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08 09:07:45| 人氣4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二十一集)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二十一集)  2012/1/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02-037-0156集)  檔名:29-265-002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六十頁第一行,從第二句看起:

  「離分段、變易二生死,具無邊之身智,是大乘涅槃」。這向下為我們說明大乘跟小乘涅槃不一樣,先說大乘。分段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譬如我們現在在人道,有分段生死,從出生那一天起,到這個身體死亡,這叫一段,這叫分段生死。變易生死跟這個不一樣,變易並不是真的有生死,生死是代表苦,生死很苦,變易必定受一番苦頭。譬如在學校念書,你上一年級,一年的辛苦,成績及格,你第二年升二年級,第一年死了,二年級生了,這叫變易。從一年級變到二年級,二年級變到三年級,所以變易這個階段就很多。修行,譬如菩薩,十信位,從初信位到二信位是變易生死,二信到三信位也是變易生死。我們要是用小乘來看就很清楚,小乘是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裡頭先斷見煩惱(見惑),見惑三界八十八品斷盡了證初果,在大乘也是的,斷盡了證初信位的菩薩。這在遇緣不同,遇到大乘就學大乘,遇到小乘就學小乘,遇緣不一樣,斷證功夫相同。從初果要升到二果必須要斷思惑,思惑有八十一品,先斷前面最強烈的這一種煩惱,六品,先斷六品惑,從初果就升到二果。所以他必須要斷煩惱才能向上提升,他不是分段生死,他是變易。我們在這個世間,變易的情形就非常之多,六道裡頭兩種生死都要受。這兩種生死統統都斷了,離分段、變易二生死,煩惱斷,智慧就現前。煩惱跟智慧是一樁事,明暗的兩面,一體的兩面。所以煩惱輕,智慧就長,煩惱本身就變成智慧,迷的時候智慧就變成煩惱,其實是一樁事情。具無邊之身智,因為你斷的是身的生死,分段跟變易都是從身說的,身要受苦,要努力的學習,所以煩惱斷了,智慧就長,具無邊的身智,這是大乘涅槃,得智慧了。

  「至於二乘,則三德之中僅具解脫」。跟前面所說的三德,他只有一個,解脫,解脫還不完全,少分。我們講少分、多分、滿分,阿羅漢得的是少分,權教菩薩得的是多分,法身菩薩得的是滿分。法身小乘沒證得,般若小乘也沒證得,小乘跟大乘差別很大。至於二乘,三德僅具解脫。這四義當中,常樂我淨,這四淨德,四種淨德,只有常樂淨,也是得少分。這個四淨德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法身裡面具足,法身裡頭有常樂我淨,般若裡頭有常樂我淨,解脫裡頭有常樂我淨。因為小乘只離分段,只放下見思煩惱,在《華嚴經》裡面講他只放下執著。諸位要知道,執著就是見思煩惱,《華嚴》講的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妄想就是無明煩惱,名詞用的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見思煩惱雖然斷盡了,他有塵沙、有無明,解脫沒有完全證得,法身、般若完全沒有,解脫可以說有局部,有少分,因為他沒有見思煩惱。四淨德裡頭,這個解脫裡頭有常、有樂、有淨,我沒斷。你看四淨德,只有常樂淨,我,主宰、自在他沒有得到。

  「但離分段」,分段生死沒有了,變易生死還有。「灰身滅智」,這是小乘涅槃,「是為小乘涅槃」。灰身滅智,這也是佛門的術語,就是佛門裡頭專有名詞,說「二乘之人,斷三界之煩惱後」,這個三界的煩惱就是見思煩惱。諸位一定要曉得,有見思煩惱就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是見思煩惱來的,見思煩惱斷掉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於執著要看淡、要放下,這是煩惱裡頭最粗重的一環,對我們往生會造成嚴重的障礙。這種煩惱如果輕了,可以說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這種煩惱重,念佛也不容易往生。我們必須要提高警覺,對什麼事情要淡化,別認真,執著就是太認真了。世間人認為認真是好事,大乘佛法裡也是,雖事上認真,他心上沒有,這叫妙用。事上認真是管理行政,管理一個團體你不認真怎麼行?寺廟是個團體,它有戒律、它有規矩,執法的人怎麼可以不認真?執法的是菩薩,事上認真,理上沒有,相上認真,心裡清淨平等,痕跡都不著,這叫菩薩。

