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貓玲玲家的留言搬回來整理了一下,覺得這樣的交談值得收藏,於是轉貼上來.
**********************************
水晶留言:
想請問的是,貓玲玲姐姐對於『外遇』男子的觀點?
(這是個爛問題,或許姐姐之前有相關文章,不過人家中途加入,可否偷懶?)
外遇當然是個不正確的示範,不過姐姐如何看待會選擇外遇的男子?
會去勸說還是隨自然因緣生滅,或是?
那外遇男子是我老爹,對我們孩子(三個女兒)不是頂留心,可是也能給予些許溫暖,我其實很想去了解父親的內心,不過卻對於外遇這兩個字有那精神潔癖。有點交戰,想聽聽姐姐的想法。雖然明白這不是孩子可以干預的問題,不過有那父女關係,就想這個女兒,該如何去面對父親?恨倒是不會,不過愛也止住了。
貓玲玲留言:
親愛的潛水水晶:
妳問的問題,讓我這麼說吧。
我父親待我,一直是「溫良恭儉讓」。記得好幾年前,我剛從日本回來,這個老男人雖然是單身,但卻找了一個比我年輕的女孩回來,我狠狠地就是無法接受,又吵又鬧跟他大打革命戰。他氣瘋了,對我大罵三字經(第一次),大吼:「你又不是我老婆!
我也氣瘋了,氣到想離家出走。後來想想,他說得有道理,我不是他的老婆,根本沒資格管他這檔事。後來哭著下跪向他道歉。現在他還是會帶女朋友回家,還會事先打電話回來,叫我先「迴避」一下,我還會問他要不要先把洗澡水放起來。(他有個按摩式浴缸,很酷吧,真是風騷老男人,哈 )。
這是我們父女的相處模式,在這方面。
這個叫做「爸爸」的男人,從小不怎麼關心我書唸得好不好,他稍微有注意到的,大概只有我過得快不快樂。我也是到三十歲以後,才懂得反過頭去想:「這個男人過得快不快樂?」。這時,與其當他是個「父親」看,我比較把他當個年長的「男人」看,於是,很多事情我就想通了。
現在,我常常對他說,你要做什麼都沒關係,我只要你活得健康快樂。他很喜歡參加遊行示威,我經常很擔心他會不會在火爆人群裡受傷,卻也只在送他出門時告訴他:「你喜歡遊行,去沒關係,但要注意安全,你還有個女兒在家裡。」我相信他懂,這就夠了。
我不知道他會錯到什麼地步,就如同他可能也不曉得他這個女兒幹過多少不像話的爛事、還會繼續幹多少,不過「家人」就偉大在這個地方。再爛再錯,我們都希望對方活得快樂,而且快樂並沒有什麼正不正確的快樂可言,不是嗎?
我很喜歡美紅上次說的那段話,她說:
「那樣的早晨,
很想回家,
而家,
就是愛人的身邊!」
有「愛」的地方,才是家。
美紅留言
水晶:
愛情是一門很難的功課,許多人在愛情成為婚姻之後,相處的慣性取代了浪漫的溫柔,愛情成了習慣,成了佔有、干預,於是兩人之間,除了相處,卻不一定能再相愛。
但是,人內在對愛情的渴望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他仍舊會在心中渴望愛情,一種相知相惜、心靈相契的愛情。而這份愛情,卻不一定能再是平日已成習慣、生活在一起的人所能給的。
婚姻應該是愛情的延續,但許多人不懂,總是在婚姻開始的同時即讓愛情死亡,材米鹽油之外不再繼續經營兩人的心靈世界,曾經花費心思為他美麗的女人,似乎已不再美麗。於是,外遇很理所當然的發生。
我不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沒有理所當然應該如何的愛情,但我相信努力,相信愛情需要經營、需要浪漫、需要成長,如果兩個人在相遇或相愛的那一刻起即停止學習,那麼這愛勢必不能長久,如果兩個人的心靈世界和學習不同時,久了,也會成為同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
因此,對於外遇,如果是一個平日生活認真慎重的人來說,必然有他的理由,我相信愛情在某些時候會盲目,但我也相信愛也可以很有智慧,也許,你可以試著去了解父親,不預設立場,不以子女的立場,而是以朋友的立場去了解他。
我是個傳統而且保守的人,但我尊重人性,如果你的父親願意讓你理解,願意和你溝通,之後,更希望你懂得尊重他,讓生命自由,也讓愛自由!
