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4 15:03:16| 人氣1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藥名 白朮



部落格專用相簿
















白朮  網路上的圖片
科屬 菊科
中藥學 | 神農本草經讀 | 歷代本草匯解 | 本草備要 | 我的觀點 | 他人觀點

【品種來源】

本品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根莖。主產於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採收,除去泥沙,烘乾或曬乾,再除去鬚根。切厚片。生用或土炒、麩炒用,炒至黑褐色,稱為焦白朮。

【性味歸經】

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效】

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

 

  1. 用於脾胃氣虛,運化無力,食少便溏,脘腹脹滿,肢軟神疲等證。白朮有補氣健脾之效。治脾氣虛弱,食少神疲,常配人參、茯苓等同用,以益氣補脾,治脾胃虛寒,腹滿泄瀉,常配人參、乾薑等同用,以溫中健脾;治脾虛而有積滯,脘腹痞滿,常配枳實同用,以消補兼施。
  2. 用於脾虛水停,而為痰飲,水腫,小便不利。白朮既可補氣健脾;又能燥濕利水,故用之甚宜。治痰飲,常配桂枝、茯苓等(如苓桂朮甘湯),以溫脾化飲;治水腫,常配茯苓、澤瀉等(如四苓散),以健脾利濕。
  3. 用於脾虛氣弱,肌表不固而汗多。白朮能補脾益氣,固表止汗。可單用為散服,或配黃耆、浮小麥等同用。
  4. 用於脾虛氣弱,胎動不安。白朮有補氣健脾和安胎之功、常配砂仁同用。

【文獻別錄】

 

  1. 《本經》:「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
  2. 《本草匯言》:「白朮,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藥。脾虛不健,朮能補之;胃虛不納,朮能助之。」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燥濕利水宜生用,補氣健脾宜炒用,健脾止瀉宜炒焦用。

【現代藥理】

白朮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蒼朮酮,白朮內酯A、B及糖類(主要為甘露糖、果糖)等。白朮有強壯、利尿、降血糖、抗血凝作用,並能保護肝臟,防止四氯化碳所致肝糖元減少的作用。

台長: kk
人氣(1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