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30 10:21:14| 人氣4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十一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十一集)

蔡禮旭老師 2010/6/1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1-0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lhWasbyvQ

大家下午好。Selamat Petang!

我們上一次一起研討的文章,是東漢馬援先生寫給他的兩個姪子的文章,誡兄子嚴敦書》。在幾千年的文化承傳,長輩都有責任教育好晚輩,尤其叔叔、伯伯都是同姓的長輩。孫子輩的不長進,爺爺奶奶都會操心。所以叔叔、伯伯、姑姑,這一些角色,在古代,都是很有責任把他們的姪子教好的,這個算是當長輩有盡到本分了。而這一篇文章裡面,很重要的,就是教導他的姪子言語的分寸、言語的修養。文中提到,不可「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不要議人長短,不要妄談對當時候政治措施的一些得失。因為,假如言語不慎,可能會跟很多的人對立,甚至會惹來殺身之禍都不一定。

所以這一篇文章之後,我們跟大家探討了言語的修養。我們從言語的存心,談到言語的態度、心態。言語的存心,我們跟大家再一起複習一下。我們是懷著什麼樣的存心來講話?我們提到,要處處為人著想,這樣的言語就是利益語。能利益人的話才講,不能利益人的廢話不講,所謂「話說多,不如少」。所以要是為人著想的言語,再來講。

就好像《弟子規》說到的,「親有過,諫使更」,講話、勸告,最重要的,使親人、朋友能夠改過,這是我們講話的存心、目的。所以我們在勸人的過程當中,會勸得自己很不高興,或者發脾氣了,那這個就是存心已經不是為對方著想了,已經被自己的脾氣牽動了。或者是勸他的時候,他不接受,我們覺得很沒面子,在那惱羞成怒了,都有可能。所以有時候我們做很多事情,做到最後都跟本來要的目的不一樣了,都偏到情緒上去了、對立上去了,就不好了。

所以我們提醒自己,勸別人的目的是要為對方好,絕對不是造成彼此的不愉快的。會造成彼此不愉快,可能是我們心態、我們方法時機沒有抓好。跟別人有言語上的不愉快了,總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檢討自己的方式、心態有沒有不妥的地方。

而且我們每一句話都是從真誠的心流露的,所謂「誠於中,形於外」,從利益人的心、從真誠的心,流露出來的言語。

而且我們言語都是道義的心來講,就像《弟子規》說到的,「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親戚朋友都有道義要互相規勸。我們現在有時候,親朋好友有錯都不勸,都說,「那關我什麼事?」都是想做個好人,不想得罪人。不想得罪人,是不是好人?不想得罪人,都變偽君子了,都沒有正氣了,都沒有盡道義了。

好,所以這個都是言語的態度。

而且,君子,他講話都是為了給社會起一個好的風氣。以前的讀書人講話很謹慎,不會亂講哦。「我這麼講話對我的家風、對社會的風氣,是好還是不好?」我們現在講話有沒有這樣的心態?往往講了很多不該講的話,後面我們都來後悔了。哪想到說,講一句話還可以帶動社會良善的風氣,或者是正氣。

在留在整個歷史當中的聖賢人,他們的話確實有起到這樣的作用。我們看,范仲淹先生講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個不只帶動了當時候的好的風氣、讀書人的胸襟,這將近一千年來,多少讀書人都受到他的影響。

那我們現在想一想,我們講哪些話,留在我們晚輩的心中,成為他最正確的價值觀?還是我們的小孩一說,「我爸最會罵人」,「我媽脾氣最大了」。那這個就在講話當中不謹慎了,就沒有給後代起一個好的榜樣了。

所以在《孝經》當中有講到,君子的風範,「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像《中庸》裡面講的,「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從這些經典當中我們都看得出來,一言一行,都是要可以給家人、給社會,一個法度、一個榜樣。人都是這樣去存心,他一言一行都會非常的嚴謹,不會隨便,不會輕浮。所以,所講的言語,都是可以讓人稱道的、效法的,行為也是,然後表現出來的德行、道義,都是可以遵循,做事可以給人效法。

我們現在假如是在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可是我們做事卻沒有照經典去做,反而做事的效率、組織的運作,都遠不如沒有學的人,我們的組織反而比人家混亂,沒有章法,那這個時候,社會大眾他會不會認同傳統文化?他說,「這個學經典的人做事比我們還混亂。」那不是讓他們喪失信心嘛。所以學經典,應該是做人、做事,都更精益求精才對,不然我們學的經典就變成紙上談兵了。

所以《大學》裡面講到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們所學的經典都應該落實在生活、工作當中,所以給別人應該是「作事可法,容止可觀」,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夠讓人家生歡喜,可以觀摩,可以學習。「進退可度」,他處事的進退、應對,都是可以為人法度的。所以假如有這樣的修養,那就是所謂講的,「翩翩君子」,很有風度了。那《中庸》這一段也是講到了,一言一行都是給天下作表率。

