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2 08:53:47| 人氣1,4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承傳中華文化(第九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何承傳中華文化(第九集)
蔡禮旭老師 2011/12/1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2-009-012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好。
我們昨天聽到我們新疆,還有我們泉州、內蒙,還有甘肅,包含我們青島,這些學長們跟大家做他們經驗的分享,應該每個人都挺有觸動的。有沒有哪個學長已經到了討飯的程度了?都還沒有是吧?告訴諸位學長,挑戰還沒到,好戲還在後頭。每個人的感觸不同,卻是這些學長刻骨銘心的體驗。尤其我體會最深的,是男人跟男人也有真感情,也有真情義。您看學長們之間互相幫忙,不分彼此,這才是真正以祖宗為孝順的對象,以所有炎黃子孫為同胞、兄弟的胸懷,不分彼此,無私無我。
昨天大家也看到,他們的處境都是很不容易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切實功夫須從難處做去,真正學問都自苦中得來」,沒有那個難、沒有那個苦,怎麼可以勘驗出我們的心是真的還是假的?當然,我們都看過「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關。諸位學長,我們過了幾關?還有重重關卡,都要一一觀照己心來突破。
當我們所付出的得到一些肯定、讚歎,可能考驗又會出現。順境來了,很容易不知不覺產生染著、貪著,就會污染我們的清淨心。所以更重要的,師父常講十六個字沾都不能沾,不能有絲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都要調伏。尤其像「慢」,不容易察覺
有一個現象對一切外在的人非常恭敬,但是對自己另一半還是身邊很熟的夥伴,反而容易發脾氣,容易頤指氣使命令人,那可能就落入一個誤區,所有的人都覺得我很恭敬,但事實上內心深處,還是有高下見,還是不平等,還是沒有達到一切皆恭敬。還沒達到,要更下功夫。可是這時候假如讚歎很多,我們容易迷失了自己。修道這個事情,非帝王將相所能為,真正對習氣趕盡殺絕才能提升。
一切皆恭敬,時時要觀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比方我們早上吃飯,嘴巴還咬著食物,然後又要去打東西來吃,大家看這個動作好不好看?文不文雅?禮不禮敬自己?為什麼感覺不到?你心很靜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我這個動作妥不妥。很多東西不是要人家很細的教你,你才一樣一樣會。我們昨天說到的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你很有敏感度的時候,你會感覺好像我這個動作不是很妥。
比方你站起來還在那咬咬咬,突然另一個學長走過來,你看著他「嗯」,這樣好看嗎?這樣對人恭敬嗎?對自己恭敬嗎?就是假如我們不從這些這麼細微的動作跟念頭來修行,很容易就掉到有人在的時候是一個狀態,沒人在的時候又是另一個狀態。為什麼人在的時候表現這麼好?那個動力在哪?在名利、在名聞,希望人家肯定、讚歎,所以只要我們沒人在的時候就鬆懈了。我們在用功,不是慈悲、不是願力,是名聞利養。
尤其我們這個時代學習,我們的本質不夠純樸。為什麼?我們從小升學的時候都是競爭,內在有很多貪瞋痴慢。結果一遇到聖教,很容易在相上學,沒有從心上學。學著學著都是相上,都給人感覺非常良好,自己又很陶醉,就很難提升。包含我們在看人,比方我們坐在那裡沒有跟任何人講話,突然好像看到那裡有人,這麼看(斜視)。這麼看人有沒有恭敬心?眼睛有點不舒服。你看,你對人不恭敬,對自己也有壞處。你假如對人有恭敬,你看人都是這樣看,就是你要看哪裡,你的頭就轉過來,不會用斜的眼去看人。你很敏銳的時候,這些動作一做出來,你會感覺不對、不舒服。
