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04 10:21:22| 人氣4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誰氏子(韓愈 唐詩)

誰氏子(韓愈 唐詩)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餘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作者簡介

 
韓愈畫像
韓愈畫像
  韓愈(768~824年),中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縣)人,祖籍昌黎(一說遼寧義縣),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與柳宗元是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八代:東漢)。散文,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今人整理注釋的韓集有馬通伯韓昌黎文集校注》、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童第德韓集校銓》等。 

  韓愈出身於小官吏家庭,幼喪父,兄韓會撫養之。會能文章,對愈有影響。貞元 二年(786),19歲的韓愈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直到貞元八年(792)第四次應考,才考中進士。此後又連續三次應吏部博學宏詞科考試,皆不中。直到 29歲才在董晉幕府中得到了一個觀察推官的微小官職。36歲時,任監察御史,不久就被貶爲陽山縣令。此後直到50歲,官職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韓愈50歲時,因參與平定淮西之役表現出處理軍國大事的才能,遷爲吏部侍郎,進入朝廷上層統治集團。但兩年後,他卻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觸怒憲宗,險些憲宗被處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於一死,被貶爲潮州(在今廣東)刺史。在潮州八個月,宦官殺憲宗,立穆宗,韓愈被召回朝,後曆官國子監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長慶四年(824)病逝於長安,終年57 歲。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在中國文化史上,首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韓子。他在儒學式 微,釋、道盛行之際,力辟佛、老,致力於複興儒學,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倡導古文運動,反對駢驪之文,提倡散句單行、自由靈活、言之有物的古文。他的文章 善於推陳出新,富有獨創性,内涵深厚,語言豐富靈活,極富於表現力,風格雄辯恣肆,氣勢磅礴,成爲中古以來文章之典範。在詩歌方面,他也富於創意,喜歡生新出奇。他說自己是“餘事作詩人”(《和席八十二韻》), 這意思除了人們通常理解的把寫詩放在複興儒學、倡導古文之後以外,或許還有游戲文字之意。所以他寫詩不願意四平八穩,而喜歡諧謔詭異,顯示才學。他有意把 詩寫得奇崛拗摺,喜歡用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用平常人不用的險韻重韻,用散文式的篇章和筆法,鋪叙,議論。他喜歡學 李白古風之淋漓放縱,又學杜詩長篇叙事法度,鍊字藝術,以及“以文爲詩”的風格,從而在李杜之後開創了一種奇險詭譎的新詩風。這種詩風對宋詩頗有影響,嚴羽批評宋人“以文字爲詩、以才學爲詩、以議論爲詩”(《滄浪詩話·詩辨》),實可從韓愈這里找到一些原因。韓愈是李白杜甫之後最早將李杜並尊的人之一,他在《調張籍》詩中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影響深遠。
 
》作者詳情,參見:韓愈

台長: kk
人氣(4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