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06 14:57:55| 人氣3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梳理自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福建回來之後,想家想得厲害,那種孤獨感更甚於旅途中獨自一人面對陌生環境的心情,一坐下來,我就想念台灣。沒想到北京的夏天,對我來說竟然成了想念的季節。

我的想念還包括我的車子,好久沒機會開車了,在台灣的時候,除了朋友,我的車子是我最好的夥伴,它總是隨我所願的帶我到我想去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時候躲在車廂內聽音樂、發呆,帶我去看母親、舅舅、哥哥、姊姊、弟弟、妹妹和小朋友及好朋友們,現在在中國,我哪裡都能去,但是哪裡都沒有我的師父、母親和兄弟姊妹及朋友。

Truly說我太多情,我想想好像是,但又好像不是,可能有那麼一點吧!無情不似多情苦,習慣獨自往來的我,此時竟然就怕起孤獨來了,就只是想著熟悉的親人和朋友。

甘於平凡和安靜原來這麼難,動中游移的軀體,有外境和人(即便是陌生人,但因為是同類的動物),可以產生一種存在狀態的確定感,但平凡和安靜卻是一種虛無飄渺的不確定,很容易心思就動搖起來,懷疑自己存在的真實性。

我想起佛教歷史中的旅行者和雲水僧,想起趙州禪師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這一念心,無形無相,卻如此難以安頓。而一但旅行上路之後,腳步也就很難停下來了,那種欲罷不能的行腳意念,來自於行程中不斷的地域、空間、文化的屏障突破,越走越有對未知的好奇,甚至是對自己的好奇,會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在我南下福建的同時,一耽學堂的堂主逄飛,28歲的大男生,徒步從北京行腳到河北,走了八天的時間,夜宿樹下路邊及民宅,回來後問我南下心情,我告訴他:說不出來,回北京之後,我的感覺還在旅途上,心孤寂的厲害,倒是覺得以前在歷史中讀的文字突然間就這麼活過來了,所謂的朱熹、弘一大師、武夷山、開元寺、青源山,都活現在眼前…..。

他告訴我,原本他預計走六天會到,但走了八天,最遺憾的是,他覺得在心智才剛要到達頂點時卻停了。他說:沿途有很多感觸,但沒有悟。

在福建的途中,我也遇見了幾位行腳的法師和像逄飛一般認真對待生命的人,他們用走來探測自己、用走來尋找人類精神文明的根本,用沒有計劃和邊界的行程來學習所謂的「應無所住」。

當我一天一個地方,面對不同的人和環境的同時,我突然明白什麼叫做「應無所住」,不只是環境上的,更是觀念、價值、思考、情感上的應無所住,如有所住,我就會常起分別比較,不能如實觀照得知世間實相,就像我在南下廈門的飛機上,很無聊的用文明的住著來脾睨那大聲說著三字經的旅客一般。

那些旅行者和行腳的人,都有共同的、看起來安靜卻靈敏的神色,都有一種沒有目標的追求,異於一般人目的性的追尋,我突然發現,在這地球上,有許多這樣的靈魂和軀體,在時空中漫遊著,尋找著一種名為意義或價值或生存的確定。而這些人大部分也都浪漫而深情,或許是因為現實生活無法滿足或填補那樣的浪漫和深情,所以選擇了從現實中出走吧!

這是一篇我試著梳理自己的文字,讓自己回到平靜中,努力把自己從放逐的情感中拉回來的文字,在酷熱的北京夏天的午後…..。2002/6/6

台長: 人間行腳
人氣(3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