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評論範本:如何評論一首詩
當評論者面對每一首詩時,他可能必須一再重複地從兩個面向來思考:
(一)如何從詩文本中,根據修辭學、文法學、篇章結構學、美學、心理學、詮釋學、符號學等客觀的工具學理,以其中一種或數種學理為評量依據,從段落字句間找到各種線索,歸納出這首詩基本的顯在(外在)質素,對於詩的語言、意象、音樂性等形式要件進行充分討論,以完成「詩評論的詩學建構」,亦即「新詩批評的後設文本(meta-text)」。在此階段,評論者對於詩文本的形式要件,以修辭學、文法學、篇章結構學、詮釋學、符號學來考察語言與意象;以聲(音)韻學(phonology)來考察語句的音樂性,發現其中的瑕疵,並且找出優異處,作為文本表現技巧方面,客觀的評價論點。
(二)採取特定的批評策略,根據某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學批評學理:如、結構主義、解構批評、讀者反應理論、女性主義觀點、後殖民觀點等等,來進行演繹,發掘出這首詩的某些潛在(內在)特質。
或許,讀者不禁想反問:難道寫新詩評論非得要「引經據典」,「根據」這些工具理論,並且「套用」既有的文學批評學理來操作嗎?當然不是。
「引經據典」一方面用來規範評論者:文學社群的一員,以建立「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的論理基礎;另一方面則是提供評論者客觀的價值評判標準,以資作為方法論的依循。我國歷代的詩話詞話體系,多數均缺乏完整的論理結構,流於「讀後感」式的印象批評,往往只針對一個或幾個「觀點」來討論,所涉及的議題,多數要不是大而化之的風格議論,就是用字遣詞的枝節爭點,停留在「觀點」的水平思考上,並未將詩文本當作一個完整的「精神產物」,此一全體概念下的「準有機體」來看待,以致人言言殊,人人均言之成理,到頭來常常是「各俱擅場,莫衷一是」,沒有能被多數人接受的客觀的定論。
或許由於筆者閱詩無數,接觸過許多泛泛之作,而本身又長期浸淫在評論領域,對於佳作的評選標準,相對比較嚴謹,門檻較高。一首詩符合修辭妥當適切、文法無重大瑕疵,結構平穩等三個基本的客觀要件,只能算是「及格而已」。若無出人意表的創意,令人耳目一新的意境,仍不過是泛泛之作。換言之,一首詩若文法出現諸多錯訛,修辭表意不能充分表達情意及欠缺適當的形式設計,則大致可判斷其為「劣作」。所謂的「創意」,筆者不擬闡釋其本意,惟淺見以為可從以下四個面向來觀察:
(1)題材選擇的特異性
(2)文本的結構佈局及段落間形象思維(意象)的邏輯(因果)推演,涉及篇章結構學的討論。
(3)文法句型的靈活性,涉及文法學的討論。
(4)表現技巧的嫻熟巧妙,涉及修辭學、美學、聲韻學的討論。
至於「意境」,則是從文本的細讀(close-reading)著手,自主題意旨(intension)及各段落語句間,探索意象背後,作者潛在的精神活動,包括:所欲傳達的思想理念、所表現的意識型態、所主張的價值觀等嚴肅的形上命題;以及所蘊含的美感經驗和審美觀等美學議題。
天堂比風還透明多了:淺評妞妞的<天葬>(四顆星)
<天葬 >
發言者妞妞(2002/5/9 20:45)
哎呀
我親愛的天葬師
幫我淨身
請敲碎我的頭骨
好讓我因思念百年而沸騰的腦漿喘口氣
用銳利的藏刀劃開胸壁
看 我的心臟用鮮紅見證愛情
喃喃的咒語在天葬台上迴盪
我的愛人正引頸盼望呢
那合為一體的喜悅與滿足
正被不斷想像
愛人你白亮的牙如這兒的雪峰綿延
羽毛正因著興奮而顫動
是的 我感覺的到你靈魂永恆的思念
我們的愛曾不被這廣漠的天地容許
你修了幾百世的喇嘛而鍊成神鷹
而我在輪迴裡依舊美麗
積存無數的善念與貞節換取你的吻
在我身上姿意張狂的放肆
你多麼的焦急呀
我還來不及向你微笑
你已堵住我的唇
飢渴啄食我身體的全部
每根肌肉及臟器
嗜舔每吋骨片上的汁液
喔 我愛你
以吋吋肉體感覺你的肉體
你的口腔食道胃與腸正擁抱我
巨大而豐厚的雙翅向藍天展開
我從你翱翔的眼睛見到天堂
天堂比風還透明多了
