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集) 2012/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02-037-0175集) 檔名:29-265-004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九十五頁最後一行,從第二句看起:
「法藏菩薩願彼國眾生,受樂無極,且於所受快樂心無染著,如阿羅漢斷盡諸漏,於諸世法不執不著,故云猶如漏盡比丘」,我們看到此地。這個還是第三十願,三十願是「樂如漏盡願」。漏盡就是阿羅漢,阿羅漢圓滿證得六種神通,最後一種叫漏盡通。漏盡通是顯示他受用自在,真正離苦得樂了。佛教教學唯一的一個宗旨,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創辦了佛陀教育,目的何在?第一個目的就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佛陀教育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宗旨。苦從哪裡來的?苦從對於一切現象無知,從這來的。
一切現象,宇宙之間這一切現象,現在科學家把它分作三大類,佛法裡面分作兩大類,兩大類跟三大類是開合不同,其實是一樣的。三大類,分為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兩大類,物質現象跟自然現象融合在一起,叫器世間,精神現象叫有情世間。所以三類、二類是相同的。對於這些現象不了解,迷惑,甚至於看錯了、想錯了,於是也就做錯了,說錯了、做錯了。這些錯誤衍生的後果就是苦,一切苦難。這一切苦難裡頭,自性裡頭沒有,沒有苦難,自然現象裡頭也沒有苦難。自然在佛法裡頭是最美好的、是最圓滿的,與自性的性德完全相應。如果把自然破壞了,災難就現前。在個人,個人的身心要與大自然的法則、秩序不相應,人就會生病,心理的病跟身體的病,兩種疾病都會發作;如果隨順自然的性德,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居住環境亦復如是,居住環境裡也有這三種現象。如果我們的心、我們的行,心是思想,行是行為,與性德相應,那麼居住的所在沒有災難;如果我們的思想、行為跟性德完全違背,災難就出現了。
性德是什麼?在佛法裡面就是十善、六和、三皈、眾戒、六度、十願,很簡單,把整個佛法都包括盡了。與這個相違背,災難就會現前。佛經裡面所說的這些,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老祖宗也都說了,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非常接近。我們老祖宗教導我們五倫,五倫是道,就是自然的關係。所謂自然,不是人發明的,不是人造作的。夫婦是自然的,人間有,你看畜生道也有,餓鬼道也有,欲界天也有,它是個自然現象。父子,父母跟兒女自然現象;君臣,在這個社會上領導跟被領導,也是自然現象;長幼、朋友。所以順乎自然的這是道,關係,五倫只講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人與一切眾生的關係。關係處好了,天下太平,處不好那就是亂世,人非常辛苦。
自然有道,如何把關係處好那是德。這個德,父子就有親,那個德是親愛,也是自然的,沒人教,不是人製造出來的、不是人設計出來的,自然的。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德。這五個字是教我們怎樣把自然關係處好,遵守這五條,自然關係就處好了。對個人修養來講,提出五個字,性德,仁義禮智信。仁就是親愛,不僅是父子有親愛,把父子這個親愛發揚光大,愛你的兄弟姐妹、愛你的親戚朋友、愛你的鄰居鄉黨、愛你的族群、愛你的國家、愛整個人類。佛法講得究竟圓滿,愛一切眾生,這個裡頭包括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沒有不愛的,統統都是這個親愛發展出去的。這是性德的一個原點,現在人喜歡講原始點,性德的原始點就是親愛。
所以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實驗,做了幾十萬次,他告訴我,這個愛跟感恩、感謝,水結晶反應的圖案是最美的。他問我,愛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告訴他是的,一點都不錯。宇宙的核心就是本性的核心,萬德萬能都是從這個核心裡面衍生出來的、變現出來的。中國傳統的教育就是教這個字,小孩從小教他,母親懷孕的時候就教他。母親有愛心,那個愛心胎兒就有感應,他就感受到了,叫胎教。小孩出生之後到三歲,這一千天,教他什麼?就是堅定他這個愛心,讓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愛心。與愛心相違背的,不能讓他看見、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這個老師就是媽媽,媽媽要把小孩看好,所有一切不善的不能讓他接觸。所以中國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三歲紮的這個根,八十歲都不會變,根深蒂固。
