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關魚/2001)
根據過去的媒體閱聽率調查顯示,陳文茜主持的節目收視率和收聽率一直相當高,即使在她選上立委之後也沒有下降多少。老實說,我很少收看或收聽陳文茜主持的節目,因為覺得聽那些「似是而非的評論」相當浪費生命,尤其是陳文茜當選立委之後,我更是拒絕轉到「球員兼裁判」的「媒政兩棲動物陳文茜」所主持的任何頻道。
以下將把我這幾年對陳文茜的觀察,分成四點仔細說明,為何「陳名嘴兼陳立委」會產生許多巨大矛盾,及為何「台灣民眾縱容陳文茜媒政兩棲」是民主改革過程的莫大悲哀。
之一、陳文茜選擇媒政兩棲,便是巨大矛盾的開始
日前立委林重謨抨擊立委陳文茜在立法院總會議的出席率只有「13%」,中國時報在 92.01.17 的論壇版,隨即刊出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姚人多」所寫的評論「庫妮可娃與陳文茜」,陳文茜則是寫了篇「我對出席率與兩棲動物的說明」來回應兩人。此篇回應處處充滿邏輯矛盾的狡辯,只要具有小學高年級生的數學程度,和基本的民主憲政常識,就能輕易看穿陳文茜的謊言。(姚人多和陳文茜的評論與回應全文,在小白所發表的「不要臉的陳文茜」一文後頭有附)
在回應林重膜和姚人多的文章裡,陳文茜的開場白如下:「評論政治人物,可以對其錯誤行為做出矯正,可以無情否定他,也可以純粹是缺乏事實的謾罵,端視評論者對自我專業的要求與情緒自持。」
我以前對媒體人陳文茜的觀感,是覺得她在電視和廣播媒體講話時的「情緒自持」作得相當不錯,使得她的聲音聽起來不會太刺耳、語調也算是和緩(當然偶爾也有激動的時候)、咬字也算清楚,相較於許多女主持人的聲音,或是語調尖銳,或是鼻音太重,或者咬字不清,陳文茜講話的風格可算是她的優點和武器。然而一旦講到「對自我專業的要求」,我由衷認為,「陳文茜的專業自我要求,實在不是普通差。」(當然,不是跟電視媒體和立法院的爛蘋果比,是跟各種職業的專業者比)
作為媒政兩棲動物,陳文茜在週一到週五都要主持電視和廣播節目的情況下,為了在節目裡「評論政治人物」,請問陳文茜能為每個節目準備多久?尤其想要請她區分在選上立委前後,是各準備了多久?希望陳文茜有朝一日能夠「誠實公布數據」給選民知道,讓大家能夠清楚瞭解:陳文茜一天花多久的時間當媒體人,又花多久的時間當立委?
以正常人的工作時間八小時來計算,陳文茜若一天花四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去作媒體人,就是「對不起選民」,若她敢說她花很多時間當立委所以沒怎麼準備節目,那就是「對不起觀眾」。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個小時可用,即使陳文茜能辯解說,她是「犧牲睡眠和休息時間」來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正常人一天吃飯睡覺交通時間至少要佔十至十二個小時,她頂多也只有十二至十四個小時可以工作,加上眾所皆知陳文茜的多重角色,並不只節目主持人和立委兩項,若再扣除掉扮演其他角色可能佔用掉的時間,不管怎麼精打細算,陳文茜都不可能對節目主持人或立委兩個職務,做到一般專業者自我要求的「盡忠職守」。
陳文茜在「我對出席率與兩棲動物的說明」一文中解釋:「我在立法委員上的工作時間,是我電視工作時間的五倍以上。」運用國小高年級生所學的乘法和除法,我們可以幫陳立委算一下:假設她每天花五小時作立委,等於就只花一小時作電視,但錄影時間已經需要一小時以上,她等於沒時間準備。若反推回來,她每天花了兩小時準備和錄製電視節目,按照她的說法,就至少得花十個小時當立委,但從她在立法院的出席率之低,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瞭解這個答案與現實不符。