  所以菩薩具足法身、般若、解脫,具足圓滿的常樂我淨四德,不一樣!凡夫執著,他生煩惱,他不生智慧,他心染著,他不清淨。小乘人把這個放下,放下,什麼都不幹,他怎麼樣?灰身滅智。斷三界煩惱之後,「入火光三昧」,他自己有能力,三昧是禪定,在定中生起火光把自己身體燒掉,死了火化。火化不要別人幫忙,自己有三昧火,能把這個身體燒成灰,這叫灰身滅智,身沒有了,燒掉了,燒成灰了,智也沒有了,所以他不生智慧。「歸入空寂無為之涅槃界」,小乘涅槃叫偏真涅槃,真是講空,就是偏空。實際上空有二邊都不可得,這才是事實真相。凡夫著有,二乘著空,都是偏在一邊。大乘有智慧,空有二邊都不著。空從哪裡來的?是對凡夫執著有,跟你說個空。對二乘執著空,給你說個有,點醒你。超越空有上面還講染淨,染淨也是對立的,染要斷掉,淨也不能執著,執著有個淨,這個淨已經變成染污了。四聖法界是淨土,六道凡夫是染土,染淨是從這來的。所以四聖法界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淨土,要用淨土的術語來講,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釋迦牟尼佛有實報莊嚴土,他自己的報身住實報土。

  這是小乘,二乘,就是聲聞跟緣覺,他們最終的目的。世尊為這個事情呵斥小乘,說他們是焦芽敗種。為什麼?只顧自利,不知道度眾生,不知道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不度眾生就是不度自己,把自己放在偏真涅槃裡頭,那個裡頭清淨無為,不墮落也不能提升,錯了!不墮落是好事,不能提升就不是好事。但是他們都有期限的,阿羅漢根性比較劣,什麼時候回頭?知道錯了,回頭是岸,這個回頭就是迴小向大,阿羅漢要兩萬劫,他在這個涅槃裡頭要住兩萬劫他會回頭,辟支佛比他聰明,辟支佛只要一萬劫,一萬劫就回頭了,阿羅漢要兩萬劫。不是不能回頭,也就是說在菩提道上這個地方耽誤了兩萬劫這麼長的時間,他停在那裡不動。

  這些都是遇緣不同,像在我們這個世間,南洋都是小乘,在那邊遇到的一定是小乘教。他們修行也挺認真的,我也去訪問過他們。問題發生在哪裡?發生在不研究經教,只念經,不研究、不細講,不能把經裡面的理論變成自己的思想、把經典裡面的教訓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那不叫真學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十二年講《阿含經》,要像他們現在這個樣子誰肯跟釋迦牟尼佛學?沒人!佛當年住世,這個十二年天天講經教學。那些比丘也很厲害,聰明的、智慧高的、慈悲心重的,學了就會跟別人分享,他去講給別人聽,他去做出來給別人看,所以這個影響面就很大,這真佛弟子。遇到困難問題,向佛請教,佛會教大家。他們的問題,以及佛所教誨的,全寫在《四阿含》裡頭,我們讀《四阿含》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學佛脫離了佛教的經典,所以學得不像,大乘、小乘都是這樣的。這個我們不能怪人,我們一定要知道反省,一定知道自己勉勵自己,我們重新來帶頭。

  在中國學佛接觸的當然是大乘,中國沒有小乘。但是諸位要曉得,沒有小乘肯定沒有大乘,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小乘經典,我們漢文翻譯的《四阿含》,跟南傳巴利文的《藏經》去比對,這章嘉大師告訴我的,巴利文經典比我們漢文大概多五十幾部。總共三千多部,它只比我們多五十幾部。由這個地方可以看見我們中國古人對小乘的重視,小乘經幾乎全部翻譯過來,現在沒人學了。當年我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老師我估計應該選的有五、六十種小乘經,我聽他講的,就是我在台中那個時期他講這些《阿含經》裡選的小部經,我大概學二十幾種。像我第一部學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就是《阿含》裡頭選出來的。