我們中國老祖宗這個教育,在這塊大地推行了幾千年,只是到最近的兩百年,西洋文化西風吹到了中國,中國人看到都說外國月亮圓,把自己東西疏忽了、不重視了。現在吃這麼大的虧,遭這麼多的災難,是我們對於民族文化自信心喪失掉產生的結果,不能不知道。如何能拯救這個災難,社會回歸到正常?沒有別的,還得把老祖宗的東西找回來,我們社會就安定了,就能恢復到正常。不但我們需要,全世界都需要,這是英國湯恩比博士說的,要用中國傳統文化孔孟學說、大乘佛法,來解決二十一世紀全球的社會問題,英國人講的。這個東西很有效,他的話說得不錯。
中國東西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拿出來我們看看?具體的東西,真的會被全世界一般知識分子統統歡迎,都願意接受的?中國有。這個代表作就是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中國文化的代表作,這本書就能幫助全世界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這個書的分量很大,這是一冊,像這樣的冊數大概是十冊。這個第一本先出來,翻成英文,大概一個月之後就可以出書,可以流通全世界。這是《群書治要360》,在全書裡面選三百六十小段,針對現前社會需要的,一年做一本,十年圓滿。全書的原文大概五十多萬字,是中國古聖先賢智慧、方法、經驗、成果的結晶,太好了!所以諸位,特別是年輕人,我勸導大家要花兩年的時間,認真去學中國的文言文。為什麼?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你手上沒有這把鑰匙,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你進不去,像《四庫全書》、《薈要》你進不去。你有這把鑰匙,你就有本事進去,你就有能力幫助國家、幫助社會、幫助全世界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諧。這個功德很大,佛經上講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人生能做這樁大好事,這是緣分,太平盛世沒有這個緣分,你沒有機會做,在今天這個緣分太好了,可以讓你成就不思議的功德。
佛知道眾生苦從哪裡來的、樂從哪裡來的,所以用的手段,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用什麼手段?用教育。因為苦是從迷來的,樂是從覺悟來的,用教育的手段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他就離苦得樂。如果你要靈性不斷向上提升,還是用這個方法,幫助你破迷起信。真誠的信心,會把你的靈性不斷向上提升,從我們一般凡人提升到君子、提升到賢人、提升到聖人。在佛法裡,把凡夫提升成阿羅漢,再提升成菩薩,再提升成佛,不斷向上提升,都用教學的手段。所以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諸佛如來、諸大菩薩,他們在這個社會上幹哪一行的事業?幾乎統統都走教育、教學。我們就明白了,中國老祖宗所說的,說這個話佛教還沒傳到中國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裡頭的。《禮記》成書是在先秦諸子這一代,在漢朝初期這時候成書的。佛教到中國來,是漢明帝永平十年,所以《禮記》成書,佛教沒到中國來。我們老祖宗認識了,教學為先,教學太重要了!要想我們個人好,這一生過得幸福快樂、圓滿自在,要教學;社會安定和諧也要靠教學,國家國運昌隆要靠教學,世界和平也要靠教學。
在過去,宗教肩負起這個使命,宗教都是聖賢教育。可是現代,宗教把教育丟掉了,不重視教育,重視儀式、祈禱,這就屬於迷信,所以宗教逐漸沒落了。最近這三百年,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大家相信科學,不相信宗教,信仰宗教的人數全世界年年都在減少。這個信息是梵蒂岡陶然主教告訴我的。他們很擔心,如果像這樣下去,二、三十年之後,這個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寥寥無幾,不多了,也都在擔心這個問題。我們見過好幾次的面,三個月之前我還在梵蒂岡做了一次訪問,我提出的建議,宗教一定要回歸教學。我們細心去觀察,每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是教學起家的,找不到一個宗教創始人他是沒有做教學工作的,沒有。你看這經典,《新舊約》,誰講的?早年是摩西,摩西住世的時候,距離現在大概四千年前。以後是耶穌,耶穌距離我們兩千年,全是教學。好像耶穌教學只有三年,被人害死了。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創教的人個個都是教學,都是模範老師!他們的身分是職業老師,而且幾乎都是義務工作者,他不收學費。這一點我們要看清楚。