這首詩筆者沉吟再三,心中為之動容不已。
這首詩,整體而言,是符合「出人意表的創意,令人耳目一新的意境」,這兩個主觀的評價要件的。首先,板工從「創意」的四個面向來進行討論:
(1) 題材選取:
生活在亞熱帶海島的台灣讀者,對於位居世界屋脊,生活在「崇山峻嶺」下的高海拔的西藏族(Tibet)住民,他們的文化系統:舉凡宗教信仰(密宗)、生活習慣、民情風俗等等,充滿好奇心。這首『天葬』,正涉及了藏族特殊的喪葬儀式,佛陀「割肉餵鷹」的典故,是否曾啟發藏族,形成此種「天葬」儀式,筆者不擬妄加揣測。至於生命終結後,把肉身還諸天地,應該是最合乎自然的處置方式。
(2)文本的結構佈局及段落間形象思維(意象)的邏輯(因果)推演:
這首詩站在第一人稱「我」的角度來發言,這個「我」則為古往今來,採行此種儀式下,每一位藏族的「死者」的代稱,並非指某一位特定的死者。
第一及第二段為起筆和承筆,從現實的場景切入,以寫實的筆觸展開。首節作者便以近距離的特寫(close-up)鏡頭拉出螢幕,呈現出一幅近乎殘忍的畫面:
哎呀
我親愛的天葬師
幫我淨身
請敲碎我的頭骨
好讓我因思念百年而沸騰的腦漿喘口氣
用銳利的藏刀劃開胸壁
看 我的心臟用鮮紅見證愛情
作者,也就是本詩中的「我」這位死者,正赤裸地躺在天葬台上,目睹著天葬師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挑筋割肉碎骨分屍。
喃喃的咒語在天葬台上迴盪
我的愛人正引頸盼望呢
那合為一體的喜悅與滿足
正被不斷想像
愛人你白亮的牙如這兒的雪峰綿延
羽毛正因著興奮而顫動
是的 我感覺的到你靈魂永恆的思念
第二段鏡頭推遠(to push forward),焦距落在不遠處的兀鷹身上,描寫這些等待中的兀鷹「正引頸盼望」,並進而以「反觀」的角度,想像兀鷹們「那合為一體的喜悅與滿足」。在這一段裡,作者故意避開「兀鷹」此一意象,僅以「借代」修辭的「部分(牙齒和羽毛)代全體(兀鷹)」,讀者隨即從第三段「神鷹」的意象中,尋線找出。
我們的愛曾不被這廣漠的天地容許
你修了幾百世的喇嘛而鍊成神鷹
而我在輪迴裡依舊美麗
積存無數的善念與貞節換取你的吻
在我身上姿意張狂的放肆
第三段則為劇情變化的「轉筆」,前三行使用「追述示現」,透過回憶把鏡頭拉回過去的時空,進行倒鈙,藉由「輪迴轉世」的佛教生死觀,從喇嘛過渡到神鷹,交代了死者與兀鷹的累世因緣,把男女之間的情愛糾纏掛勾上去,營造出神話般淒美的氛圍。後兩行隨即又重返現實,以類似鏡頭剪輯的方式進行溶接(dissolve),把對過去回憶與現實的場景巧妙地接合在一起。
你多麼的焦急呀
我還來不及向你微笑
你已堵住我的唇
飢渴啄食我身體的全部
每根肌肉及臟器
嗜舔每吋骨片上的汁液
喔 我愛你
以吋吋肉體感覺你的肉體
你的口腔食道胃與腸正擁抱我
第四段描寫兀鷹們迫不及待的爭食畫面,為承接第三段的淒美氛圍,作者再以男女間的肉體糾纏,作為與兀鷹爭食的「平行畫面」來同步播放,喚起讀者在現實場景下的淒美聯想,以淡化這段落裡進行細部描寫時,大特寫鏡頭所引起的恐佈感。
巨大而豐厚的雙翅向藍天展開
我從你翱翔的眼睛見到天堂
天堂比風還透明多了
末段作者使用跳脫手法,以「鏡頭轉位(transition)」方式,切換到已經飽餐後的兀鷹身上。鏡頭先是出現兀鷹豐厚的的雙翅,飽餐後的兀鷹紛紛振翅而起,鏡頭跟隨兀鷹緩緩推遠,焦距拉到無限大,藍天裡幾隻兀鷹漸飛漸遠。接著作者再來一記回馬槍,立即把焦距聚焦在兀鷹們「翱翔的眼睛」上,然後赫然宣稱自己從兀鷹們翱翔的眼睛看見「天堂」,一個比風還要透明、了無掛礙的靈魂國度。當然,這時的作者,也就是「天葬」儀式中的死者,早已被搶食淨盡,肉身不在只剩了無掛礙的靈魂,飄然出世於天地間了。
(3)文法句型的靈活性及及表現技巧的嫻熟巧妙
