沒有不悅或失望?
原來抱持平常心如同打預防針,當下自己沒有起心動念的反應,沒有人心人意的期望,自然就不會失望難過,沒有動念批判班員的變卦,自然沒有激發負面的情緒。
如今對於班員的出席與否,抱持隨緣不變的態度,相信跟老奶奶有緣的班員、跟我們結過善緣的班員、具足祖德根基緣分的班員都會報到上山,只要上山就是營隊的班員,我們要對班員的慧命負責,絕對沒有任何分別比較的差別待遇。
像是這次成長營有好幾位反應比較遲緩的班員,光是男生第二小隊就有三位,剛上山當晚輔導會報,隊輔提出班員的狀況,自己先請隊輔隔天早上打電話給家長,確認一下班員反應遲緩的原因,再建議輔導員先觀察與關懷班員的適應情況,我們再慢慢找出帶動他們的方式。
經過溝通與確認之後,發現其中有一位班員的反應遲緩,不是因為智能的問題,而是懶散的慣性使然,因此針對這位懶散的班員,隊輔開始積極鼓勵與帶動,也請其他同學包容與幫忙反應慢的同學,導致第二小隊越來越凝聚,整體配合的速度越來越快,第三天早餐他們第一個吃完站起來唱謝飯詞,最後表演大賽還拿到銀牌。
由此可知帶動班員需要平常心,往往我們的企圖心太過,變成過度的得失心而失去平衡點,往往隊輔先入為主的設定,期待班員都能順我心如己意的配合,事實上不是誰配合誰,而是班員與我們共同創造全心投入的小隊與從心覺醒的成長經驗。
洗冷水澡的領悟
這次成長營三天都洗冷水澡,帶給自己意外之外的收穫與領悟。
收穫的是自己做到隨遇而安的修煉,因為我一向睡在聖賢樓的寢室,自從十四年前育樂營,自己在乾德樓寢室發麻疹之後,我就不再睡乾德樓的寢室。
聖賢樓二樓的浴室本來有熱水,熱水器可能被颱風吹壞了,當自己發現沒有熱水,沒有起心動念的抱怨,而是當下坦然的接納變數,享受清涼的山泉水,正好化解身體累積的熱氣,內心充滿感恩與自在。
每天早晚叩首時,祈禱文裡面有一條期許自己做到隨遇而安,每一天都做到自我激勵與自我暗示,自然變成事來則應的接納,不再被慣性的需求所制約。
以前只要遇到沒有熱水洗澡時,總會引發抱怨不爽的心念,因為以前本身體質比較寒,習慣洗熱水,不能接受冷水的溫度,不過經過飯水分離的修煉之後,體溫自動的提升,體質變得比較不怕冷,自然接受洗冷水澡的變數。
領悟到修煉是當下的如如不動
只要修煉「誠心抱守」的清明,沒有起心動念的反應,沒有抱怨就沒事,沒有批判就沒事,沒有不爽就沒事,沒有動氣就沒事,只要笑得出來就過關。
成長營第三天一向是意志力的挑戰,因為第二天晚上的成長列車是不限時,導致每一個小隊結束的時間都不同,輔導會報一向是分期付款,先結束的小隊先呈報,先講完的隊輔先休息,自己必定等男生小隊都分享完畢呈報之後才結束。
這次男生第一小隊是最後一個結束的小隊,他們呈報完之後,已經凌晨三點四十五分,等到自己上床時將近四點,等於睡不到一小時就要起床盥洗。
手機鬧鐘響起時,自己先用四句話清理,讓自心保持清明,當天早上全體集合叩首後,營主任難得有靈感跟大家慈悲,因此讓流程順延二十分鐘,並沒有焦慮不安或是擔憂流程延誤。
每一年成長營謁靈的感動,總會讓自己感到法喜充滿,因此還有精神繼續陪站天恩師德一節課,接下來帶動立志向的許願活動,繼續站了一個多小時,再接著回答心心相印的問題,兩輪下來站著講了一個半小時,等於連續站了四小時,完全沒有精疲力竭的反應。
當下發覺全神貫注在當下,身心靈一貫投入,自動引發自性的能量,達到勞而不累的平衡。再次領悟到愿力與叩首必然激發自性的能量與無限的精力。
即使大腦知道身體只有睡一個小時,不過自性佛當家作主,不再認同大腦的判斷,避免小我的慣性反應,選擇超越肉體的限制,善用四句話清理慣性反應,啟用自性源源不絕的能量,真誠專注在當下,體驗「修道修心辦道盡心」的全然。
8/23/15
11:38:38 A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