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8 21:13:34| 人氣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學。框架。方法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立台北師院台灣文學所現代詩專題期中報告
指導教授:林于弘
學生:碩士班二年級陳去非
文學。框架。方法論
關於「台北國際詩歌節」研討會論文所提出的幾點問題
前言
這回「台北國際詩歌節」研討會,筆者雖因學校教學工作不克親臨會場,聆聽諸位青年學者宏圖大論,然透過事後研讀七篇論文,從中發現若干「共通的問題」以及單篇論文所「特有的問題」。
筆者之所以使用「問題」此一中性字彙,重點乃是在於拋出管見,揭露論文文本中既有的「現象」,以此就教於學術界諸位前輩學者及論文發表人,至於對「問題」的形成因素以及現象批判或影響檢討,此類涉及價值判斷層面,則僅不揣訛陋地提出自己的淺見以供參考。在現今多元價值觀普及的學術界,任何的現文學象批評或文本影響檢討,都有其自身主觀的局限性和盲點,亦即所謂文學文本的研究,其實無非是敘寫策略(批評模式)的選擇,也就是方法論的選擇應用(或者等而下之地說:套用)。
關鍵字:框架(frame)、套用(completely imitate)、意符(signifier)、
意旨(signified)
【壹】理論框架:文學的批評模式
就文學研究的對象而言,每一種批評模式的選擇,都是圍繞著「作者、作品、讀者和社會」這四維關係,研究學者選定的其中一維作為對象,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側重研究某一種,就會形成某種批評模式,如側重作家心理和創作經驗的研究,則產生文學社會研究、傳記研究、精神分析法、原型理論等;強調作品本體研究,則產生符號學方法、形式研究法、新批評方法、結構主義方法等;側重讀者接受研究,則有文藝現象學研究方法、文藝解釋(詮釋)學方法、接受美學方法;而注重社會文化研究,則有文學解構主義方法、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方法、新歷史主義方法,乃至後殖民主義文學批評法等。對不同對象的側重,是由文藝研究者的文學觀念決定的,因此,在方法論的主體--客體兩極上的不同側重、不同結合,便產生了各個不同而又互相關涉的豐富的批評模式或批評理論。當面對文藝現象而運用一定的理論進行研究,就形成一定的批評方法,而這種運用相同或相近的批評方法的人進行研究,就形成一種批評流派。」
就文學作品(文本)研究型態而言,則有所謂「內在研究」與「外緣研究」(註2)的區分。「內在研究」圍繞著文本(作品)的形式與內容,對作品的形式和內容進行詮釋與解讀。
分而析之,「內在研究」在新詩文本所關注的議題有二:
(1)考查作品的內部構成條件:包含作品所使用語字的音形義(語音、字形、字義)等,作為意符(signifier)的外在形式條件,也就是新詩的韻律和語言文字的形式設計(分行與篇章結構)與字義(意象)。
(2)考查作品語法修辭:也就是作品表現手法(技巧),包含修辭學、美學、心理學,以及各種流派的創作手法(如寫實主義、意象主義、表現主義、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意識流、魔幻寫實),著重文本潛在的(暗示:主要為隱喻(metaphor))、或者延伸的(主要為象徵(symbolize))意義(言外之意),屬於精神論的形而上層面。
「外緣研究」則涵蓋甚廣,包括作者、讀者和社會此三維,所以,(1)作者傳記書信、(2)作者自身的意識型態,亦即文學觀(價值觀和美學觀)與創作動機)、(3)作品所反應的時代(歷史)背景、社會(政治的、經濟的、教育的、、、等等物質層面)情況(4)作品所涉獵的文化思潮與主流價值等精神層面。