所以師長常期許我們所有修身、修道之人,要能「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包含講話就在其中。我們看《弟子規》裡面,差不多快三分之一,談的都是言語的修養。我們待會兒都會舉到《弟子規》裡面的經句跟大家交流。

再來,存心之外,就是言語的態度。第二個是言語的態度。

第一點是「言行一致」。這一點有沒有跟大家……提過了吧?「言行一致」。第二個部分是謹慎,言語要謹慎。

第一個部分「言行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所談的很多道理,我們的行為自己都沒有做到。那假如是父親是這個樣子,那他的孩子怎麼可能信任他的父親?講跟做都不一樣。

所以好像有一個調查,是問這些小學生,他們對父母的感受。提的不好的感受,最多的一條就是:父母講話不算話。那大家想一想,這個孩子才不到十歲,他對他父母的言行就不認同,覺得父母說話不算話,這件事嚴不嚴重?「哎喲,就一個說話不算話而已嘛,哪有多嚴重?」大家要了解哦,一個孩子不到十歲就不信任他的父母,請問他以後要信任誰?是吧?那一個孩子從小就很難信任父母,他就很難去信任別人。那他不信任他人,你看他這一生會不會幸福?會不會有安全感?不會哦,不信任人,隨時都提心吊膽。跟人能不能交心?所以他心性上假如有偏頗掉的時候,他整個人生就愈偏愈大哦。

而父母跟孩子的相處,直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人格特質。所以「養不教,父之過」,父母對孩子一生,是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言行有德,這個孩子做人的根基就紮牢了。好,那這是在家庭裡面,父子關係了。

那夫妻之間,諸位學長,你們覺得另外一半信不信任我們?你們都入定了嗎?還是這些問題大家都沒有曾思考過?信不信任我們?假如沒有馬上回答,鐵定是不信任。但這個不信任當中,也可能跟這個有關係:你看我們答應客戶的事情,從來沒有跳票的;可是答應另一半的、答應家裡人的,常常跳票。假如是這種狀況,那我們的親人能信任我們嗎?能打從內心佩服我們嗎?就不可能了。所以這個是「言行一致」。

包含在事業當中,要讓我們的下屬信任我們,我們也要是「言行一致」。假如我們講的都講很好聽,做都做不到,誰相信我們?以後,這個老闆在上面講話,講幾句話,底下的人就開始在那裡交頭結耳了,「又在那裡吹牛了」,「你看他都是怎樣怎樣怎樣的,真丟臉」。沒有信任的時候,這個團體的凝聚力就不在了。所以我們當領導的,就要有領導的風範出來,不能給底下的人看笑話了。

再來,延伸到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也在弘揚傳統文化。假如我們說的跟做的不一樣,那社會大眾不只不相信我們,還會不相信什麼?你們怎麼都很無辜的樣子?會不相信什麼?會不相信經典,會不相信傳統文化。「說那個有多好,你看那個學的人也不孝敬她婆婆啊,那個不值得學。」那我們的行為可能就讓別人誤會、不信任正法,不信任傳統文化。那我們言行不一致,就斷送了人家學習正法的機會哦。

所以說「人能弘道」,怎麼樣把正法、把道德弘揚出去呢?是這個人做的跟經典相應了,他就能「弘道」。不是說他手上拿一本《弟子規》,拿一本經典,他就能夠把傳統文化弘揚出去了。一個弘道之人,「言行一致」,令人信服,相信、佩服。沒有「言行一致」,所造成的殺傷力非常大。

我舉個例子,是台灣發生的事情。有一位專門寫這些心靈道德倫理文章的作者,他的書都是排行榜前十名,只要到書局一定看到他排在前十名,從來沒有掉下來過。顯然很多人都以他的書來指導他的生活處事。可是後來,他有外遇了。哇!台灣的很多婦女,氣衝衝的把他的書統統拿出來,放到一個廣場,集體把它燒掉。

大家想一想,好像也不必這麼激動了,是不是?他講的對,你就聽嘛,他跟聖人相應的就聽嘛。他沒做到的,「見人惡,即內省」就好了嘛,不要見人惡,即燒書嘛,不用這麼激動嘛。

對呀,但是我們看,一般的大眾學習,他還是一開始是情感哦。是不是?因為人用感情去學道,才會這麼激動。但是人們一種感情的信任跟寄託,那一開始都是這樣,很自然的。所以這個時候,引導他們學習經典的人,言行不一致了,對他們的信心就很大的撞擊了。