孔子在世的時候,也是提醒要修這顆純樸的心,「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這是在「先進」,第十一章。這段話「先進於禮樂」,就是孔子時代以前的人,他學禮樂,「禮」崇尚恭敬,「樂」崇尚和平。可是禮跟樂的根本在哪?在仁愛心。我們今天學的每一個動作都讓人家覺得是君子,可是我們的內心卻沒有念念為人著想,那可能就跳到一個修學的誤區去了。因為沒有本,只有相,就是文飾,都是修飾自己,沒有從純樸的心當中流露出來。
包含傲慢,只要對尊重的人恭敬,對其他的人態度就不大一樣,傲慢都在增長,而且還有諂媚。什麼是真正尊重善知識?一切皆恭敬。愛護一切人,真恭敬。何謂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人只要受益了,就是善知識們最歡喜的事情。可是我們處世當中還不平等,恭維尊重的人,其他我們覺得不如我們的,恭敬心就減退很多。其實我們這個心態,假如人家跟我們一相處久,看到了會讓人家心寒,怎麼學一個樣,實際上又是另外一個樣?孔子在《論語》當中一直提醒,「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羞恥自己所講的道理超過於自己的行持,一定要趕緊言行一致才行。
包含今天我們在廚房,看到廚房那個大垃圾桶已經快滿出來了,我們看到沒有?我們會做什麼?會不會把它壓下去一點?「好髒啊」不是垃圾桶髒,哪裡髒?心的分別髒。每一個境界都是在放下自我,看到任何事情都覺得是我的責任,心量就在擴寬。學聖教最重要的擴寬心量。
我們的父母,上一代的人,有讓爺爺奶奶操過心嗎?大家冷靜去看看差別在哪裡?我自己的成長過程,從我有記憶應該差不多是五歲,以後都還隱隱約約記得,從我爺爺奶奶的整個生活情境、表情來看,從來沒有為我父親操過一點心。我們小時候很敏銳的,父母跟爺爺奶奶的心情,我們能不能感覺到?你們沒什麼反應,你們都感覺到什麼?糖果很好吃嗎?還是卡通影片很好看?台灣有一個卡通影片很有名,叫「小英的故事」。剛好我們一個學長,她的名字就叫小英。她一介紹我就記得了,小時候這個故事特別暢銷,因為故事情節彰顯倫理,祖孫的情感演得非常好。我們感覺到了,爺爺奶奶從不為父母操心,為什麼?父親很有責任心。
我們再拉回到自己身上,我們有沒有讓父母操心?為什麼?責任心不夠。真有責任心,不忍心再讓父母操心。「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到了團體去,不忍心讓領導操心。我們還我行我素,隨順煩惱,增加團體裡面的人事紛爭,可是我們掛在胸口上的卻是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你看這個落差有多大。不要說有功,「陽善享世名」,我們光享「大乘佛法的佛弟子」這個名就不知道折了多少福。再沒有自知之明,再繼續自欺,甚至還接受十方的信任、栽培、供養,我們還每天隨順煩惱、放任習氣,這一生會怎麼樣,自己得要冷靜想想。
我剛剛這句話不敢講,就是要冷靜想想,好像話出不了。出什麼話?「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這句話真聽懂了,還會浪費電嗎?還會浪費水嗎?還會糟蹋東西嗎?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為什麼這句經句聽了這麼多次,生活沒有改變?它還是知識,它入不了心,它還是講給別人聽的東西。修學不從心上下功夫,都是落個印象而已,很難得利的。
但是我們都成年了,幾個人肯聽真話?聽完真話,幾個人心上沒有疙瘩?不容易。所以師長講,二十歲以前可以講,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暗示,四十歲以後不能講了。結果有一個同修聽完之後就跑去問師長,「師長,我超過二十歲了,怎麼辦?」老人家說,「你好好讀經,讀經的時候每一句都是說自己的,觀照自己。」
這段話要依義不依語,大家不要著在二十歲、四十歲這個數字上面。是什麼?心境。有沒有「聞譽恐,聞過欣」的心境?我們今天在聽到講我們的一些問題、在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內心會有一種喜悅,「我又找到問題了。」還是愈聽心情愈難受?愈難受,還是不願意接受,還是不大喜歡人家講自己。假如真的渴望人家點出問題來,愈聽愈歡喜,甚至聽到最後會給他磕頭,叫「聞善言而拜」。
