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05 07:50:53| 人氣36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弟子規種子教師研習營二—弟子規問答(第一集)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弟子規種子教師研習營二—弟子規問答(第一集)

蔡禮旭老師 2007/7/13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04-003-015

諸位法師,諸位老師,晚上好

問:第一個問題,如果小朋友有自殘的行為,該怎麼辦?

答:這個情況好像現在比較普遍。我們先感受一下,一個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裡,大家感受到沒有?很可能他在小的時候,父母常吵架或者打架,甚至在言語當中都會讓他覺得好像是他害的。所以孩子假如在家庭裡面是被忽略、被視而不見的,他的人格狀態就會非常的自卑。這就有可能會覺得好像自己很差、很不好,他就有可能會做這個動作;或者他的人生很沒有方向、沒有目標,覺得人生很鬱悶,有時候人煩到也會傷害自己的身體,所以這個行為背後一定有它的原因。要了解原因,相信跟孩子比較熟悉之後,他非常信任我們,這個答案慢慢就會出來

子假如拿刀割自己的手怎麼辦?當然要先阻止,接著拿藥給他擦,親手給他擦。因為這樣的孩子可能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價值,這時候我們去愛護他,讓他感覺到我們是在乎他的,我們是關愛他的;讓他感覺到這分愛之後,這個愛可以在他的生命當中形成一股力量。你這麼做,老師會很心痛,愛護你的人也會很心痛。慢慢再導引。進一步,可以把一些工作交代給他做,當然不要一次給很難,一些事情他辦得到的,做到之後給予他肯定,他慢慢有自信就不會自卑了。當然這還是要因孩子的狀況、班級的狀況而定。

問:這裡有一個問題,麻煩老師以彌陀願心、願力唱彌陀聖號

答:不要逼我。我記得我還沒學佛以前就常上素食館吃飯,就覺得好像吃素也很舒服。那時候也不懂什麼佛理,不懂什麼吃素健康,不懂,但是就覺得想進去。進去的時候都會放一些佛樂,光是阿彌陀佛的唱法就不知道有多少種我就突然想到一種,跟大家一起唱。諸位老師,我們一起唱,要以彌陀的願力來唱,彌陀的願心跟願力。突然感受到四十八願在我們的腦中出現,感受到彌陀在老師面前的那些誓辭,「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念到這段經文,突然想起師父的一段教誨,我記得那時候師父講到:你們就把《無量壽經》變成你人生的劇本。這段話大家有沒有聽過?有吧。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覺怎麼樣?我覺得突然全身輕鬆,因為自己寫劇本很累,而且寫的劇本可能還隨順煩惱習氣。現在這個劇本不用自己寫,而且句句都是彌陀的行持來給我們人生當劇本,多輕鬆、多快樂。所以我們只有一個意念,《無量壽經》裡面的每一句經句,如何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們配合一下,還是你們已經入定了)

你看人生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大家要謹慎,不是讀經就是進步。修學的得力處在放下分別執著,這是提升,不是說你讀的經多就進步。今天假如讀的經多,都不去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那是退步不是進步。當我們在說,我吃素十年了,我讀《無量壽經》已經五年了,進步還是退步?真正發心吃素,他會不會告訴別人我吃素都十年了?當我們在講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自己不簡單、不容易,我都十年了。這是什麼心?有時候慢心起自己不知道,好像要讓對方覺得,其實這句:我都吃十年了,心裡面在等下一句:哇,真不容易!結果等半天,怎麼沒有?包含我們讀經,真正讀得利益了,一定是愈讀愈察覺到自己滿身的過失,愈讀愈不敢告訴別人我修學多久了,會生慚愧

印光大師給我們非常好的教誨、啟發。印祖,三百年來第一高僧,自號「常慚愧僧」。這樣有修為的祖師,面對自己都是常慚愧,我們弟子煩惱習氣這麼重,焉有再標榜自己能力的心態?那是更無地自容。弘一大師在他晚年的時候講到,「一事無成人已老,一文不值何消說」。弘一大師對於律宗、淨土宗,對於很多佛門宗派有非常大的貢獻,但大師年老的時候還是自己反思懺悔,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好。我們聽到祖師這些教誨,在心上焉有自以為有功勞、有能力、有修行呢?所以印光大師說「靜坐常思己過」,「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大家這一段都背起來了?好,背得好,因為這段話背起來,真做了,決定往生。印光大師說的,「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印祖絕對不打妄語,印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

