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04 23:33:17| 人氣1,03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甜美生活>現象啟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片<華麗后台>雲集各國群星,以歌舞片形式重新演繹費里尼的經典作品<八部半>。可惜<華>片口碑不佳,不及預期眾望(更遑論追及<八部半>),沒能掀起新一輪費里尼作品的回顧熱。

云云費里尼的作品裡,本人最喜歡1960年上映的<甜美生活>,甚於廣為頌揚的<八部半>。而事實上<甜美生活>是費里尼從過往新寫實主義作品中,首次風格轉型的大膽嘗試,影響大師籌拍出下一部曠世名作<八部半>,因此在影史上<甜美生活>也具有相當的經典地位。

香港片商於前年重新發行<甜美生活>的三區影碟,取名為<露滴牡丹開>。誠言,本人比較喜歡用<甜美生活>,而捨棄片商選取的譯名。影片講述由馬斯杜安尼飾演一名報章記者Marcello,常常追蹤名人、揭發私隱(「狗仔隊」的稱呼也源自本片的角色Paparazzo),從而接觸到上流社會階層,過著聲色犬馬的放蕩生活。片名所謂的甜美生活,確實是一種反諷的意味。

<甜美生活>以分段形式敍事,儘管影片沒有以Chapter 1、Section 2那般明確的章節劃分,它共有五個單元情節,去記述Marcello的五段關係及其遭遇,那五節大可順序分為富家千金Maddalena、肉彈女星Silvia、未婚妻Emma、父親及摯友Steiner。





<-未婚妻Emma



                Marcello->


<-女星Silvia





  摯友Steiner->
      


 <-富家千金Maddalena
   
Marcello父親->

影片通過Marcello的視角,從個人層面的審視,伸展至社會生態的探討,並預測戰後經濟全面復甦後的人類潛在危機。


1.)愛情質變

費里尼不但質疑時下人的愛情觀念或對愛情的定義,甚至質疑現代社會到底是否還存在著「愛情」。

正如影碟內頁附錄了分別出自富家千金Maddalena和女星Silvia的兩句經典對白:

"When I make love-Yes, then I came alive, only love gives me strength..."
 
"I like lots of things, but I like three things most-Love, Love and Love."
 
角色強調愛情重要,到頭來她們的放蕩行為卻露出了餡,不但對愛情沒有根本概念,而且還要妄自菲薄,擅自扭曲了愛情的定義--認為愛情等同佔有。


半秒前,Maddalena還向Marcello示愛,言之鑿鑿地說愛上對方;半秒後,身旁有男仕撫摸她的身體,Maddalena就跟那名陌生男子親熱起來,完全不理會另一邊廂Marcello遙遙的呼應。那麼Maddalena在影片初段所謂道的「愛情賜予生命力量」,看來只是一句隨便說過即忘掉、何其荒唐諷刺的口號!

即使是Marcello與Emma這對相處許久的固定配偶,他們之間的愛情亦等同名存實亡。Marcello到處鬼混、拈花惹草,未婚妻Emma也純粹只求一滿佔有慾。影片中段,二人在車廂裡吵鬧起來,互數對方不是,Marcello狠狠撕破美滿婚姻的糖衣,揭露愛情已成泡影的殘酷真相。

"I don't believe in your aggressive, sticky, maternal love! I don't want it, I have no use for it! This isn't love, it's brutalization!"

這一幕怨偶難捨難離的對恃戲,彷彿是當下世代男女愛情觀的寫照。放眼現在,低智情歌和通俗冧歌泛濫、帥哥美女演繹的愛情肥皂劇看得觀眾如癡如醉,大眾媒體所宣揚的愛情觀就可見一班。

2.)信仰真空

影片甫開首已映著Marcello駕駛直昇機運送主耶穌像到教堂,陸上仰頭遠望的途人紛紛向主耶穌像揮手,甚至奔跑追望。期間直昇機途經一幢大廈的天台,幾名只穿三點式泳衣的女仕在曬太陽,Marcello無視教廷的莊嚴,向女仕們搭訕及索取電話號碼。就開首一幕,費里尼觸怒了當地教會,該片一度遭到禁映。
直昇機乃現代科學發明,主耶穌像則代表傳統宗教觀念,直昇機吊載主耶穌像,寓意著科技文明主宰一切,衝擊了以宗教為主軸的傳統價值,引証時代新舊交替。

