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Oistrakh的最後演奏會,是我聽過最感人的唱片。
很多音樂令我覺得感人或動人,這不是新鮮事,尤其我想或許我被感動的門檻又很低。但這張唱片仍然不同。
這張David Oistrakh最後演奏會的CD,我是衝著Paul Badura-Skoda的伴奏買的,衝著最後演奏會的名稱,衝著Oi的莫札特我喜歡,衝著許多七十分左右、不那麼充分也不怎麼必須的理由買的。
結果,就已經知道啦,真是非常感人的唱片。
我覺得最感人的,是Badura-skoda寫的唱片內頁。這個唱片內頁,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內頁說明文字,而是Badura在2005年時,此錄音remastered後重發所寫的一段懷念Oi的文字。文中描述兩人從相識、合作,到成為好朋友,細數過程中種種在藝術、在生活、在人生上的相交事蹟,以及Oi在演奏時的小習性--諸如微笑等等,很多記憶深刻的小事情,很多細瑣的言語和行為,沒有太多情緒化的表達。唯一最情緒化的表達,就是在文中一開始的頭兩句話:Dear David! I really must declare my love to you.
多年前我曾經遇過一位搖滾唱片行的店員,很年輕,他意外地告訴我他不聽數位格式的音樂,只買CD--我沒有以他的身分來臆測他說此話的政治正確性,為什麼不聽數位格式的音樂其實他也說不上來,想來想去他拿出一片CD,抽出一份唱片內頁說,聽數位音樂就沒有這個啊~~這讓聽音樂更豐富之類的。當時我其實是存疑的,因為我實在很懷疑究竟有多少人會看唱片內頁,尤其古典音樂的唱片內頁都是外文。多數人都是看看封面側標決定下單與否的。
可是這幾年我比以前勤於看唱片內頁之後,越來越認同這位年輕店員的話,唱片內頁的說明對提高唱片CP值,有著極大貢獻。早些年多數唱片內頁說明,由樂評家或唱片公司人員或資深愛樂者執筆,內容八成不脫分析曲目,偶爾夾雜兩三成談論演奏者的詮釋內涵,寫得夠深、也算有知識性,不過總有隔靴搔癢之感,看完都有種脫褲子放屁,無法令我額外更想與此張CD產生更多關聯。但在這幾年偶爾有些唱片的內頁說明,由演奏者親自執筆--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相較之下就相當拉近聽者與演奏者之間的距離。
自然這也要看演奏者的下筆風格和觀點,仍然有嚴肅到不行的,諸如Paola Pandolfo為Abel無伴奏大提琴寫的內頁,可說是音樂學者的歷史考古;諸如Feltzman為巴哈鍵盤系列寫的內頁,我讀來是有如數學家解微積分--當然巴哈許多作品,特別是賦格的藝術,跟數學沒兩樣;這麼學術和學理的寫法,我通常沒耐心讀得仔細,可是最大收穫是非常深刻的體會到演奏者對這個曲目和坐曲家的熱愛。嚴肅之外,也有簡單到不行的,譬如Keith Jarrett,他的內頁說明文字有時候實在「虛無縹緲」:他寫的內容跟這張唱片關聯很模糊;應該是La Scala這張唱片,這是KJ在La Scala的現場錄音,但他為內頁說明寫的是他在戲院後台遇見一位大粉絲的事情,而他面對粉絲時也不曉得該如何回應,文字結束,讀者仍一頭霧水。最好笑的是KJ曾經與一位女性直笛家合錄好幾張古典時期直笛作品,其中有一個內頁是一位音樂記者與兩位演奏者的問答。記者的問題不外乎你們對這曲目的看法,覺得作曲家的精神云云,直笛家都懇切地回答了心裡所想,但是KJ的答案通常只有一兩句,而且都是那種抽象原理的結論,完全一付要懂不懂隨便你的樣子;我想問問題的人勢必非常痛苦又尷尬。
過年後收到年前訂的這些唱片,主要是Steven Isserlis和Paul Badura-skoda的錄音,大約十張唱片左右,除了每張都非常非常好聽,最驚喜的當然就是這兩位仁兄,執筆的內頁說明在專業之餘,更多上自己的口氣和性格。從中讀到他們研究、執行的過程,還有作曲家有根據的軼事,以及演奏過程中出現的狀況,不由自主地感覺這些音樂家離我,比想像中更近的;也因為這樣,陌生的曲目好像也沒有那麼遙遠了。
透過這些文字,我開始懂得音樂對於演奏家而言,本質上便是務實的實踐,與我們每天上班賺錢沒甚麼兩樣,他們為了演奏出心目中理想的狀態,也要花時間和精力研究、也要思考、還要考古、分析、推理,也有許多的溝通協調和妥協,講起來跟CSI沒甚麼兩樣,不是全像一些演奏家記錄片裡演的,到處旅行、思考、沉思、冥想,然後就順手彈出美好的音樂了;他們跟我們沒兩樣,最大差別在於他們的終點是美學,他們要解謎的是藝術。我總覺得因為這些說明文字,讓我看到更廣闊而多元的音樂世界,可以用相對務實、具體的面向理解音樂、理解原本覺得不可說的純粹美感經驗。
也是因為我個人從中獲益匪淺,好幾次我忍不住跟某幾位年紀輕的同好建議--名為建議,實為說教,期勉他/她要好好讀英文,這樣才能對古典音樂有更多更深入的體會;我想我表達方式不妥吧,或者說話時間不對,加上又重複好幾次,對方反應冷淡外加不耐--當然更可能是,我又在無意之間傷害了對方男性自尊心。後來我也就識相地閉嘴了。可是今天在公車上讀完Badura-skoda寫的這篇內頁後,我仍忍不住慨歎,對於排斥讀英文的古典樂迷來說,只是因為文字的距離而阻擋了探究音樂的路,當真是好大的遺憾啊~~~~英文實在太重要了。不過我也曉得,這或許是我個人一廂情願的認定罷了。
最後回過來扯扯Oi這張最後演奏會。曲目包括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的小提琴奏鳴曲;實在太美了。
Oi的悠揚如絲絨般的琴音配上Badura細膩的觸鍵,就像一件同時擁有美好內裡和外表的衣服,鋼琴伴奏建立的Baseline非常的細緻,手感很細膩而穩定,有份量但是很decent,絕不搶話,讓主奏的小提琴極具有存在感的活躍其上。難得的是,兩者之間的平衡和張力處於和諧的狀態,沒有明顯且小提琴主導的主從關係(如Heifetz的Last Recital,又或者是every recital?),反而順著曲子的狀況,雙方自動地互相調配,韻味十足卻不爆棚,一種將將好的美感。
其次,這張由Genuin發的CD,原本錄音是1974年的維也納現場,後在2005remastered後發行,聽起來真是順耳,尤其空間感非常充足(我喜歡空間感好的錄音),每個音符都很立體、鮮活、飽滿,且流暢動人。
唉,聽到好音樂的滿足,就算經歷一百萬次,還是令我感覺美好,從不嫌煩。原本很衝動,想要抄抄打打Paul Badura-skoda的內頁說明,恩....下次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