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5 01:38:23| 人氣2,7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一次在劇場裡遇見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期:2006‧6‧10‧1930
地點:社教館城市舞台
演出團體:台北藝術大學(2006夏季公演)
劇作家:莎士比亞Shakespeare;劇作翻譯:楊世彭
導演:楊世彭;舞台設計:Donato Moreno
服裝設計:陳婉麗;燈光設計:簡立人
音樂統籌:張佳韻;舞蹈設計:張曉雄
擊劍教練:Paul Dennhardt
舞台技術設計指導:楊金源;音效設計暨音響技術:李至耕
舞台監督:潘彥銘;作曲:Terry Davies


我確實是抱著「沒看過莎劇」的心情前去朝聖的。提到莎劇,別說是這個只節删了八百多句台詞的版本,就算是其他大小劇場的搬演我一概沒看過。因此近年即錯失了屏風的〈莎姆雷特〉、當代傳奇〈李爾在此〉和〈暴風雨〉、台南人劇團〈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茱麗葉〉、同黨劇團〈與莎士比亞共進晚餐〉獨腳戲聯演、劇樂部劇團〈莎士比亞就在巷子裡〉等,實在族繁不及備載。

按導演楊世彭先生的說法,此版本的規模與水準,「除了有些演員年紀略輕外,應該接近歐美職業劇場的規格」。自己是有打算中場(共190分鐘)即有可能先行離去的,想像中,要是演員撐不起來,190分鐘肯定坐如針氈。

不過我看完了,雖然中場曾經猶豫想要走人。事實也證明(藉由我直接反映的觀感),選擇看完是正確的。

舞台的以簡馭繁、擊劍打鬥的刺激(雖然不到俐落的程度),大概是這部戲我大部分的焦點所在,演員穩定中有創意的表現、角色與角色之間的流動,也讓整齣(以劇本為主的)戲保持著起碼再起碼的質素。

楊世彭先生在節目單提及,一般演出,結局均告終於茱麗葉自殺。他則回歸原典,再現「兩家世仇因兒女殉情而告終的社會意義」。

台灣劇場面對莎劇,通常採取解構性或(東方文化的)融入性以相處理,也就是「重新詮釋」。忽然看到一齣幾近原汁原味的莎劇,瞬間有種錯身於台灣之外的幻妙之感,心想,每年都來個這麼一齣該有多好哪。

P.S關於《羅密歐與茱麗葉》,澳洲導演巴茲魯曼的電影版本我還是念念不忘的。

台長: 吳思鋒
人氣(2,7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劇場 |
此分類下一篇:眾夏夜之SHOW‧四校戲劇聯展:台大《二號》
此分類上一篇:What a wonderful world《血如噴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