所以對於這一個作者來講,他也應該反思了,他寫的文章,也要期許自己要做到才行。不然最後,好像寫文章是為了利益人,最後反而造成社會大眾的反彈跟不信任。

所以事實上,我們在社會當中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可能是贏得家人的信任、贏得社會大眾的信任,我們不應該對不起他們的信任才好。人總要講這一份情義、道義才好。

我在廣東的時候,曾經聽過有一個教育局副局長,他說他們當地有一個幼兒園園長,學佛,然後都一定要到那個一千多年的寺廟,去做義工。因為這個園長說,要到一千多年的寺廟做,才有功德。然後接著這個副局長講,她的幼兒園亂成一團,她都不管,她說她要去做功德。

好,大家想像一下,這是一個教育局副局長跟我們談到的現象,請問這個事情到教育局局長的耳朵裡面,傳了幾個人了?不知道多少個了哦。那這一些了解的人怎麼看佛法,怎麼看佛教?所以我們的言行不一致,我們的言行不符合經典,可能都會讓大眾失去信心。

我們剛剛幾個例子的交流,大家有沒有壓力很大?告訴大家,你沒有後路可以走了。沒有後路好不好?好啦!我們這樣子這麼長久的修行都不能成就,就是太多後路了。沒有破釜沉舟,突破不了習氣的。

但是,不要有壓力,有壓力,身心會有負擔。要把壓力變成動力,轉成動力,轉成對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一言一行的觀照,讓它都在經典當中、都在道中,就對了。真正能這樣去下功夫,三年、五年之後,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跟經典相應。就像《孝經》裡面講到的,「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都是遵循經典,最後達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他講話不用太過去斟酌,一講都是經典,就像師長一開口都是經典的教誨。所以這個開口就是經典的教誨,這個也是言語當中謹慎的態度。

我們一個人修福還是造孽,言語佔了很大的部分,所謂「口為禍福之門」。我們很熟悉「子曰,子曰」,我們看這個「曰」字怎麼寫?「曰」是這麼寫的,一個嘴巴中間那一橫是什麼?舌頭啊。舌頭一動,禍福就跟著動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禍福無門,惟舌頭自召啊,是吧?口上所造的福跟造的業是最快的,所以這個謹慎是必要的。

而這個謹慎,孔老夫子給我們很好的榜樣。孔子這麼有修養,是聖人,他講話都謹慎,「述而不作」,他所講的話都是古聖先王的教誨,不是他自己的創作。其實這個就是一種恭敬的態度,因為古聖先王的德行、智慧,很高。其實我們比古代人差遠了。講到這句話大家服不服氣啊?可是我覺得我在讀書的過程當中,都覺得,我們這個時代是最發達的,科技、文明最高的,以前的人都比不上我們,好像有這種感覺。但是讀經典以後就覺得,哎呀,我們差以前的人差多了。我們這個時代落入了一個思考的誤區就是,物質的享受就叫進步。好像物質的文明就代表了大部分的文明。可是我們看,雖然物質文明這麼進步了,可是人的痛苦卻愈來愈多了,人的欲望卻沒有辦法休止了。

所以我們現在冷靜看看,以前沒有出現的狀況,現在一大堆。比方憂鬱症。諸位朋友,三十年前您聽過憂鬱症嗎?現在很多。比方說離婚,五十年前我好像沒聽過,但是這些現象都出來了。犯罪率愈來愈高。吸毒。這些種種現象都是心靈空虛產生的一些亂象。

所以從人的精神層面來講,人確實退步得非常非常大。所以古代的人,他「清心寡欲」,人愈清心寡欲,心地清淨,他愈有智慧,看得很深遠。所以我們的智慧,是比不上這幾千年的古人的。

孔子很佩服古聖先王,所以他自己講話,都是依據這些教誨來講。我們自己順著我們的意思講話了,這個話是正確的嗎?假如不正確了,很可能就誤導別人了。現在的人講話,一開口就是:我覺得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樣怎麼樣。講話要負責任哦,我們自己覺得怎樣,假如不對了,我們有負責任嗎?

有沒有人講話說,「我告訴你們,我講的話有不對,我都負責任」,有沒有人這麼講話的?沒有。所以你看,人講話都不負責任。「我想講我就講,講錯了,你們倒楣,這個不干我的事。」所以從這個言語來講,我們就看得出來古代人那種慎重,一言一行都要負責任的。

所以以前的皇帝不好當,左史記言,右史記行,他講的每一句話,左史就把它記下來了,右史記他的行為。讓你們去當皇帝好不好?左史記言,右史記行。

而說實實在在話,「天地有司過之神」,舉頭三尺有神明啊。雖然我們沒有左史記言,右史記行,我們每一句話,老天爺都記住啊。到時候我們去報到的時候,全部檔案要調出來。所以言語不能不謹慎啊。