大家不要聽後,「好,磕頭。」,今天哪個學長講你,你馬上「噗通」給他磕個頭,把他給嚇壞了。什麼事情從心上下手,不要學相,自然而然。你那個動作是由心而發,當場所有的人都可以感覺得到。你假如只是做一個樣子,只會讓人家覺得怪怪的,不要刻意做樣子給人看。
所以責任心太重要了,真有責任心,不願意給父母添麻煩,不願意給團體添麻煩,不願意給聖教抹黑,從當下開始有一個信念會非常強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面對所有的讚歎,誠惶誠恐。為什麼?現在大眾的稱歎決定超過我們的實質,哪有不誠惶誠恐的道理?言過其實了,我們戰戰兢兢,而且內心裡面覺得應該做的事,讚歎不受。進一步的,怎麼樣趕緊提升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人,都是在這裡下功夫。
而我們真的覺得但求無過,從哪裡下手?從每一個眼神,決定沒有傲慢的眼神,沒有情緒化的眼神,一言一行都跟真誠、慈悲相應,不能用言語跟行為傷害到他人。你這樣去要求自己,柔軟就不斷提升。修行以發心為首,還是要發菩提心、發大悲心、責任心才行,它是根本的動力,不然都是進進退退。其實進進退退發的心還是激動而已,要看清楚,不能自欺。
我們談到修學的心態,昨天是講第七點,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一以貫之。我們昨天舉到的忠恕之道,是夫子一以貫之之道。從今開始,面對每個人、面對每件事,守忠恕。忠,盡自己的力量,沒有任何要求對方,沒有所求。剛剛這個忠字入心了沒有?讀書貴在變化氣質,入心了才能變化氣質。真的,無求就沒有苦了
我們今天來觀照一下,今天還覺得心裡悶悶的,一定有求。求什麼?太多太多可以求。早上睜開眼,「可不可以再睡十分鐘?」有求了;早上一起來,「他怎麼洗這麼慢,急死我了。」有求了。一天下來,甚至於沒有什麼境界也悶悶的,為什麼?想到以前的事又開始悶了,「誰又對我不大好,都不理解我。」這念頭一起來,悶悶的就上來了。
人這一生就是來奉獻的,萬般將不去,不要去求、不要去貪,該是我們的就是我們的,何必去苦苦強求?所以現在很多境界我們會有苦,是因為我們控制欲太強,想要掌控,控制不了就煩躁、痛苦。修行不從控制的念頭下手,得力不了。要培養自己一個心態,「與人無爭,與世無求」,讓事情的發展水到渠成,不帶勉強。水到渠成才自然,不水到渠成,後面的流弊很大,因為強求會有副作用。
比方說,你們當地有一個人講課講得很好,但是他家庭很需要他回去盡本分,請問大家,怎麼安排?盡本分。可是他講一堂課可以利益很多人,是不?「你不知道現在社會大眾多需要嗎?你不出來講不慈悲啊!」出不出來?「不慈悲。」一聽到不慈悲就……悲還要加一個字,叫悲智雙運,不然又偏到一邊去了。慈悲多禍害,慈悲多流弊。你只看眼前不行,一個人家裡不顧,出去講課,請問他講什麼?不是口才好而已嘛,不然他能講什麼?他都沒盡本分,他能講盡本分的給人家聽,哪有這種事情?他所講的那些道理不就是把大家講得「哇!哇!哇!」好激動而已,至於怎麼敦倫盡分,他也不知道。
口才好的人常常把人家講到天上去,接著呢?原來他不知道怎麼做。不是他人容易激動,我們自己也很容易激動,也容易急功近利。所以學老實不容易,怎麼學老實?隨時隨地依照經典。「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家要了解,昨天那些學長為什麼能感動這麼多人?大家去看,他們夫妻都是一條心,這是基本功。沒有夫妻一條心,慢慢的身心負擔會愈來愈重。另一半、孩子不認同,又要撐著一個笑臉給人家看。講課的人撐著笑臉,請問底下的人感不感覺得到?他們會不會很喜悅?每個人都看到那個學傳統文化的,台下都是一張苦瓜臉,你說他還敢來學嗎?他一定說,「這個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我們在一個地方覺得怎麼人家都不發心、都不進來?人是靠感召的。每一個人學了都家庭幸福,哪有人不進來的道理?進來以後煩惱沒有減少,誰敢進來?
