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錄影機攝下很多病患的「吃相」一般以為肥胖的人的吃相都會很「狼」很「虎」,可是結果讓人很意外有不少肥胖的人,他們的吃相不但不狼不虎,還很「楚留香」很仙風道骨、很紳士淑女哩!
難道說「吃相」還會騙人?為什麼這樣子?
我們減重團隊召開緊急應變會議,對於吃相騙人這事討論一防偽防騙的機制我們反覆觀看「吃相」的錄影帶,終於發現了破綻。在這些肥胖的人的「吃相」中我們終於發現了防偽防騙的門道。
原來肥胖的人和正常體位的人都會「細嚼慢嚥」,只要他們「願意」但是一旦需要吃快時,正常體位的人與肥胖的人也都會「狼吞虎嚥」一般肥胖的人的狼吞虎嚥功夫會高一些,他們吞嚥的動作非常快、非常輕、非常不明顯可以一邊講話一邊吞、一邊咀嚼一邊吞、甚至一邊唱歌一邊吞總之,吞的動作在肥胖的人身上是「已臻化境」的絕世武功平常人作不到他們那種「熟巧」的程度。
在一百萬年前的蠻荒叢林,人類為了存活,需要很快把食物吃進肚子否判會被搶走,會被野獸侵襲,所以狼吞虎嚥是必要的這些基因留到今天,還是有用,戰亂或飢荒的時候有用其它的時候,在都市叢林中應付忙碌的生活還是有用。可惜因為「太好用」了所以它讓人不知不覺吃太多、吃太胖,而傷了健康。
大家的血液裡都還有「狼吞虎嚥」的基因,正常體位的人與肥胖的人一樣只是肥胖的人一直用,習慣地用,用個不停,不知自制所以正常體位的人與肥胖的人最大的不同不在「吞」的功夫有絕對待差別而在吞的「節奏感」有所不同。肥胖的人節奏感只會快不習慣慢,正常體位的人的節奏感則可快可慢,隨心所欲,而且往往可以「以慢制快」換句話說,正常體位的人對於「急迫感」比較有控制的彈性肥胖的人則「一急」就沒輒,不是暴跳如雷,就是熱鍋烤螞蟻這種「急性子」是肥胖的人的罩門,很難改正。
很多肥胖的人跟我說,故意把東西吃慢,東西的味道會變不好吃,的確如此這是有理由的。味覺的刺激有其「飽和點」,當食物在口腔貯留太久達到過飽足的狀態,就會引起心理的「反感」,進而停止進食。如果這點可以利用來減重的話那麼「味覺智能」主張「專心」、「認真」吃來減少進食量的說法便完全合情合理我們的主張是更少的食物會讓食物更好吃能吃得更好吃的訓練可以減少進食量,因此一定可以減重。本文內文引用自趙世晃與TQ團隊
絕色美人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