有一句格言講到,「有一念而觸鬼神之怒,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有一行而釀子孫之災,皆須慎之。」一念、一言、一行,都應該謹慎才好。所以人明白這個道理了,「三尸神,在人身中」,很多的天地神明都在鑒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念頭。

有一個讀書人叫李生,他要去考功名。然後走走走,經過了一個客棧,他在那兒休息,準備接著去趕考。結果他到的時候,那一個老闆對他非常的熱情,招待他。他有點受寵若驚,就問他,你怎麼對我這麼好啊?這個老闆講,你來到店裡的前一天,土地公跟我說,你今年會考中進士,叫我好好接待你,你命中有這個官位。這個讀書人聽了很欣慰、歡喜。當天晚上他就在想一個問題:我要考上以後,我那個糟糠之妻長得又不夠漂亮,我看我當了老爺了,官老爺了,應該把她換掉。當天晚上這麼在想,隔天就趕考去了。結果考了,沒考上。回來的路上又經過那個客棧,但是垂頭喪氣。結果那個老闆又跟他講,他說,你離開之後,土地公又給我講,說你還沒考上,就要換太太,你的功名已經被老天爺給削掉了,考不上了。哇,他一聽更慚愧了。

所以「有一念而觸鬼神之怒」,這夫妻情義道義是很深的,還沒有得到功名,就要捨棄太太了,這一念就折掉了半生的福分都有可能。所以人要積福,還得從一言一行、起心動念下功夫。

我們曾經還看到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個小叔就對他的嬸嬸有非分之想,他的功名也會被削掉的。所以以前古代人很重視「慎獨」的功夫,慎獨。

好,這個是言語要負責任。言語,開口要是正確的知見才好,不能誤導他人。所以孔子「述而不作」。

言語,「凡出言」要「信為先」,所以「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個也是提醒我們,言語要謹慎。《弟子規》當中講到,「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我們假如在這一點上沒有謹慎,往往輕易答應別人,後來可能又有其他情況了,去不了,然後還要解釋半天,然後對方還覺得你失信了,「好了好了好了,每次都這樣」,我們也會覺得很不好意思,也很無奈。這個都是我們要答應前,要先思考清楚再答應。話到口邊留半句,「我考慮一下,我了解一下情況再回答你」,這樣好。所以言語也不可以太輕諾隨便。

再來,言語也是要「見未真,勿輕言」。很多時候,我們言語不謹慎,太隨便了,事情都還沒有確定,就開始傳話了。所以很多誤會,都是來自於我們「見未真」就傳,傳到最後就造成很多誤解,都沒辦法收拾了。所以我們一聽到什麼話,尤其一些人與人的一些情況,我們一聽就很容易情緒就起來了。「哎呀,不得了了」,然後就開始打電話了。這種情況就會把沒事都變有事,小事都變什麼?大事。

所以,一覺得一些事情很嚴重的,首先還是要先冷靜下來,了解情況。縱使這個事情嚴重,我們知道了,更重要的是,怎麼樣讓這個事情能夠大事化小。不要再因為我們傳話,讓事愈搞愈複雜,對立愈嚴重,那就是言語不謹慎,也是沒有大局的態度了。言語是要讓人與人更和氣才是目標,而不是因為言語,讓人與人之間衝突更大,就不妥了。

而另外有一句也提醒我們,「凡人喪身亡家,言語佔了八分」,這個在歷史當中都是這樣的。

包含我們熟悉的,「家醜不可外揚」。我們言語不慎重、不謹慎,都會給自己的人生造成很多的障礙。比方這一句我們很熟悉的這個人生態度,自己家裡面有一些衝突摩擦了,我們還到處自己去宣揚,「你看我那婆婆怎麼樣」,「我那先生,哎呀真……」我怎麼不大會講?對不起,我沒有當過人家的太太,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批評。

這麼講了,第一個,我們把家醜講出去,人家聽了以後,有沒有說,「哎呀,聽完你這一席話,我實在是愈來愈尊重你了」?人家聽完以後,一定是愈來愈瞧不起我們,瞧不起自己,甚至瞧不起誰啊?瞧不起你整家的人啊!那不是自取其辱嘛。為什麼?那是你家人啊,你有責任幫助他,勸導他,哪有還把過失到處往外講,這個我們在道義上就已經說不過去了。「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他有不對,我們也有不對,我們沒勸他,結果還出去揚自己家人的惡,那就更要不得了。在自己的本分上這樣是不對的,而且是自取其辱。