貓玲玲留言
親愛的潛水水晶:
最近有點小忙,除了搬留言的地方,很少去逛友台。跟著妳的腳步過來看留言,才在美紅家看見老農夫「又出賣了我」。唉,這傢伙真是被我教壞了,只能祈禱他繼續壞下去,用光速的速度壞下去,這樣比較快修得正果。(聽說在最暗的地方,比較容易看到光,希望這句話是真理)。
從我現在這副德行,大概沒有人看得出來,我小時候是個「受虐兒」。才三、五歲的稚齡,有事沒事就被我母親吊在舊式那種古厝的橫梁上,把椅子搬開,讓我整個人懸在半空中,用我父親的皮帶抽打我。這也是我很少提我母親的原因。
後來,他們離婚,我們兩個小孩在當時跟的不是父親也不是母親,而是寄人籬下,因為我父親無法照顧我們。從台北親戚家住到南部親戚家,過了將近十年寄人籬下的歲月,直到我唸高中才和又父親住在一起。那時,面對眼前這個男人就是父親,感覺還真很奇怪。至於那個暴力女,我的母親,也不曉得她現在在幹嘛?當她不小心在電視上看到我的名字,不知道她會想些什麼?太多滄桑了,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生命有沈重的部份,同樣在我的靈魂深處。但我總認為,有種東西比「責任」更有效、比「道德」更有效,那一定是「愛」和「寬容」。「鼓勵」一定比「責備」更有力量。面對生命的無常和苦痛,也只能出動更多更多的謙卑。這是我這些年來努力在學的。
水晶留言
來了好幾次,第一次留言是第100則留言。^_^
列印出美紅姐姐和貓玲玲姐姐給水晶的『留言』。『尊重人性以及『家人』的定義。』...漣漪在心湖裡漾開中。
謝謝明明陌生卻又溫暖熟悉的妳們。
父親自小便很聰明,不過沒有祖父母緣。逃學、翹課、混幫派通通來。於是祖父母幫其他兄弟準備好的讀書基金,就是沒有他的一份。(爸爸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姑姑,祖父母唯一的女兒,卻是最不被重視,是『重男輕女』下的又一犧牲者),很年輕的時候,家,就不是他夜深回歸的地方了。
小時看過爸爸跟爺爺大打出手、動刀的場面,我們三個孫女跪在爺爺面前,用力哭喊著請求爺爺息怒。
也知道我們還小時,爸爸短短出軌第一次(三個月),聽媽說對方還是不怎麼樣的一個女人,最後是在對方哥哥出面跟爸勒索遮羞費下結束。
也看過媽咪為了防止沉迷於賭博的父親,偷藏錢而被當垃圾包丟掉時的懊悔樣。
回想父親的印象,當然不可少的也就是自己常常擋在生氣控制不了情緒的爸面前,為的是不讓母親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年紀還小的我,不明白他們爭執的原由。睡到一半,會需要起來拉開掐住媽媽脖子的爸爸,媽媽一副你最好掐死我的樣子,以及事後後悔攙扶媽媽上廁所的爸爸,這都會在不小心回想時,稍微閃過一下的畫面。
記得自己十七歲的情人節,剛從河邊漫步回來,還沉浸在浪漫甜蜜裡時,接到急電,要我們趕回家探望母親。深夜一進門,映入的是母親背部一大片刺眼的淤青。
父親的一生,正式的工作沒幾個,也都短短如曇花一現。滿腦子想創業的他,卻總是奪得敗金的封號,和眾人的哼哼哈哈的背後唏噓聲。眾親友對父親的期望是:『不希望他能成就什麼,保佑他能少捅幾次簍子就好。』
近年來他因著某些因緣,求起道來,抽煙、檳榔、動手事件,已經不復見。正歡喜之餘,出現最近期的第二次嚴重出軌事件。
母親因為家境困難,很早就北上謀生,在理容院工作時認識父親。是有了孩子,才硬著頭皮跟著父親回去處理孩子的戶籍問題。祖父母的態度自然可以想像。
有印象開始,母親就是家裡的主經濟來源,擺攤賣麵、理髮院、手工、到後期的組頭。三個孩子是母親拉拔大的,吃、穿、用、孩提時的學費,都是由母親張羅。長大後的我們常窩在被窩裡跟母親聊天。
最近因為父親的事情,更密切和跟母親連絡。發現對於父親,母親其實是很盧的。媽滿腦子都是『錯的是父親』。越來越常發現父母親的言談不搭嘎,知道母親給不了父親想要的。我這才開始想去『了解』這個名為我父親的男子。想用父親的經歷與立場去理解他的行為。
小時候爸爸不常出現,不過一出現,就會用光他手邊的現金,帶我們去吃喝玩耍。我們喜歡狗,爸爸會三番二次帶狗回來,不過他不負責養。看見特殊店家的牛排館,他會開他工作的大卡車,特地回家來載我去享用。手邊有點錢,會帶我們四個女人大肆採購,一件衣服二三千,不眨眼,但我穿的心很虛。有問題跟他訴苦,他會站在我這邊,不論我對或錯。
記得我指責他生活不可以如此隨性,故意反問他如果我覺得婆媳有困難,那我是不是就應該離婚?或是我覺得不想工作,我想回歸家庭,想辭掉現在供他們金錢來源的工作,如何?他居然回我,問你自己,想離就離,想辭就辭。我想,這個男人,是要我們以快樂為重吧!也知道他不是個責任或是道德可以說服的了的人。
他說他知道女兒嫁出去有女兒自己的生活,叮囑母親不應該多去打擾。
也跟父親談過,他說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麼大把年紀也不會想要離婚,只要母親不逼他。我內心其實是很同情這個男人的,從他的過去,到他的現在。但是每當我對姐姐們或是母親提出,我們應該去了解爸爸內心想什麼時,馬上就是一陣數落,說我們就是對他太寬容,才會讓他一錯再錯。
電話是行不通的,奈何自己離家好遠。
寫這些,是謝謝二位姐姐,花時間的留言。水晶會記在心裡,在面對父親時,化為行動。不為父母親的婚姻,為我跟父親的情緣。
PS:我覺得婚姻讓我從『我想要的,看見我所有的。』
美紅留言
親愛的水晶
我必須謝謝你,你讓我有機會思考整理思緒,人有時候像一口鐘,需要撞擊才會有聲音,而你的問題如同鐘槌,把這口遲鈍到有點懶的鐘撞響了.
有時候,我會覺得人常常都是顛倒著生活的,以為外在的形式才是重要的,其實根本卻是在內在的心念,任何的一個情緒或心念的生滅,都是真實的,但是我們常忽略它.有機會建議你看看"美夢成真"
你所謂的垃圾其實是很珍貴的人生經驗,它不是垃圾.而每個人的經驗也都是自己人生最真實的財富,在這些經驗中所學習到的,會成為你未來面對風雨的力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