到今天,這些宗教徒不向教主學習,教主一生幹教學,現在專門做祈禱,不教學了,這才呈現衰相,慢慢就滅亡了。宗教有沒有復興的希望?肯定有。因為今天全世界的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研究所,他們所學習的是知識,偏重在科技,沒有學習過倫理教育、沒有道德教育、沒有因果教育,也沒有宗教教育。宗教正好把這個所缺陷的補出來,宗教的建築,寺廟、教堂都是學校,每天都得上課才行。上什麼課?上倫理的課,經典裡頭有倫理,上道德的課、上因果的課,上宗教的課程,一般宗教有神學,有這門課程;佛教裡頭沒有神學,佛教裡頭有哲學、有科學。不教怎麼行,不講怎麼行!得把它講清楚、講明白,然後我們才會相信極樂世界真樂。
人生享樂是正常的,人生受苦是不正常的,是錯誤了。為什麼要樂如漏盡?漏盡是真樂,樂裡頭沒有副作用,這是真樂。樂裡頭要有副作用,古人有個諺語所說,樂極就生悲,那極樂世界不要生悲了嗎?它樂極了。極樂世界高明,不生悲,為什麼不生悲?樂如漏盡,它就不生悲。漏盡是什麼?你看我們把這個文念下去你就知道了,「受樂無極,且於所受快樂心無染著」,就不生悲了。這個意思是什麼?你盡量享受快樂,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分配的念頭,那你就是真樂!你要想佔有、要想控制、要想支配,你的麻煩可來了,你苦就來了,那個樂極就生悲了。
樂的時候這三句話要記住,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分配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為什麼沒有?因為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以欣賞,不可以佔有,假的。譬如你看電影,你知道電影是假的,你可以享受它,但是你不會有個念頭,我要佔有它,我要控制它,不會。你能夠把我們現實的這個世界都看成什麼?是電影的畫面,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享受而沒有控制、沒有分配、沒有佔有,快樂無比!這極樂世界有,極樂世界個個人都懂得,所以他們樂極了,不起副作用。我們這邊樂要想佔有它,佔有,災難就來了。有錢很樂,要把這個錢佔有,據為己有,麻煩就來了。據為己有就患得患失,天天為這個錢操心,怕貶值、怕丟掉,怕別人來搶你、奪你,你要擔多少心事,這就錯了,這叫自找苦吃。極樂世界怎麼樣?有財富是大家享受,他不是一個人享受,全體大家一起享受,就快樂了。每個人都是這樣的,都完全付出,讓大家享受。
如同阿羅漢,阿羅漢斷盡諸漏,漏是煩惱,所有一切煩惱他統統斷掉了。於世法不執不著,永遠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是真樂。故云猶如漏盡比丘,用這個來做比喻。「以喻受樂而無樂想」,這個想是佔有的想,念頭,控制的念頭,沒有,決定沒有。義寂大師說這是「受樂無染願」,沒有染著。憬興法師講這是「受樂無失願」,失就是損,毀損,受樂的時候沒有毀損,我們現在講的是沒有副作用,受樂沒有副作用。「皆是此意」。所以佛用阿羅漢來做比喻。
夏蓮老會集這個經本,四十八願他把五種原譯本這個架構都保留了。五種原譯本裡頭,有兩個本子是二十四章,有兩個本子是四十八願。在這個會集本上我們都看到了,它二十四章,我們學的是第十五章。末後還有一願,三十一願,「不貪計身願」,願文只有兩句話。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
最後這是一章的總結。
【不取正覺。】
第三十一,註解裡頭第三十一,「不貪計身願。無起想念,貪計身者」。我們在這個世間看到有很多人有許多病痛,你再注意一下,身體有很多病痛的人,都是把這個身看得很重,就是貪計身念,他就很多毛病。如果一個人把身體忘掉了,從來沒想到我身體怎麼樣,這個人不生病。諸位細心去觀察你就明白了。他病怎麼來的?想來的,天天我這個身體這個地方不好,要怎麼樣去補、怎麼樣去醫療,那個地方又出毛病。他天天想這個,愈想愈多,愈想愈嚴重,到最後他身體完了。佛在經上常常教人,「一切法從心想生」,他完全沒聽懂,想什麼他就現什麼。最健康的一個想法就是想阿彌陀佛,比想什麼都好,為什麼?想阿彌陀佛就變成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身體好,金剛不壞身,阿彌陀佛的相貌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什麼不想佛?天天想自己這個地方痛,那個地方不舒服,就想這些,把自己全糟蹋掉了。在佛眼睛當中,這些人叫可憐憫者,真可憐!統統是一個錯誤的觀念造成的。阿彌陀佛看到了,大概十方世界像這一類眾生不少,他發現了,所以在發大願當中特別有這樣的一願,「不貪計身」。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人重視自己身體,起心動念都想到別人,沒想到自己。想到別人,特別是一些在六道裡頭、三途裡頭受苦這些眾生,我們要怎樣幫助他。今天的地球,社會動亂,亂的程度幾千年歷史裡頭沒有記載過的,史無前例,全世界的亂!過去這個世間還要亂,亂得還不離譜,譜是什麼?我們中國人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個標準。