古人這些話,「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不是講課為本。所以師長的教誨太精闢了,師父說,「修身為本,教學為先。」為什麼把修身為本擺在第一個?可是現在站在台上的人,幾個人肯老老實實回歸原點來修身?上台靠機會,下台靠勇氣、靠智慧。真的,在內心當中我覺得我是打腫臉充胖子,明年我不敢辦進修班了,自己學得這麼差,還敢跟人家交流。真的要面對自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其實人為什麼心不安?因為落不到實處,落不到上善若水的低處。隨時常居學位,就是我一個人是學生,其他的人都是老師。
我們看第八點,孔子講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的人不如喜好的人,知之者知其然,好之者知其所以然。他好之,他把事物的根本都搞清楚,他就不迷惑了,事情都想通了,理得心安,他愈學愈高興。
好之,也要好問、好請教。他知道把事情搞清楚才能自利利人,所以他的學習會很主動,好之者很主動。主動到什麼程度?聽經、讀經忘了吃飯。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學得吃飯時間忘記了,一看兩點了。師長老人家說,有時候看書看到忘了時間,抬起頭來天亮了。對學問的愛好從這裡感覺得到。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此不疲、樂在其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只要有任何的事情、任何的事物、任何的人能把我們的注意力完全拉開,靜不下心來聽經、讀經,我們就不是好(hàoㄏㄠˋ),也不是樂。我們好在哪?好在是非人我,好在世間這些欲求。這麼容易就被牽過去,那真正向道之心就還差得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剛好我們幾個人在談話,談到一些人事問題,突然情緒被帶動起來,都帶有不悅了。突然其中有一個人說,「好啦好啦,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句話有道理。突然提起來了,請問我們在旁邊,當下會怎麼回應?法出來了,好不好?樂不樂?還是覺得「我正講在興頭上,你給我潑冷水。」到底我們好什麼?我們樂什麼?
好樂也不是做個樣子的,「好快樂,聽課很歡喜!」好跟樂不能保持,那還是沒有深到心地裡去,沒有「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不喜歡世間這些輪迴心造輪迴業的東西,不喜歡講世間這些是非人我的東西、名聞利養的東西;歡喜都是這些可以了脫生死、可以轉凡成聖的教誨,喜歡這些。
佛門有一個公案,在佛寺裡兩個出家人剛好遇上,他們就開始談話,結果後來因為他們談話的附近,有一個入定的出家人,他修行比較高,他入定以後看到這整個他們談話的過程。一開始諸佛菩薩、龍天護法都被他們感應過來,過了一會兒,全走了。再接著,惡鬼、羅剎都來了。還有那些惡鬼、羅剎聽他們講話聽到向他們吐口水。這是佛門很有名的公案。
他看到了很驚訝,就出來抓住這個機會點對他們兩位說道,「你們整個談話是在談什麼?」「我們一開始就談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為諸眾生做不請之友,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就談這些。」你看談這些馬上感應佛菩薩來隨喜讚歎。「接著,我們就閒話家常」,佛菩薩走了。「最後,我們在聊哪個居士捐的錢比較多。」你看,連鬼神都瞧不起,吐口水。
這個公案聽完了,在講誰?像不像講我,講自己?確實是。我們其實還差他,比不上他,人家一開始還談經典,我們是看到人,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訴苦的人,趕緊過來,先試兩句,對方有回應,痛快的講、痛快的講。「你看那領導怎麼樣、怎麼樣」,「你看那人修那麼多年,其實也不怎麼樣、不怎麼樣」。都談這些東西。我們下一次談,假如覺得好像有水噴過來,要想起這個公案。假如你是覺得頭頂濕濕的,那可能是甘露水,可能你談的是經典;假如是在臉上,那就要小心一點。
