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12 11:24:26| 人氣3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要因為好事小就不做,不要因為壞事小而就做宮

不要因為好事小就不做,不要因為壞事小而就做

【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以為小小的善行不重要,我們就不去做;好比那點的星光,在夜空中,也是很耀眼!

【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小小的惡行不起眼,我們就去做了;好比那一點點的髒污,在純白的衣服上,也是很明顯的!

 

  • 2006-05-08 16:45:45 補充

    出處:
    1. 中山國是一個小國,其國君中山君有一次宴請國都裏的士人,大夫司馬子期也在其中。由於羊羹唯獨沒有分給司馬子期,司馬子期便一怒之下投奔了楚國,並勸楚王攻打中山。 
    楚國對中山國進行了攻打,中山君逃亡。這時,有兩個人提著戈跟隨在他身後。中山君回頭對這兩人說:「你們是幹甚麼的?」兩人回答說:「臣的父親有一次餓得快要死了,您賞給一壺熟食給他吃。臣的父親臨死時說:『中山君有了危難,你們一定要為他而死。』所以特來為君而死。」 
    中山君仰天長嘆,說:「我因為一杯羊羹亡國,因為一壺熟食得到兩個勇士。」

  • 2006-05-08 16:46:37 補充

    出處:
    2.劉備曾以一句寶貴的話,勸勉他的兒子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唯賢唯德,能服於人」意思就是說:不要以為『這惡事很小』,所以犯罪也無所謂;也不要以為『這善事很小』不必去作,這就是輕看『小事』。所以這下半句「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是給我們的警戒。

【原文】

漢主病篤(1),命丞相亮輔太子,以尚書令李嚴為副。漢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2)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漢主又為詔敕(3)太子曰:「人五十不稱夭,吾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但以卿兄弟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夏,四月,癸巳,漢主殂(4)於永安(5),謚(6)曰昭烈。丞相亮奉喪還成都,以李嚴為中都護,留鎮永安。五月,太子禪(7)即位,時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興。封丞相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出自《資治通鑒・卷第七十・魏紀二》)

【註釋】

(1)病篤:生病很重。
(2)股肱(音公):下肢的上部稱為股,上肢從肘到腕稱為肱,均為行動重要部位。比喻輔弼的重要人物。
(3)敕(音赤):古時帝王所下的命令。
(4)殂:死亡。
(5)永安:地名。在今四川奉節東七公里處。
(6)謚(音是):彰揚死者的道德功業所追加的名號。
(7)太子禪:禪字公嗣,小名阿斗,是為蜀後主。

【語譯參考】

漢主劉備病危,命令丞相諸葛亮輔佐太子劉禪,以尚書令李嚴為諸葛亮副手。漢主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最終完成統一大業。如果太子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無才德,你就取而代之。」諸葛亮流着淚哭泣說:「臣怎敢不竭盡全力輔佐太子,以忠貞之節相報效,至死不渝!」漢主又制詔命令太子說:「人活五十而死,就不算夭折,我已經活了六十多歲,還有甚麼遺憾,只是牽挂你們兄弟罷了。努力啊,再努力啊!不要因壞事很小就放任自己去做,也不要因為好事很小而輕視不去做!只有賢明和德行,才能讓人折服。你父親德行淺薄,不足以讓你效法。你將來與丞相共同處理政務,要把他當作父親一般看待。」

夏季,四月,癸巳(疑誤)日,漢主劉備病逝於永安,謚號為昭烈皇帝。丞相諸葛亮護送靈柩回成都,任命李嚴為中都護,留下鎮守永安。五月,太子劉禪即位,當時十七歲。尊奉先主的皇後為皇太后,大赦罪犯,改年號為建興。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侯,兼任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都由諸葛亮決定。

【研析】

一個人是否能當大官發大財,乃生生世世業力所定,不見得你才能出眾就能當大官。以諸葛亮如此一個才華出眾的人,得到劉備的賞識,先是盡忠盡義於劉備,接着劉備又託付劉禪於他。這個扶不起的阿斗雖然不才,諸葛亮也並未取而代之,終其一生均為蜀漢盡心竭力,直至死而後已,其精神令人感佩。

父子天性,其血緣關係是剪不斷的臍帶,縱使兒子再不成材,其病危仍不忘殷殷告誡,要他努力!再努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的確,積少可以成多,小善累積多了可改變心性,讓人常存善念;行惡太多,得到業力,招致禍害。只有賢明和德性的人,才能讓百姓信服。可惜一切上天早已安排好,註定蜀漢要滅亡,讓劉備生了這麼一個無能的兒子,當然無法光復漢室,徒呼奈何!。

【延伸思考】

1. 「惡小而為之」,是當代人的迷思。很多人跟滑下來的道德標準比較,很多缺德事都不把它當一回事,甚至認為沒甚麼,請你想一想自己及周遭的人,有哪些事是如此,提出來與大家共勉。
2.行善可積德,德累積多了,可讓人越來越美好,你如何去體悟這句話?
3.諸葛亮對無能的劉禪,仍盡心儘力的輔佐,如果是你,也會如此做嗎?為甚麼?

【參考數據】

1.《資治通鑒(17)》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鑒輕鬆讀2》 歐惠章編寫 希代書版
3.《資治通鑒今譯(四)》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4.http://www.twseasea.idv.tw/viewthread.php?tid=269&extra=page%3D12

台長: kk
人氣(3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