再來,講出去的家醜,會傳哦。批評先生的話傳,傳,最後傳到全世界,都知道了,只有一個人還不知道,誰啊?先生。他是最後知道的。大家想想這個局面的時候,哇,所有的親戚朋友都知道他的醜事了,就是他太太傳出去的,你說這個夫妻關係還能好嗎?這種情況只要有一次,我看這個先生就說,「我這一輩子就跟妳沒完了。」因為他在人群當中已經很難立足了,他面子掛不住了。所以言語總要謹慎,還要加厚道啊,不能給人沒後路走,不能講得讓人家沒有辦法在人群當中立足,這個就苛刻了。

所以,要「隱惡揚善」才對。家裡的親人有哪些不好,不講;哪些好,要讚歎。你跟朋友在談話的時候,我婆婆哪裡好、哪裡好,這個一傳出去,婆婆一聽到了,「哎喲,她還這麼肯定我,還這麼欣賞我。欸,我前幾天才凶過她而已,她都沒放在心上。」一次兩次三次,這婆婆也覺得,這媳婦都是把我的好放在心上。慢慢的人心就被感化了,這關係就會愈來愈好了。

你都講先生的好,傳出去了,先生會想:我就這一些好而已了,我太太都這麼肯定,那一些不好,她都沒講。那先生就很受鼓勵了,「人之初,性本善」,他好的就愈來愈發揮了嘛。好的愈發揮,壞的呢?壞的不就漸漸的就少了,沒了嘛。

諸位學長,壞習慣有沒有?壞脾氣是不是習慣?是。你把壞脾氣拿來我看看。壞脾氣真的還是假的?真的?真的,你拿給我。沒有,拿不出來的東西怎麼會是真的呢?是不?

你們沒有看過《達摩祖師傳》嗎?是吧。「來,你心不安,來,我幫你安。」這個慧可大師一看,欸,「覓心了不可得」。哎呀,那個不安的心也是虛妄的嘛,拿不出來,沒有啦!我們把假的當真的,就被它控制住了。把壞脾氣當作真的,就被它控制住了。我們假如覺得,壞脾氣是假的,壞脾氣是假的,你每一次要發脾氣的時候,你就想:假的,假的!講幾次你就笑出來了,還有得發脾氣?

所以,以後我們學長之間,假如看一個人快要發起脾氣來了,你跟他有默契,「拿來啊,拿來啊,你的壞脾氣拿來我看看」,他就發不起來了。不過前提是,他要看過《達摩祖師傳》。這個片子很值得大家去看。

好。人生是無常的,你要活在每個當下。所以很多人生道理,要靠自己用心去感悟,去推斷,你的體會就會愈深。就像剛剛講的說,「家醜不可外揚」,到底這個家醜講出去會怎麼樣?人就是逞一時之痛快,都不會去想以後會怎麼樣。人往往都是在不謹慎的一言一行出去之後,最後在那裡收拾殘局,浪費一大堆時間。

所以有一句話又講到,「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一大發脾氣之後,親人、朋友,甚至是生意的夥伴關係,都很難再恢復到本來的樣子。有的三年、五年交情,就一句生氣的話講出來,交情就泡湯了。所以這個言語是很需要謹慎的。

還有也提醒我們在做事的時候,「事以密成,語以泄敗」。很多事情要低調的去做,不要太張揚。後來因為低調了,不張揚去做,阻力才小,嫉妒障礙才少。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在處理重要的事情,尤其一些核心的人,就要守住,不要張揚,不要去把這些機密的事情到處去跟人講,等事情做起來了,人家想障礙他就障礙不了了。因為這個時代,也不能怪這些人,因為人現在見不得人好,嫉妒心比較重。那今天我們做事會被人障礙,這個時候也不要去批評別人,還是因為我們在做事的分寸上,沒有遵守這些原則。所以「事以密成」,還是要謹慎,「語以泄敗」。

另外還有一句是在《易經》當中提到的,「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以不謹慎嗎?這一段話是《易經》裡面提到的,在這一段的前面是敘述到,一個君子,他在家裡面講一句好的話,千里之外的人都會相應,更何況很近的人,就更受他言行的影響。他這一句話不好,千里之外都有人會反對他,更何況是最近的親人。

我們舉個例子,周朝,他開國的王季,王季生文王,文王生武王、周公。他們家都是孝悌傳家。文王對待王季,他的父王,非常的孝敬。武王對待文王也是。而他只是一個家庭裡面的親人,但是他們的言行風範,就傳遍整個社會,「千里之外應之」哦。

而他假如講的話是不善的,比方夏朝最後一個皇帝夏桀,他旁邊的大臣勸他,「你再這樣驕奢淫逸下去,你會亡國。」結果這個夏桀就說了,「太陽哪有滅亡的?」他把自己比喻作太陽了。結果這個話傳出去,老百姓就應回來了。老百姓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滅掉啊?我們跟他拼了!」應回來是這樣。