  可是現在沒有人學了,講不行,念不行,要依教奉行。有講、有聽、有研究的,沒有人真幹的,這在佛法裡頭叫末法時期,沒人真幹;有講經、有聽經、有真幹的,這是佛法像法時期;如果有證果的,有念佛往生的,真往生了,那叫正法時期。正法久住我們非常嚮往,今天正法久住只有一門,淨土宗,往生就是證果。禪宗裡頭必須明心見性,那就是正法久住,教下裡頭一定是大開圓解,這是正法久住,不容易!所以現在就是黃念老講的話,八萬四千法門能成就的唯此一門。黃念老的禪是跟虛雲老和尚學的,他的密好像是跟貢噶活佛學的,他在密宗是金剛上師的身分,最後他念佛往生。往生前半年,每天,他是萬緣放下,一天十四萬聲佛號,念佛走的。他用的是追頂念佛,一句接一句,拼命!示現給我們看,給我們做樣子,得要這樣幹才能往生。這往生前半年。

  我們如果要把往生的日子定在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號之前,我們差不多現在可以開始了,要真幹,要有充分的時間,準備到極樂世界去。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我們想學這個法門、學那個法門,行,到極樂世界再學,現在不行,沒有時間,也沒有人教你。到極樂世界,老師是彌陀如來,學長是諸位補處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菩薩,到那裡全見到了,不是在此地看到泥塑木雕的像,不是,到那真人看到了;還有這個經上講的,居士當中跟文殊、普賢同樣地位的法身菩薩,十六正士,我們天天念他的名字,跟他有緣,到那個地方,個個都見到了。那裡有好老師,有好的同參道友,成就快速,沒有障礙、沒有災難。

  小乘這個涅槃,佛並不贊成,「燒身滅心,歸入空寂無為」,對自、對他都沒有好處。對自己,如果是聲聞,兩萬劫停在那裡沒進步;如果是辟支佛,一萬劫,這麼長的時間沒進步,這對自己沒有好處,不能發心教化眾生,不能利益社會,於自於他都不利。小乘應該在證得初果之後就要迴小向大,那個進步就快。要學諸佛如來、法身大士,念念不忘苦難眾生,全心全力的去幫助他們,這個就對了。大乘裡面證果,法身、般若、解脫圓滿證得,如果是修淨土,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得了,真的是最簡單、最容易的方法,獲得最圓滿、最快速的成就。