此首<天葬>,題材上應歸類為「情詩」,探討的主題圍繞著愛情與死亡這兩個議題及此兩者間的糾葛,而以宗教的輪迴觀作為串聯兩者的線索。情詩是屬於抒情詩的範疇,但詩人為了使讀者充分地感受採取第一人稱「我」來敘寫,而有第二人稱「你」,這個特定的說話對象,且兩者處於對話狀態,所以是「對話體」, 此文體在「情詩」中應用最為廣泛。作者透過與神鷹:愛人的化身,之間展間的漸進式的對話,語法(句型)變化跟隨劇情起伏,雖然變化不太,且作者使用了許多低密度的散文語法,以保持節奏的流暢性,但每個段落裡,總能適當地調配具體的意象語言(形象:具象名詞)與抽象的情緒語言(思維)及抽象名詞,呈現「實虛互補」的形象思維效果,使得這首詩文字表面淺顯易懂,卻能傳達出感人肺腑的淒美情韻。在筆者所閱讀過的「情詩」之中,這首詩已非泛泛之作,言淺而意蘊深刻,而這正是作者的高明處,且看以次段落:
我親愛的天葬師
幫我淨身 (形象、實景)
請敲碎我的頭骨 (形象、實景)
好讓我因思念百年而沸騰的腦漿喘口氣 (思維、虛景:以虛入實或虛擬實境)
用銳利的藏刀劃開胸壁 (形象、實景)
看 我的心臟用鮮紅見證愛情(思維,虛景:以實返虛)
「好讓我因思念百年而沸騰的腦漿喘口氣」此句裡,融合了形象與思維, 「思念百年而沸騰」,是情緒語言,情緒語言是「想像的產物」,表達喜怒哀樂、是非善惡的價值選擇或者價值判斷,不是具體的物像或實景,所以一旦加上「腦漿」
這個具體的物像(名詞當作受詞),前面的情緒語言就成為「動態形容詞」,說其為「動態」,因沸騰一詞原為動詞詞性,「沸騰的」轉換成形容詞以修飾(形容)名詞「腦漿」,這種句型,筆者稱之為「以虛入實或虛擬實境」,至於「因思念百年而沸騰的腦漿」,作者使用「百年」此一時間副詞,強調時空的長遠與相互隔絕,也有「夸飾」的用意。
而「看 我的心臟用鮮紅見證愛情」,此句則正好相反,前面的「我的心臟用鮮紅」為具體的物像,「見證愛情」,「愛情」為不具實體的抽象名詞,筆者稱之為「以實返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心臟用鮮紅見證愛情」,「鮮紅」原為形容詞「鮮紅的」,後面應該接上名詞「血液」成為語意完整的「前置子句」,但作者刻意省略「的」及「血液」,以致「鮮紅」轉為借代血液,使用「借代」修辭,亦即以「事物特徵或標幟的借代」。(註1)
這首詩仍然有些許瑕疵,例如:「愛人你白亮的牙如這兒的雪峰綿延」,容易導致讀者誤讀及誤判,因為「愛人」若是指後段的「神鷹」,則猛禽類的兀鷹似乎沒有「白亮的牙」,這種屬於人和犬貓科動才有的「飲食裝備」。如此的表述似已與一般人的常識相違,以致讀者可能會朝「這『愛人』在此句中是否兼指犬科的狼?」,此另一種方向來推測,而得出不合於後一段「神鷹」的結果。
又例如:「在我身上姿意張狂的放肆」,此句文法錯誤,「張狂」與「放肆」兩者都是抽象的情緒語言,接合在一起,會使詞義變得更虛無抽象而難以意解及釋義;並且這兩個語詞,詞性相同(均可同時當形容詞或動詞)又意義相近,一旦「張狂的」當形容詞,「放肆」當名詞,不僅詞義出現「重疊現象」,也違反文法不得「以虛喻(形容)虛」的規則,雖然在此筆者看出作者又擬重施故技,使用「借代」修辭,以「放肆」借代「狂吻」。當然,這句子只需刪去「張狂的」,便合於倒裝句型的文法:由句尾的形容詞「放肆」反過來修飾當作主詞的名詞「在我身上」。
這首<天葬>小地方雖有語病,但瑕不掩瑜,整體而言仍是一篇值得喝釆的佳作,尤其長短句尚能隨劇情起伏、情緒強弱而適當地搭配,情緒強急則使用短句,情緒舒緩則使用長句,節奏快慢頗有節度,而感嘆語詞「哎呀」、「喔」使用也還算合乎劇情需要,增強語氣及情緒。整首詩的節奏快慢強弱及旋律的抑揚頓挫,感覺起落有致,雖係以第一人稱「我」的觀點進場,展開「對話體」的演出方式,然而作者明顯採用「朗誦型」(哼唱型)節奏,以營造出悲傷淒美的情調旋律,卻相當輕快流麗的節奏感。
詩的末段,雖然過場(鏡頭切換)稍嫌太快及些許生硬感,結尾句「天堂比風還透明多了」,字面看似清描淡寫,蘊意卻很「出世」而富於哲學深度和宗教意涵,顯得相當精警而句力「萬鈞」,形成一個突然拔起的高峰般的旋律,凌空盤桓在縹緲的天地、、、、。
註1:<第八章:借代>,第93頁,《修辭學》,作者:陳正治。五南圖書公司,初版一刷,2001年9月,台北,台灣。
(此首<天葬>,經原作者同意,授權轉貼「詩體解剖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