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的方法論】
上了研究所,才開始知道什麼叫做「批評」。大學時候唸書,就是上課,吸收教授的教材,然後在考試的時候寫出來。我還記得大學有一堂方法論的課,如果沒記錯,教授不是在談方法論,講了不少博奕理論,現在回想起來,說實在的,大學時代在方法論上的訓練,幾乎是零。
說是「幾乎」,因為學了一點統計,好像有關。然後,跟了學長唸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雖然與方法論之間的關係不是非常直接,但總是在講書小組時,多少了解一些什麼。印象裡,還跟一個後來很親近的教授,談「歷史結構」,再了解一下「歸納法」、「縯繹法」。就這樣,沒學到什麼,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是「方法論」,還是不知道,概念也許模模糊糊的抓了幾個,但總沒能很有系統的了解這個領域。
****
真正開始學方法論,其實,是從寫報告開始的。研一時參加了個研討會的論文徵選,研究計劃過了。先發下來了一筆獎金,要求我們多久之後,交出一篇二萬字的文章。結果,我寫了六萬字。然後,主辦單位要我修改,我改不出來,文章也就沒有在研討會上發表。
「改不出來」,因為那時候根本就沒有寫論文的訓練,不懂什麼叫方法論,一篇合乎規定的「學術論文」是什麼。或者,可以說得更清楚一些,我覺得有很多我的意見,每個都很重要,有很多推論的背景,每個都要交待。那麼,要怎麼改呢?句子再怎麼修,也就只能刪掉個幾千字,六萬字比二萬字,可是整整多出了四萬字。
****
「要學會剪去枝蔓。」這是一個教授跟我說的,不過與那篇文章無關,是他在說他自已的學習經驗。
「什麼都說了,什麼都覺得有道理,就是什麼都沒說,而自已沒有道理」。這是另一個教授在課堂上說的,他舉了一個他在美國唸書時的朋友的例子,說出了這樣的結論。
看來,方法論的學習,教授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講到,我想這不是因為我比較笨,才會遇上。我想是所有的研究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其實,我甚至願意很大膽的說,是方法論的學習,才是學院裡,對於如何養成一個學者的核心課程。至於其它的,就是「應用」題,修行看個人了。
而教授說的那些話,也是很久很久之後,我才慢慢懂得。我只能說,要懂得做研究的方法,不是找了本教科書,按了書上說的步驟一、二、三,就可以做好了的。方法論,雖然不像本體論、知識論那麼抽象,甚至我們可以說,方法論沒有那麼多的哲學性,而更多就是技術上的關照。但,也正因為如此,想要對方法論有什麼感動的,就只有一個方法,從實際的操作中,去感受方法論的內涵。
****
「剪去枝蔓」也好,「說出個道理」也罷,其實最核心的,就是要指出在那一篇寫作的文章裡,「主軸」是什麼?或者,更簡單的說,是因為有怎樣的「問題意識」,於是提出了個「因果關係」,解釋特定的現象。
這裡,提出一個「自已的道理」,一個解釋架構,這是研究者的實質訓練,找到問題意識,不同的學圈裡,也就有不同的謎題要解。方法論的重點,不處理這個部分,而它要處理的是,怎樣「剪」下去,又是如何「說」出來的問題。
實證方法也好,詮釋學的角度也一樣,要處理的,都是這些變數之間的關係。沒能對現象,提出個解釋或詮釋,那就不是一篇具有科學意義的文章。這是上述的第一層問題:「說出個道理」。
而具有科學意義的文章,最重要的部分則是在它第二層次的「方法論」上的處理:,即,不只是呈現一個因果的關係架構,更重要的,是證明這個相關性存在的證據。
於是,跟因果關係不相干,跟支持這關係存在的證據無關,就是枝蔓。也許是兄弟個人偉大的創見,但也不用在這篇文章中寫到,也許是歷史背景的清楚說明,但也不用將讀者都當作是笨蛋,一股腦地寫上去。
其實,一篇文章,永遠沒有辦法處理所有的問題,也沒有辦法注入所有的資料。文章,很簡單,就只是一二個核心的概念,依著嚴格的學術規範,精鍊這些概念對社會現象的理解過程中的純度,邏輯清楚,也就夠了。答案,並不是學術論文的重點,不要期待一篇小小的文章,它的答案會為人類社會帶來什麼福址,重要的,是推出這個答案的過程,是不是符合方法上的要求。
****
研究所時,很多的研討課,經常是讀幾篇文章,教授引個頭,大家各述已見。教授會問同學們有什麼「問題」、「意見」,或是「批評」。其實,聽久了,也就可以將這些「提問」,分成三種類型:
1、就是很簡單的問個資訊:Barrington Moore所提到的「圈地運動」,是什麼意思?這類問題很簡單,不算批評,基本上就只是學生不了解。
2、邏輯推理有問題:在我的想法裡,這才是中肯的、適當的學術性批評。Barrington Moore提出了舊地主、農民與資產階級之間的權力結構,與政權形式之間的關係,在其它國家適用嗎?甚至,可能更兇狠的批評是,就是在他所研究的國家裡,也與歷史事實不合。
3、參數不對、價值不同:這是最常見的「批評」了,但實際上,我並不認為這是「有效的批評」,而就只是一個「意見」,甚至可能是「牢騷」。指出Barrington Moore 沒有討論到「國際面向」上的影響力(這是我自已當時在課堂上的意見),沒錯。但這本來就不是他所關心的課題,這樣的批評,跟批評到Moore沒有提到潮汐對政體發展的影響,是一樣的意義。研究者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處理所有的變數,要做的,就只是將他所提出來的變數之間,但清楚的邏輯關係檢驗。
註: 圖是Ronald H. Coase(1910-),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表彰他所發展出來的「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概念,對於經濟學的貢獻。寫到了這位經濟學界的大哥,一方面是他的交易成本,就是在一篇短短的文章裡寫出來的,提出了個不同於傳統經濟學的「答案」; 另一方面,還是回到這篇文章的重點,「答案」,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推出這個「答案」的過程。故事是這樣的,Coase當初在芝加哥經濟系裡,這個系上所有的教授,都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環境裡,年紀輕輕的,寫了一篇短短的文章,答案是推翻了傳統經濟學的結論。系上其它成名的,及正要成名的教授,就由系主任,帶了頭,晚上到Coase的住處,圍攻這個初出茅盧的小毛頭。結果,第二天,早上大家離開時,都給他說服了。我想,Coase過了這一關,也就過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那關了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