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26 19:07:41| 人氣4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9-26‧天文學攝影赤道儀運輸作業之齒輪定位須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5-9-26天文學攝影赤道儀運輸作業齒輪定位須知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Google  Yahoo! 搜尋「
8cm排序第一就是本格推理。


 

漂移法能做到的極軸精度大約就是頂多1/200度(低空濛氣差因素)
上面動畫就是漂移法精度現象(周期誤差含大氣擾動全幅16秒角) 
天文學攝影的極軸校正的方式請參考下圖
只有這樣才能拜見『純周期誤差』 赤道儀的性能才會真實呈現
若靠極望和漂移法就想拜見是想都不要想,這個太天真太外行
只有用單星雙軸法對好極軸才有定論,否則結果都是掰成一團
有了單雙軸法,想看純周期誤差都可以看到
赤道儀爭論也消失了,再也不用聽掰了
 

 

  現在大多數天文攝影的專業款式,都已經內建新式PEC技術,筆者等了幾年,2015年春季起最後一個主要生產國也不再ㄍㄧㄣ了開始低調跟進新式PEC技術,如今廢除極望改用實心極軸的款式也不斷推出因此從這個階段開始,筆者就顧不得本地因固有倫理情結陷入技術孤立(這個千萬要保密別讓外囯知道否則更慘),因為以後要見解的技術還有很多,實在沒辦法再一直浪費時間解釋從前的技術,這樣才能繼續提升天文學攝影赤道儀的實用精度。這裡不是講理想講理論的,而是以技術見解支持量產實用機材(當然買家也要認真學習8cm技術操作,學好就不用再聽掰真輕鬆),推動天文學觀測技術的進化。


這次要講的是赤道儀運輸時會遇到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齒輪定位問題。

  不少人的赤道儀都是搬來搬去的,開車帶上山進行攝影的情況是很普遍的,這些攜帶型赤道儀拍完照片關機停轉的時候,齒輪都是保持在接觸狀態的,這個時候車載運輸赤道儀的話,齒輪的磨損是相對明顯的。

  筆者提過齒輪之間是有遊隙的,也應該要有遊隙才行,若是在停機前先讓赤經/赤緯順轉幾秒鐘,接著再微幅逆轉之後停轉,這樣齒輪就會進入遊隙狀態(也就是齒輪之間沒有接觸,在這個瞬間雖然赤道儀仍在運轉,但天体在視野中仍以恆星時速前進),在運輸的時候就可以避免齒輪之間的碰撞磨損,這個是可以由天文廠製作自動化程序,就可以做到最佳效果,但是即使天文廠沒有提供這個自動程序,用家也可以自行照這樣手動操作,就算手工沒辦法做得很好,也應該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因為即使過度逆轉脫離遊隙狀態,齒輪逆向接觸所造成的磨損是完全不影響追蹤精度的,要記得追蹤天体的齒輪接觸只有順向面(即使是光電自動或人工導星也是這樣),沒有機會接觸到逆向面(當然還以不接觸為最佳,畢竟即使是逆向接觸也是對齒輪有撞擊推移的)。

  這又是一個很簡單又不用花錢,也不用添購輔具就可以100%做好的手工技術,本格推理是技術不斷流,在各領域研究都是這樣,但就是做到懶得做下去為止。

用漂移法對極軸仰角會不準,就是因為大氣折射影響低仰角星軌
以至於造成當地緯度的誤判,極軸仰角的位置設定就會過高
(但因重力與溫度變化因素,本來過高的極軸會漸漸不舉下垂) 
這就是天文台赤道儀追蹤時無赤緯偏差但赤經速度不準的緣故
天文台都是拍天頂的,要校準極軸只能用天頂單星完成極軸校準

 


用上表來算就知道極軸偏差角度

(這是國二程度作圖題導出結果,全部一次方計算,免用微積分)


極軸對準就能拜見周期誤差
(這個極軸誤差遠低於一秒角,漂移法只能做到1/200度)
 就是這個動畫解決齒輪周期誤差之謎
 是天体的精密運行與天文觀測技術啟動了精密齒輪補完計畫

台長: 8cm
人氣(4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