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是個喜歡躲在角落裏,作個默默觀察台上變化的隱者,猜猜舞台上人物,下一步棋的走向,猜著了很開心,猜錯了,再觀察,調整原來的思維,作為驗證自我觀察智能的檢定,一直樂此不疲。
舞台上從來不是我的所愛,可天總不從人願,小學時,班上唯二的外省籍被迫輪流上台參加各項比賽。這樣的經驗,除了練就口才便捷的本事外,站在台上完全不慌亂也成了特質之一,因此,前半生總逃不掉上台的功課。
上台表現好成就表演者,也成就了推手時,這叫「皆大歡喜」,表現欠佳,必然是「慘不忍睹」,謝謝惠顧,風險不謂不小。因此抬轎者和坐轎者要同心,才能圓滿達陣。只是,無論是台上的舞者或是台下的推手,總有「異」見,目標未達成時,容易遷就,一旦功成名就,各懷鬼胎,分手是常態!能持續不斷,共渡後緣者幾希,但,這樣子的變化,其實也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過程。中國不是有一句古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嗎?分開了才有機會驗證孰是孰非,分開後才有機會休息喘息靜思!上了年紀,才體會不必為分手悲傷,有的時候,分開是為了走向一條更寬廣的道路。
我的前半生算是一場意外的人生,小學填的志願是「作個賢妻良母,生養四子,二女二男」,因為這樣的家庭,在家裏的小社會就可以有同性與異性相處的經驗,出了社會適應力會較獨生子女的孩子好。然而,事與願違,大學時一場意外的脊椎手術,斷了我生養多子的心願,和前夫說明白了無法生男育女的情況下,仍願攜手入禮堂,讓我感動莫名。卻在不小心受孕掙扎是否要生養時,婦科醫生告知:「大不了躺在床上休養數月即可。」,懷孕期間意外的順利,卻又在生產時經歷了一場意想不到的難產,遂斷了我再生一女的心願。
唸大學日間部是意外,上研究所更是一場意外,爹娘對子女教育意見不同時,因我有能力半工半讀,解決經濟上的困境,並同榮耀父母的光彩中,完成碩士學位。畢業時,指導老師一心要我留校繼續攻讀博士,不愛讀書的我趕緊走人,在中央研究院任職時的教授,竟也看上我生化能力,力薦我專攻植物生化,並幫我推介國外這一方面的專家就讀博士,我不得不揮手告別學術界,我的志向與基因都是個屬於家庭的女人,不宜也不想在職場上和男性動物拚鬥!
「柔順」是我的本質,「戰鬥力」是被環境所迫激發出的能量。一生有幸,碰到良師益友與正直的好長官數位,他們不約而同的把我推上舞台,贏得幾個大獎後,相繼因緣份已盡,如離開學術單位、轉換職場及退休等因素,讓我從舞台上,重回舞台下的一個角落。台上的風光,台下的冷清,使我即早識得人情冷暖,更能享受台下的自在。汰蕪存菁中,留下真心誠意的朋友,誰說下台後只有失意呢?
從小就因害怕成為別人注視的焦點,選擇做一些卑微的工作,免得承受壓力,卻在人生道上,不斷重演被推上台的情節,最終因為與新任長官理念不合的厚愛,拉我下台,才算真的如我所願,回到我至愛的角落,休養生息,韜光養晦,等待退休,再啟人生另一個生命階段。
無論是站在台上的風光與成就感,或是躲在台下的清靜,我都十分感恩上天賜予的恩點,享受著不同階段的人生經驗。這些日子靜思中,想起莊子「知北遊」的一段文字,頗為貼切,摘錄於后: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足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嘗相與游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閒乎!---
白話:
東郭子請教莊子:「道,在那裏?」莊子答:「無所不在。」東郭子:「一定要說個地方才可以。」莊子:「在螻蟻中。」「為什麼如此卑微呢?」再答:「在雜草中」「為什麼如此卑微呢?」莊子:「在瓦塊中」東郭子:「為什麼愈說愈過分?」莊子再答:「在屎尿中」。東郭子不出聲了。莊子說:「先生的問題,本來就没有觸及實質。有個市場監督官,名叫獲,他向屠夫請教檢查大豬肥瘦方法,就是用腳踩在愈往腿下的部份愈有肉,豬就愈肥。不要執著於一個地方,萬物是無法逃離的。至高的道如此,偉大的言論也一樣。『週全、普遍、通通』這三個語詞,名稱相異實質相同,指同一種狀況。讓我們一起遨遊於無何有之鄉,混同萬物來談論,一切是無窮無盡的!讓我們一起無所作為吧!恬淡又安靜!漠然又清幽,平和又悠閒!」---
結語:
這一段莊子回答道在「螻蟻、稊稗、瓦甓、尿溺」中,指出道在動物、植物、礦物及至廢物中,換言之道是無所不在,強調『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目的是要破除一般人唯有台上才是有價值的人生觀,我自覺很幸運,讀了古書更能安於角落,品味「無爭」的人生!同時也想起一段佛家大師勉勵弟子之言。大師對弟子說,只要心能靜,每天安於洗碗日課,也可以成佛的典故,我想這樣枝節末微的行徑也可修心成佛之說,應當和莊子之「無所不在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