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釐清:西方文學理論與現代文學的創作和批評
(壹)方法論的誤解與誤用:
從詩論及西方文學理論的相互參照談起
「詩論」不等同於詩文本(poem text),它是屬於文學批評的領域,著重在詩文本的「內在研究」與「外緣研究」。詩、散文、小說、戲劇這些「文類」(在中國則稱之為體裁、形制),均為文學批評所涵攝的文本。詩論的重點在於「論詩」,即論述一首或一些詩作品,前者為「單篇各論」,後者為「作品總論」,至於「以後詩論前詩」,具有翻案文章性質的詩,則為「後設詩」(Meta-poetry)的概念;「以詩的形式論詩」,則仍屬詩文本,惟論理性質較強,在題材上應為「寫實詩」此一部門下的「論理詩或說教詩」。
既然稱之為「論」,就必須依循某些既有的學理,參照這些學理的觀點(a point of view;a frame of reference),作出相對應的價值判斷(to judge or to decide the value of text)。問題在於這些學理,各有不同的屬性和偏重,且有所謂「設証和論証一一即推論方法的主觀和客觀性」的分野;譬如西方的哲學系統裡,「實証主義」(康德的存理性批判)和胡塞爾的「現象學」、海德格的「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是客觀或相對客觀的學理;「美學」(esthetics)、「詮釋(解經)學」、「心理分折」、「解構批評」、「讀者反應理論」、「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則是主觀或相對主觀的學理。又西方的「心理學」(Psychology)、「修辭學」(Rhetoric)、「語言邏輯學」、「文法學」、「語音學」、「語義學」均屬於文學批評的基礎工具學理,所以是客觀的學門。至於「古典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表現主義」、「意象主義」、「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魔幻寫實」等文學流派,都是闡述各自的文學創作理念和價值觀,基本上也是主觀的。當然,這種「二分法」,本身是有缺陷的,因為它只是從「若p則q,若非p則非q」的簡易邏輯而來,對於各個學理、學門或思潮,先經由歸納法找出其主要屬性和主幹論據,再加以分析比較,籠統地劃分為左右兩端(主觀與客觀),但對於兼具有主觀和客觀屬性的學理、學門,如「美學」和「心理分析」,本質上是偏重主觀的推理與說明(描述),而分析方法則是客觀的(如量化的數據),至於其共同的基礎「心理學」,則又是客觀的學理。「二分法」對於兼具有主觀和客觀屬性的學理、學門,往往難以作出周延的解釋與說明,因為「有原則必有例外」。但無論如何,「二分法」仍提供研究者,一些大致而沒有重大偏差的方向。
就學理、學門、文學流派的主觀和客觀屬性而言,主觀或傾向主觀的思想學說,在論証(推理)過程中,總會摻雜較多研究者的「個別意見」(personal opinions),較具「開創性」;而客觀或傾向客觀的思想學說,則引用多數既成(已然約定俗成)的規則與條理來進行推論,相對地較為穩定而少有質疑。
西方的詮釋學、心理分析、解構批評、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等,由於摻雜較多研究者的「個別意見」,基本上它們都是屬於主觀的價值評判系統,同時屬文學批評的學理或方法論,而非屬於文學創作理論,並不適宜作為文學作者創作時,據以書寫作品,表現創作者情思的方法。反觀「古典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等文學流派,雖是主觀或傾向主觀的思想學說,基本上它們都是屬於主觀的價值選擇系統,但卻是只能適用於文學創作。換言之,同屬於主觀或傾向主觀的思想學說,由於其所偏重的目的各有不同,仍符合「二分法」的「次元糸統」,可再歸納為「批評次元」及「創作次元」。至於客觀或傾向客觀的思想學說,如上述的「結構主義」、「心理學」、「修辭學」、「文法學」,則多數可以同時應用在文學的「創作」與「批評」,因為這些思想學說本身既具有相當的「完備性」,可適應「創作」與「批評」時,不同面向的需求,提供足夠的創作方面的價值選擇,以及批評方面的價值判斷。
所以,把「解構批評」、「後現代主義」由文學批評或文化現象批評,直接「稼接」在文學文本:小說、新詩、散文、戲劇等的創作上,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方法論的誤解與誤用」,同時也是台灣的文學批評界向來混淆不清的根源所在。(待續)
(貳)現代詩的批評方法論
單篇各論的詩作品評論,除非援引相類似的詩作品,作為分析比較的藍本,進入「比較詩學」的範疇,否則大體上仍是以以下諸端為切入點及主要觀察面向,而多篇作品的概括評論更是如此:
(1)詩的釋義:關於文本的情意理,從詮釋學的方法論進行的理解
