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跟親朋一起吃飯出遊,總有看上去不像專業攝影師的母親拿起相機,充當大聚會攝影師,拍攝場面照。對上一次,看到一個母親先爬上椅子拍羊腩煲的大特寫,然後半蹲在飯桌側,拍攝兒子一口咬下羊腩的快樂鏡頭。
看到這些爬上蹲下的鏡頭,忍不住問朋友為什麼突然愛上拍攝,她滿臉笑容的說:“這是兒子的作業,題目是一天三頓飯吃的是什麼。這是親子教育,要求家人和孩子一起完成的,現在很流行。”她的兒子三歲,在讀幼稚園。
聽到這樣的話,不期然想起早前議員馮志強在立法會提及的“做勞作人民戰爭”,說現在有些學生做勞作時需要出動全家幫忙,還有像學生作文要先請家長批閱的事情,這些,應該就是朋友口中的“親子教育”吧!可是,朋友提到親子教育的時候,只有快樂的神情,對這種要求家長配合的方式好像非常認同,說這種方法真的增加了她了解孩子上學情況的機會,也加強了她與孩子的溝通。
想起馮議員那次發言時提到的“文化水平比較低”的家長面對這種教育方式的困窘,例想起傳播學理論中的一個故事。話說當年有一群學者希望發揮電視這種大眾傳播媒體的教育功能,於是與電視台合作,製作了二三十年前家喻戶曉的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當年“芝麻街”製作團隊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希望節目可以拉近社會不同階層的距離,特別是讓那些因為家境而不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小孩,可以因為收看“芝麻街”而與中產甚或富裕階層的孩子接受到同樣的優質教育,透過縮窄不同階層下一代的知識距離而縮窄他們的社會距離。
可是,研究的結果讓整個團隊大失所望。他們發現,因為多數中產和富裕階層的父母比低下階層的更重視孩子的教育,所以會抽時間與孩子一起收看“芝麻街”,還會為孩子做解說和與孩子討論節目內容。至於低下階層的孩子,不是因為父母根本無法從工作中抽身陪伴看電視和討論節目內容,就是他們沒有時間真的收看節目,結果,這些孩子的知識距離,不僅沒有因為“芝麻街”而縮窄,還明顯的增大。這個結果,就是傳播學裡的“知溝理論”。
(親子教育.之一)
原載2006年12月27日《市民日報》“教學雜果冰”
圖片來源:
http://www.starmoontoys.com/Images/ShowProducts/New/23004.jpg中產教育
記得幾年前收到一位學生的電郵,內容是對上周在本欄提及的“知溝理論”的回應。電郵的大意是,因為那一個理論,他更相信教育不能改變他的人生,因為他的學習,永遠不如家境好的同學。
讀了電郵,心中一陣凄酸。因為“知溝理論”本來想說明的是,利用大眾傳播媒介的教育功能來縮窄不同階層小孩的知識距離,不一定能達到目標,那情形,就像每當有人說互聯網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時候,總有好心人會發現,對那些不能享有這種科技或沒有利用這種科技知識的人群,情形可能剛好相反。幾年前就聽台灣的文友說,互聯網提供給寫作人新的空間,無需受到大眾媒體的青睞也可以自由發表作品,可是,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作家來說,不懂打字不懂傳電郵交稿,幾乎已經剝奪了他們發表的權利。
的確,任何事物都像硬幣一樣,總是有兩面的。像上周提到的親子教育,也是一樣。一方面,它可以讓父母更多機會了解孩子的學習,可是,這種方法要成功的一個大前提,是父母本身有時間去了解。而且,像朋友那種要用照相機拍下小孩日常活動的“親子作業”,對家中沒有照相機的父母來說,不可謂不是一種壓力。
所以,問題就回到“親子作業”的適應性問題上。究竟怎麼樣的社會才容得下這種本意良好的作業?那一定是個父母都重視子女教育,又明白自己的參與對孩子有益,不會視參與孩子作業為負擔的社會,而且,這樣的想法必需要是社會輿論的主流,學校在推行的時候,才會得到足夠的支持。這樣的社會,大概是一個富裕得人人都是中產的社會,又或是套用大陸的術語,是個小康社會。
反觀澳門,如果憑日常電台節目時家長對學校的投訴,再加上議員在立法會上的發言看,應該說距離這樣的理想狀況還有一段距離。可是,這樣的距離不足以成為不推行親子教育的障礙,因為學校都有因材施教的空間,可以因應學生的家庭狀況調整“親子作業”的內容。事物的另一面雖然有未如人意的地方,可是,如果因為那一面而棄用另外一面,那教育電視在後來便不會盛行了。
原載2007年1月3日《市民日報》“教學雜果冰”
(親子教育.之二.完)
圖片來源:
http://www.mdjjbxx.cn/UploadFiles/20051267462441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