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生中的許多與考試有關的重要時刻,我們都必須去忍耐沈重的等待與焦慮。這種負面情緒癱瘓了思考,使你不能客觀分析,更讓你失魂落魄如墜五里霧。由於你不知道未來等著你的是什麼,所以自身的想像成了吞食情緒的怪獸,反覆做無意義的破壞性思考。
當你必須去克服焦慮與不確定時,引進樂觀的思考一向是我們可以自我調整的良方。然而這對生性多疑的人或許不適用,因為對於想像的結果可以為正亦可以為負。因此對於事件結果給予樂觀的想像似乎與給予悲觀想像一樣是等同的意義,只是前者會讓自己好過些;然而,多疑的人對於樂觀願景給予懷疑,對於悲觀想像卻深信不疑,因此思考反覆如轆轤,終夜輾轉難眠到天明。
我對於克服考試焦慮可以說是相當脆弱的,一則我本身對於自己的情緒難以控制,二則我好勝心與得失心又過重。小學一年級時,因為考輸第一名竟讓我自己躲在學校廁所裡啜泣,直到老師找到我。無意義的得失心往往是自尋煩惱的引線。
讓一切順其自然,套一句老友的話:「在別人折磨自己前,別先自己折磨自己」,誠信然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