是有動亂,但是距離這個標準不遠,不太遠。現在標準沒有了,大家都不要了,這四個標準現在有幾個人知道?在過去,這四個標準,全國人沒有一個不知道,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的都知道。為什麼?家裡老人講,社會上人人都講,學校裡頭也講,政府也講,民間社團也講,統統都講,講的人多!所以大家縱然是有惡念惡行,不敢距離這個標準太遠,也就是造惡不能太過分。現在標準沒有了,惡的念頭、惡的行為叫太離譜了,簡直不像話!這造什麼結果?造成的災難。為什麼?現代的人道德約束不了,因果也不相信,倫常沒有了,哪有什麼倫常!父子關係沒有了,父子相處能算是個朋友就很不錯了,不是冤家對頭,就很難得了。所以全崩潰了,法律沒有用,聰明的人都會走法律的漏洞,只有愚笨的守著法律的規條,人家叫你你不敢動,聰明人全走法律漏洞。
所以,人沒有約束了,那只有上天來。他又不相信上天,但是上天真來了,上天給你懲罰就是災難。災難臨頭,後悔遲了,來不及了。這個災難不是小災難,大災難,全球性的災難。徵兆很多,就是預兆,災難的預兆很多,天天你都能看見、你都能聽到。可是現在人怎麼樣?麻木了,這些徵兆在他面前,怎麼說、怎麼聽,他都是耳邊風,對它怎麼樣?半信半疑。不錯了,還有半信半疑,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相信。為什麼不相信?不符合科學。依照科學家的講法,世界上決定不可能有一個人會知道明天發生什麼事情,這不可能的。我們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十五歲的時候遇到這個算命先生孔先生,跟他算一生的流年,前面二十年,年年都準確,一點都不錯。真有這個本事的人,他算定你一生的命運,算定你的家運,也能夠算定你的國運,真有,不是假的。
到近代,最近三十年,一九八0年之後,這些量子力學家他們不斷的去研究,發現了宇宙之間的奧祕。發現了什麼?發現物質現象是假的,精神能夠支配一切。看他們的報告,《念力的祕密》,現在不少人去研究念力,這就是研究的方向改變了。從前研究的方向一昧是著重物質,現在回過頭來搞心理。搞心理這些人的發現非常值得驚訝,提出來「以心控物」,就是念頭可以控制物質,提出這個口號。又提出,過去這三、四百年的科學有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二分法。二分法是什麼?把宇宙分成兩分,一分物理,一分心理,他說這個分法是錯誤的,心理跟物理是一不是二,決定分不開。他們分析,實際上釋迦牟尼佛也是用這個方法,分析。把物質分析到最後,叫極微之微,極微之微不能再分析,分析就空了、就沒有了。所以極微之微也叫做鄰虛塵,這個科學家做到了。把物質分解到最後的時候,最後就看到是什麼?看到是波動的現象,是念頭波動的現象。所以才找到了,什麼是物質?物質是意念波動產生的現象。
我們看到這個報告,對我們學佛有很大的幫助,《心經》天天念,「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到底是什麼?現在我們知道,五蘊就是科學家講的量子,量子裡面的中微子,又叫微中子,它的體積就是佛講的鄰虛塵。因為它再分,物質現象就沒有了,看到是精神波動的現象,佛就是講到這個地方。今天科學家也發現這個地方,跟佛講的是一樣,五蘊皆空。五蘊是精神跟物質混合在一體,五蘊的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精神跟物質永遠合在一起的,不能分開的,分開就產生錯誤、就產生麻煩。今天物質科學的發達到今天,帶給世界是嚴重的災難,那就是這個二分法的錯誤。他們來糾正這部分錯誤,如果這個東西大家承認,四百年的科學歷史要重新改寫了。
所以『貪計身者』,我相信是不少諸佛剎土六道眾生都有這個毛病,才引起法藏菩薩的注意,他能發這一願,讓一切眾生真正能夠離苦得樂,這一願的關係非常重要。要肯定身不是我,你為什麼要去計較它?身有生滅,我沒有生滅。西方人也有人把靈魂當作是我,這比一般人聰明,知道靈魂是我,身體不是我,這就比人高一等。那靈魂是不是真我?在佛法說不是的。但是也不能說他錯,靈魂在佛法裡面確實是迷惑顛倒的我,它不是覺悟的我。佛法覺悟了的我,稱它作靈性,靈性是我,本性。我們中國老祖宗也曾經說過,本性本善,《三字經》上頭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那是我。本性本善是我,本性不善就是靈魂,靈魂被染污了。靈魂是習性,諸位要曉得,習性跟本性是離不開的,是一個性。染污了,習性染污就叫做靈魂。其實它不靈,叫它做迷魂,名符其實,魂是迷。它要靈,你想想看,它會到畜生道去投胎嗎?它會到畜生道、會到餓鬼道、會到地獄道,這就說明它不靈。它迷了,被外面境界幻相引誘,它就進去了,這一進去之後,後悔,你出不來了!孔老夫子稱它作遊魂,這個說得很恰當。遊魂是什麼?它的速度很大,因為它沒有肉體,它不受時空的限制,真的它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進入未來。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的空間,它都能夠穿過,對它都沒有障礙,一念之間它能夠到達,這是遊魂。夫子用這個名詞用得非常恰當,《易經》上說,「遊魂為變,精氣為物」,都說得好!