  下面我們看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這一願也是善導大師所選中的四十八願裡頭最重要的五願,前面第十二願「必成正覺」,這一願也選中了,光明無量。我們看經文: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這一章裡頭具足兩願。「千萬億倍以上」,就是我們念的這一段,這是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若有眾生以下」,是下面第十四願「觸光安樂願」。「第十三與第十五」,十三是這一願,十五「壽命無量願,淨影稱為攝法身願,以其攝法身成就也。《甄解》以此二願,為真報身之德,又謂此光壽無量二願為方便法身大悲之本。蓋無量壽則豎窮三際,佛身常住,眾生有依;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德用遍周,攝化無盡;故為大悲方便之本,報身之實德也」。這一段文。淨影是小慧遠,他的《無量壽經》註解稱為義疏,《無量壽經義疏》是他作的,隋朝時候的人。他稱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這兩願是攝法身願,因為這兩願講的就是法身成就。法身光明無量,法身壽命無量,真的無量,不是三大阿僧祇劫。光明是講空間,壽命是講時間,無盡的時空交織在一起,現在科學家所講的糾纏,這就是法身。日本《甄解》以此二願,為真報身之德,也能講得通。又謂此光壽無量二願,光明無量跟第十五壽命無量這兩願,為方便法身大悲之本。方便法身就是報身,現在哪裡?這個身現在實報莊嚴土。由此可知,實報土的菩薩有感,佛有應,這個佛是究竟圓滿佛,《華嚴經》稱為妙覺。妙覺不住實報土,住常寂光,可是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感,他就有應,他應現在實報莊嚴土,所以叫方便法身大悲之本。光明、壽量這兩個是法身德,法身起作用就是這二德,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這下面念老為我們解釋的,無量壽則豎窮三際,佛身常住,這是有相的,在實報莊嚴土。妙覺如來示現在實報莊嚴土是幫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些大菩薩個個都是明心見性,只是無始無明習氣沒斷盡,留在實報土。佛在這個地方也是幫助他們斷無始無明習氣,為他們示現度化眾生種種方便,這些種種方便都是性德。妙覺如來他證得圓滿,法身菩薩證的也圓滿,但是沒有妙覺如來那樣明顯、那樣清楚,因為他們帶著無明,妙覺如來不帶無明,沒有無明,給他們做榜樣。這些現身,佛的現身,我們一定要知道,他們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當然不可能有分別執著,這是實報土的狀況。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個圓滿的實報土,它那個實報土延伸到方便也是實報土,同居也是實報土,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不可思議難信之法!難信不是實報土,實報土容易相信,難信就是下面這兩土,同居跟方便兩土,這真難信。為什麼?他們見思煩惱沒斷,塵沙煩惱沒斷,怎麼可能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大士平等?沒有人相信,所以叫難信之法。這是什麼?是彌陀本願威神加持他的,他們能接受得到。阿彌陀佛想把這個能力加持給我們,我們接受不了,不能接受,他們居然有能力接受。

  佛慈悲,不是不加持,分分秒秒都在加持,我們抗拒的力量太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力量是平等的,我們有抗拒,最嚴重的抗拒就是分別執著,不接受。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同居土下下品到極樂世界,妄想分別執著有沒有?有,但是不起作用,對於彌陀本願加持完全接受,不抗拒了,妙就妙在此地,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佛在經上說的,這樁事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即使是等覺菩薩,也不能完全搞清楚,為什麼?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等覺菩薩沒有回歸自性,沒有入常寂光,他不知道。我們把這些原理原則搞清楚了,那重要要做的沒有別的,就是放下,放下就對了,不要再執著了,不要再分別了。從起心動念我們做不到,太微細了,我們從粗的下手,從執著、從分別下手,盡量淡化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這與相宗修學的原理相應,這就是什麼?這就是相宗的轉識成智,我漸漸學著不用識,學習用智。智是什麼?你放下之後,智慧自然生起來。人頭腦冷靜就是智,心定下來就是智,心亂了就是識,心裡面有貪瞋痴慢疑、有妄想分別執著,那是識、那是迷,那不是覺,這個要搞清楚、搞明白。

  光跟壽都是自性裡頭本有的,本自具足,就是因為有煩惱,光跟壽都不見了、都迷了。在極樂世界光壽無量是方便法身,實報土的法身就是方便法身,常寂光才是真正的法身,圓滿的法身。法身無相,實報土有相,所以叫方便法身。菩薩所流出來的,這是從自性所流出來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個最明顯的就是在實報土裡頭看,人人皆是,個個不無,殊勝莊嚴無與倫比。彌陀慈悲,個個都像彌陀一樣的慈悲。無量壽則豎窮三際,這是真無量壽,這不是假的,不是有量的無量。佛身常住,眾生有依靠,佛不常住眾生沒有依靠。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光是智慧,智慧遍照十方,德用周遍。光中有無量德,德是講德能,以這種德能教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幫他破迷起信,幫他破迷開悟,幫他信願持名,得生淨土。「故為大悲方便之本,報身之實德也」。這個德不是假的,是真實的,它真起作用,真能幫助無量無邊眾生。

