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2 00:17:04| 人氣2,49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殉落而美麗———我為嬉皮著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科幻漫畫《20世紀少年》裡的主角健次在世紀大災難後的未來十五年僥存生還而摘地出現,面上長了鬍子,随身揹住一支結他,騎乘一部破落的摩托車,編寫了一首搖滾民謠,並以口號化的結尾旋律召喚了被世界政府隔離的貧困村民,凝聚一起對抗「朋友」的霸權帝國。那無疑是整個故事裡最教人亢奮的一幕,未來世界的人類思想和自由經已受「朋友」的謊言所操控,不知情的人們對「朋友」盲目祟拜,於這時健次以一個嬉皮仕流浪客的身份歸來,用搖滾歌曲去釋放人類的意識,沒宗教沒偶像祟拜,意味著世人共享安逸的希望。

本人很欣賞作者浦澤直樹將危難後的健次塑造成嬉皮仕的形象,成功刪去那些英雄降世的浪漫景象,違反了科幻故事的一貫定律。在嬉皮仕的世界內,是沒有英雄的存在,你我咁高咁大,誰也沒享有特權,即使是胡士托音樂節台上表演的Jimi Hendrix,他受人們崇拜,也只是因為Hendrix的結他表演把他們的嬉皮文化推廣至最高層次而已,跟人們對希特拉、史太林、毛澤東及「朋友」的那種朝拜,完全是兩碼子回事。但經過歲月的洗禮,嬉皮文化已陷於沒落的境地,由於物質不斷充裕、寵克音樂的長期盛況、潮流的快速轉動、坊間對嬉皮仕作風的偏見和搖滾樂的變質,就連嬉皮仕的根源對象——年青人,他們都瞧不起嬉皮仕的污穢,如今嬉皮文化的認授性已大不如以前六、七十年代的全盛時期。

筆者不下於數次說自己有多嚮往六、七十年代,當中嬉皮文化可說是一個重大因素,它概括了自由和平的理念、迷幻的結他音樂及一副不修篇幅的時尚氣息,從內至外,嬉皮文化總發放出一種缺憾美:嬉皮仕往往是一臉的鬍子、一把好像永不梳洗的長髮、一件花紋恤衫和印度裝束,再配上一條喇叭褲,粗獷污穢中潛在豪邁和柔情,如此「爛身爛勢」正好表現出越戰時期的不安情緒。此外,嬉皮仕們的糜爛打扮乃出自對印度這國家的嚮望,當時的印度是個眾所周知的貧窮國家,絕對符合嬉皮仕的無產理念。此外於嬉皮仕們眼中,印度是充滿神秘和理想之國,聖雄甘地曾發動「無血腥抗爭起義」來促使印度獨立的事跡,更是嬉皮仕最盼望做到的抗爭手法。從歷史和生活方式可見,印度於嬉皮仕們心中是片淨土,因此印度的盛產——大麻,也順理成章成為嬉皮仕們的恩物。

嬉皮文化為社會各界嗤之以鼻,主要是因為嬉皮仕予人一種不事生產的錯覺,再加上乞兒般的污穢外表、不滿現狀的憤世消極態度、抗拒宗教的無神論思想,以及一些不良嗜好如吸毒、性濫交等等,甚至乎代表嬉皮身份的知名名人如Che Guevara 、Jimi Hendrix、John Lennon、George Harrison、Mick Jagger、Jim Morrison、George Best、Marlon Brando……盡是私生活不檢點的壞榜樣,因此就算是嬉皮文化燃燒得最熾熱的六、七十年代,嬉皮一族依然難以受到衛道人士的接納。

雖則嬉皮一族成為了不良青年的代名詞,但卻他們對社會充滿相當的熱情,不停舉辦社會運動,主要宣揚反戰訊息和爭取人權平等,活動形式彷如一般露營、燒烤等嘉年華式的聚會(此構思乃效法美軍戰將於越戰時的生活),而歷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社會運動,必定是《20世紀少年》也提及到的、69年於美國紐約舉辦的首屆胡士托音樂節,畢竟嬉皮文化與搖滾樂有著連鎖的兄弟關係,所以嬉皮仕們最有力的表達方式始終不外乎音樂表演。69年的胡士托音樂節被譽為史上最重要的一埸音樂會及社會運動,總計有五十萬人參與,歷時三天內盡情嬉水玩樂、聽音樂(當然亦不少得「隊草」這個指定動作),在戰雲密佈的氛圍下,該音樂節呈現出和諧友愛的一面。而到達音樂節尾聲之時,在農場外遠處偷偷圍觀的一群數以千計的「Outsiders」也抵奈不住,跨過鐡絲網,湧入埸地即興的打成一片,不用計較這些中途加入的圍觀者有否付款買門票入場,正好配合嬉皮仕向來無分彼此的宗旨。

胡士托音樂節可謂嬉皮一族於歷史上留下的唯一灼熱的烙印。往後樂迷為了秉承「和平與愛」的精神,於是在1994年重辦胡士托音樂節,並計劃五年一度舉行;可惜音樂氣候的轉變,94年及99年的兩屆胡士托音樂節經已跟嬉皮再沒關係,表演的單位盡是Green Day、Korn、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等時下大熱樂隊,當初胡士托的「和平與愛」意識已蕩然無存,尤其是99年那屆,觀眾在Red Hot Chili Peppers壓軸表演時縱火生事,令現場一片混亂,「胡士托」之名聲亦因而蒙上污點。

當時嬉皮文化是西方國家的社會現象,因此很多描述六、七十年代的外語電影,皆有嬉皮仕形象的角色設定及這種舊時代文化的描述。我最深刻的莫過於《因父之名》的Daniel Day-Lewis,戲中他飾演一名放蕩的愛爾蘭嬉皮青年,受英國警方的威逼下坐了十五年冤獄;而一些七十年代的當紅影星如Al Pacino(《Serpico》)、Jack Nicholoson(《Easy Rider》)、Dennis Hopper(《Easy Rider》)、Peter Honda(《Easy Rider》)也說得上是電影界的嬉皮仕代表,就連盡錄美國集體回憶的九四年奧斯卡得獎影片《阿甘正傳》,也花上不少篇幅記錄當時年青人的嬉皮現象。總括而言,嬉皮文化是殉落而美麗,不過我依然為它的發黃發酵的舊片段深深著迷。

台長:
人氣(2,49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Emma
最近在聽The Doors,
看著DVD上已經作古的「騎士」Jim Morrison,
使我深深地被時而恍神時而飄邈的Jim Morrison吸引。
我完全可以理解他出現在那樣保守的二戰後,有多唐突。
但是所謂的英雄不也正是與時代奮力衝撞之下的產物?
我嚮往搖滾樂純粹的精神,
即使現在仍有許多人認為搖滾已死,
在我心裡,
它永遠不死。
2007-05-24 03:07:09
毅人
小弟較少聽the doors...
同類型來說,我較喜歡led zeppelin.
2007-05-28 02:12: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