所以,我們什麼時候能把身見放下,不要去想這個身體,身體就會恢復健康。前幾年,大概是三、四年前,中國「山西小院」傳出這個例子。有四十多個人患的癌症,醫院宣布放棄治療,告訴他們,你們存活的時間只有二、三個月,讓他們回去準備後事。這些人是學佛的,知道身體不行了,所以回去之後一心念佛,不再想身體的病。因為不想治了,已經到這種末期,治療也沒用,不想治療,也不想他有病,天天念佛,活一天就抓緊一天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三個月,好像沒有什麼事情,再去檢查,病沒有了。醫院感到是奇蹟,有沒有診斷錯誤?把過去診斷的資料統統拿出來,沒錯!為什麼他會好了?問他們有吃什麼藥?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是念佛。這就是念力不可思議。你必須把身體忘掉,不要去理會它,根本不想它,也不要想去治療,治療就是你注意它、你養它。治病就是養病,病本來可以沒有,你要養它,它永遠存在,它不能斷根;你把它忘掉,它根就沒有了。
所以,念力這個科學,對人身體改變的確是有效。但是這一門東西要想在社會上推動,有很大的阻力。阻力來自哪裡?來自那些醫生,醫生靠這個吃飯的,念力可以治療身體,那他們都失業了,醫院都關門了。這個阻力太大了,恐怕行不通。那只有在少數人當中,這人很幸運,你們懂得這個道理,你們相信,你們得病可以不找醫生、可以不吃藥,運用你的念力決定會好。念佛的就念佛,念耶穌的天天就祈禱,肯定有效。只要把身體忘掉,你天天想神、天天想天國,想個幾個月病就沒有了,無影無蹤了。這是什麼?念頭改了,我們身體帶著病毒的細胞完全恢復正常,就這麼回事情。你用好的意念、用正常的意念,不要用負面的,它就能恢復。你居住的這個地方,這地方不會有災難,為什麼?中國老人有所謂「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個相信自己的人是最有福報的人,對自己失掉信心,要靠別人,這個人是最可憐的人。
佛法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佛法講信心第一個是相信自己。你看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講信,講六個,第一個是信自,第二個是信他。他是什麼?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排在第二位,信自己是第一個。信自己信什麼?信自己本來是佛。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跟我們講淨土原理,淨土宗依據什麼原理來建立的,佛說了八個字,淨土宗的根源從這建立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淨土宗的原理。你的心就是佛,所以你本來是佛,佛是你的真心,真心就是本來佛。心本來是佛,現在又想作佛,你說你能不能成佛?當然能成佛,我本來是佛,我現在又要作佛。用什麼方法作佛?念佛作佛,我念阿彌陀佛,我將來就作阿彌陀佛;我念觀世音菩薩,我將來就作觀世音菩薩,就這麼個道理。
我們現在把這個原理提起來人人都會說,但是你沒有真做,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這個還是相悖的、相反的。所以學佛學了很久,沒有得到佛法的效用,原因在此地。在自己,不在佛菩薩、不在經典,佛菩薩跟經典沒錯,錯在我們自己習性太嚴重。「性相近,習相遠」,這《三字經》上說的。我們的性跟諸佛的佛性是一個性,完全相同的,習性不一樣。習性跟本性是相違背的,本性本善,習性是惡的,可以說習性本惡,一個本善,一個本惡。我們不用習性,我們用本性,問題就解決了。用本性,把習性忘掉,別去想它,不要去理會它,它就不起作用,你還去照顧它,它起作用;學著不理會、不照顧。
早年我們在台中,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好方法,教我們換心。我們現在的心是亂七八糟,嚴重污染,心裡頭裝的什麼?所有眾生的不善我們全裝進來,每天不知道裝多少。從哪裡來的?從電視來的、從媒體來的,從社會大眾造的業來的,都是殺盜淫妄、貪瞋痴慢,裝這些東西,天天往裡頭去裝。本來你的心是個良心,現在變成人家的垃圾桶。老師教我們,垃圾統統清出來,全把它拋棄掉,把阿彌陀佛請進來,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方法好極了,「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樣的心態去念佛,一聲佛號一聲心,一念佛號一念佛,念念佛號就是念念佛,它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我們今天的心,半信半疑的心,許許多多妄念夾雜的心,這個心不起感應。能不能起感應決定在自己,也不在外面。古大德講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用真誠心去念。那要用阿彌陀佛的心念,那就無比殊勝!經不能不學,不學你怎麼會知道?經裡講的是什麼?全講的是自己,沒有一個字是講外面的事情,字字句句講的是自己。學這個經典是學自己的性德,認識自己,不是講的別人,與別人沒關係。
我們看底下這幾句話,「凡夫修行,多墮身見」,這一點不假,「身見乃見惑之首」,見思煩惱裡頭它擺在第一位,「見惑不斷,則不能入聖流」。這句話可重要了,意思是什麼?見惑不斷,你進不了佛的學校。見惑斷了,進佛的學校是什麼等級?是小學一年級。見惑斷了,《華嚴經》上所說的十信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是一年級,十信是十個年級,好比是佛教的小學,十信位,小學一年級。我們見惑沒斷,是佛陀幼兒園的學生,沒上一年級,沒有學籍的。上一年級才算有學籍,沒上一年級,上幼兒園,沒有學籍。你說這個見惑多重要。見惑頭一個身見,我們還要把身當作自己,對身體還那麼愛惜,就麻煩大了!