於是畫面一轉,Marcello與Maddalena在餐廳宴會內相遇,餐廳特設了古埃及傳統民族舞蹈表演娛賓,奈何這一大文明古國的宗教儀式,在聲色犬馬的名流圈子裡,已淪為男女貼身熱舞的暖場贈興,情形跟時下年輕人視聖誕節平安夜為春宵失身祭典,如出一轍。

影片中段,鄉村小童戲言目睹聖母的神蹟,Marcello與一眾記者到現場採訪,看不到所謂的神蹟,只見聞風趕至的善信,與在場圍觀的群眾,蜂擁撲向小童指示的方向,場面混亂。連Marcello的未婚妻Emma也受到現場氣氛感染,突然禱告起來,懇求聖母促使Marcello永遠愛她,不再冷落自己……孩子藉宗教戲弄世人,群眾盲目而瘋狂的參拜舉動,以及未婚妻錯誤地寄託神靈力量來一己私慾,全都是人類空有宗教規範,實質裡卻信念不堅定,而產生的荒謬現象。


3.)尊嚴墮落

時代轉替,舊有價值觀逐漸崩潰,首當其衝的,必然是階級的量化。
Maddalena貴為名門望族,不但跟小報記者調情、有染,而且公然當街兜載街邊流鶯,還要在流鶯那位於貧民區的簡陋住所內春宵過夜。那看似打破階級隔絕的經驗,並非甚麼「施惠」低下層的濟世情操,實則乃源於潛意識的自甘墮落--只是跟自己地位過意不去,而去賤賣自己身份,來加劇階級矛盾(Maddalena早在與Marcello的對話裡表達過富有的矛盾)。
由於信仰真空、人心空洞,矜持個人尊嚴敵不過尋求一時的歡慰,因此影片末段,一名剛離婚的女仕開設派對,為慶祝她本人重獲自由。期間該名失婚婦人興緻高昂,當眾親自表演跳脫衣舞來,然後Marcello扮作騎馬狀地騎上她的頭上。

在傳統觀念上,離婚本來就不值得慶賀,當眾脫衣裸露更是極其羞恥的傻事。正如上述提及的愛情本質失落、宗教規條失陷,附帶出婚姻制度觀念崩壞、眨低女性身體的現象。

4.)美國文化入侵及其價值普及

<甜美生活>以意大利首都羅馬作為故事背景,而當中女星Silvia親臨羅馬市一段,大抵是衝著美國經典電影<羅馬假期>而來。<羅>片的柯德莉夏萍與格力哥利柏的配對,是身驕肉貴的皇室公主與市井小報記者跨階層的結合,可謂由美國製片人一廂情願編造出來的美麗童話。費里尼身為正宗意大利平民,或許有意反擊外國人對羅馬的浪漫憧憬,於是拍下<甜美生活>來反映首都市的實況。
正氣澟然的格力哥利柏,換上脂粉味十足的馬斯杜安尼,小報記者不再突然喚起傳媒良心,反而是起了色心,企圖一吃天鵝肉。由肉彈Anita Ekberg飾演的Silvia,徹頭徹尾就在影射一代尤物瑪麗蓮夢露,而Anita Ekberg的嬌柔造作,正好和「原作」裡柯德莉夏萍的天真彌漫形成強烈對比,相映成趣。

除了Silvia的虛構明星角色,片中亦多次提及一些荷里活明星的名字,例如馬龍白蘭度、約翰巴里犘亞以及差點會演出本片的保羅紐曼,還有Silvia的狂歡派對上的跓場歌手,壓根兒就仿照著貓王皮禮士利而來,由此可見,荷里活工業的滲透無遠弗屆。

據稱費里尼籌拍<甜美生活>期間,美資片商屬意邀請影星保羅紐曼擔演,最終費里尼堅持起用馬斯杜安尼,保留回Marcello角色的風土特色。
(個人認為,費里尼的堅持執著是絕對正確的。保羅紐曼外型英偉俊朗,尤以一雙迷人的藍眼睛聞名,擅演硬漢或浪子角色,放在Marcello一角上,恐怕這位藍眼影星只符合角色的風流與性感,而演不了Marcello優柔寡斷、縮骨怕事的鄙劣特性;反觀馬斯杜安尼氣質亦正亦邪,屬性陰柔,<甜美生活>的演出,奠定了他的好色+住家小男人形象,引伸至後來馬斯杜安尼主演的<意大利式離婚>、<夜>,多少也沿襲Marcello的形象風格。)