所以人的一言一行是「動天地」,甚至於是一個念頭都遍虛空法界。一念、一言、一行都遍虛空法界的,所以需要謹慎。而且這個言語,不只會影響到很遠的空間的人,甚至會影響到很遠的以後時間的人。我們看《德育故事》,常常都看到流眼淚,大家想一想,那個都是幾百年、幾千年前的人哦。所以他的一言一行,幾百年、幾千年之後都「應之」,更何況是他當時候身邊的人,怎麼會不受他影響呢。

大家熟悉的閔子騫的故事,「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有沒有感覺到,這一句話,兩千多年,誰讀了誰都感應。我們每一次聽這個閔子騫的故事,聽到這一句的時候,都忍不住眼眶泛著淚水了,是吧?不過現在學傳統文化都比較喜歡哭,容易感動啊。不過要練一個功夫,只在眼圈打轉就好了。不然我們男人假如哭得……有點不好看。可以哭,不過要練點功夫。女性就沒關係,哭個痛快,可以。男性就練一下,打兩圈,把它吸回去。所以這個是讓我們很感動的。

但是假如是錯誤的思想,也會誤導很多人。

比方說,「人不為己」,這個就是錯誤的哦。可是很多人一聽,哎喲,這句話我很喜歡。

包含曹操講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那這個鐵定是錯誤的。可是很多人一做錯事,馬上就把它搬出來了。

還有一句話叫「英雄難過美人關」,是吧?這一句話大家知不知道是誰講的?我知道。就是那個過不了關的人講的。而且,這個人他還有一點很嚴重,他沒學過《弟子規》,因為他這一句話叫「倘揜飾,增一辜」。錯了就錯了,承認就只有一個錯,再解釋,再找藉口,那叫「增一辜」嘛,這是第二個錯。他還有第三個錯,叫「名不副實」,他還把自己推到「英雄」去了。

所以大家看,一個言語犯了三個嚴重的錯誤。他假如是英雄他就過得了關了,怎麼會「英雄難過美人關」?過不了美人關就不叫英雄了。OK?是吧?所以人啊,不要找藉口,要記住《弟子規》那一句,「聖與賢,可馴致」,一言一行對照經典來做,來說。假如是錯誤的思想,確確實實「動天地」,甚至影響到自己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讓他們誤導了,就不理想了。這個是講到謹慎的部分。

再來,言語要能「寡言」,言語不要太多。《弟子規》講的,「話說多,不如少」。「話說多,不如少」,言多必失,應該要守口如瓶。「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一個人的修養愈提升,他的話自然就減少。因為人話很多,往往是因為太浮躁,心很不安,見人就想講話。有時候一個人在家發慌,沒話可以講,坐不住了,趕緊又找人打電話了。所以一個人靜不下來,就是因為內心浮躁的關係。所以我們假如話很多,要調整,還得先從心地上先調自己不要急躁,因為往往很多話講出去了都後悔。

《易經》裡面講,「吉人之辭寡」,一個人很吉祥,很有福氣,話少,急躁的人,「躁人之辭多」。孔子也講,「剛毅木訥」,反而接近仁德。剛強有毅力,言語比較少,比較木訥。我愈講愈有點發虛了,我話挺多的。

我剛好有一年教書的時候,那一年帶的班,是全校比較出名的一個班。前一個老師教了四十年了,最後一個學期實在受不了了,她就提早退休了。所以那個學期沒人帶,我就去帶了。因為我們讀過《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所以我們要去接受挑戰,看能不能經得起考驗,就去了。結果因為那些都是六年級的大孩子,我得要緊迫盯人,不然他們會造次,會造反,所以我都是坐在教室裡面,下課也坐。其他科任老師上課,我也不敢離開,整個就是定在那裡了。

結果我們有一個學生,我去了一個多月以後,一個大男孩,挺乖的,他有一天就跑過來,「欸,老師,你這一段時間來,我們班那些男生乖多了。他們都說,哎喲,今天老師不知道要出哪一招了。」其實我聽完,我冷汗直流,為什麼呢?因為我每天來都在想,學生又不知道要出哪一招了。所以他們怕我出招,我也怕他們出招。所以人要很有定力,很緊張也要裝得神態自若,像孔明「空誠計」一樣。

當然,說實在的,他們一出狀況,只要我們能平心靜氣,真的那個時候方法就會出來了,大家也不要太緊張,叫「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我們真正有那個利益學生的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真的,人有愛心,有真誠,很多方法就會突然想通了,冒出來。這「妙用」。

所以那最後一個學期,我就是這樣陪著學生過來,最後把他們送出校門,才跟我的同事坐下來一起吃頓飯。我辦公室都沒去,因為不敢離開。結果坐下來以後,我們一個同事就講了,他說,「哇,你話很少啊,你很聽你師長的話。」因為師長都勸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多精進,重要了。結果我這個同事才說完,我是帶十班,我對面是十一班,六年十一班,那一班的孩子也不好帶,我們兩班學生都比較皮,所以我們隔壁班那個女老師,她一聽到同仁說我話很少,她馬上就補一句話了:「他話可多啦。」