真的我們能時時讓自己提起正念,要護念自己隊伍裡的人提起正念。其實人都是需要被提醒,一提醒,念頭都可以轉得過來。「善相勸,德皆建」,自己要做團體裡面可以時時讓人提起正念的好同參道友。當然,勸別人要柔軟,不能太硬,要用疏導的,不要用防堵的,堵了反而可能跟他有觸。疏導,慢慢引導,就對了。你甚至於可以在他的抱怨當中,順著他的抱怨讓他覺悟,給他方法,你也聽,順勢而為。他抱怨他的孩子,你就先肯定他的孩子有什麼好,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幫他。
我小的時候有印象,我媽媽的朋友來找她,結果這個朋友一來,「先生哪裡不好、哪裡不好。」就開始講。我印象當中,好像媽媽都是讓她先講,把一些情緒抒發出來,然後接著就跟她說,「先生其實這裡不錯,那個優點也不錯。」講的時候也很柔和。我就看那個阿姨,「對,也有啦」,好像慢慢慢慢心情就恢復了。進一步再跟她說怎麼做會更好,這都是因勢利導。
孔子讚歎顏回說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把這些好的教誨告訴他,沒有任何疲憊,聽的時候都是專注、恭敬、欲罷不能的,他說只有顏回做到了,「其回也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比方說去親近師長,聽老人家五天或者幾天講經,假如有這個經驗,我們再觀照一點,第一天的時候精神特別好,全神貫注聽;第二天開始打瞌睡;第三天有點專注不了。請問第一天用的是什麼力?激動、情感。慢慢的,激動它是一時的,它會退的。理智跟慈悲不會退。其實我們聽經的狀態會一直往後退,都是還沒有真正把心發出來,都是還學個相而已。
而且顏回不只專注聽,聽完以後馬上去做、去落實。孔子講,「吾與回言終日」,跟顏回講一整天,「不違如愚」,他很專注聽,沒有一句提出疑惑的,看起來好像不知到底有沒有聽懂。「退而省其私」,他離開以後,觀察他聽完的狀況,聽過的真的都去做了,「亦足以發」,就是他真的落實了。「回也不愚」,他是真的十分誠敬領受的。
剛剛跟大家講,我們效法顏回也不可能一蹴可幾,所以大家想打瞌睡還是要打瞌睡。為什麼?投資報酬率比較高。你很想睡的時候,睡一下,五分鐘、十分鐘,精神就調過來了。你假如在那裡,「蔡老師說不能睡,不能睡。」你就瞌睡一個多小時,就在半夢半醒之間,忘了還有明天。你不如好好睡,不過注意一點,睡的時候只可以前後點頭,不要左右晃。前後點頭還會給我靈感,「嗯,嗯」;你左右晃,我會覺得我都講錯了是吧?而且左右晃還有一點,會撞到旁邊的人,這樣會影響別人也不妥。
都是有過程的,也不要出現一些狀況太沮喪。當下調自己的作息,你可能還得再早睡一點,或者常常深呼吸,有時候常缺氧容易打瞌睡,多活動。我看有學長有時候上課上一半站起來了,這個善學,為什麼?對治。他知道自己精神會不好,他站起來,就比較不容易打瞌睡。站著還睡呢?到時候再說,再想辦法。一定有辦法,有佛法就有辦法,有聖教一定有對治的方法。
接著我們看第九點,要有心。第九點我們先講「用心如鏡」。恆心放第十點,「有恆為成功之本」。善學的心態,用心如鏡。在莊子的教誨當中說到,「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修行很高的人,他的心如明鏡。我們看鏡子裡面沒有東西,清清淨淨,可是任何東西來,它都可以照得很清楚。它是空寂的、清淨的,又能起照,「寂而常照」。從這句經句當中我們就可以學到怎麼用心,「不將不迎」,它是安住每一個當下的,它不會去煩惱未來的事情。
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說明天要去跟一個朋友溝通一個觀念,或者是聊傳統文化,當天晚上,我們就在那裡想,我明天,一開始跟他講什麼,接著,我講了哪一句,他應哪一句,我再講哪一句。然後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想到連覺都睡不著,愈想腦子愈動,動得厲害,結果搞到半夜一點才有點睡著。
隔天,真正坐下來,準備了很多,結果你第一句出去,第二句他不按牌理出牌,你還想著「我本來要怎麼講,怎麼他講這一句,怎麼辦?」那就很奇怪了,你就不能馬上去應當下的這個因緣。所以怎麼應?清淨的心,真誠的心,不預設立場,只要心境念念為他著想就對了。反而你「明天要跟他見面了,好高興。人之初,性本善。他以前都對我很有恩,明天也要好好的供養他,睡覺了,不要想了。」明天去了,他怎麼講,我們思如湧泉,就怎麼應。空靈,心放空了,沒有很多雜念,反而很靈敏,可以覺照。空靈空靈,你內心要放空,你整個本有的智慧、覺照就很容易能提起來。