  「故知願中自誓光壽無量,實為一切眾生悉皆光壽無量」。自他不二,自他是一體,自己光壽無量是為了成就一切眾生的光壽無量,這個意思很深!你要教別人,你自己不先成就,你就教不了別人,別人不會相信。阿彌陀佛要教所有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人,都能證得究竟圓滿的性德,就是無量光壽,他自己先顯示出來給你看,他有,我也有,你也有,沒有一個人沒有。我們講教育最成功的,在遍法界虛空界教育最成功的是阿彌陀佛,一切諸佛如來跟阿彌陀佛相比還差一籌。諸佛菩薩有這個能力,沒想到。阿彌陀佛在因地上,我們可以相信,思想精密,又精又細密,別人沒想到他先想到了。像這些地方在在處處都是教導我們,我們要能細心去體會,要能認真去學習,落實在自己生活,它就真管用,這是報身真實的德用。一切為眾生,所想到的,所做到的,所興起的,所成就的,沒有一樣不是為眾生,沒有一樣是為自己,這一點要學,叫真學佛。

  所以為自己是學佛人最大的障礙,為什麼?我執沒有破,你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阿彌陀佛這種最簡最易、至圓至頓的方法,對你都幫不上忙。必須要知道,身心世界全是假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不是真的,從心想生哪裡會有真的?只有自性是真的,心現識變是真的。這個真的裡頭有兩個意思,一個叫真諦,一個叫俗諦,真諦是純真,俗諦是相似真,不是純真。可是二諦是一又不是二,二而不二,一而非一,這才是事實真相。我們分別執著不能解其一,放下分別執著,你稍稍明白了,放下起心動念,你就契入了,就證得了。不分別、不執著,你能理解,你不能證得;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證得了。大乘唯證方知,一定要肯定眾生跟自己是一體,這是大乘。只要認為眾生跟我不是一體,不但不能入大乘,連對於解大乘都成問題,你不解如來真實義。什麼時候自己承認遍法界虛空界跟我是一體,你能夠懂得大乘,你聽大乘經慢慢會理解。一天到晚迷在你我他,這個事情麻煩,不但大乘你不會懂,小乘也不懂,因為小乘都要破身見。佛法的難就難在這個地方,真難,不是假難。這個難關只有自己破,別人幫不上忙。佛幫忙的只是給我們講經教學,可是悟入靠自己,佛不能幫助我們悟入,佛能做到的就是開示,悟入是自己的事情。為什麼不能悟入?有障礙,把障礙放下就能悟入。悟了之後,悟是明白了,明白之後真修,把錯誤放下叫修行。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放下。

  「又《往生論》云: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三種莊嚴是講極樂世界,正報,佛莊嚴、菩薩莊嚴,依報,國土莊嚴,這三種莊嚴。莊嚴,我們世間人講真、善、美、慧,得加上智慧,這才稱得上莊嚴,依報、正報真善美慧這四個字都達到究竟圓滿。這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我們說純淨純善,三種莊嚴純淨純善。純淨純善怎麼講法?純善,真實智慧,純淨,無為法身,他方世界沒得比!我們對這個至少得心嚮往之,能力達不到,心嚮往之。有這個求願,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也能做到純淨純善,純淨純善這兩樣決定現前,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純善應對的是真實智慧,純淨應對的是無為法身。

  「三種莊嚴,四十八願中極樂依正種種殊勝莊嚴也」。這是念老為我們解釋的這三種莊嚴,四十八願中所講的極樂世界。「入一法句,則全歸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個入是全歸。極樂世界三種莊嚴從哪來的?就是從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裡頭來的,沒有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極樂世界莊嚴就不可得。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是自己的性德,本有的。惠能大師開悟說了五句話,你跟這三種莊嚴去對比,你會發現。頭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心生智慧,自性清淨心生的智慧不就真實智慧!第二句話說「本不生滅」,不生滅就是大般涅槃,自性是圓滿的大般涅槃,就是寂滅,苦集滅道裡頭的滅諦,究竟圓滿。第三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華嚴經》上世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我們就曉得,自性是什麼都沒有,自性就是常寂光,它本自具足,它這個裡面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本自具足,那就是無為法身,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都在這一句裡頭。第四句說「本無動搖」,這句話什麼?這句話就是自性本定,沒動搖過。這就給我們說明真心是不動搖的,沒有動搖的。妄心它動,起心動念,動搖了,分別執著,那是大動,狂風巨浪,自性沒動搖過。末後一句,「能生萬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全從它這裡變現出來的。佛說得好,「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是自己,禪宗所謂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自性。我們換句話說,萬法未生前本來面目,跟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一個意思,你就知道我跟萬法同一體,萬法跟我不二,這才是真的覺悟、真的明白了。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人我是一體,能不愛他嗎?能不關懷嗎?能不幫助嗎?一體。這是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如是。誰知道?佛知道,大乘成就的人都知道,大乘裡面成就的人是菩薩,他們知道。