其實印祖這短短的一百多個字,跟師父的教誨完全一樣。師父讓我們在修學的行門當中,要守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這五個最重要的修學綱領行門,背起來沒有?還沒背起來的,來,威武,沒有這個意思。我記得有一次打開師父的《認識佛教》,前面有一段話,大家對這段話應該有印象,「佛法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覺了名佛菩薩,不覺名凡夫」,「修行就是將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句句都是我們修學佛法最重要的心態。後面提到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世修六度,遵普賢願;這五個行門你能掌握到,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的綱領你就抓到了,綱舉目就張了。這句話我們要感恩師父的智慧,不然我們在四十九年浩如煙海的經典游半天,都還不知道綱領在哪裡。我們這麼幸運要好好珍惜,你們也要裝出幸運的表情給我看一下,就像「如貧得寶,改往修來,洒心易行」。

印祖這段話我們冷靜的來看,「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你看六和敬有沒有?「下和」,上敬下和就是守六和敬,上敬也是《普賢行願》說的禮敬諸佛。「忍人所不能忍」,六度有沒有忍辱?「行人所不能行」,行人所不能行是什麼?是精進、是廣修供養。今天你那麼困難都能做得到,一般的大眾看到會說:他比我們難都做到了,我們不做太丟臉了。他這樣做出來是勸請大眾

我們各地的老師們,很多學校校長當了十多年,有的是單位的科長,還有的是大學的教師,從各大都市辭掉了這麼好的工作,來到了鄉間小路上,走進這些老百姓的家裡給他們講《弟子規》,話還沒講,他們已經很感動了。他們心裡想,我的孩子讀到大學就是想到那裡發展,你們居然這個優厚的生活放下了,還來跟我們講《弟子規》,弘揚中國文化。當場他們會很感動。所以難行能行就能夠讓大眾對我們生起一種敬意。當然這個敬意不是我們要求人家的敬意,而是這分敬意會推動大眾向學之心,他會提起勇氣來承擔。你看我一個人隻身到海口去的時候,台灣的生活不比海口差是吧?所以他們在心理上一開始對我們就會比較敬重。我們能難行能行,這也是給世間做出表演來

釋迦牟尼佛是王子,以後是什麼?國王。但是他能棄位出家,世間最高的權力、最高的財富他都能捨,世間人一看到了:哇,連這個都能捨,我們應該效法他。沒有什麼不能捨的。當我們的生命當中遇到的是一般人覺得很難突破、很痛苦的事,我們能突破了,那就是廣修供養,行人所不能行

張秀葵老師三十五年前曾經得過癌症,但是透過孝心轉變過來,身體好了。一般得到癌症的人看到她,相不相信她的話?這是代眾生苦供養!像我去跟他們講,講半天,你又沒有得過,說得那麼簡單。是吧?我有一次在素食店前面跟一個女士,我看她愁眉苦臉跟她聊起來,聊聊,原來是夫妻問題,我就好好給她開導。講了幾分鐘,她愈聽眉頭稍開了哇,你說得很有道理。結果突然她問我一句話:你結婚了嗎?我說:還沒。啊,你不懂啦!所以你看,我們經歷過一些人生的困厄,反而能夠透過這個困厄跟眾生結上這些緣我們假如本來夫妻不和,後來轉變成很和樂,那你以後要接受掛號。因為要重質,一天只輔導五個人,然後你就跟他說,我現在已經排到下個月的十八號,你十九號再來。可以開班了。當然要權變,假如一看,可能明天就要自殺的,這時候你要通權一下。所以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布施、供養,「成人之美」,稱讚如來、隨喜功德。印祖這段話雖然很短,都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行願的精神在其中。所以真的教誨不用多,真幹、真做的話,領會會很深。

話說回來,剛剛不是要念阿彌陀佛?話說回來,曾經師父講過《無量壽經》先念三千遍。有個同修念了三千遍之後,就問師父說:師父,我已經念三千遍了,接下來要怎麼做?他說:再念三千遍。念三千遍是師父的方便法,他要讓你從讀經當中觀照自己,你就開始知道怎麼對治自己的錯誤、缺點。我們可不能念經的時候又產生分別執著,那都是佛菩薩的境界,不干我的事情。誰是佛菩薩?自己。