影片強調荷里活效應那般的美國文化普及現象,引申出意大利整個國家不論在資訊、工業、科技、娛樂層面,無一不深受美國文化價值衝擊,連同意大利人的生活消費模式也面臨改變,正如片名的La Dolce Vita,成為了中產優越、時尚品味、享樂奢華的國際流行代語詞。

5.)溝通失效

莫非是保羅紐曼效應作祟,後來由保羅主演的影片<逃獄金剛>有以下一句經典對白:
 
"What we've got here is failure to communicate."
<甜美生活>恰巧也有探討現代人的溝通問題,戰後市面繁榮,但資訊的流通,卻並不代表促進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相反造成人際關係疏離的反效果。

Marcello在報館任職,負責傳遞資訊工作,「溝通」理應是他的專業技能,奈何他的每一段遭遇,都讓他身陷溝通失靈的窘境。一如開首向比堅尼女郎搭訕的一幕,Marcello透過直昇機的代步,才可攀上高處而發現比堅尼女郎在曬太陽,不過亦由於直昇機聲浪的干擾,而使Marcello勾搭不果;片末餐廳女侍應在海灘上,遠距離地向Marcello說話及展示手語。可是Marcello根本沒有接收訊息的意欲,只敷衍了事地示意海浪聲太大,然後聽從酒肉朋友催趕而匆匆離去……兩次溝通無效,無疑是一次完整的首尾呼應。


親疏有別,比堅尼女郎與餐廳女侍應,終究只是擦身一遇的過路人物。可是,無論「疏」如Maddalena的百呼不應(電話聲響、上述的示愛)、挑逗女星Silvia時的語言不通;又或「親」如父親來訪時的支吾其辭、抗拒未婚妻Emma糾纏的敷衍態度,都是保羅紐曼的經典對白的重點。

Marcello本來還有一名惺惺相惜的摯友Steiner,二人確有一份盡在不言中的相沫情誼,彼此互相提點及欣賞。Steiner從事寫作,擁有美滿家庭,廣交文化界益友;Marcello深感欣慰,並視Steiner為心靈的最後一座堡壘,甚至是奮發目標或學習對象。縱使見面次數不多,Steiner還是Marcello心目中唯一有效溝通的人物。


不過對Steiner而言,他需要透過收錄大自然聲音和自述聲帶,才得以充實的溝通,作為心靈上的調劑。故此,當Steiner自殺的悲劇發生後,Marcello仰望露台外的建築景物,自感無助乏力,從此回復原狀,繼續沉淪於一個全無溝通渠道的世界裡。

6.)自殺風氣

<甜美生活>整部片子主調糜爛,它所展現的世界觀可說是荒蕪頹喪的。片中人物眾多,幾乎盡是沒有靈魂的行動生物,尤見於貴族擅闖鬼屋探秘(最後演變成淫亂的換妻派對)一幕,不是自甘墮落,就是有自殺或自毀的傾向。

Marcello以及其他人物同樣屬於前者自甘墮落的一類,他們沒有輕生念頭,卻又不見得熱愛生命;Marcello的未婚妻Emma與摯友Steiner--兩個關係最親密的人則屬後者。Emma「戀愛大過天」的觀念混淆了愛情與佔據的兩者性質,害她不惜用生命來要脅Marcello;Steiner心靈上不得滿足,對生活無望,最後選擇了結自己生命,以一求解脫。

歸因社會高度發展,科技文明取代傳統觀念,都市人信仰真空,宗教發揮不了約束效力。放眼當下社會,自殺率高企、吸毒問題嚴重、道德倫理敗壞,何嘗不是大致劃分成自殺、自毀、自甘墮落三類人?