所以呢?數學方程式告訴我們,當題目無解的時候,有兩個可能性,一是題目的答案本來就無解,另一就是「題目根本出錯了」,換句話說也就是:「陳文茜對於工作時間分配的說明,根本是睜眼說瞎話」。
之二、文茜小妹大評論似是而非,立場不正難逃斷章取義
「文茜小妹大的收視率一直不錯」這件事,其實也一直讓我非常感慨。有線電視開放後,台灣雖然擁有很多電視頻道,有許多一天到晚「議論政治」的節目,但令人遺憾的是,直到目前為止,我仍未看到一個真正能夠達成「監督政客」效果、夠格稱上「評論政治」的好節目。
雖然只在以前看過幾次「文茜小妹大」,卻已經足夠讓我觀察到:陳文茜最喜歡用的手法是,「調出一些平民百姓不容易看到的文件報告,勾畫一些圖表和大事記整理,來說明一個事件的演變經過,然後開始針對其中的矛盾之處反覆抨擊」,例如扁政府的兩岸政策在政黨輪替前後如何搖擺不定、核四停工復工的相關爭議等等。
好的新聞報導常強調「實質的平衡呈現」,好的政治評論理應要在呈現上,能達到「獨特犀利,卻不失諸立場偏頗,甚至能以多角度關注」的境界,可惜陳文茜為了評論「政治議題」去擷取相關資料時,常常很明顯的因為預設立場及個人的意識型態而「斷章取義」,若在蒐集資料階段就已經斷章取義了,怎能奢望她據以作出的評論,是真正「四平八穩,有條有理」的?
雖然陳文茜當選立委後我就拒看文茜小妹大,只能偶爾聽朋友轉述「陳文茜又在節目裡批評了扁政府或其他立委什麼什麼什麼」,但我不用看也知道,陳文茜「球員兼裁判」的事實,已經嚴重違犯了監督政治的基本原則,既然發言立場已經不正,無論發言內容為何都不可能是正的。
就拿棒球運動來比喻好了。需要提出各項政策的總統府和行政院算是「攻擊方」,得要頻頻出擊,需要制訂法案和監督預算的立法院算是「防守方」,那媒體就算是「裁判」,用報紙版面或電視新聞評論,去判別每一球是否「投手投得不好、守備有沒有漏接,還是攻擊方太遜、頻頻揮棒落空」等等。
你可曾在正式比賽看過,一個投手或野手可以自己兼裁判,說打擊者剛剛沒揮棒的那球是好球,或者把明明是己方漏接掉的球判成接殺出局?縱然可能有少數球員因為天性善良純真,能排除一己之私做到公正評判,但為讓攻守雙方平等競爭,且讓比賽完全按照規則進行,「球員不能兼裁判」本來就是各項比賽的基本原則。
「憲政體制」便是一個民主國家運作的基本原則,從棒球的比喻便可以看清「真正民主的國家絕對不能允許政媒兩棲」的道理,由此可看出:讓文茜小妹大繼續存在的電視台老闆,若不是完全不具備作為民主國家公民的基本常識,要不然就是為了收視率不惜「知法玩法」。
尤有甚者,瞭解台灣總統府和行政院、立法院、媒體等三者互動關係和運作模式的人,還可以非常合理的懷疑:當上立委後權力空間更大的陳文茜,非常可能與電視台老闆聯手,挾「審核預算權」和「媒體發聲權」,要脅行政院或其他立委進行「利益交換」,否則投手兼裁判的陳名嘴,就可以把形同棒球打擊者的執政當局,時時判以「揮棒落空」、「三振出局」,乃至「防守方漏接也算接殺」、「安全上壘也算封殺」等等。
之三、文茜小妹大聲狡辯,邏輯不通欠缺專業
陳文茜在回應姚人多時指出:「當一位學者在報紙上發表評論的時候,他已經是一個「兩棲動物」,不純粹是一名學者,而也是媒體工作者的成員,姚人多在撰寫文章強烈抨擊他人時,他做了哪些查證?哪些資料收集?他願意到立法院蹲一個小時盡一下起碼新聞專業職責,再來評論他人嗎?」
從這段狡辯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作為一個政論節目主持人或立委,陳文茜的「媒體常識和政治常識」實在不及格。學者在報紙上或電視上發表評論,並不代表他是「媒體工作者的成員」,若按照陳文茜的邏輯,所有投稿報紙民意論壇和CALL IN電視台的民眾,也都算是「媒體工作者的成員」囉?