  「故《甄解》曰:若約佛所證,則四十八願皆入光壽法身。」這話說得好!就佛所證的來說,四十八願不出光壽法身。為什麼?全是光壽法身所顯出來的,法身就是光壽,光壽就是法身。善導大師把這個五願說為四十八願的核心有道理,光壽總攝四十八願,換句話說,四十八願是細說光壽,光壽是法身。「蓋謂極樂依正,只是彌陀法身之流現也,故四十八願全顯法身」。今天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比丘那個時候的念力,他有圓滿的慈悲,無比堅定的毅力,五劫修成四十八願。

  念力能量不可思議,裡面教我們學念力的方法,你念一樁事情,但是要念多長的時間?至少要半個小時以上,想這樁事情每天半個小時以上,能有一個小時更好,專想這樁事情,想多久?三個月,就起變化了。我沒有去試驗,有人願意試驗就可以去想想看,去試驗,想一樁事情。我們想什麼?想阿彌陀佛,這樣看三個月阿彌陀佛會不會現前?可以,可以這麼做。一天專想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萬緣放下,或者是面對阿彌陀佛的佛像,看著佛像,想他老人家,一天想一個小時,三個月不間斷。阿彌陀佛想來了,信息傳來了,我哪一天往生,我要問問阿彌陀佛,要跟他兩個定約,如果真有災難,要求你那個時候一定要現身來接我。我相信跟瑩珂法師差不多,瑩珂法師還不就是這個方法!他一心一意想阿彌陀佛,想了三天三夜就把他想來了,三天三夜沒有中斷,他就是念力,一個道理。

  這個法門真簡單容易,每天用一個小時,人靜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打閒岔,把你的電話都拔掉,一心一意專想。這是量子力學家提議的,我們就專想這個,來做一次試驗,這叫念佛法門,這真念佛。念佛有持名念佛、有觀想念佛、有觀像念佛、有實相念佛,有好多種念佛的方法,這個可以說持名跟觀想兩種方法合起來。如果加上禮拜也行,拜佛、念佛、想佛三合一,決定有用。

  我們再接著往下看,「若論度生,《甄解》又曰:又以攝生」,就是攝受眾生,「則願願皆為眾生」,願願皆為眾生,這是彌陀的念力。我們看到這一句,我們剛才那個方法,信心就更足了。你看,彌陀念我,我念彌陀,心心相印。一天搞這麼一個鐘點,不受任何干擾,一個小時。在清晨最好,大家都還沒起來。早晨早一點起來,用一個小時拜佛,念佛、拜佛、想佛,不要有雜念,不懷疑、不夾雜,可以做得到。一天一個小時,三個月一期,跟般舟三昧時間相同,般舟三昧也是三個月,但是這個每天只要做一個小時,時間確定。早晨早一點起來,四點鐘到五點鐘,或者是四點半到五點半,四點鐘起來洗洗臉差不多,四點半開始,拜一個小時,到五點半,天天不間斷。最好一個人做,不要兩個人,兩個人會打閒岔,個人做個人的,自己約束自己,不要別人去督促。彌陀願願皆為眾生,我們今天念念念彌陀,彌陀念我,我念彌陀。