富貴人家有錢有勢,八十以上他身體都不行了,什麼原因?對這個身體太愛惜了,要找保健醫生,每天要吃補品。不如我,我什麼都沒有。我在國際上遇到多少朋友,頭一句話就問我,你怎麼保養身體的?我說我不保養就是保養,保養就是不保養。這個話他聽不懂,這個話意思很深!你不重視這個身體就是保養,你要重視這個身體你就不知道保養。什麼樣的補品,對我來講我完全外行,我收到的很多,這些補品,我也不識貨,我到處送禮供養別人去了。因為那些人愛惜身體,他需要,我不需要!你們看到唐太宗那個碟片,唐太宗知道我。你看他碟片講淨空法師常常想走,他不想住在這個世間,常常想走。他懂得我,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我的念頭他知道。想走走不了。
我這一生,章嘉大師教的,我很聽話,章嘉大師教我出家,教我走這個路子,教我學釋迦牟尼佛。他說你要真幹,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安排的,佛菩薩照顧。我就放心了,我什麼都不聞不問,連身體都不管,身體佛菩薩照應。什麼時候該走,佛就來接我。留在這個世間幹什麼?表法,做個樣子給大家看看。要長壽就不要命,不要命的人長壽,要命的人不長壽。這個裡頭的理都很深,為什麼?不要命的人沒有命,沒有命是長壽,無量壽,要命就有限制;不要的好,隨時可以走。什麼時候阿彌陀佛來接我,我就什麼時候走;他要不來接我,大概還得講一天經。我在這個世間沒有別的事情,就是講經,一天講四個小時,過得很快樂、很幸福,在這個世間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跟誰都是好朋友。為什麼?沒有利害衝突,沒有任何衝突。所以大家跟我往來放心,沒衝突。每天歡歡喜喜,不就是生活在極樂世界一樣嗎?苦樂是自己的事情,與環境不相干,這一點要懂。你只要在環境裡面不聞不問,你就很快樂;你要這個要管、那個要管,那你管不勝管,還有不聽管的,你的煩惱就來了。我一生學到三樁事情,不管人、不管錢、不管事,你看多快樂!什麼都不要管,得大自在;什麼都要管,累死了,那真辛苦!所以這個見惑必得重視,頭一個是身見。
第二個是邊見,邊見就是對立,這個很麻煩。再其次就是成見,就是自己的想法、看法、主張,要求別人隨順我,我不能夠隨順別人,這苦惱無邊。沒有成見,無論什麼人想什麼做什麼都好,沒有一樣不好,幹好事好,幹壞事也好。為什麼幹壞事好?他喜歡幹壞事,滿他的願,好,後來有果報。幹好事你修的福。要知道,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禍福、沒有善惡,它是清淨的,沒有善惡。所以你修的這些福,到天堂去消福報,你不到這裡享福你福消不掉;你幹的壞事,你到地獄去,也是消罪業,統統是消業的。天堂是消善業的,地獄是消惡業的,是平等的,都是消業障。業障消了,心就清淨,清淨心才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幹什麼都好,到哪裡去都好,到天堂去好,到地獄去也好。為什麼?都知道你去消業,業消完了,你再出來就可以學佛;沒消完,沒法子學佛。
淨宗特別殊勝法門,這很難遇到的,百千萬劫難遭遇,無量劫來稀有難逢,我們是運氣好碰到了,碰到了要真正認識它。真正認識它,釋迦牟尼佛這部經就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說明書,《無量壽經》是說明書。把這個東西真搞清楚、真搞明白,對極樂世界不懷疑了,真信了,真願意去。去的方法很容易,信、願、持名就能往生。這個法門的好處,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為什麼?煩惱不斷自己斷了,業障不消自己消了。這什麼原因?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一天到晚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無形當中把你的煩惱、業障全給消掉了。所以,不用特別去消業障,不用特別去斷煩惱,自然就沒有了。好像我們身體有毛病,你別想它,你天天念阿彌陀佛,那個病自然沒有了,自然就好掉了。一個道理,一點都不假。今天解釋這個問題,要用科學家「念力的祕密」來幫助,你就很容易懂得,你就會真相信。半信半疑不能解決問題,真正捨棄問題馬上解決。不要懷疑,認真去做,效果非常殊勝,等效果現前,你自然就完全相信了。
馬雅預言說今年,二0一二,十二月二十一號,地球會進入一個嶄新的紀元,我們遇到了。現在網路上報導這些事情的信息很多,有同學下載了幾篇給我看,說地球從三度空間轉變成四度空間,還有一個說法,從三度空間轉變成五度空間。在轉變過程當中,有三天地球回歸在零度空間狀況之下,三天黑夜,日月星光都沒有,一片漆黑,三天。人在這三天當中,是在冬眠的狀態一樣,你想站起來,感覺到頭昏站不住。好好的睡三天大覺,慢慢就看到天亮了。三天三夜七十多個小時,看到的光那是像清晨,有一點光亮,見到陽光大概要七天的時間,地球已經轉變了。遇到這樣狀況,這是一些靈媒提供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不驚不怖,不害怕,保持鎮定,心地清淨。