姑且不論社會學者姚人多批評陳文茜的文章寫得好不好,學者著文批評政治人物和媒體現象,是本著「知識份子監督時政」的職責,一般讀者會想看看專家學者在報上發表的評論,是因為「專家學者會比一般人具有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並通常具備學術研究的訓練,習慣針對特定議題觀察現象、收集資料後再加以評析」,所以沒學過經濟學和社會學的人,看到新聞常常報導失業問題時,除了看記者寫的特稿分析外,也會想順便翻翻民意論壇版有沒有經濟社會學者所寫的評論分析。
學者不是「記者」,「到立法院蹲一個小時盡一下起碼新聞專業職責」,本來就不是學者的責任,那是記者的份。要求一個學者去盡記者的專業職責,本來就大大不通。更何況,立法院可不是學者說要去就進得去,登記有案的媒體記者可以憑記者證出入立法院,但學者們想到立法院就近觀察立委時,唯有立委舉行公聽會或記者會,具名邀請學者參與時,受到邀請的學者才能通過大門警衛的關卡進到立法院。
以上兩段論點其實是一般人都該具備的媒體和政治常識,身兼媒體人和政客的陳文茜怎麼可能不知道?如果陳文茜明明有這些常識,在回應別人質疑時卻只能寫出那樣的東西,叫我要如何相信:陳文茜有達到她所謂「媒體人和立委所應具備的專業」?
之四、陳文茜年薪上千萬,每天為立委一職付出僅1.3個小時
陳文茜在回應姚人多的文章裡還寫著:「他必須了解,我並沒有真正拿到選民付我的立法委員薪水。八成以上我的立院薪水均提供給幾位資深助理,其他的錢付各種記者會、活動的影印、快遞費用都不夠。我並不清高,只是老老實實地告訴姚先生我的錢都花在那裏,你所指控的羞辱,我無法接受。立委一年下來,我立法委員薪水的實質所得可能是負數而非正數,立委一年下來,我沒有接受任何外界一毛錢的政治捐款,甚至從未申報每年三十二萬的國外考察費。」
陳文茜的說法或許可以矇騙不瞭解立委薪水結構的一般民眾,但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只要用搜尋引擎打些諸如「立委薪水」的關鍵字,就很容易找到「立委薪水究竟有多高」。去年秋天立法院開議時,台聯立委提議立委薪水減半,曾引發一連串討論立委薪水計算的報導,根據東森新聞報記者朱蒲青在2002/12/28對立委薪水的明細披露,依照92年度編列預算,每位立委不包括問政費用和助理費用,每年待遇及年終獎金高達「242萬3520元」,立委助理費每個月是30萬,一年就是「360萬元」。此外每位立委可申請各種問政費用補助,包括:行動電話購置費和通話費、文具郵票費、服務處租金、辦公事務費、立法研究、汽油費、國會交流事務經費等等。
以記者朱蒲青提供的資料,即使不包括陳文茜說的國外考察費,立委拿到的問政補助每年還是超過「236萬元」,三者相加,陳立委的薪水至少超過「838萬元」,就算如她所說,其中有八成都拿來提供給助理、付各種記者會、活動影印和快遞費用,「菜鳥立委陳文茜」從人民納稅錢實得的薪水,每年還是超過「167萬元」,換算成每個月的薪水就是接近「14萬元」,相對於我這個「跑六年多新聞的壯鳥記者」的薪水(我在媒體改革觀念篇的說明曾經劃分:五年以下算菜鳥記者、五至十年是壯鳥、十年以上算老鳥),陳立委從國庫實得的百萬年薪,不但讓每天辛苦工作老實賺錢的我,有「這輩子可能都望塵莫及」之嘆,看著她又主持電視廣播又出書、集資跨行網路媒體,再拿好幾份比立委更高的薪水,更有「立法院憑什麼如此浪費我的納稅錢」之怒。
(附註:根據東森記者朱蒲青在報導中提供的資料,陳文茜說立委每年「國外考察費」有32萬,指的應該是「國會交流事務經費」,每人每會期各一次、每次16萬元,而真正名為「國外考察旅費」的補助科目,是每屆一次12萬元)
