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17 15:27:00| 人氣2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打破慣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打破慣性

來到夏威夷第八個星期,才把時差調整過來。

一月底來這裡講課住了兩週,根本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面對時差是無計可施,五月中旬配合大班又來了兩週,沒有想要挑戰時差,只求開班上台講課時,不要睡著即可。

九月份第三次來,也不想給自己壓力,靈感浮現忽然想通了,乾脆過著雙時區的生活,簡單說這裡的上午就是台灣的午夜時分,每天燒完早香之後,再次進入夢鄉補眠,最重要的是晚上研究班有精神講課。

直到前幾天告訴自己要改變一下,晚上提早到十一點左右就寢,隔天早上就不再補眠,這兩天漸漸的調整過來,上午的精神不錯,本來以為搞定時差了,沒料到今天早上念經之後,突然感到非常疲倦,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昏睡了一個小時才醒來,時差真是很頑強的慣性。

這週是一年一度反省歸零的時段,每年到了這幾天,總是回顧過去計劃未來,給自心沉澱的空間。

從時差的調整聯想到自身累積的慣性,尤其是這次帶動小天使班,給自己很大的刺激與省思。

小天使班上課了五週,最近發火了兩次,一次是上上週課程結束的時候,請班員把講義夾傳回來,Luc第一次太大力,以致於講義夾掉在地上,給他口頭警告,沒想到他第二次又重蹈覆轍,把他叫到面前來,直接訓斥他的不是。

畢班之後感到很後悔,為何最後一分鐘還是破功了,明明是小事一樁,火氣卻驟然冒出來,可見平日忍耐班員很久,小小的導火線就一觸即發。

歸根究底心裡還是有應該主義的想法,既然警告過他,他應該知道要如何做好,當他做不好的時候,理直氣壯的慣性隨即發作了。

第二次是上週剛開始熱身活動的時候,沒玩多久Briffney就坐在椅子上,她說要很累要坐著傳球,自己催促她站起來玩,她依然紋風不動,當下決定活動取消不玩了。

事後心裡很不舒服,上課已經第五次了,最起碼的尊重他人與團體都做不到,何況她是最大的女生班員已經十三歲,應該要帶頭作好標竿,而不是帶頭不配合。

靜下心來同理一下她的感受,或許她是被勉強來參加班程,也或許是配合弟弟才參班,她弟弟Tony是標準的過動兒,每當動態的遊戲是生龍活虎般,到了靜態的學習中文或是寫心得則是直接排斥,姐弟常常在班程中就發生爭執。

深入反省之後,發覺帶動的慣性依然很明顯─希望班員都能循規蹈矩,用心學習乖乖受教─期待班員能夠立即改變,做到尊重與禮貌。

原來小我還是有成就感的需求,需要藉由班員的正向回應,肯定自身的付出與投入,可惜這只是妄想執著,因為帶班的重點不在自身的感受,而是班員是否真正的獲益與吸收。

上週有位新班員Jackie的反應是很好的例證。

他不是華人,又是第一次參加,當我們要學寫中文的時候,他的臉色就很難看,嘴裡不斷的說很難很難,甚至寫了兩個字之後就說放棄了,自己只是微笑的鼓勵他,不斷的提醒他可以再試一下,並且讚賞他的字寫得很工整,寫寫停停之後,他終於完成了整頁的練習。

當下領悟到班員需要耐心的對待與實質的鼓舞,不斷的激勵他可以做到做好,並且藉由同儕的力量給予支持,上週大家寫中文的氛圍很專注,連前兩次不寫字的Tony,他都能靜下來寫了大半張中文。

由此可見帶動者的心境與臨場反應很關鍵,也就是人格成熟度很重要,自身能夠保持覺性─心平氣和,不被班員的情緒反應所影響,善用鼓勵的言語與正向的回應,讓班員感受到被重視與被信任,他們漸漸的就能靜下心來配合整體。

相對的若是帶動者的自信與自知不足,也就是EQ不夠,面對班員的挑釁與秩序的失控,往往就會用慣性反應去鎮壓或是妥協,班員就會變本加厲的回應,造成對立的窘境。

同理這些孩子的心態,在他們的心裡面,副營主任俞講師是個沒有意義的名詞,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力,他們在乎的是面前這位老師的帶動是否抓到他們的心,他們在意的是這個晚上的班程是否感到有趣好玩。

想通了之後,放下了慣性批判,同理班員就更加清晰了。

Briffney的不配合並不是故意的,因為當晚剛開始出席的人數很少,幾位大男生用餐之後都繞跑回家,導致她有些意興闌珊;再者自己跟Tony,Jackie兩人聊過,他們在學校裡就很不喜歡寫字,討厭老師也厭惡功課,可能都有學習上的挫敗感,並不是衝著我而來。

晚上叩首的時候,心裡問老師:為何要我來這裡帶動小天使?到底自己要學習的是什麼,要面對的盲點是什麼?

答案很清楚的浮現:要學習的是仙佛無限的耐心與愛心,面對的盲點是得失心太重,太在乎對方的反應與結果。

最近觀賞完一齣日劇─愛迪生之母,帶給自己很大的信心與喜悅。

劇中男主角花房賢人是位很愛發問的孩子,在師長的心目中是麻煩人物,常常打斷既定的上課進度,提出無數的爲什麼?他的母親管教的心態是給予孩子無限的愛,無論孩子的表現如何,只是不斷的相信與傾聽。

從日劇中再次觀照到自身的慣性,也暸老師的用心良苦,藉由此帶班的機緣,讓自己面對全然陌生的班員,重新站在第一線,找回初發心,創造出真心的體驗與自性的體悟─

班員就是班員,需要引導與指導,引導他們走向反省自覺,指導他們學習自信與自愛;孩子就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善知識與同伴,善知識能夠經驗分享與以身作則,帶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影響。

同伴能夠引發學習的興趣與參與感,當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時,無論是熱身認識活動,還是聽講或比賽,很容易產生磁場共鳴,激發出專注投入的氣氛,自然達到收心─專心─用心的效果。

孩子也是最好的老師,從他們身上看到生命的純真與自在,沒有任何的偽裝與掩飾,率真的表達與反應,他們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小天使!

11/16/2008 9:41:28 AM

台長: 俞講師
人氣(2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