因為我們這個十一班的女同事,她還不是正式老師,她去代課的。人身高又不高,一百五十公分左右,那個六年級的大男孩有的都一百七十幾了,她常常罵那個學生要這麼罵。然後那個班又這麼皮,真是超過她的負荷了。所以,每一次下課,我就怕她沮喪,下完課了,我就過去跟她鼓勵鼓勵,安慰安慰。所以就這樣,她就覺得我話很多了。

所以諸位朋友,為什麼孔子把「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排在最前面?是有道理的。是吧?就是人家不理解你,你也不難受,這樣才是君子。你為人家好,人家還嫌你話多、囉嗦,你也要不難過。因為我們兩個還互相揶揄一下說,我們兩個叫雙響炮,為什麼呢?因為我這邊罵人剛罵完,才在休息,她那邊又砰、砰、砰,又變她那裡在罵人。

所以言語儉寡還是很重要。言語在精不在多,能夠真正講到人家需要的,講到這個點上,很重要。

再來,言語的態度,還要有耐性。「諫不入,悅復諫」,這就是耐心哦,這個「復」就是不厭其煩。其實,當我們在勸別人沒有耐性的時候,那就代表我們不是真心的了。所以所有的人都在提醒我們的修養哪裡不夠。這個人你勸了十次了,還勸不動,脾氣都快上來了。你要想,他是你的貴人啊,他是發考卷的老師啊,他來給我們監考的,看我們的功夫到哪裡了。所以我們面對一切的人,都要想著,他是老師,來考試了,都是來成就我們的道德的。那請問,還有沒有看不順眼的人?有沒有?你們怎麼沒反應呢?好像剛剛這句話吞不下去是吧?

這些教誨都太難得了,這是師長給我們太精闢的教誨。真肯受持啊,受用無窮,當下就過太平日子,叫「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為什麼人人是好人?統統來成就我了,哪一個不是好人啊?統統來提醒我修養哪裡不夠。

所以,這個耐性很重要,「悅復諫」。

還有一句是我們之前的課也有講過的,勸自己的父母,「事父母幾諫」,好,考試來了,下一句?你們要讓我今天吃不下飯嗎?你們要日行一善才對哦。「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這個「勞」裡面就是耐性,勸,一而再再而三,都不厭其煩,不疲不厭,「勞而無怨」,絕對對父母沒有絲毫的情緒,那才是真孝子。父母不能接受了,一樣的恭敬,而且不忤逆父母,不讓他難受,「又敬不違」,很柔軟的心,來提醒、勸誡父母。

我們學古文要有一個態度,叫做「今日事,今日畢」。今天好不容易聽到的,就把它記下來,因為,人的道德學問不能成就,都是因為想著「明天再說」。這樣就「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當下在聽的時候,理解了它的意思,隨文入觀,今天就把它背起來。早一點有學問,早一點有智慧,才能利益我們的孩子跟學生。所以人有這樣的責任跟承擔,吸收能力就會很強。假如都吸收不進去,就是,「哎喲,以後再說了,以後再學了」,這樣就會一直拖拖拖,潛力就發揮不出來。OK

我那個時候在補習班,是被逼出來的,因為離考試時間只剩四個多月。台灣的小學老師不好幹,因為是包班制的,國語、數學、美術、音樂、體育、電腦、社會科。有的一個老師要教好幾科,尤其當班主任,十八般武藝,要會彈風琴,什麼都來。所以一考要考十三科。只剩四個多月了,這個時候怎麼辦?「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

四個多月準備十三科根本來不及,所以不可能有,聽了課以後聽不懂,說以後再來複習,沒那個時間。就是當場聽要全部消化,不然就考不上了。所以那個時候也學了一個很重要的態度(雖然我那時候還沒學《弟子規》),就是「心有疑,隨札記」,一聽不懂趕緊要問人,「就人問,求確義」。不能消化吸收,我馬上一下課就衝去找那個老師,要搞明白,搞清楚,就要消化吸收了,不可能打包回家慢慢吃了。是吧?沒時間啊。人的潛力都是被逼出來的。