  「故云:四十八願,攝受眾生。」阿彌陀佛攝受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眾生,就是用的四十八願。「又云:一一誓願,為眾生故。如是四十八願,互攝互融,不可思議」。互攝互融就是《還源觀》上講的三種周遍的第三種「含容空有」,含虛空,容萬有,也就是大乘教裡頭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包太虛是含空,周遍法界是容有,這心量大,能包容,包容萬有,這很重要!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修行概念與方法。

  我們看下面一段,「此願意為:我法藏成佛時」,我是法藏自稱,法藏成佛時,「願我之光明無量無邊,普照十方之一切淨穢國土」,菩薩的弘願不可思議,清淨佛國土裡面的人成就沒有極樂世界那麼快速,他們願意到極樂世界早一天成佛。至於穢土,成佛沒有指望,在輪迴裡頭不知道到哪一劫才能出頭,出頭肯定都有,但是時間太長了。沒有離開輪迴沒有不受苦的,不知道要受多少苦難,這是六道眾生。阿彌陀佛慈悲,發大弘願,幫助這些苦難眾生。佛的光明無量無邊,普照十方,經典是佛的光明,佛像是佛的光明;無論是雕塑、泥塑或者是繪畫,都是屬於普照十方。真正放光是那些見佛聞法依教修行的人,他放佛光。他怎麼放的?得佛光加持,就這麼回事情。彌陀光明普照,真正依教修行的人,佛光就從他這個體上往外放射。

  「望西師云: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故國土亦無邊。國土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大悲亦無邊。大悲無邊,故光明亦無邊。光明無邊,故攝取益無邊。」利益無邊,這個話都是真的。佛光在哪裡?你要有慧眼你才能見到。彌陀佛光遍照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虛空法界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報土,不可思議!無論在什麼地方,有緣就沾光,有信就得利益,有願就決定往生,這蕅益大師說的,肯念佛就是有福報的人。

  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倡議,淨宗同學真正有一萬人依照我剛才講的方法去修行,每天一個小時。重要的是沒有雜念、沒有懷疑,一個小時,專念阿彌陀佛,專想阿彌陀佛,專拜阿彌陀佛。如果全球有一萬人,我相信有能力讓地球上災難化解;縱然不能化解,把它推遲。能夠推遲往後十年,十年當中我們來努力,讓大家轉惡為善、轉迷為悟、改邪歸正,災難無形當中全化解了。理上講得通,事上就真做得到。真幹,盡形壽,我發這個願,我活一天我就幹一天,每天用一個小時念阿彌陀佛、拜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天天不缺。依照科學家給我們的數據,科學家告訴我們,全世界人口總和的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大概頂多一萬人,他估計是八千多人,我們就算一萬人,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就能化解地球災難的危機,他指的是馬雅預言。要求地球上的居民都回頭做不到,在地球上找一萬個人行,可以找得到,在我們淨宗同學裡頭去找我想都可以找到,那就行!這樁事情我們留意,好事情!

  這一段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望西師說得好,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橫是講空間,空間的廣大沒有邊際,所以極樂世界的國土就沒有邊際。極樂世界跟我們是不同維次的空間。就像我們現在這個小道場,我們的小道場在地球上,以地球來說我們沒有邊際。這幾天海外的朋友打電話來賀年,我就問他們,我們的網路能不能收看到?能,都在收看。我說清不清楚,色相、音聲怎麼樣?非常之好。那我們的小道場多大?遍這個地球,我們在這個地方分享,全世界人都聽得到。有緣,他有一個電腦就行了,就能收看我們的網站,他就看到了。我們這個道場多大?遍這個地球,無論在什麼地方,你看我們同一個時間大家坐在一起學習。所以我昨天告訴大家,國外的,我說我們每天同一個時間我們都見面,天天見面。是!是天天見面。我相信現在他們都在電腦面前、電視機面前,我們每天見面。我們真正深信不疑,對淨宗深信不疑,真正發願、真正修行,為自己、為一切苦難眾生、為多災多難的地球。每天用一個小時,最好是早晨,練習學早起,早睡早起。早晨用一個小時念佛、憶佛、拜佛,將這個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祈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地球上災難化解,我相信有一萬人是決定可以做到的。

