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15 14:02:37| 人氣4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9-15‧天文學攝影赤道儀設計與運用實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5-9-15天文學攝影赤道儀設計與運用實務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Google  Yahoo! 搜尋「
8cm排序第一就是本格推理。


  現在新出的赤道儀,不但以新式PEC技術達成高精度,還開除了極軸望遠鏡,這是因為實心高剛性極軸才可以高精度搭載更加重大的望遠鏡(其實20~30cm口徑就是充分了,新出赤道儀的載重剛好落在這個區間),反正極望的精度太低,跟不上天文學攝影赤道儀的作業要求,漂移法也一樣精度太差跟不上,還是只有單星雙軸法才行的。

  既然天文廠已經這樣設計,簡直就是在報明牌,等於告訴用家要學好8cm技術才能發揮這種天文學攝影赤道儀的完全水準,請大家升級8cm技術的咩。

  赤道儀發展到這裡,已經是前所未有的顛峰聖域,但是有一個問題難以突破,就是極軸方位仰角的高精度調整,恐怕還是要靠各位用家的手指關節來敲敲敲........,不要想什麼自動校正的,有懷疑的手工做一次就知道最後只能靠手指敲敲敲,真是黃金手指的工藝級作業,天文廠最多就是做到光電偵測顯示方位/仰角修正方向就偷笑了,這樣日落就可以靠天頂亮星對好極軸,天黑就可以開始攝影(攝影過程中還要敲正極軸許多次的)。

  天文學攝影真劍級作業是很難一人一機的(所以
日本天文誌讀者寫真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估計要二至三人操作一機才能做出績效,這還只是現場作業,還不包括後續影像研究分析作業人力。

  不過即使是光電導星的l聯誼級用家,一人一機用上這種天文學攝影赤道儀,只要極軸達到極望精度,一樣可以拍出更纖銳的星景相片,因為高精度赤道儀即使極軸有些誤差,仍舊足以大幅降低光電導星的作業負擔,用20~30cm望遠鏡把焦長延伸到10,000mm以上(擴大攝影),在稍低的山上攝影,也會輕鬆超越高山天文台的一兩米望遠鏡(就是那些有形變又極軸不準的光電離軸導星望遠鏡),這個比『星等』單項就知道的。

  只要能做好行星擴大攝影的望遠鏡,都適合搭載在『天文學攝影赤道儀』進行天文學的研究級探索,真的是8cm口徑也OK的,所以一次搭載多支8cm長焦屈折鏡(或10cm級馬卡鏡)做搜索的也會見到,既然天文廠已經帶頭衝,大家千萬不要辜負天文廠的好意,一起硬衝吧。


 仔細看有變淡的大紅斑
 

 

  至於那些在說設計赤道儀的,還是先花個一兩小時手工做出下面這個再說第一次做比較花時間的,畢竟自己不先熟練手工程序的話,怎麼寫得出自動化程序的咩),很簡單的,做一次就豁然開朗。地球自轉速率每天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台赤道儀的運轉都是不準的,所有馬達速率和機械精度沒辦法跟上的細微變化,都要靠極軸管理技術彌補的,所以攝影過程中是隨時在監控極軸的,以後要是有人說要靠追蹤天体來感知地震(這需要依據當地斷層進行計畫性極軸偏移),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可能比地震儀還要敏銳。

  總之單憑名牌型號,能達成的是有限,所以很遺憾的,本格推理是報明牌,而不是報名牌的。因為依賴手工作業監控的小型赤道儀追蹤誤差可以維持在光學攝影分解能的20%以下自此『精度』的核心已經不是望遠鏡,而是作業員(應該是作業團隊)因此以後要記得先報名號再報型號。由於現在秩序已經改變,那些三句不離名牌型號的自然就少了,但請先不必太難過,因為這樣的茫然失落,在外地是早就開始而且更加嚴重的,至於為什麼在本地反而較慢受到影響,這個是有趣但不在本格推理說明(這個研究結論要在別處發表)。

台長: 8cm
人氣(4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