「應而不藏」,在應對這些因緣的時候,心還是清淨。你看鏡子,它照了這個人,這個人走了,它落不落印象?它不落印象。它不落印象,下一個來,它才照得清楚。這個鏡子假如落上一個人的印象,下一個人來,它怎麼照?我們常常剛剛跟這個人談完話,結果走到另外一個人的辦公室去,眼睛看著他,腦子還在想剛剛的事情,然後對方說,「你有沒有聽我講話?」「對不起,對不起。」那就沒有「應而不藏」,應而有落這些印象,甚至還在掛念那些事。
用心如鏡,就是隨時隨地心都是清淨的,沒有負擔、沒有掛礙。不是沒人的時候沒有負擔、沒有掛礙,有人,在應對的時候也沒有負擔、沒有掛礙。我們有時候跟人在談話,邊談話邊緊張、邊擔心。要一切隨緣,不要強求,是吧?跟他聊聊,看對方不能接受,急了,講話音調拉起來了,適得其反。真的不行,不要急於一時,任何事情讓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我們的目標是用心如鏡。孔子說他「空空如也」,這段話孔子是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有智慧嗎?人家都說夫子很有智慧,夫子說他「無知也」。這個「無知」就是沒有小聰明,就是沒有自以為是,就是內心裡清清淨淨、空寂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當我們的心裡放得乾乾淨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就無所不知,你本有的智慧就起現行了。
所以這句話告訴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是什麼?放下。覺得自己很懂,那有知了,就有我見、我慢這些東西來了。心裡都是保持清淨,從哪一句可以學孔子的「空空如也」?你看這三個字很有意思,「空」,一個空就好了,幹嘛兩個空?空也要空。你覺得我空了,你還有個「我空了」,還沒空。空空,連空也要放下。空空畢竟還是兩個字,還是有一個文字,「如」,自然就是這樣,不要落這個名相。所以法爾如是,「如」就好像你連文字這個名相都要放下,空空如也。
孔子說,修行,「子絕四」,孔子杜絕、放下什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就是孔子為什麼能空空如也,關鍵在這裡。意、必、固、我,我們學孔子,慕賢當慕其心,學孔子怎麼在心上下功夫。「毋意」,念頭沒有起心動念,這個境界高。無念,不是所謂的什麼都沒想,大家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跟雲谷禪師對坐三天三夜,有沒有念頭?他什麼都不想,那叫「無想」,那不是叫「入中道」,那不是叫「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空寂他還可以覺照,這才是入境界、入真心。真心是空寂又有覺照,覺照又沒有起心動念,這是我們的目標。但是那個狀態是落到什麼都沒想,什麼都沒想,連命運都改不了,是不是?
你真正入了那個境界的時候,你可以看到西方極樂世界,會有很殊勝的境界。慧遠大師他要往生的時候也說到,他已經第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在定中還有起覺照,都還看到這些聖境,但是他看完了怎麼樣?心裡還是乾乾淨淨。
有些人做了夢挺殊勝的,見到人就講就麻煩了,又起貪著了。不管什麼境界,只要不執著,都是好境界。有些人一看人家做好的夢,羨慕得要死,「佛菩薩到他的夢裡,他好好,我都沒有。」你不會換個念頭想,那個學生需要鼓勵,老師當然去摸摸他的頭。那個已經學得不錯的,連頭都不用摸了。你要當被摸頭的還是不被摸頭的?你要當被照顧的,還是不用父母、老師操心的?是吧?自己轉個念,自己就有動力了。就是有貪著,什麼境界都生煩惱。
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達到沒有起心動念那種境界,那是見性的境界。我們會有念頭,但這個念頭要用得正。只理會善的一邊去,「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就是這麼幹的。「動即萬善相隨」,起心動念都是正念,最好的方法大家記住了沒有?不同種族、宗教的用法不一樣,你就選一句,把正念一直保持下去,你就可以念到最後,念而無念,自得心開,你就契入見性的境界。所以孔子是無妄念。