我第一次見到師父的時候,因為剛剛有個老師問到,末學跟師父接觸的過程有沒有什麼比較深的感悟?我第一次跟師父見面的時候,第一次跟師父講話,我還沒講,大家猜猜看我做了什麼事情?我們真是知己,我當場就趕快跪下去了。為什麼?因為師父那天早上,老師就說師父可能會來聽你講課,那時候在新加坡,我心裡想怎麼可能?我們這個小朋友,怎麼師父這樣的大德來聽我們講?我本來想說不可能的事情。後來,講著講著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師父拿著個扇子真的從後門就走進來了,把我嚇得都快要說不下去,而師父就坐在正中間。後來,那一堂課好不容易講完了,我就下台來,剛好老師坐在第一排:嗯,講得還可以。我說師父真來了。老師一看說:您好像也沒緊張。我說很緊張,沒被看出來而已。

師父早上聽了課,我們回去吃中飯,吃飯前剛進門,就走到師父面前頂禮三拜。因為我們今天有機會能夠出來弘揚文化,有這樣的機緣跟能力,完全都是師父的教誨,我們才有這樣的能力,不然早就不知道輪迴到哪裡去了,早就不知道又幹出多少會讓自己一生痛苦的事情了。我們人生態度其實也很簡單,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所以怎麼做能真正讓父母快樂,真正讓父母的人生得大歡喜,這個我們做。我學佛,我母親最歡喜,我爸爸也很歡喜,因為我父親是後來才學,我母親是先學,看我學了她非常欣慰。她就說:跟你講吧,阿彌陀佛!把我交給阿彌陀佛,所以她都不操心。沒有師父、沒有佛陀就沒有我,所以我的生命就屬於佛陀、屬於師父的,師父要我做什麼我就幹什麼,當然這一點我的父母也同意。他們都非常歡喜,他的孩子有這個福氣跟著老人家走。

師父就講到,「學儒就要學孔子,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佛」。第一句,諸位老師,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佛,學佛陀的存心。現在在大家的腦海裡浮現了哪個影像?學釋迦牟尼佛,哪位老師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現在浮現了哪一個影像?你們不要告訴我一片空白。你看,我們馬上浮起的影像,佛陀教學不倦,四十九年不間斷,一天都沒休息,每天講經多久?八個小時,我們一天上個四節課,怎麼樣?一想到佛陀,馬上精神就來了,四十九年沒放假,我們有寒暑假還喊累,一想到佛陀,慚愧慚愧;而且還不是這一生講四十九年,已經第八千次來幫助我們這些不聽話的學生。我有一次在拜佛的時候,突然那一句《梵網經》的教誨射入我的心田裡面,佛陀已經是第八千次來,最後一次還講了四十九年,我這個學生居然還不聽話,那時候很慚愧,眼淚就止不住了。那分慚愧,真的終身不忘,當我們自己走上教職工作的時候,我說我沒有資格嫌我的學生,因為我比他還要差;佛陀對我講了八千次了,最後一次還講了四十九年,我都不聽話,我對學生才講他兩次,我有什麼好生氣的?我沒有資格生氣,我也沒有資格要求他,我只能學習佛陀的這分耐心,不疲不厭。大家的腦海裡還有沒有浮現什麼影像?

金剛經》裡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這一幕大家熟不熟悉?你們已經進入到禪定的狀態了。既然要跟釋迦牟尼佛學,釋迦牟尼佛能做得到的,我們也一定要努力去做到,不然我們當下說那是佛、那是菩薩,當下我們是什麼心?分別心、執著的心、退縮的心。縱使在聽經聞法,心態還是在退步。所以我們剛剛一直在強調,去掉分別執著那是用功處,而不是你讀多少經。我們想到這一幕,佛陀連面對這樣的君,一塊一塊肉把他割下來的時候,他完全沒有生氣,而且心裡還在想著是如何度他。這個考驗過後,佛陀的六度行成就了,忍辱行成就了,他還感謝歌利王,是因為他讓他完全放下瞋恨,能忍得住。感謝他的成就,對著歌利王講:我成佛之後,第一個度你。

