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生平簡介
1951年11月14日出生。(現年55)
陝西西安人。
1968年在陝西乾縣農村插隊勞動,後在陝西咸陽國棉八廠當工人
1978年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畢業後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攝影師
1982年 於廣西電影製片廠任攝影師
1984年拍攝影片《黃土地》,充分調動攝影手段,以獨特的造型表現出黃土高原的拙樸渾厚,於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攝影師)
1988年 因導演影片《紅高粱》,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
法國第七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方人柯達優秀製片技術獎
2008奧運會導演組人選從去年開始公開招標,最初共有13個競標團隊,第一輪刷下8個之後,5個競標團隊進入候選,最終由奧組委選擇確定以總導演張藝謀,副總導演陳維亞、張繼剛爲主的導演組成員。
拍攝過的電影:
千里走單騎 2005
十面埋伏 2004
英雄 2003
幸福時光 2000
我的父親母親 1999
一個都不能少 1999
有話好好說 1997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5
活著 1994
秋菊打官司 1992
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
菊豆 1991
代號美洲豹 1989
紅高粱 1987
電影大綱
生子因為聽聞鄉人的消息而決定從都市返回他兒時成長的地方—三合屯。剛開始的村長婉轉告知生子,他的父親—因為四處籌錢建立新校舍而勞累過度,造成心臟病病發逝世。
生子的母親,也就是招娣,因為思念丈夫的聲音、形象而不顧天氣惡寒執意到舊校舍。生子的母親對生子強調不管如何辛苦、人數是否足夠,都得要依傳統之禮將生子父親「抬回來」,生子的母親甚至為了織作蓋棺布,不顧其兒子的勸誡,硬要花幾十日光景不分晝夜趕製出來。
村長對生子感嘆說道當時父親母親談戀愛是一件很轟動的事、也是個很辛苦的戀愛。當時的招娣,是村裡面公認的絕色美女,每次新房子落成時總要有紅布綁在柱上,象徵喜氣,當然這一件事就自然落到了招娣手裡。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之中,村長和鄉民們同意引進一位老師來教導村裡的孩子,於是駱長余就循著其所登的告示來村裡準備教書。一看到有先生進來了,全村的人熱熱鬧鬧去看先生到底長啥模樣,招娣也夾雜在人群之中,這一眼可就讓招娣對駱長余起了愛慕之心。
招娣之後為了能多看先生幾眼,開始了她的計畫之舉。像是打井水,明明招娣家打井水離後井比較近,可是她為了能經過校舍、聽先生的朗誦聲而故意繞去前井打水;還有剛開始建校舍時,有一種「送公飯」的習俗,也就是全村的女人不能在建房子時靠近工地,因為認為會有邪氣,所以只有男生才能去做這樣的工作,而女孩子就準備食物、碗、筷送去給工地的男人們吃。
招娣為了能讓先生嚐上她所作的菜還四處去探聽先生吃哪一個位置的飯,她常常把別人的碗公擠到旁邊,讓自己所作的東西排在第一個位置,因為先生只吃第一位置的飯;以及招娣得知先生在傍晚時會護送住較遠的小朋友回去,所以招娣便埋伏在路旁的森林裡偷看先生的一舉一動,有一次招娣被先生發現她偷偷跟在後面,開啟了她跟先生第一次交談,駱長余說他對第一眼見到招娣時,對她身上所穿的紅綿襖印象深刻,這讓招娣暗喜在心中。
接下來村裡面的人因為十分尊重先生,還特地安排先生每隔幾天就到村裡面哪一人家去吃飯,這讓招娣天天期望,先生去招娣家接受款待時,她的母親也知曉女兒心思而故意問先生對青花碗是否感覺熟悉,招娣藉由門縫偷偷觀察先生,而先生對招娣若有似無的眉目傳情更增添了兩個人彼此互相喜歡的情意。
不過招娣卻受其母親嚴厲的口頭警告,勸戒招娣—駱長余跟她是不同世界的人,叫她別癡心妄想了!但是招娣不管母親如何擔心,她已經決定要愛這一個人一輩子。招娣之後跑去問先生再來她家吃餃子可好,先生馬上應允,不過卻因為都城有事派人緊急催告駱長余處理事情,他雖然終究沒有吃到餃子,但是他送給了他的情人—招娣一個髮飾,叫她等著他回來。
招娣因為沒來得及將餃子交給駱長余,所以她一路上追著先生的車跑,不斷的抄小徑、不斷的跌倒,最後終於因為跌倒,青花瓷碗破碎,招娣才停下腳步放聲痛哭,途中因為跌跌撞撞的關係導致髮飾掉落,一度讓招娣萬念俱灰,不過幸好在家門口草叢中發現了。
招娣在等待先生回來的幾天當中,每天都冒著風雪站在那小徑上等著先生回來,不過隨著約定日期—臘月初八,一天天將近,先生似乎沒有任何消息,而招娣禁不住風雪的酷寒終於病倒了,在即使生了重病之下,她仍然跑出去看先生有回來嗎。
招娣的母親擔心女兒會承受不住,趕緊請村裡的人通知先生回來看一下招娣也好,母親甚至請修碗匠修好那已破碎的青花碗,保住招娣心中愛意的象徵。先生趕回來只有一天的時間,半晌看顧招娣,另半晌到學校教導書文給學生聽,招娣醒來時就聽到先生的朗誦聲,急忙衝去學堂找先生的身影,全村人的叫囂歡呼也對招娣勇於追求屬於自己愛情給予相當大的讚賞。
由於駱長余被人誣指為右派而須回去處理,只能斷斷續續和招娣見面,歷經了幾年,駱長余終於能回到三屯村教書並且和招娣結婚了。母親在片尾說父親唸書的聲音最好聽,聽了四十幾年也聽不夠。生子最後為了讓母親一償其願,他一大早便領著小學童到父親的舊宿舍,他朗誦著父親生前寫的開頭讀書詩,生子的母親匆忙趕來,以為她的丈夫仍在那兒等著她,不過近看才發現是他兒子,全文就在這溫馨感人中做結束。
電影分析-我的父親母親
電影中有幾個關鍵
紅:象徵母親對父親的感情,而同樣織出這塊紅的織布機,也織出了父親的蓋棺布和新學校的紅,從紅開始,由白結束。(不是要最漂亮的女孩織嗎?)