再來,「毋必」,這個「必」是什麼?一定要怎麼樣。他就很分別,一定是這樣才可以,一定是這樣才對。而且,他會一直在那裡等待,等待一定要怎麼樣,我才能怎麼樣。待心很強,寄望未來。其實不知道萬法由心,境界是隨著我們的心轉,我們的心都不轉,都一直在貪求人家的配合,哪些條件來了才能怎麼樣,最後事做不了。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篇文章,說兩個出家人要到南海去朝觀音,一個是富和尚,一個是窮和尚。大家讀過這篇文章嗎?那個富和尚就想,我要去的話,要造一艘船,上面要多少糧食……就開始在那裡準備、張羅。那個窮和尚什麼都沒有,就拿個缽。然後富和尚跟窮和尚講,「你這樣去不了,要準備哪些哪些才行。」後來一年過去了,富和尚還在張羅當中,結果剛好遇上了這個窮和尚,窮和尚說,「我已經從南海回來了。」他(富和尚)還沒去。變成條件好的反而去不了,因為他有太多的預設在那裡。
昨天我們鄭學長,他身無分文,我怎麼連動作都有點像。很好,善友為依,大家互相學習。這個手勢有點灑脫,不要染。你看,單純好,做得成,佛菩薩自有安排,自己不操心。做不成,不要強求,自己繼續積累,以後真有緣了,好好供養大眾,什麼都好。但是真正機緣成熟了,盡心盡力,這也是隨緣。緣分成熟不做,叫不負責任、叫隨便,糟蹋了因緣。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我得要再複習一下,怕忘記了。所以「必」有時候當下就可以覺悟,就是「我一定要怎麼樣」給它擋住了。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當時我在教書,我想到澳洲淨宗學院去學習,可是佛學講座是六月份就開始了,不接受插班生。可是我的學生還沒帶完,請幾天假先去沒關係,但那是畢業班,好像沒有善始善終,心裡不踏實。既然不能去,隨緣。不能上淨宗學院,我在山下淨宗學會好好修就好了,不強求,把本分盡好。
人都還沒去,電話來了,剛好有一個朋友去了,他跑去跟總幹事講,「我有一個朋友姓蔡,你給他一個機會,讓他進來。」我根本都不操心,他幫我打通門路,我就上山去了。真的,你沒安住你當下的本分,很多因緣它自有安排,自己不要操心。結果都操未來的心,現在的事都沒做好,那就很麻煩。事情沒做好,會造業的,業會產生業力,你就很難繼續往前走了。但是你敦倫盡分,本來的業緣都轉成法緣,都變支持你的力量,那消長之間就差很多。
我去了,結果我去那一次,兩個是例外的,另外一位就是常明師父,就是盧叔叔。你看,我們能安排像這樣有智慧的長者坐在旁邊嗎?我花再多錢也安排不了這個事情,這是錢辦不到的,是不是?可是上天自有安排,但你得先要老老實實盡你的本分。真的很妙的,你每一個本分真的盡了,真的把你的習氣調伏掉了,下一個緣才出得來。
我記得我要去補習班補習以前,前面有考試,要讓你走教育的路,得要試試你是真想幹還是假的。我住的那個地方在台東,台灣的東部,結果我在那裡胖了十斤,它是一個佛寺,我好像吃佛寺的菜都會胖。我到淨宗學院去也胖了十斤,拍臉都會有彈性,「咚,咚」。所以我回台灣去見常明師父的時候,他一看我吃,他就講,「你怎麼吃這麼少?」因為在澳洲的時候,我吃得特別多,所有七十幾人,我吃得最多,他印象當中我很會吃。
結果後來,幾年之後看我,因為我那時候已經在大陸做事情了,又回去的時候他看我吃少了,「怎麼差這麼多?」所以我功夫不夠,一做事就放不開,就沒吃那麼多。到淨宗學院去,每天聽經,生活非常的愜意,都沒什麼壓力。功夫要在哪裡練?有壓力的時候還能放下壓力,才是功夫。
那個時候我在台東,本來大家對我挺好,那個煮飯給我吃的阿姨,以前開餐廳,所以我愈吃愈壯。後來我去學校代課兩個月,在那個過程當中,有人事變化了,有同修就開始毀謗我,說我心術不正,「怎麼山上的蛇都沒讓別人看到,全讓他給看到了,一定是心術不正。」就開始傳,傳到最後,最疼我的老爺爺、最疼我的煮飯給我的阿姨,每一次看到我都是那種輕視的眼光、有看法的眼光。你就住在這樣的環境裡面,每一個人對你都有成見,難不難過?難過?難過就沒過關。