我們假如有忍辱仙人這樣的心境跟忍辱的能力,世間還有哪個惡緣不能轉!你看割他的肉,請問歌利王在割的時候,知不知道他的行為很殘忍?他知道,但是他就是那個憤怒、嫉妒心伏不住。可是當他這樣對待忍辱仙人,忍辱仙人完全不生氣還感恩他,那已經讓歌利王內心為之一震。其實在當下,他們的惡緣已經怎麼?轉了,所以下一次一遇到,憍陳如就是歌利王,佛陀的第一個學生。忍辱仙人的心境我們學到了,整個境界就拉上去了。這是跟大家分享我們剛好見到師父,師父給我們的第一句教誨。

今天是回答教育問題,但是教育的根本還是在修身上。「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有真正的道德修養,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自然能成為學生的榜樣。現在想著那一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我們一起來唱一下彌陀的聖號。大家委屈一下跟我一起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問:下個問題,如果有講經的師父勸一些老菩薩念佛、學《弟子規》,弘傳《弟子規》,該不該護持?

答:該。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心念,還沒有證阿羅漢以前都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所以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一開始有一個心態,我們非常信任師父,恭敬師父,所以師父叫我們放下自己的煩惱習氣,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一下就放,也沒什麼想法。因為書讀得少,也沒什麼見解,所以當下沒有自己的,師父的教誨就一句、一句放入自己的心田裡,凡是遇到問題都是想佛陀怎麼說、師父怎麼講。在我們整個講話的習慣上,突然三個字不見了,叫「我覺得」。大家冷靜去看,一般人講話的時候,「我覺得」,學佛就是放下我執,還有我覺得,怎麼修?我們來想想,該不該勸老人家學弟子規?師父有講過,八十歲的老人家沒學過弟子規,也要從弟子規開始學。那就對了,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所以這個問題要提醒我們面對任何的境界來,我們提得起佛陀的教誨嗎?我們提得起師父的教誨嗎?

師父有一段話值得我們來領受。四書、五經、十三經是枝葉花果,《弟子規》是什麼?根本。《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無量壽經》是枝葉花果,根本是什麼?《十善業道經》。所以現在我們炎黃子孫是在救根本,從弟子規、十善業道開始弘揚。諸位老師們,十善業道跟弟子規是兩部經嗎?還是一部!十善業道就是身口意三業,弟子規怎麼可能離開身口意呢?你看善護口業具體在哪裡?弟子規講的「人有短,切莫揭」,「見未真,勿輕言」,你不能妄語,你不能惡口,不能亂罵人,「將加人,先問己」,「奸巧語,穢污詞」,「道人善,即是善;揚人惡,即是惡」。你看《弟子規》從頭到尾口業的部分都快三分之一,弟子規跟十善業道還是一部。所以弟子規是根本的根本,一定從這個根基先紮起。

因為我們這個根基斷了三代,不管你是哪個年齡,在這個時代都要學。而且說實在話,真正有這個基礎的老人,比方他已經八十五歲、九十歲了,他一聽到弟子規會很大的歡喜,甚至於會很主動的來推,因為他懂,他更知道急迫性;反而我們年紀大不想學,那是自己的看法。真有這個基礎的人遇到了,比平常的人更積極推展,之前跟大家講過,馬來西亞這一位長者九十五歲了,他這次是我們會議的總召集人。他來致詞:大家一定要這樣學,我們家就是這樣。

問:教育老人與小孩有什麼差別?

答:其實在理上都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在跟他人交流的時候契理還要契機。在契機上,對小孩講的方式跟內容,和大人講的方式有沒有一樣?不一樣,但是在心態上都是要成就對方的心境。所以一樣的是心境,不一樣的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看他現在能接受什麼,我們先跟他溝通。如果是小孩,重要的是引導他要孝順,引導他對一切事物要恭敬;面對老人的時候,可能就要透過弟子規勸他要放下,心要清淨,心先要求自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都因人而異。其實我們有這一顆成全別人的心,方法自然就會來。

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自己還辦了一個共修,五、六個老師一起共修,先聽師父講經一個小時,大家再一起研討。很多問題我們一起研討,都能把答案給一起琢磨出來,因為大家是見和同解。那些問題我們以前也沒想過,但是為什麼大家都可以一起把它切磋出來?重要的是我們的心要清淨,重要的是我們正知正見的綱領有掌握到。很多對應這個情境,方法就會出來。

問:下一個問題,請問老師可否分配輔導員於各縣市,輔導弟子規讀書會?

