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18 10:20:21| 人氣1,3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晉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西晉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晉朝,已發生相當大的變化。主要是由於中正官職多為世族門閥出身的官僚所把持,這一制度變成為他們培植門閥私家勢力的重要工具。段灼曾對晉武帝說:「今台閣選舉,塗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塗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則蓽門蓬戶之俊,安得不有陸沉者哉!」(《晉書‧段灼傳》)。這樣,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選拔人才的途徑,因而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晉書‧劉毅傳》)的情況,這一情況的出現,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晉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意思: 身居高位的都是那些世家子弟,身份卑微的都是寒門子弟

 

《詠史》的第二首,它針對魏晉以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腐敗局面,以"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強烈對比,反映出寒門與士族的矛盾,暴露出門閥制度的腐朽與黑暗,又引用史實說明有才之士橫造壓抑乃古有之。這樣的詩歌所評論的就不止是現實,而且包容了歷史;所譴責的就不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社會的痼疾;所抒發的也不只是作者的個人怨恨,而是代表了古往今來寒士們的不平之鳴。這首詩開端巧用比興,然後用自然現象引入社會現實,最後援引史實進行說明,使史實與現實緊密結合,詠史實為詠懷,這是左思《詠史》成熟的重要標誌。



台長: kk
人氣(1,3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