此為批評家所需著重的主要部分,通常可使用詮釋學(Hermeneutics)作為論証的方法學,找出文本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ext)。詮釋旨在「釋作品之義,察作品之幽微」(註1)。論者若專注作品的章節詞句釋義,未旁及其他諸元,則性質上屬於「導讀」或「欣賞」。此一部分,評論者主要是以自己關讀該文本時,從章節詞句間所能夠發現或羅織的影射義作為依據,亦即作品(文本)本身所潛在的「指涉」(significance)。這也是國內多數評論者,面對各種文類的文本,最常採用的論述策略,由於僅停留在「釋義階段」,類似古典詩詞的白話文翻譯,尚未觸及批評領域:舉凡題材種類分化、表現技巧分析、風格類型探討、精神主旨(中心意旨或意識型態)捕捉(catch)及境界高下清濁評比,所以,從比較嚴謹的觀點而言,這類「導讀」或「欣賞」,並不能貿然視之為「文學批評」,至多只能如T、S、Eliot所言,勉強以「批評的介紹」視之。
釋義的過程,則是德國學者狄爾錫(Dilthey)所提出來的一個推論完整的「詮釋循環」(hermeneutic circle),亦即「釋義的過程,是反覆不斷的;詮釋者不時地瞻前顧後,方期釐出一個有糸統的指涉義。(同註1)」包括:
【1】句讀的解讀:
在理解一個辭彙(意象)或一個句子時,各部分的意義必須衡諸整體的意義或該段落的意義,與之相契合。換言之「局部理解所得到的意義,若無法得到整體意義的印證,就失去效用。(同註1)」。狄氏延續傳統的語言學(philology)的研究,主張對於作品的理解來自於作品
【2】假設與印証與海德格的先行架構:
美國的文學批評家赫希(E、D、Hirsh)修正「詮釋循環」的說法,指出:「詮釋所獲得的意義來自讀者的假設,而任何一個假設都得從作品中找到印證。」,此即筆者先前所提出的「設證與論證」,其間的推論過程如次:
(1)確認文本題旨(大前提)
(2)句讀閱讀,使用歸納法提出各種假設(小前提)
(3)找出相對應的可能解釋
(4)推論各種假設及可能解釋的或然率和邏輯性,亦即:逐字逐句琢磨分析其本來的字義與羅織各種可能的影射義【引申義(可能的暗示)及歧義性】。
(5)推論篩選過程:分析各種推論的或然率及邏輯性,辨認出各種可能解釋效度的高低有無,篩選出其中效度較高的推論,並予以反覆驗證。
(6)獲出結論:這個「結論」是個別讀者從作品的章節字句,反覆推敲後所羅織的影射義(指涉),此影射義必然最貼近讀者自身的美感經驗和生活體驗,同時經由讀者的價值選擇所判讀出來的。換言之,即是作者在形諸語文時,所給予作品的既定意義(meaning)之外,讀者經由閱讀的「內化」(internalization)過程,自讀者自身的美感經驗和生活體驗上「再造」(reproduce)出來的引申義,或者稱之為「指涉」(significance)。
詮釋學的方法所揭櫫的「先行架構」或「先期理解」(fore-structure)則是來自德國哲學家海德格(Heidegger),海氏在《存有與時間》一書中說:「所有的詮釋都得在先行架構之中運作……,任何有助於理解的詮釋,必定是已瞭解了詮釋的對象為何物。」,換言之,詮釋必須依循一套已存在的先行架構或先期理解,在既有的舊經驗與認知基礎上去「同化」(assimilation)新經驗,這種模式的本身就已經構成一個「詮釋循環」。海氏的說法,與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的「認知學習論」的觀點,遙相呼應,「先行架構」其實就等於皮氏所謂的「認知基模」(cognitive schema)。
(2)詩的批評:關於文本的指涉義的內在研究與文本的外緣研究
文學評論的主要核心,不是文本的句讀釋義或者探討文本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ext),而是作品對評論者意示了什麼?提供了哪些文本上的指涉(textual significance)?筆者認為這些文本上可能的指涉,包羅甚廣,可從兩個大方向來探討,其一是在作品層面進行「內在研究」,其二則為作品形成的時代環境,亦即政治與經濟條件及社會的文化思潮,與作息息相關的外在因素,所從事的「外緣研究。
(三)詩文本的內在研究與外緣研究:
一、內在研究
美國「新批評」派的學者相信:一部作品必須具備整體結構,而這個結構又必須具有「有機的統一性(organic unity)」,亦即作品就像一個有機的組織體,必須具有「統一性」才能趨於和諧(註2)。新批評學者韋理克曾說:「我們不能從虛楫的文辭,尤其是戲劇中的虛構的文辭,引申出有力的推論,來作為編寫一個作家的傳記的資料依據。」,新批評家所奉行的形構主義,「使他們相信作品具有自主性--作品本身自給自足,不假外求而自明--所以他們認為文學研究當務之急便是要考察作品的內在條件,例如雋語、反諷效果、暗喻等等。」(同註2)。
在詩作品層面進行的「內在研究」,筆者主張應包括以下諸端:
(1)題材的選擇,亦即作品寫了些什麼。
(2)修辭技巧或表現手法的使用,也就是作品怎麼寫。