答:現在其實在各地都有很多志士仁人在推動,但是我們也非常歡迎大家一起多來交流。各地都有很多也很有經驗的老師,我們是希望在善果林,在我們至善教育基金會來做一個點,這個點可以常跟大家多做經驗上的交流。我們是每個禮拜的禮拜六、禮拜天都有讀書會,從去年的十一月十一號第一次開始。這個日子我們永遠不會忘,1111,這就告訴我們,學一定要「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而且說實在的,還是要自立自強靠自己,我們靠人靠習慣了,能力能不能起來?起不來。

我在大陸也走了不少地方,走過一個地方,七、八個月,幾個月我就離開了,這些老師們互相之間他們就會說到:老師就像母雞一樣到處下蛋,下完蛋就走了。所以最近企業界在研究一個定理,叫母雞定理。我從海口到深圳,海口的老師就要扛起來,深圳幾個月之後我又飛到北京,他們又得扛起來。他一扛起來,責任承擔就成長。所以那時候,我從北京又離開了,北京的老師們就發了短信給海口、深圳的老師:老師像母雞一樣,生完就走了。有個老師就回短信給他們說:老師叫我們自己當母雞。覺得這個很有意思。但是就在這承擔的過程當中,隨時有問題,我們都可以透過MSN、透過E-MAIL再來做溝通。

問:請問老師如果想充實中華文化的教育,可否有專門學習的地方?

答:我們剛好九月要開「慶雲書苑師資培訓班」,為期台灣同胞最少三個月,大家三個月後會遇到0度,很刺激。你們不用擔心,雪衣我們那裡都準備好了。到文化中心你啥都不用帶,連牙刷都不用帶,因為那裡都會準備好,到時候大家的牙刷都一樣,擺得很整齊,所以什麼都不用擔心。把決心帶去,把膽識帶去,把好學帶去,可以。三個月之後,台灣有因緣要發展,就可以回台灣來了。假如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報名,九月份開始。可能九月初我們也會辦一期海外的交流,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台灣我們這些華人去,那是短的,五天而已。這是目前在廬江文化教育中心有五天的,也有為期三個月的培訓。但這個培訓不是去學而已,是已經決定這一生就是走為往聖繼絕學的路再去,假如不是這樣的心去看看,東看看、西看看,不行,那裡的護法神也挺凶的。有個老師第一天去上課,晚上就夢到,「你可要好好學」。不要講得太恐怖,大家都不敢去了。這是大陸的情況。

在台灣,我們是每個禮拜六、禮拜天的讀書會都會持續下去。台灣的老師們培訓出來,比方說已經有二十個、三十個人了,我們會自己開培訓班,到時候也是為期六個月的魔鬼訓練。大家在網路當中,應該都可以看到這個訊息。在這學習當中,最重要的還是至誠心。我們跟師父學了好幾年,從來沒有見過師父,都是在電視上學的。恭敬的心能超越時空,所以你看孟子跟孔子學,孔子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學得非常好,亞聖。孟子能做到,我們能不能做到?我還是不要強人所難。

問:下個問題,「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但現在學校皆有法治教育,在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的經句時,若融入部分的法治教育觀念會不如法嗎?

答:如法。在讀到這一句「道之以政」的時候,我們心裡要明白,法治是治症狀,不是治根本。但現在這個社會,瞬間把法治拿掉行不行?不行,天下大亂。現在法治是可以嚇阻一陣子,但是假如教育不趕快下去的話,連法治都會崩盤。所以我們是標本同時要趕快入手,而更清楚的要加速教育的力度,不然沉淪的速度很難拉起來,一定會下去。融入法治,一來是告訴他不守法會接受什麼處罰;再進一步,我們假如這樣去引導法治的觀念,這個叫「民不敢欺」,他不敢犯錯,因為他怕處罰。但是假如能調到不忍欺,不忍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這個狀態就跟只是守法不想被處罰就不一樣。所以在法治當中,我們引導這麼做都是處處替人著想,給人方便,不要讓這個社會亂了,他這個心態可能會更是有仁慈的心。我們不要只是看到法治,但只要我們是從替人設想的心來引導,他也同時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由此切割。

問:下一個問題,老師教唱歌曲時,這些歌真的很令人感動。但教學現場上有愈來愈多的孩子,因父母離異被父母遺棄,或隔代教養而害怕過父親節或母親節。我告訴孩子,即使父母不在,但照顧自己的長輩、親人就是父母。我害怕觸及這個話題,憂心孩子再受到傷害,在進行孝道教育時,應該怎麼做?怎麼引導孩子?