你隨著這個轉變,轉變的時候可能我們整個的生理細胞組織統統都會改變,自然的轉變了,成為一個新的身體,新的世界。說會死很多人,這人怎麼死的?被嚇死的。這真的,他不了解事實真相,他發生恐怖、害怕。在這個狀況之下,最好心裡頭就是念阿彌陀佛,讓阿彌陀佛不要間斷,比什麼都好,這是最安全的方法。這個事情對學佛的人來講,好事,不是壞事。我們要把這個事情當作什麼?當作剋期取證,我就在這一天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要來接我,我們做這個準備。阿彌陀佛要不來,那當然我們還存留在這個世間,再作弘法利生的工作,續佛慧命,正法久住,這是我們未來的使命。用佛法來教化眾生,恢復社會的秩序,化解地球上所有的災難。這個時間距離我們愈來愈近,現在可以說倒數計時。
眼前我們最迫切需要的一個工作,就是把身見放下,這個重要。最好把見惑放下,好事情,決定是這個身不是我自己。邊見放下,邊見是對立,就是二邊。我的對面是人,我不跟人對立,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所有一切衝突全沒有、全化解了。再進一步,成見放棄,自己對於一切人事物,我沒有看法、我沒有想法,你們怎麼看法、想法都好,我什麼都沒有。放棄自己的成見,智慧就生起來了。有智慧,自自然然能辨別是非善惡,對於自己有正確的選擇。放下邪見,所有一切錯誤的想法、看法統統放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個好,真的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心。要有堅定的信心,我決定生淨土;有堅定的願望,臨終時候阿彌陀佛決定在我面前,我們不會失望。還有三百多天的時間,讓我們準備辦這一樁後事,想著古人一句話,「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帶不去的一些財物,包括家親眷屬。家親眷屬要看作什麼?同參道友,我們一起共同修這個法門的,我們大家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財物,盡量去做好事,不要再保留住,佛教給我們積財喪道,多幫助些需要的人,廣結法緣,這個好事!
「見惑不斷,則不能入聖流,勢必常淪生死,欲出無期」。那就是你身見不破,你決定離不開娑婆世界六道輪迴,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在六道裡頭搞輪迴,生生世世,苦不堪言。「貪計身者,謂執有我身而貪著計度也」。這是講什麼叫貪計身,執著這個身體是我。貪,讓這身體貪圖享受,計是計畫,度是審度,怎樣讓身體過得舒服、過得幸福,處處為這個身著想。錯了,身不是我,為它造作罪業不值得。頭一個,口業,口業是為誰?三寸舌頭,嚥下去就不知道味道了,就沒有味道了。為了三寸舌頭,吃眾生肉,跟多少眾生結了冤仇。我們只舉這一個例子,其他的例子就太多了。都是為身,沒有這個身不就不造業了!現在要知道這身是假的,身不是我,我為它造這些業,受這個累贅,不值得,這真錯了!
修行人,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他一天吃一餐,到外面去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計較,身心健康。每天的工作是教學,最好的一個老師,認真負責。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圓寂的。四十九年教學沒有聽說他哪一天放假,在經典上,如果放假,是大事,一定有記載,沒有一天放假。學生真不少,常隨弟子,不離開他的,經典上有記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我們相信,不是常隨的人數我想可能比這個更多。所以釋迦佛當年教學的這個團體,我們估計至少是三千人以上,這麼大一個團體。那個時候沒有現代的媒體、沒有廣播,教學要擴大就是學生的事情,學生學了之後,分頭到各地方去講給別人聽。四面八方學生去講,你聽幾句就講幾句,不講錯了就行。有些有成就的,可以長期在外面,遠距離的,走個一二百里、三四百里地方去教,那就離開佛陀、離開老師了。他們擔任教學,一年講經教學九個月,夏安居三個月回來,回到佛陀的身邊再教育,我們今天講進修教育,就是提升自己。九個月你去外面教別人,每年回來三個月接受佛陀再教育,提升自己。
所以,它是個教學的團體,跟現在宗教的說法,它就不是宗教。宗教裡頭最重要的,有個創造宇宙的神,佛教沒有。佛教在這個地方講宇宙的起源,那就是今天講的科學、講的哲學。哲學裡面講的本體,佛法裡面的自性,這是本體,宇宙一切法都是從它變現的,自性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它說這些。自性是真心,阿賴耶是妄心,真心能生能現,妄心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妄心阿賴耶變現的。佛法裡頭沒有神明來造宇宙,沒有。我初學佛的時候,方東美先生介紹是哲學。上這堂課的時候,方老師首先說,「釋迦牟尼」,他沒有加佛,只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他這樣介紹給我的,「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以前不知道,人云亦云,聽別人說的,佛教是宗教、是迷信。而且在宗教裡面屬於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一個真神。佛教是多神教、泛神教,到寺廟裡去看,神太多了,泛神教、多神教是屬於低級宗教。以前是這麼個觀念,全錯了,誰給我說我也不會相信。