「人不知,而不慍」。罵我最嚴重的人,每天跟我睡在同一張床上,你還能不能禮敬他?不然普賢行願怎麼做?喜歡你的人,禮敬不難。每天罵你的人,傳到最後所有的人都對你有成見,你還能禮敬他,那才是把師父的教誨提起來,而不是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提起來。所以前面都有這些人事考驗的。很多人都說「某某人比較幸運,都沒有這些考試。」該考的,一關都跑不掉。為什麼?都是心性的問題,都會在這些人事境緣考我們放下貪瞋痴慢疑這些念頭。
後來離開了,過了幾年,回高雄,煮飯給我吃的阿姨開很遠的路,跟那個老伯伯,八十幾歲了,開車來坐在底下鼓勵我。幾年以後,這些誤會不就化解了。誤會幹嘛急於現在就要解釋清楚?坦白講,現在也解釋不清楚。為什麼?我們自己德行不夠,也還沒做得很好,跟人家解釋什麼?愈描愈黑。不如有志氣一點,以後用實際做出來的給人家看就好,不要硬是要去解釋個什麼出來。硬是要解釋,也是執著點。成人的世界裡,人家不會聽我們說什麼,只會看我們做什麼。
你看當時候我要去澳洲淨宗學院,我也恆順就好,反而因緣安排就很順。可是假如我放下學生,沒有把他們帶完,我的心安嗎?心不安,後面的緣會出來嗎?心不安,怎麼去弘揚中華文化?安住每一個本分,後面的因緣自有安排。假如我們今天不盡本分,不對治習氣,都是在因緣當中,要上上不去,要下下不來,不只自己痛苦,可能領導也很傷我們的腦筋。要讓你下,怕傷你;不讓你下,又成不了事。我們記住,我們絕不當這種人。為什麼?我們來就是來奉獻的,沒有所求的,更不想添一點麻煩。「但求無過,不求有功」。
又有人說,「我發願當一個現代的孟母。」現代孟母,給女人做榜樣,這個願好不好?很好。可是變成她的煩惱,為什麼?沒找到適合的。每天在那裡,「怎麼還沒出現?怎麼還沒出現?」後來我告訴她,孟母一定要找一個人才能當孟母?天下人不都是你的孩子嗎?你看,那個念頭有沒有執著點?有。一定要有個人才能做。你把每個孩子都當作你的孩子,不是可以做了嗎?是吧?你不去預設的時候,可能格局更大。Understand?
你發心,都會有因緣安排,是真的。就好像我那個時候在家裡面就想,我們家對面就是一個小學,教一個孩子談何容易,沒有十年、二十年,很難幫助他人格的樹立。所以我終生就在我們家對面那個學校教書,孩子一畢業,兩年之後畢業,隨時可以到我們家喝紅豆湯。我都在那裡編織非常美的一生。
結果我真的去對面考試,一百九十一個人考,二十一個人進複試,全部都是高手。二十一個人只有一個男的,其他二十個都是女的。為什麼?因為初試筆試,女孩子寫文章特別厲害,男孩子全部被刷掉了。佛菩薩加持,我進去了。結果進去以後,校長說,「今天還有男的?」進去了,備取,沒考上。後來高雄縣備取,都備取,考不進。
後來我就知道為什麼備取,我備取我才去得了大陸。我什麼都沒考上,我爸爸說,乖乖讀書。可是每一次都差一點考上,我爸爸很不忍心,覺得「你還是挺有實力的,你既然要去,先去看看,不適合,趕緊回來。」所以我還得考那個差一點考上,我爸爸那邊才能交代。你說誰想得到?反正聖賢、佛菩薩安排,都會安排得很恰當,我們想都想不到。連考不上都是重要的部分,不然你條件不具足。
你看,我沒有辦法在對面教,我有沒有很失望?統統給佛菩薩安排就好,自己不操心。這麼多年走過來,我那些學生現在都讀大學了,我真的護念不到他嗎?他真的還記得我這個老師,他現在打開電視可以看到我,是不是?那這個緣有沒圓滿嗎?可是你假如有一個念頭,執著一定要這樣,可能佛菩薩沒有辦法安排我們的因緣,因為我們一定要這樣。所以這個「毋必」還是很有意思的。
「毋固」,遇到事不能太執著、固著、固執,誰講都講不通。「毋我」,這個「我」是什麼?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這些都要放下。真的都能放下了,心裡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空空如也,時時都是用心如鏡,「境來不拒,境去不留」。
好,今天我們課程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敬祝 諸大善菩薩 平安健康 福慧圓滿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1,4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幸福人生講座 |
此分類下一篇:如何承傳中華文化(第十集)
此分類上一篇:如何承傳中華文化(第八集)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