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來作啥的?
互相利用的或是失意時安慰用的?或僅是拿來聊天逛街打發時間用的?
其實不管你想到何種功用,總歸朋友是互相羈絆用的。同意我的說法嗎?我想不同意的居多。
羈絆。各位讀者大概會覺得我把這詞用得太沉重了。但說真的,你們仔細想想,這話不假。行政學中,提到人際關係,最常用到一個詞叫:「社會交換。」啥叫社會交換?其實那只是多讀點書的人在那掉書袋的專有名詞,說穿了就是「互相利用」夠白了吧?以你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和我的互通有無,大家利益均沾。提供多的便成為非正式團體的領袖(小圈圈的頭目),提供少的便成為小角色。你以為社會中大多數的友誼是怎麼一回事呀?就是這個啦!
很悲觀嗎?像我這種熱血型的樂觀主義者,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就算他無法涵蓋所有友情型式,但起碼佔了很高的比例。只是當你心甘情願為朋友賣命時,就成了羈絆。做的不情願時你就心裡罵他在利用你。而你插刀幫忙時還不見得會像行政學說的成為領袖哩!你只會成為好好先生外加慈濟大愛的名譽會員。
我們心中承認的好友,悲傷時替他難過,快樂時和他一起分享喜悅。有困難時替他解圍,反之亦然。他也是這樣對你,這樣不就是羈絆嗎?只是大家不用這詞而喜歡講義氣。而一般阿狗阿貓,路人甲路人乙,不熟還套交情,也要來個社會交換。你不勝其擾,明知他在利用你,偏偏我們多半沒有說「不」的勇氣,卻有承擔的美德與忍耐的毅力,笑死人不是嗎?
朋友是不是羈絆,大多數的人在感性上否認它,卻在理性上想支持它。難怪古人要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筆者發此誑語,乃因受到道義、友情、貪圖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而做許多有違心意之事,故有感而發。
相信我,朋友絕對是互相羈絆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