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09 16:13:29| 人氣2,2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空拍影像到花蓮大地景觀資料庫建立的可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剛發表的,由作家王威智策畫及統籌的「作家在地寫作計畫:五種觀看花蓮的方式」,有一本《大地之上》,是花蓮作家邱上林將他累積多年空中攝影寫真與散文集組而成的一部著作。

有別於齊柏林的《看見台灣》有意突顯環境問題,邱上林的鏡頭有著文人的遠觀近察,以及自然抒情的文志。源自作家對於觀察視角的自我突破,及對土地與世界的好奇,邱上林從1995年起學習飛行傘,曾在鯉魚潭、赤柯山上方的拍攝大地景觀,2005年認識既是聲樂家也是飛航專家的彭興讓教授以後,便不時搭乘彭興讓的輕航機翱翔天際,展開以中央山脈、縱谷平原、花蓮海岸線為主軸的攝影與書寫。

攝影從空中而來,文字則能著陸於地面,互為補充,把原本的俯瞰鏡頭翩落為「處處皆人文景觀」的紀錄與發現。例如前一頁還安著富源火車站的整體景觀,後一頁便道出拔仔庄的故事;上一頁還安著石梯坪的露營畫面,下一頁便道出港口部落「米耙流(Mipaliw)」的故事。

在發表記者會,邱上林引述彭興讓的一句話:「不是我們選擇天氣,而是天氣選擇我們。」這句話不僅明示空中攝影的不容易,也隱隱揭開人與大自然的依存關係。因為《大地之上》出版,亦讓我想起另一位攝影家陳敏明也有非常多的空中攝影作品,2007年底停刊的《東海岸評論》從於營運晚期,連續數期刊登大作,開啟吾輩讀者對於花蓮的不同的大地想像。攝影家至今已出版《臺灣山林空中散步》 《鳥瞰臺灣山:臺灣五大山脈空中巡遊》 、等著作。

這些以花東為主的空中影像,都早在《看見台灣》上映之前便已出現,每一張都像是一份給花東的禮物。令人想到,這幾年攝影界一直在極力爭取攝影博物館的創建,而我們既然已經有這麼多的大地影像以花蓮為主角,這不僅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品味,也建議相關單位進一步蒐集與整理,做為地方景觀的資料庫。影像不若文字需要語言翻譯,因此亦可藉此讓國外的朋友們能夠透過這些影像,認識不一樣的花蓮;同時也給予這些作家、攝影家,必要的尊敬與支持。至少我們是有可能順著既有的基礎往前發展,有個兼懷國土環境與大地景觀的空中攝影資料庫,甚至是線上博物館。這比起大興土木蓋建硬體,這一類以「內容」取勝的軟體藝文建設,更是不用花大錢,便可以長遠發展的項目。

※刊於《東方報》2013.12.09

台長: 吳思鋒
人氣(2,2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花蓮 |
此分類下一篇:回顧花蓮2013年地方藝文環境發展
此分類上一篇:那些市集教我們的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