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北歐才見識到北歐人的厲害,其實我們習慣吃的buffet就是起源於八世紀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海盜,每當海盜們從外面掠奪回來時便會大設宴席慶祝,但他們不習慣傳統正式的西餐禮節,所以就把所有的食物放在一起,隨個人喜好拿取食用。一直到了十八世紀這種buffet的飲食方法才又在法國重新興起,並於整個歐洲流傳。現代buffet的飲食方式適合用於以最少的人力服務許多人一起進餐的場所。相較於正式的西餐buffet比較輕鬆自在,從歐洲用餐禮儀的轉變也可以約略看出十八世紀個人意識的興起,buffet是強調個人選擇的自由、擺脫傳統繁瑣的禮節、從精緻文化走向大眾文化的轉變。
YY已經算是很會吃的buffet高手,但看到瑞典人吃東西還是會自嘆不如。每天早餐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麵包疊得跟山一樣高,但通常會以極快的速度消失、然後會看到服務生忙得不可開交不斷補充堆疊麵包,看到都快傻眼。瑞典人真的很會吃,吃得又快又多,和義大利很不一樣,義大利人吃東西很悠閒很溫吞,而且不太重視早餐。所以瑞典人的體格真的比較壯碩,不管男生女生都高大許多,果真吃得營養長得大。
在斯德哥爾摩中午有很多Buffet餐廳可以選擇,我和TY第一天就被一個活動看板吸引,是一家泰國菜buffet的餐廳,看板上還標示了價格,我們最喜歡有標價的東西,這樣才有安全感嘛!算一算才台幣三百多塊,真是便宜,我們跑到餐廳外面探視一番,看來已經是沒有位子了,我們決定隔天再來。
(活動廣告,要站很久很辛苦!)
隔天我們是一點多才進去餐廳用餐,因為早餐很豐盛,需要消化一番,不過也是因為比較晚才會有位置,人少一點用餐環境也會比較舒服,菜色選擇雖然不多,只有七八道主菜,但口味都很好,而且絕對可以吃很飽。其實這種buffet比較像自助式的商業午餐,可能因為當地人的午休時間並不多,所以用餐時間有限,這種用餐方式可以節省點菜、上菜的時間,價格也和商業午餐差不多,大部分都是上班族來用餐,每個人大概拿一兩盤,迅速吃完就離開了,所以和我們印象中慢慢吃的buffet差很多。
後來我們觀察幾次發現這種低價的異國buffet(大多是東方料理,例如泰國、日本、中國菜等)幾乎都是中國人經營的,而且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城市的中國人相當多,有的從商或留學,常常可以看到寫中文的招牌與商店,聽說斯德哥爾摩市政府和中國還曾經合作共同在斯德哥爾摩模仿「義烏模式」要打造一個中國商業城。
過去我們的焦點總是放在台商在中國的投資與貢獻,強調中國對台灣發展經驗的依賴與學習,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台商在中國的影響力逐漸被稀釋,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也日益加劇,海峽兩岸的權力關係也逐漸隨著彼此經濟力量的消漲而轉變。值得警惕的是,當經濟籌碼從台灣轉移到中國手上時,台灣所要面對絕對不只是中國一個對手,而是要面對一個以中國為主導力量所組成的經濟世界。
另外在瑞典我們還常看到熟悉的7-11,第一次看到好興奮,拉著TY跑進去逛逛,瑞典的7-11和台灣賣得很類似,比較特別的就是有一大排軟糖,後來我才發現這不只是7-11有賣,在瑞典所有的便利商店、雜貨店、紀念品店、、、簡單來說就是很多店都有賣各式各樣的軟糖,口味多樣、形狀可愛,真的超誘人(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過軟糖心理學分析?)我幾乎每天都要買一大袋,帶在身上隨時吃,而且會看到會一直想買新的,真害~。不只是我唷!沿途看到很多瑞典人也是這樣,人手一包,而且以女生居多,在飲食方面我真的是太容易入境隨俗了~
還有好吃的魚湯,這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http://casychen.blogspot.com/2007/01/food-in-stockholm.html)我一直想要去嚐嚐當地美味,總不能來瑞典天天吃泰國菜吧!我們找了兩天,一直找不到,最後還是誤打誤撞找到的。去得時候已經下午三四點了,還是要排隊,我們點了兩碗魚湯(價格不便宜唷!每一碗九十克朗比泰式buffet還要貴)但魚湯的料真的蠻多的,還有麵包、生菜(無限供應,但很一般並不會特別好吃),重點還是魚湯,湯頭很鮮美,魚肉也好吃。
(不錯喝的鮮魚湯)
(鮮魚湯是位於一個地下市集裏,對面就有賣很多當地傳統冷盤點心的攤位)
(生猛海鮮攤)
(巧克力專賣攤,本來要買這裏的巧克力給PK吃的,可惜我們最後一天要來買時剛好休息,真殘念~)
(生鮮蔬果攤)
(茶點餅乾零食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