7.)對比手法

<甜美生活>有不少對比呼應的場面。正如上述提過比堅尼女郎與餐廳女侍應的首尾呼應,開幕直昇機吊載耶穌像、片末漁夫用漁網打撈怪異生物上岸,構成一種警世的對照。此外,片中小孩戲言聖母降臨的失控場面,也對應了女星Silvia步出機艙一幕、在場記者爭先恐後的隆重派頭。
用性感女星比喻聖母瑪利亞,費里尼又犯了褻瀆神明之嫌,從而使觀眾忽視了這個對比的本質用意。事實上,費里尼嘗試藉此剖析複雜的羊群心理結構:群眾崇拜聖母,多少也出於服從權威的盲目態度,不敢對衪作出質疑;觀眾追捧偶像,是通過幻想而作出性慾的投射。然而,聖母瑪利亞是傳說(甚或虛構)的人物,明星偶像也是只出現在電影及其他媒介裡的角色扮演人物,群眾與衪/她並未曾真實相處過,只從自己腦內的既定形象去構想衪/她的存在,並跟衪/她建立了單方面的信任關係,最後形成一種崇拜的態度,以及極端過敏的反應……荒誕的是,人類總需要依賴以上不實在的信仰聯繫,去建立另一個生活圈子的聯繫交流,譬如教會、影迷會、結交同道中人之類。
另外,為了呈現市面一片歌舞昇平,影片當然不乏載歌載舞的歡慶場面。多場派對之間,大可看得出Marcello在狂歡過程裡的位置與心情:Silvia的歡迎晚宴是香艷的,但他只淪為不起眼的陪襯品;父親的派對是尷尬和感嘆;鬼屋探秘的淫亂派對是光怪陸離的;而最後失婚婦人的歡娛更是帶有憤慨……參加派對的人,幾乎全都語言乏味的。
唯獨是摯友Steiner的家庭聚會,有別片中其他狂歡派對,那裡聚集了各地文化藝術界的朋友,彼此高談闊論,言談甚欣。Marcello感受到聚會氣氛恬靜而充實,自覺獲益不淺,從而再去思考人生的去向。

除了情節的對比,費里尼亦嘗試運用畫外音的呼應手法。敍述及摯友Steiner自殺的一幕,以Marcello在案發後趕到現場的情況,僅此交代而已。期間在場的探員開啟Steiner的錄音聲帶來查案,正當Marcello回頭細聽亡友的生前自述,鏡頭映著現場Steiner的死相,突然一聲雷響的錄音,突顯Steiner臉上瞄準太陽穴的子彈孔,聲與畫交織得異常震撼。

以雷聲代入隱伏的槍聲,呈現出天崩地裂的末世壓迫景象。正如網友夢兄謂道,這一槍不但了結角色的生命,甚至擊垮新寫實主義的深遠寓意。

8.)神証的留白

<甜美生活>遭受教廷的指控,但費里尼本人並非否定神的存在。其實影片留下了一個隱喻,Marcello首次在餐廳裡遇見女侍應時,稱讚過對方的輪廓甚似某教堂的天使塑像。結果這名女侍應就於片末離奇地出現在黎明時份的海灘上,她意圖救贖已墮深淵、不能自拔的Marcello,可惜對方接收不到訊息,只一笑置之……


後記
屈指一算,<甜美生活>面世剛巧五十週年,費里尼在影片裡建構的世界活現眼前。科技、資訊、物質,我們垂手可得,卻喪失了人類最基本的感情與歡樂。不妨參考下列的圖片,傳媒劣行變本加厲,名流圈依舊污煙瘴氣,荒淫夜蒲彼彼皆是,風化案頻仍,道德價值瀕臨破產……結局打撈上岸的那尾畸型怪物,實則是指人類處於虛無狀態的臉相。
^
^
^最近國內熱話--車模獸獸與男友的自拍性愛短片流出

台長:
人氣(1,03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白行
費里尼,我會推介他的《羅馬風情話》。

明珠台早前也有個節目叫la Dolce Vita,是英語版的慧珊時尚坊。
2010-03-06 19:08:59
版主回應
你所指La dolce vita的明珠台時尚節目,應該是由港姐曹敏莉主持的嘛!

在你的強烈推介下,我已購入"羅馬風情話"的影碟,留待來日有時間及有觀影狀態時才觀賞,到時再寫下若干觀影感受.
2010-03-07 17:32: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