結果那老師跑得比我還快,補習班趕場,他一下又要趕到台北,又要趕到哪裡去上課了。哇,沒追上,怎麼辦?「寧為成功找方法」,你要自己肯去找,一定有好的方法會出來。我們就觀察,這一科哪個同學特別優秀,吸收力特別強,趕緊去請教他,就可以了。人只要有心,就會有方法,「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所以,在補習班就形成了這個習慣,一學就要馬上把它吸收起來,就把這個態度用到了聽課,用到了跟每個人談話的時候,都要把他談的很寶貴的東西吸收起來。有些人又會說了,「哎呀,我就不喜歡聽那個人講話,聽了那個東西都沒用」,可是又得聽。大家有沒有遇到這個情況?不想聽又得聽。有,是吧?不是現在吧?這個時候,你不想聽的時候,可不能表現在臉上。你這個表情一出來,人家一看到就很難過了,甚至於就看你不順眼了。

其實說實在的,每一個人只要跟你有緣談話,你又不是去攀來的,每一個人講話都值得聽,你不要去分別他,不要去執著他。你說「講得不對啊」,他講得不對,你就聽出來他不對在哪,你就知道現在人思想錯誤在哪,思維的偏頗在哪,是不是?那他的話值不值得聽啊?善學的人,隨時都在學習。你說,「這個人很狂妄啊」,那你也了解,一個人狂妄可以狂妄到什麼時候嘛,可以狂妄到什麼程度嘛,他的心性是偏到哪,你不就一看就看出來了嘛。這個時候你還可以從他去給別人經驗啊,去提醒他人,甚至於更重要的提醒自己啊,「見人惡,即內省」,所以每一個境緣都可以學習的啦。

妳假如今天跟妳先生在聊天,聊聊聊,「跟你聊天很無聊,我要去聽蔡老師講課了。」這樣我走在路上是很危險的,會有男人衝過來揍我。所以要平等,要恭敬,一切都是學習的機會。

再來,還有一句也是提醒我們要有耐性,不能浮躁,叫「一切言動,都要安祥,十差九錯」,不管是做錯事還是說錯話了,「只為慌張」。

下一個言語的態度,是要心平氣和。「心平氣和則能言」,所以也提醒我們,心不平的時候,不要講了,講了可能都會失言。一個人生氣了,趕緊找個地方先把脾氣調下來,就不要再講話了,不然,鐵定後悔。要講話,像《弟子規》講的,「怡吾色,柔吾聲」,都是心平氣和,柔和的去講。

這個「心平」,有時候是發脾氣,就不心平哦,有時候你太高興,心也不平哦,太激動,這個時候也不能亂說話。所以叫「喜時之言多失信」,太高興了,都很隨便的就答應人家了。尤其假如你是一個團體的領導,然後一高興了,就隨便答應別人,到時候整個公司團隊,就為了我們這個太輕易的承諾,就忙得不可開交,是不是這樣?對啊,你是領導啊,你開了支票,你整個團隊的人都得努力啊。所以「喜時之言多失信」。

「怒時之言多失體」,因為憤怒的時候,可能當眾就罵人了,當眾就訓斥人了。那旁邊還很多人都看著,哇,你這樣憤怒的話出去了,哪怕你是理直,你對,可是人家面子掛不住了,失體了,失人情了,這樣都不妥當了。所以老祖宗提醒我們,哪怕是講人家、規勸人家,都要記住,「規過於私室」,不要給人難堪。這個叫「怒時之言多失體」。

再來,「絕交不出惡語」,好聚好散。其實,好散之後,可能就有下一次好聚了。人與人有緣分相聚都很難得的,要惜緣,不要造成衝突、對立了。所以哪怕緣盡了,絕對不講生氣的話、情緒的話,這才是修養哦。不然我們人生有很多的障礙,或者很多的心裡面的疙瘩,都跟因為言語沒有掌握這些原則,最後自己終身後悔都有。

還有一個情況也要很注意的,叫「輕信輕發」。一聽到別人講什麼了,尤其是批評自己的,一聽了,不高興了,馬上去找那個人理論。但是要小心,那個跟我們講話的人,一給你講你就相信了,就是不理智了。為什麼?「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嘛。他的言語能讓你一聽就要去跟他理論、跟他吵架,他鐵定修養有問題了。可是人這個耳朵都比較輕,一聽就很生氣了,「他怎麼可以這樣講我」,所以沒事一下就有事了。「輕信輕發」,這個「發」就是,情緒起來了,去找人理論,「聽言之大戒」。

還有,勸別人也是,勸別人也是要懂得分寸。「愈激愈厲,責善之大戒。」就是你要勸他,結果看他態度不是很能接受,你一看,愈看愈火,然後愈勸聲音愈大,這叫「愈激愈厲」。「為你好,你還不接受,真是沒救了!」是吧?「一闡提!」「責善之大戒」。勸不聽,「諫不入,悅復諫」,不能愈勸愈激動,就麻煩了。這個是提醒我們心平氣和才能言。

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敬祝 諸大善菩薩平安健康 順心如意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4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幸福人生講座 |
此分類下一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十二集)
此分類上一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十集)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