所以我這三個老師少一個都不行,不是方東美先生介紹,我不會相信。你說是李老師介紹,他是在家居士,他是學佛的,首先迷信。章嘉大師,這是佛教的,我們也不會相信他,雖然高明,不能接受。所以方先生把門打開,我們才看到了,這個開門的人很重要,接引我們入門。我們真正相信,願意接受了,才認真聽老師的教誨。跟章嘉大師三年,大師慈悲,每個星期給我一個小時到二個小時的時間,跟他三年,我佛法的根基是他老人家奠定的。真的善知識,不是假的。我們初學,從方東美先生那裡由哲學入門,認識佛教了。所以他就告訴我,你要學佛,你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對他不認識,你就會走錯路。怎麼認識他?他介紹我,在《大藏經》裡頭有,《釋迦方志》、《釋迦譜》,從這裡下手,這兩樣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這個傳記是從經典裡頭節錄下來的,也是個會集本,一切經裡面講釋迦牟尼佛那些故事節錄出來,看這個東西。這個東西看完之後,才曉得釋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
釋迦牟尼佛出生是王子,父親是國王,這是王子,過的是皇家富裕的生活。偶爾出門去遊玩的時候,看到生老病死,看到這些現象,引發他去想這些人生的大問題,一切眾生都不能避免的問題。如何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大學問了。所以十九歲這年離開家庭去學道去,用現在話說去求學。當時印度是宗教之國,而且這些宗教幾乎沒有不修禪定的。佛經裡頭講的四禪八定,這是婆羅門教修的,釋迦牟尼佛接受了,把它當作佛門修學基本的禪定。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四禪八定一定修得很到家,有這種功夫,對六道輪迴裡面的事情就清清楚楚,完全明瞭,是定中境界。六道全明白了,那肯定有問題,六道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以外還有沒有世界?一般知識青年都會想這些問題,我們想釋迦牟尼佛不會例外,也會想到這些問題。
他求學十二年,印度的宗教他完全學過,印度所有這些哲學學派他也學過。但是這些問題,無論是學術、宗教都沒有法子解決,所以他就放棄了。那年三十歲,放棄了,就是放棄了參學。應該也參學都差不多了,都接觸過,沒有地方再去問,就入更深的禪定。從四禪八定這個基礎再深入,深入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的問題完全解決了。這就是今天講的,科學跟哲學所研究的一些課程他圓滿了,全部通達明瞭了。這時候開始教學,教學第一部講的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在菩提樹下打坐,定中講的,沒有人知道。把他開悟見性的全部狀況都說出來,這部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用了多少時間?我們人間的時間二七十四天,也有地方講的三七二十一天,講完了。定中,沒有定功的人,也就是不是明心見性的人,你沒有辦法參加他這個法會;你參加他這個研究報告的話,你一定是明心見性,你才有資格參加。
這部經講完之後,大龍菩薩收到龍宮去收藏,世間沒有人知道。六百年之後,龍樹菩薩有這個緣分到龍宮去參觀,看到這部經典。他看到這部經典嚇呆了,分量多大?他說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個經要是搬到地球,地球裝不下。他怎麼說的?最長二十一天的時間,怎麼說這麼多東西!在禪定裡頭,沒有空間、沒有時間,一剎那可以變成無量劫,無量劫可以變成一剎那,這念劫圓融。我們這個《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華嚴經》的題目綱要,就像《四庫全書》一樣,目錄綱要。只把這個東西帶回來,經典太大了,說我們這個世界眾生沒有人能夠學習,分量太大。所以把目錄提要帶回來,就是現在的《華嚴經》。
這開始辦學校,辦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釋迦牟尼佛真的是這樣搞的。起初十二年講阿含,是小學,以後八年講方等是中學,二十二年般若是大學,最後法華八年那是研究所,他有次第的在教學。四十九年把這些學生,至少我們可以斷定,跟他常隨眾的學生,一直跟他的學生,就是念到研究所畢業。一生搞教育,不是宗教,與宗教不相干。讓我們了解之後,這個東西與宗教風馬牛不相關。但是釋迦牟尼佛不反對宗教,釋迦牟尼佛對所有宗教都通達,因為宗教到天道。只要有四禪八定,宗教全通達了,這個世間所有宗教都通達,他比宗教更高。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