髮夾:象徵父親對母親的感情,雖然曾經一度失落,也就是父親回去縣城,這段感情隨之消逝,但是隨著母親在家附近找到髮夾,也象徵了父親總會回來到母親身邊。
青花瓷碗:先是母親對父親的一片苦心,盛滿了母親的感情,再來是父親離開三合屯的時候因為跌倒而摔破,象徵了兩人之間感情也一樣遇到了障礙,但是在姥姥的用心之下,利用鋦碗老人將兩人的感情象徵再度合而為一,也表現了最後父親母親的完美結局。
生子一開始的說明:不帶感情的語調表示他並不是很樂意回到三合屯,再加上剛開始由車內往車外拍攝的狹窄畫面,顯示生子只是因為父親死了,沒辦法只好回來,而且並不了解父母親之間深厚的感情。
母親整理小教室:表現了招娣的一片深情,全部的窗紙都換過重貼,甚至加上了裝飾,再來則是黑板,其他部分乾乾淨淨,卻細心地將父親寫字的地方略過。(但是黑板可不要用水擦啊,這樣很容易壞掉的。)
【感情】
這部電影有描述愛情、親情、師生的感恩之情,導演將愛情放最重,也是整部電影主線,片名『我的父親母親』可以包含〝父親和母親之間的感情〞也是〝我對父親母親的感情〞。
前面用兒子對父親死亡的傷感和對母親的哀傷感到不捨開始了片頭(這是親情部份),中間用愛情的甜蜜和等待的苦慢慢醞釀觀眾的情緒,最後在把父親的屍體運回鄉裡的時候,以前父親教過的學生全回來幫忙,不求回報,只為了向老師道謝(這是師生之情)。
這時感情的起伏算是到了最高潮。前面的淺淺醞釀,最後再來一個感情裡最偉大的奉獻後得到回報的感動(父親將一生的精力都投注在鄉村裡的教育中,不求回報的貢獻他的精力、時間和金錢),作為爆發點,並完成結局。
【黑白與彩色】
一開始使用的黑白畫面表示處在一種灰暗的氣氛之中,也就是父親的死,開始回憶過去時卻使用彩色來代替,是因為父親活在母親記憶之中,父親母親的相戀是開心的,愛情生活才是令母親添上色彩的美麗人生。畫面最後又切回來使用黑白則是因為又回到了現實,父親已經不在,回家奔喪,面對父親的過世是傷心的,且父親過身後,母親的生活發生巨變,原本充滿色彩的生活漸漸褪色,所以變成黑白。
張藝謀喜歡在影片運用顏色來表現一些意念,如果只取黑白那部份來看,就只看到一個固執媽媽和回鄉兒子在辦喪事,老爸對社會的奉獻犧牲感動了兒子,那麼此片看來就像是老八股的宣傳片。
如果只取彩色那一段來看,就看到一個村姑主動積極倒追老師,成天東跑西跑,終於如願,可能會覺得導演是不是停留在二八年少竟還如此天真。導演也用了倒敘的手法,若不用倒敘,一開始也不提父親過世後事問題,直接就從彩色往事開始從頭來演,可能會覺得固然好看但力道不強、前後跳脫疏離,而且一大段彩色進入一大段黑白也莫名其妙,所以導演採取了現在(黑白)→過去(彩色)→現在(黑白)→結局(黑白疊彩色)的時間安排來說故事。
【片中最重要的一條路】
通往縣城的山路,the road home(本片英文片名),是父親母親相識相戀到共度一生的重要場景,是生子在片頭趕回家奔喪的路,是末段將父親棺木從縣城抬回家的路,也是母親投入青春與愛情的路,就連父親母親第一次對話和結婚時的合照也是在這條路上拍的。
劇終時又以年輕的招娣雀躍奔跑在這條路上定格結束,貫徹以此路開場亦以此路收結。此外,這條路配合四時節氣春夏秋冬而有綠紅黃白不等顏色的變化,又隱然暗合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不等的心情,取景已達藝術境界。
【鐵達尼號的海報】
有一段生子回到老家,兩老人家的居房里赫然竟貼了張電影「鐵達尼號」海報。它除了表現當時的時空背景之外,應該還有其它含意,如果說,「鐵達尼號」是好萊塢式愛情電影的經典之作,那麼,張藝謀就想把「我的父親母親」拍成中國式愛情電影的經典。
在這裏,中國式的愛情沒有在牽手,沒有擁抱,沒有親嘴,沒有在草原上相互嬉戲打滾,更沒有「我愛你」這類言語,中國式的愛情是內斂的,是默默付出的,表面雖然平靜,沒有擁抱,沒有感謝的言語,只有微微的笑,但是,內心卻是沸騰的,充實的。
本片雖然只有短短90分鐘,但是招娣的深情卻能夠打動人心,招娣躍動的身影留在觀眾的心中很久很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