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18 20:59:28| 人氣2,8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用暴力與性鋪陳的以巴衝突景觀《血肉》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場次:
2011882000

地點:澳門足跡實驗劇場

演出:姚尚德(對‧面劇坊)

 

《血肉》曾經是去年8213肢體舞蹈劇場策辦「第一屆非關舞蹈藝術節」中的一部作品,但我是因為這次尚德受邀至澳門開設默劇工作坊與演出才知道此作的,慚愧但也幸運,還有機會在澳門親睹。

 

尚德帶著他對法國習事默劇時期一位巴勒斯坦裔同學的思念,以一己之力,在短促卻也緊湊的25分鐘裡,再現了以巴衝突中的暴力與殘酷。他同時扮演虐待者與被虐者,鞭打與性虐的意象不斷透過尚德身體表演的切換,教人精神緊繃,彷彿痛楚也挨到自己身上。

 

因為大量釋放/消耗身體能量的緣故,尚德不時會發出喘息聲,我以為喘息聲某種程度決定了這25分鐘之所以緊繃、沉重的調性,它一方面讓(虐人/被虐)角色突顯,一方面把演員自己曝光出來,因為在有些時候,喘息聲與尚德當下扮演的角色並沒有必然的連結,但是演員在台上不刻意隱藏自己身為演員,很自然地把自己身體的疲態展露出來,有時候反而會產生一種儀式感,演員與角色何必壁壘分明?而且這樣的身體發出的聲音,在整晚成了適切的音樂/效


另外一組主要意象來自開首與結尾的石子。開首,尚德趴藏幕後,僅貼著地面伸出一隻手,握著石子;結尾,舞台中央賸一張空椅,四周散落石子。雖不知尚德的創作本意,但通過這組首尾相連的石子意象,喚起了一起真實事件:那是2000年,以「東方主義」論述聞名,介入巴勒斯坦解放運動的已逝巴勒斯坦裔知識份子薩依德(Edward Waefie Said1935-2003),和家人站在以巴邊界,朝著以色列軍營投擲石子,經過媒體報導渲染後,隨即引來各方輿論。

 

相比於槍彈砲火,一粒無心且無力的石子算得上什麼,假使回想一下以色列與世界強權國家的關係,對比巴勒斯坦的建國之路,我以為其中有些環節和所謂的公平正義是存在著弔詭的(誰還問公理與正義的問題哪?),也隱含著某種暴力的原素。

 

尚德自然沒有在演出裡給我們上什麼歷史課,但他像使盡了身體的能量所做出的各種不但需要體能也需要意志的肢體動作,用暴力與性鋪陳,從個體賣力製造的以巴景觀,著實構築了一個戲假情真的幻覺現場,然後在醒過來之後,重新認識邊界的意義,暴力的戰慄,本來虛構的劇場於是實在了起來。這時候的劇場,也才稱得上劇場。

 








台長: 吳思鋒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