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真是夭壽多。
為了不讓自己夭壽,球賽還是要看,音樂也是要聽;只是今年澳網從頭到尾只看到男單冠軍賽,音樂最近幾天每天都聽到睡著,連莫札特四十都成了搖籃曲。
昨天晚上聽巴哈古大提琴奏鳴曲BWV1027~1029--當然還是聽到睡著,是大提琴拉的,在今年年初亂買一氣的狀況下買來的版本,大提琴是Jan Vogler,鋼琴是Martin Stadtfeld。這兩個算是相對年輕(手上的另個版本是Starker & Sybok)的演奏者,無論鋼琴或大提琴的觸鍵,都比史塔克的版本輕上許多;我在想,他們是在仿效真正的古大提琴的拉法和音色嗎?所以音符與音符之間並不連貫,以致縱使聽得出來旋律,但音符是分散的,許多都採斷奏處理。
不可否認,史塔克是一個對任何曲子都用力甚深的演奏者--我想有人會因此對他頗有微詞,包括BWV1027~1029這三首曲子,也因此,所有的音符都是飽滿連貫的,旋律性、歌唱性和對話性十分明顯。就是個厚重卻明亮的版本。
其實兩者差異最大之處倒非音色,而是鋼琴與大提琴的關係。Jan & Martin就是把這三首曲子處理成大提琴奏鳴曲,所以大提琴為主、鋼琴為輔的角色分派地很明白;然而在Starker & Sybok的版本中,鋼琴與大提琴兩者是並行的,尤其鍵盤右手的旋律與大提琴的對話不分軒輊,左手做為定著的旋律部,構成某種三重奏的樣貌。沒甚麼好壞,不過就彷彿兩個世代殊異的美學觀,有點有趣。
大約兩周前,我參與了一個小小的、有趣的關於「人性化的巴哈平均律」的討論,其中的主角是李希特的巴哈平均律,一個觀點是認為李希特某個版本的巴哈平均律處理得相當完整,相較於許多機械式的巴哈,李希特是聽過最人性化的巴哈。這裡產生了幾個疑問:一、為什麼巴哈需要人性化?二、我覺得似乎混淆了「個人化」和「人性化」的意義;李希特是個人化,而非人性化。
首先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巴哈需要人性化?其實我很期待有人可以解釋一下何謂「人性化的巴哈」,不過在解釋何謂「人性化的巴哈」之前,必須也要證明「巴哈不(或不夠)人性化」,我很期待這個答案。巴哈的音樂是一個結構導向的音樂做法,是建築的構面,是理性的構成,不是所謂的靈感驅動,可是這樣倒也不能說不人性化,我認為他把所有的表情、情緒和意念的表達,全都設計在音符和速度中,也因此在沒有記號和速度指示的前提下,演奏者也不會無章無本。
可是妙就妙在,不點名記號、速度甚至樂器,並不代表演奏者可以free style,反而對演奏者的技巧要求精準。去年在倫敦看了幾場教堂音樂會,年輕的新銳演奏者把巴哈知名的曲目都演奏完了,兩首小提琴協奏曲、雙小提琴協奏曲、郭德堡變奏曲等等。演奏者在一開始總是充滿企圖心,很快、很有情緒地的方式處理巴哈,慢慢地就顯得捉襟見肘,你就聽到猶豫的音符和遲緩的節奏,不由自主地尷尬起來;偏偏巴哈很難回頭彈,如果彈錯很容易一路錯下去,很難從何處不著痕跡地撿起來重新開始,所以就是勉強走完最後一哩路。
我的心得是,演奏巴哈很簡單,你只要照表操課就好,演奏巴哈也很難,因為多數人做不到照表操課。原因一是「表」很難,照著操就已經花上很多力氣;原因二,甚麼叫做「照著操」?當然就是一氣呵成、首尾連貫,consistency,在一開始選定的速度要持續要最後,在一開始選定的音色和風格要持續到最後,不能因為任何理由忽快忽慢、忽強忽弱;原因三,巴哈不需要情緒起伏,也可以說不需要詮釋,因為他都想好、也都安排好了,可是有幾個演奏者能忍受放下自己、不要表現自我詮釋呢?實際上巴哈是個求全求美的建築師,並不需要土木技師亂改一氣。
延續這樣的觀點,我就想來思考一下第二個問題:人性化的李希特巴哈。
李希特彈的巴哈向來極負盛名,連我都有好幾套(當然比不上那些李希特CD「很多」、「非常多」、「有夠多」以及「夭壽多」的超級李迷)。我覺得李希特的巴哈會享盛名,扣除掉技巧無虞之外,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個人風格(個人化),基本上李希特彈任何作品都是彈李希特,不會在李希特的作品裡聽到偏貝多芬的貝多芬、偏巴哈的巴哈,甚至偏蕭邦的蕭邦;這就出現一個化學作用的結果,當所有作品都被加上李希特調過味後,那個味道怎樣?(自然你會說任何一個作品都會被演奏者調味,不過李希特是特別重口味)
雖然李希特技壓群雄,但也不是全能全知,離浪漫更遠;他的問題在於是否「適當」,有些過分自溺、不知收斂的詮釋,其實就很糟,他有些巴哈就呈現這種狀態,平均律也是其中一個。首先他踏瓣實在用太多。李希特原本的觸鍵音色就是半透明霧狀,加上踏瓣就是糊成一片,雖不至聽不清旋律,但抵銷了巴哈的結構。其次他彈太快,薩爾斯堡、JVC版的平均律尤其為最,請各位注意BWV848,有必要快成那樣嗎?我不理解。或許那些李希特CD「很多」、「非常多」、「有夠多」以及「夭壽多」的超級李迷可以說明一下,上述兩點是否就是所謂的「人性化」表現。當然我已說明這叫個人化,絕非人性化。
那麼,李希特的「適當」表現在何處?我認為是兩類型的曲子:1. 跟他一樣有自溺到自毀的瘋狂傾向的,李希特可以完全駕馭之外再把瘋狂程度推演到極致,你就聽到李希特怎樣華美地施虐;2. 與他相反,節制規律嚴謹的,一方面曲子本身可以收斂李希特的瘋狂,另方面李希特的狂暴也豐富原先的因節制規律而產生的無聊風險。前者如蕭邦、舒曼、布拉姆斯、所有俄羅斯作曲家;後者如海頓、韓德爾、舒伯特、莫札特。其餘就視情況而定:巴哈、李斯特平平,貝多芬看甚麼曲子。
至於我自己,李希特真的很強,他對曲目的駕馭力無人出其右。只是有時會這麼想:真的需要凡事皆強嗎?真的需要凡事駕馭嗎?若真如此,世界也太無聊了點。
這結尾是不是有點chicken out?別太苛求啦,我只是個擁有李希特CD「很少」、「非常少」、「有夠少」以及「夭壽少」的非李迷而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