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26 00:04:51| 人氣923|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難道只有教育退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早前英國《泰晤士報》刊登了一個有關大學新鮮人能力的調查,自己看的港澳報章都沒有轉載這段消息,也就在這裡和讀者朋友分享。

  這個被譽為最全面了解大學負責收生職員(admissions staff)對新生大學生評價的調查,訪問了牛津劍橋等等名牌大學以及英國Russell Group(由倫敦大學院等十九所英國著名大學組成的團體)大學的教師,了解他們對當今大學生的評價。結果有點出乎意料,收生職員對最新的大學生評價是:數學能力、寫作能力和知識面比過往任何時候都要差,獨立思考能力不足,害怕數字,而且期望會有人告訴他們問題的答案。相比十年前的大學本科生,今天有越來越多的學生不能以批評的態度閱讀,寫作時無法好好的鋪陳觀點,語法錯誤也比較多。

  有些老師將矛頭直指中學教育,認為A level課程當中,不是課程內容廣度有餘而深度不足,就是太專著某幾個主題而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科核心知識。也有受訪老師說,因為出現了這個現象,他們不得不將大學一年級的課程推延到第二年,用第一年的時間來修補和優化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而這種能力,應該是在中學得到訓練的。正因為在中學沒有好好的訓練這些能力,今天的大學新鮮人,在面對大學老師要求他們要主動獨立學習時,便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有所掙扎才能配合大學老師的教學方式。於是,有老師就認為:“今天的大學生,根本就期望別人會用匙羹將知識喂到他們的嘴裡!”

  一旦說教育問題,很容易覺得很矛盾。東方祟洋崇了至少一個多世紀,幾乎發現什麼問題都想師法西方的時候,卻又常常看到西方問題遇到的問題,其實也就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大學老師對學生質素有微言,第一時間的自然反應是將矛頭回指在中學教育的頭上,這樣的現象,不是港澳社會特有的,西方世界也一樣。只是,不管西方東方,每次有人說什麼“教育數質下降”,“今天人的素質及不上十年以前的”等等的話時,我總想問:世界明明是在進步,如果推動世界進步的人都在退步,那社會的進步是靠什麼力量向前的?難道人世上,就只有教育在退步?

(原載2006年2月22日《市民日報》)

台長: 小鳳
人氣(923) | 回應(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育東西談 |
此分類下一篇:教師無節日
此分類上一篇:文化差異

嘉龍
老師,我認為這個問題是時代的問題。
回想十年前,有互聯網嗎?家家戶戶都有電腦或電子遊戲機嗎?其實,互聯網這個工具,是將知識送到門前的,這個我不能否認。但問題是,當越來越多知識都被送到門前,又是否真的能完全接收?一個中學生可能對最新的電子遊戲非常熟悉,又或把動畫資料倒背如流,可惜,這不是學校所要的。另外,老師讀過的資料,可能學生沒有讀過,但並不代表他知道的比老師少。
獨立思考這方面,其實要學生做到這個,真的不容易,因為這個需要學生的一點點本科知識。可是,舉例說,三個學生玩同一套電子遊戲,可能有三個甚至很多很多個不同的過關方法。想想看,如果這不是獨立思考的結果,這是甚麼?
以前,大學教育是以「專」業為榮,但現在又苛求學生知道得越多越好,那是誰的問題?我想問題是大學教授大著重學術了吧。
2006-06-30 19:42:10
小鳳
嘉龍:所有教育制度都會有缺憾,問題是想要改進有缺憾的制度的,如果只有教師,是不會成功的。你說那是時代的問題,說得很對,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受自身經驗所限制,經驗與自己成長的年代有關,但你對“以前”的大學教育似乎有誤解,很多“以前”的大學其實都推崇博雅教育,與專業掛鉤其實是近世的事。這個問題要說的很多,周四見到你嗎?面談吧!
2006-07-11 01:10:48
Ivy
我們這個時代的澳門社會,需要的是什麼類型的人材呢? 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培養這些人材? 教育工作者該如何去發挖學生們的優勢而不是責難學生呢?
2006-07-22 12:03:04
小鳳
Ivy,
發掘學生優勢需要的是機制與耐心,有機制讓學生發揮不同的才能,有耐心讓對原有機制慣性反感的學生投入工作,尋找自我。機制,像教育改革,需要很多東西去配合,耐心需要教師的努力。不過,我想最重要的不僅是發掘學生的優勢,還有讓學生具有發現個人優勢的能力。我見過很多有特別天賦或才能的同學,也會鼓勵他/她發展,這當中有一點成績,但有時也會很沮喪,因為有的同學欠缺毅力,沒有持之以恆的打算;一個人要成功,有優勢只是第一步,盡力發揮自己優勢才是關鍵的第二步。不知道這些說話算不算是責難。
至於你說的第一個問題,我其實不是特別認同。我覺得教育不是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樣簡單,教育的目標應該首先培養一個人成為人,有做好一個人的基本能力和品格,然後才考慮讓這個人成為社會的人,這當中,讓學生有要求自己成才的自覺也很重要,因為說到底,成才需要的動力還是要由這個想成才的人身上發揮出來的。
2006-07-23 15:15:03
Ivy
謝謝老師的講解^_^
2006-07-26 10:28:29
Ivy
老師:
我想聽聽你講一下你對分班方法的見解?

以下是我看到有關班級氣氛的文章:
班級氣氛是指教師與學生或學生同儕之間互動形成的氣氛,它是由師生的態度、情緒、價值級關係所組成。這種氣氛足以影響班級每一成員的思想、信念、價值觀、態度、期望、或行為模式(林進材,民88)。良好的班級氣氛具有溫暖、友善、及接納等特色,能夠鼓舞學習並促進成員的喜悅與成就感,使學生容易快樂、有效的學習。相反的,不好的班級氣氛表現出沒有秩序,沒有組織及不友善,再一個具有威脅感的環境下,學生易感受壓力,降低學習動機,同時也構成學生在人格發展的障礙。
....

很多教育方面的文章都指出教師應如何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等,但這些都是在已經分好班的前提下,教師只需要如何管理好他接手的班級。但我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從學生的特性來為他們分班, 因為學生同儕之間的人際互動也直接影響個人及班級團體的價值觀念及行為,班級氣氛也因同儕文化的影響有顯著的差異。
2006-07-26 10:44:36
林玉鳳
Ivy,
我同意文章的觀點。我在大學沒有分班的經驗,只有將學生分在不同組別的經驗。我覺得分班也好,分組也好,最重要的是配合“分”的目的。我常常做的是故意讓不同背景不同性別的人走在一起,希望同學盡早明白人會有不同的觀點,在不同的文化中學習包容和建立團隊,我很少考慮效率,因為覺得學校不是工廠,我更重視的是在過程中可以讓同學學得和體會到最多的人生經驗和與不同的人溝通的經驗。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能回答你的問題?
2006-09-01 00:33: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