  國土無邊,眾生無邊。眾生無邊,佛的大悲心就無邊。大悲無邊,光明就無邊。光明無邊,攝取利益眾生就無邊。「以要言之,欲益無邊,故光無邊」。我們要想利益無邊,那光就要無邊。這個我們這幾年真的在做,我們用網路十幾年,將近二十年,用衛星電視也十年了,我們雖然沒有道場,我們用這種科學技術讓淨宗大放光明。這個工具是好東西,要好好的利用它。如果國家要是明白了,利用這個工具宣揚倫理、道德、因果、宗教教育,天下好治,不難。在最好的時段請幾個老師來講經教學,只要教一年,社會就恢復安定、恢復正常,天下就太平,不是難事。這麼多年來我知道只有我們這個小單位講經教學沒有中斷。我們有衛星、有網路,沒有人宣傳,我們自己也不願意宣傳。為什麼?我們講得不好,宣傳怕別人笑話,叫佛度有緣人,所以收看的人不多。如果收看的人很多,各地方加以宣傳,收看的人很多,那個影響就太大了!

  我們相信老祖宗的教誨,「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們過去在湯池做了三年的實驗,證明人是很好教的,不難。為什麼?我們發現了、也證明了人性本善。現在雖然他不善,作惡多端,接受幾天教育,良心發現,他就回頭了,他的本善就顯示出來了。這是好事情!很容易、很簡單,不費幾個錢,也不費力。國家要是真明白這個事實真相,養個五、六十個老師,你的國家就幸福、就太平、就和諧、就安定、就繁榮興旺。養六百萬軍隊不如養六十個老師,六百萬軍隊解決不了問題,六十個老師就解決了問題,何樂而不為之!一個國家找六十個老師不難。老師的條件很簡單,所說的必須自己先做到,古聖先賢所說的「先行其言」。我所講的我先做到了,我沒有做到的我不講,不好意思講,我講的我都做到了。這是我們選擇老師就這麼一個條件。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他做到了,孔子教學、孟子教學,他做到了,說話別人相信,人家沒有懷疑,決定依教奉行。

  底下說,「依望西意,下文亦同此解,欲利益無邊,故光明無邊,具德無盡」,這幾句話是前面的總結。下面一段,『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這個話說到此地意義很深,我們回到現實,如果一個國家做成功了,影響全世界。今天社會動亂不是局部的,是全球的。現在交通便捷,資訊發達,所樹立的形象都是負面的,大家都向負面的學,社會亂象是從這生的,沒有正面的形象。負面的形象除不掉不要緊,負面形象已經太多太多了,正面一個都沒有。首先有一個正面的,大家看到了,都會向這個正面的學習。正面學習的人多了,負面的自然就衰弱了,不用取締它自然沒有了,沒人看了。他賺不到錢,沒有利益可圖,自然就關門了。這個就是中國古人所謂的邪不勝正,問題你得把正樹立起來。

  我們過去在湯池小鎮做了一個小實驗,沒想到居然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大使一百九十二位,都想到湯池去考察、去參觀。我們就知道,好善好德的人有,不是沒有,聽說湯池有這樣的成就都想去看。所以今天無論做什麼,有一個世界頂尖的好樣子,就能驚動全世界。因為現在大家都想找方法解決問題,找不到!不是不找,我了解,找不到。他找都是各處去找,沒有去找古人,他找古人馬上就找到,他不找古人。找現代人找不到,一定去找古人。所以現在量子力學家提出了,不可以輕視這個世界上少數民族土著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些方法,往往有高度智慧在其中,我們不可以輕視,不可以說它是迷信,它裡頭有道理。這個提議好!去找真實智慧,只有真實智慧能解決問題,真實智慧在古老傳統裡面很多。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敬祝 諸大善 菩薩 身心健康 福慧無量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42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淨空法師 |
此分類下一篇:心清凈、真信佛可以解決任何問題(有影片)
此分類上一篇: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二十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