除上述的基本認識外,對於根據文學文本所進行的學術研究論文,筆者所特別側重者在於論文本身系統性的邏輯推理、因果關係、設證與論證,以及整個建構的過程的深入考察,是否具有重大瑕疵或破綻,諸如論述意旨的含混籠統曖昧不明、邏輯推理的自相矛盾、因果關係的中斷或欠缺、設證與論證間的偏離及虛偽。易言之,也就是單篇論文本身理論的統整性和所可能具有的說服力。筆者始終認為,能夠引發最少和枝微末節的質疑的論文,就稱得上是一篇成功的論文,無論其論文主題所顯示的涵蓋範圍大小或寬窄。一位理想的研究者,應該要兼顧到文學的外緣和內在,畢竟那是一體的兩面,不宜偏廢。
【貳】:框架的形成:方法學的架構與操作
筆者就本次七篇論文研讀後,首先面對的問題是「方法學的架構與操作」,換言之,從細讀各篇論文的節段脈絡開始,逐篇進行分類歸納。或許筆者資質魯鈍,只能發掘出兩則有關「方法學的架構與操作」方面的問題,拙供論文作者和讀者省思:
【一】理論框架的建構與套用:
每一位研究者在選定批評模式之後,用來架構研究論文本文的論述結構,研究者所可能的選擇不外乎以下兩種:
【1】套用前人既有的理論框架: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雖然不免有搭便車之嫌,但這似乎是最穩當、節省精力的作法。
「套用框架」,是指直接全盤以前人的研究理論框架作為自己文本的論述的基礎,在這上面來作延伸或深化。此與「單純的引述前人的若干觀點」並不相同,「單純的引述前人的若干觀點」,乃是就前人既有的學術觀點,作局部性的引用,其目的或者「提出不同論點的參照群組」,供讀者參考比較,或者「作為自身論點的佐證資料」,支撐或補強自己的論證。
在這回研討會的七篇論文中,諸如李鴻瓊的〈否定與認同的辯證:台灣五、六○年代現代詩的幾個位置〉,即自承是套用「奚密的『詩的邊緣化』」理論框架(註2);陳巍仁的〈瀰瀰之音:從文化基因的角度談新詩革命前後的格律意義〉,是套用「英國動物行為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文化基因(meme)』」理論框架;丁威仁的〈台灣網路詩社群組初探:以明日報逗陣新聞網為例的初步觀察與延伸〉則是從林燿德的「文學集團和集團文學」及「觀念整合」,進而拈出〈詩文學聯邦和詩文學邦聯〉的理論框架,作為本文的核心觀念。
至於「單純的引述前人的若干觀點」,諸如何雅雯的〈楊牧的詩:文類跨越的意義〉,「前言」中分別引述葉維廉、陳慧樺、楊子澗、陳黎等人的論述觀點;楊宗翰的〈重構框架:馬華文學、台灣文學、現代詩史〉引述黃錦樹、張錦忠、林建國等人的論述觀點,這些都是作為論證本文的「參照群組」。
易言之,「單純的引述前人的若干觀點」具有作者「自行建構理論的實質」,「套用框架」則僅是「移花接木的技巧使用」,在學術界所謂的「後出轉精」,筆者認為應屬後者,因為後出者往往「必有所本」,即「因襲和沿用」前人的理論框架,自身並沒有「推陳出新」。
【2】建構自己的理論框架:
自行建構理論框架,並非完全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研究者仍可以參酌若干前人的不同觀點,經由調整、修正、重塑等內化程序之後,提出自己的觀念和論點。研究者蒐集資料,逐步摸索、揣摩,即使能夠別出心裁,有自己獨到的創見,仍不可忽略前人就此議題已經發表的相關論述,適度的援引,可以使讀者閱讀到理路清析、脈絡分明的各家說法。
【二】旁徵博引與喧賓奪主:
「旁徵博引」屬於擴張性質的論述策略,建立在情境與論理的共通性(相似性)的基礎之上,使理論核心向外幅射,擴大理論脈絡的的涵蓋輻面。然而如果過度擴張此種擴張性質的論述,則有時不免衍生出過多的「旁枝雜葉」,反而會出現「喧賓奪主」、「模糊焦點」的負面效果,甚至出現類似後現代論題中的「主旨陷落」(主旨旁落?)。此回發表論文作者,多數均能夠適切地旁徵博引,惟值得注意的,諸如李鴻瓊在所論〈否定與認同的辯證:台灣五、六○年代現代詩的幾個位置〉本文中,徵引阿多諾(Adorno)的美學理論和拉岡(Lacan)的精神分析中的若干學理,以詮釋(演繹?)詩例的段落意旨(signified)或指涉(reference),以及李桂芳在所論的〈別無選擇的自由:談當代中國海外詩人的倫理衝突與美學境遇〉本文中,徵引葛蘭西(Antonio Gramsci)的「知識份子」書中的文化霸權和薩伊德(Edward Said)的文化帝國主義中的若干學理,申論中國內地詩人及流亡海外中國詩人各自不同的文化境遇,此種「方法學的徵引」儼然已成為近年來學術論文撰作時的新風潮,然而對於未曾涉獵過阿多諾、拉岡、葛蘭西、薩伊德等西方學者論述學理的讀者,恐怕將會是「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很容易造成閱讀障礙,作者在徵引之際,除了避免所徵引的觀點和本文的文理邏輯脫鉤,形同天馬行空,還應避免徵引觀點的誤解和誤引。
「旁徵博引」筆者認為有其「適切性的要求」,亦即論述者徵引各家論點時,必須與本文特定段落的論證文理具有「密切性及相接應性」。「密切性」是論證文理的指涉緊密關聯,「相接應性」則為文理邏輯推論上的「合於邏輯(因果關係)」,不致產生自相矛盾或偏離論證命題的情形。所以,筆者雖然看見論述者積極地「旁徵博引」,作為論證的佐證資料或理論的補強手段,但同時也看到「斷章取義」式的任意切割與「東拼西湊」式的瑣碎引用。
【二】方法論的建構與論文的結構關係:
從研討會七篇論文的結構層面觀察,論文作者所採行的理論框架(研究方法)計有以下幾種,而這幾種研究方法,彼此間可以兼容並用,以其中之一為論文架構的主軸
(1)歷史批評法:
乃是對於某一段時期裡,某一特定地域內的詩人族群,就他們的作品進行解讀詮釋及他們各自的意識型態(文學觀、價值觀)進行批評。歷時性的時間進程,亦即詩人進入新詩創作舞台的先後順序,具有文學編年史的意義,而同一時期詩人作品各論,則具有共時性的文學記傳史的內容。諸如〈否定與認同的辯證:台灣五、六○年代現代詩的幾個位置〉、〈瀰瀰之音:從文化基因的角度談新詩革命前後的格律意義〉。
(2)文化批評法:
針對特定議題,諸如某一段時期裡,某一特定地域內詩人所身處的社會環境、文化思潮和主流思想,進行現象觀察和提出解釋,諸如〈台灣網路詩社群組初探〉,所探討的是詩社(集團)群性現象,以及其所產生的文化效應,〈別無選擇的自由:談當代中國海外詩人的倫理衝突與美學境遇〉則是探討流亡海外的中國詩人,在異域所遭遇的文化處境。
(3)比較分析法:找到兩組以上同質的研究對象(例如:不同地域的兩個詩人族群、不同兩時間的兩組詩文本),進行分析比較,從中整理出各自的相同和相異條件以及其間所產生的影響,並解釋說明造成這些相同和相異條件、及相互影響的主客觀因素。諸如〈縱的承些什麼?論舊詩傳統與戰後台灣現代詩的關係〉、〈重構框架:馬華文學、台灣文學、現代詩史〉。
(4)文本細讀法:經由對特定詩人詩作品的細讀,從中探討其作品在不同時期的變異,解讀每一時期的代表性作品的意指(隱喻與象徵),闡明作品所反映的在精神、風格、技巧、題材等方面,不同時期間相互的差異與影響關係,諸如〈楊牧的詩:文類跨越的意義/異義〉。
【結論】
無論研究者所研究的對象是作者、作品、讀者或社會,一位研究者必須知道如何選擇適當的批評方法,妥切而條理地旁徵博引前人的觀點。同時,又要能兼顧外緣和內在研究,如此才能相得益彰,使論述面恢宏博大,論點又能條理清析,脈絡分明。
附註

(1) 參閱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頁十七。
(2) 參閱蔡源煌著《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外緣研究與內在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頁十七。

(指導前的初稿,待修訂增補。)

台長: 浪子遊俠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