(3)作品風格及所呈現的美感經驗,換言之作品蘊藏有哪些人格特質及美學特質。
(4)作品潛在的精神意識以及價值選擇,作品可能表現了些什麼形上思維及價值觀。
(5)作品與其他同類型(題材、技巧)作品的境界高下評比,亦即作品文學成就的定位。
詩文本本身的題材選擇與表現技巧,形成詩作品特有的「文字風格」及「美學風格」;而詩作品潛在的精神意識以及價值選擇,則表現出作品特有的「精神風格」。「文字風格」、「美學風格」和「精神風格」,成為評論者考察作品的文學價值的主要線索。
評論者在考察詩文本時,必須循序漸進:
(一)從題材選擇的歸納分析來「定性」:
首先從詩人已完成的多數詩作品,進行文獻的歸納分析中,梳理出各類題材,找出詩人的個人偏好及擅長的題材領域,以作為界定其究竟屬於「社會詩人」、「抒情詩人」或「寫實詩人」、「寫意詩人」、或「城市詩人」、「鄉土詩人」的主要依據。
(二)從修辭技巧或表現手法的使用來「考察」:
其次是從修辭技巧或表現手法的使用,深入且廣泛地考察詩人使成各種技巧的嫻熟度,並據以歸納出其擅長的表現手法,作為界定其所宗奉的文學思潮或所屬的文學流派,究竟屬於「古典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表現主義」、「意象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魔幻寫實」等等。
(三)從題材選擇與表現手法來「合併考察」:
接著是從題材選擇與表現手法來「合併考察」,歸納出詩人作品的「文字風格」及「美學風格」,作為與同時代詩人相互比較的依據,以界定出詩人的作品風格類型,具有哪些特色或傾向,諸如「雄渾的」、「豪放的」、「古典的」、「浪漫的」、「唯美的」、、等等。
(四)從詩作品潛在的精神意識以及價值選擇來「定位」:
從作品潛在的精神意識以及價值選擇來「定位」,歸納出詩人的人格特質、精神風格、道德觀念、價值判斷體糸,以界定詩人的政治及社會的意識型態,以及精神層次,作為詩作品文學價值的認定依據。
(五)從境界高低來「界定」詩人的文學成就:
從與同時代詩人,就詩作品技巧、風格與精神,進行全盤的高下評比,以「界定」詩人現時的文學成就和未來的文學史定位。
二、外緣研究
不可否認地,「新批評的作品闡釋方法,使我們有效地將注意力投入作品中。然而,我們也不該忽視內在研究的侷限。外緣研究不論是採用傳記資料做作作品研究的參考佐証,或是探討一個作者的文學表現淵源、來龍去脈,對於作品本身的瞭解,並沒有衝突。、、、以時代精神來審度文學表現,或者從文學表現裡去探察它所反映的時代精神,不但有助於瞭解作品那個時代的文化、政治、經濟背景,而且可以明確地建立一個特定時代的文化特徵。」(同註2)
在與作品相關的外緣研究方面,所涉及的資料範圍廣泛,包括作者的傳記回憶錄、日記、往來書信及相關的作品評論與學術論文,而不論評論者使用文獻分析法、訪談法(Interview method)、問卷調查法和實地研究法(即「田野調查法」)等來搜集及研究分析資料,甚至使用統計學上的量化數據作為輔助工具,都是可行的方法,但也同時有其研究方法上的侷限與不足。在詩作品階段性評論裡,評論者若能以文獻分析法為主,輔以訪談法(Interview method)、問卷調查法和實地研究法中的一種以上,再佐以量化數據,如此歸納出來的設証(假設)及推理出來的論証(結論),之間的或然率與邏輯性必然較為穩定而較具說服力,即使遭到質疑時,也能提出較為合理的舉証與說明。
至於外緣研究的工具學理,包羅萬象,可以是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含心理分析)等社會科學的模式,也可以是人類學、史學、哲學、思想史等人文科學的模式,均能在詩文本內在研究--作品釋義之外,提供更寬闊的視野與洞見,而這些工具理論如何應用在詩作品的「外緣研究」上面,從詩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提供不同面向的設證(假設),並且自不同學門領域推理出各自的結論(觀點或解釋),則涉及不同學門間的「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外緣研究所涉獵的佐証資料(例如傳記、心理學、歷史背景、政治與文化思潮、思想主流),一則成為科際整合的訓練,可以拓展文學的領域;一則可以彌補內在研究之不足。」(註3)
註1:<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第230頁,【何謂詮釋】,作者:蔡源煌。台灣、台北、雅典出版社。
註2:同註1,【文學的外緣研究與內在研究】,第130頁。
註3:同註2,【文學的外緣研究與內在研究】,第131頁。
(陳去非小傳):
1963年生,台中清水人,輔仁大學法律糸畢業,國立台北師院台灣文學所碩士班。著有詩集:星期天的辯護、水草的賦格、島嶼台灣。
撰寫中著作:現代詩修辭學、糸統化現代詩學理論、網路詩評論集、現代詩評論、台灣文化現象評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