陳文茜在立法院的出席率,比起一般立委的確是低很多,但常看電視新聞的觀眾可能並沒有感覺,原因在於陳文茜是個非常會製造話題又非常懂得如何操控媒體的名女人,只要她有出席,幾乎百分之百都能「上電視新聞或上報」,比起一些幾乎從來沒被電視記者青睞、卻認真問政不愛作秀的「老實立委」,可能還會有選民誤以為陳立委比「老實立委」更稱職。
陳文茜不止一次抱怨過「在立法院開會很無聊」,對現今立法院審查預算和法案的品質而言,她說的一點都沒錯,但這句話是媒體人可以批評,立委自己卻最沒有資格說!
偶爾必須到立法院去支援採訪時,我通常不太甘願,因為有太多的立委在審預算時所問的問題,「連基本的水準都談不上,還常以私人或單一縣市的利益,要脅官員讓步」,更有太多的立委在審查法案時抓不到重點,「老是問一些讓在場記者搖頭嘆息的問題」,三、四十個登記發言的立委中,通常只有三、四位能讓在場記者「頻頻點頭稱許然後寫進新聞」,換句話說,扣除由助理登記卻沒有實際出席委員會的立委,我還是要被迫聽完至少二十多位立委的廢話和狠話,才能完成當天的新聞工作。
請問「在立法院出席率僅13%」的陳文茜立委,你說你花了電視工作時間的五倍以上作好立委的工作,究竟是怎麼分配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你自己能回答,我實在蒐集不到資料來佐證,只能依照出席率大概估計,若你每天工作時間平均為十小時,實際分配給立委一職的時數,應該只有「1.3小時」。你如果對這個估計不服氣,就請你老實說明你為了做好立委的工作,花了幾個小時作了哪些事情,不要只是提出一個「比電視工作多五倍」的形容詞唬弄人。
《結論:台灣民主要進化,需要貨真價實的政治評論節目》
陳文茜常喜歡說民進黨變成執政黨後,「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我想當選立委後還繼續主持節目的陳文茜,實在是犯了許多出席電視節目的政治人物和資深記者,常常會犯的毛病:「拿自己的缺點去大肆批評別人。」
為了讓我國的政治發展更上軌道,讓總統府、行政院和立法院的運作更符合廣大人民的期待,我們需要的,絕不是「似是而非的文茜小妹大」、「以Call in 激化偏頗民意的2100全民開講」、「嘩眾取寵的新聞夜總會」、「口水多過墨水的新聞駭客和新聞一把罩」等族繁不及備載的「議論節目」,而是真正能深入淺出評析:政府各項重大政策、立法院各重大法案、國家各項重大預算使用分配合理性的「政治評論節目」。
至於什麼時候台灣才能有此等貨真價實的電視政治評論節目?我想可能要等到國人的道德教育、媒體教育和民主憲政教育水準,能普遍提升至「絕不縱容任何一位政媒兩棲動物殘害民主憲政體制」時,才會有誕生的一天吧!
記者關魚,2003/1/21
批ㄟ司
不要臉的陳文茜/「小白」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noopy/3/2741348/20030425213436/
陳文茜:橫跨政治與媒體確有瑕疵/「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dec/14/today-p10.htm
有人問我關於陳文茜應否退出媒體/「turtle」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turtle2022/3/509796/20011216022912/
立委年終獎金至少發26萬,每人年薪242萬/「東森新聞報」
http://www.ettoday.com/2002/10/28/91-1368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