答:剛剛這一段引導是對的。父母不在身旁,照顧自己的長輩、親人就是我們的父母。引導孩子這個「孝」字,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這個老就是我們的父母、長輩,他就是念念想著我們,把我們看得比他的生命還重要,照顧我們;我們也要背著老子,我們好好表現,以後能夠回報長輩的恩德,也跟長輩不可分,從這裡去引導孝道。我們從這裡看到現在的社會狀況,夫妻關係比較亂,所以教育很急迫,再不教好這個情況都很難改善。家庭不和之後再來教導,都必須幾倍的力才拉得回來,所以結婚需不需要責任心?太需要了,不然真的是天下大亂。夫婦倫一亂,天下就亂。所以我們現在再來想想師父曾經講過的,一個地方能不能住看什麼?看離婚率,離婚率就跟犯罪率成正比。

我們在引導整個「入則孝」的部分都是講到長輩怎麼樣呵護我們,所以最重要的是他那個感恩的心能完全的提起來,這是我們教入則孝比較關鍵的一個部分。當他不是父母帶的,或者他是奶奶帶的,我們更應該告訴他,這個姑姑、這個奶奶太偉大!我曾經遇過一個學生,他是父母都不在身邊,情況也比較可憐,都不在了。他的姑姑沒結婚,已經談對象了,但是他的姑姑說:我假如要嫁給你,一定要帶著這兩個侄子、侄女,我才嫁給你。後來婆家沒同意,他的姑姑就沒有嫁,就一直這樣拉拔他們,犧牲這麼大照顧他們。這個孩子我帶他的時候已經六年級了,他有些行為不是很好。我真的是聽到他姑姑的故事很感動,淚都快流下來了,太不容易了。我們當場在教訓他的時候,真的都是感受到他姑姑的不容易,來把他敲醒。這些情況透過我們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就很方便去引導。所以我們在教孝道的時候,在講台上是一個教法,比較普遍性;下了講台,可能就得看學生家庭的個別性,再做一些針對性的引導。

問:請問在國小推展弟子規,有何具體或有效的方法來推展,請舉例說明。聽說本校即將全面推行《弟子規》,一0八班。

答:阿彌陀佛!這個學校假如能推得好,當榜樣。「君子之德風;草上之風必偃」,所以問這個問題的老師,任重而道遠。這個任重的重不是重量的重,是重要的重,復興文化對我們整個民族的重要,當我們了解到重要性,就不會覺得它很沉重,反而會覺得很有勁。具體的做法,我們在書上有兩篇文章寫得比較詳細:第一個如何落實德行教育,有十幾頁的資料。從這篇幅,我們要很冷靜的就是推廣《弟子規》是推廣經文還是推廣德行?這是關鍵。假如只是推展把經背一背,孩子沒有去力行,那麻煩了,「長浮華,成何人」。所以我們在國小推展《弟子規》,在跟大眾推展《弟子規》,重點擺在第一位的是老師跟家長的學習,這是成敗。

一般來講,這種全校一起推,我都會比較緊張。為什麼?老師的認知夠了沒有?假如認知不夠,一開始推,很多人又不懂,然後就開始一大堆抱怨,那個抱怨會不會擴散?會。大家又沒有根基,到時候一推:哎呀,累死我了,算了,別幹了。麻煩了。所以一般來講,「天下之勢,以漸而成;天下之事,以積而固」。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往往很多好事為什麼做不成?操之過急,吃快會打破碗,「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我們現在有沒有欲速?我們現在推弟子規有什麼目的?小利,很想急於馬上達到效果。有這心態都是危險,因為沒有求到你就生煩惱。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很可能我們種下的種子,孩子是十年以後回來拉著你的手:老師,您教我們弟子規,太好了。好,我們先換一下帶子,謝謝。

文章出處:http://www.dizigui.com.my/Item/540.aspx?Code=2

敬祝 諸大善菩薩 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360)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幸福人生講座 |
此分類下一篇:弟子規種子教師研習營二—弟子規問答(第二集)
此分類上一篇:“2010年《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營”答疑(第二集)

(悄悄話)
2011-12-05 21:28:2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