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15 01:29:41| 人氣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去梯言/統獨之間,有著無限可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政黨輪替 公職出走 新政府怎辦?
.超越藍綠 一起為台灣打拚
.去梯言/統獨之間,有著無限可能
.搶亞太經貿權 TPP快RCEP一步
.乍看高薪,實際偏低 製造業缺工難解
.環保署長魏國彥:防堵與切割 抗蚊子兵團
.願景-活躍老化/日本的無緣社會、下流老人
.願景-活躍老化/第二人生 追愛、追夢、尋
.政黨輪替 公職出走 新政府怎辦?
.超越藍綠 一起為台灣打拚
.去梯言/統獨之間,有著無限可能
.搶亞太經貿權 TPP快RCEP一步
.乍看高薪,實際偏低 製造業缺工難解
.環保署長魏國彥:防堵與切割 抗蚊子兵團
.願景-活躍老化/日本的無緣社會、下流老人
.願景-活躍老化/第二人生 追愛、追夢、尋







去梯言/統獨之間,有著無限可能

2015-10-14 01:36:55 聯合報 公孫策

洪秀柱最後拋出的問題:「當台獨成為主流民意,國民黨將如何自處?」這個問題不容國民黨人迴避,不管周六臨全會的決定如何。

這個問題其實在馬總統國慶講話時,就很令人「有感」。他花了很長時間,用於說明他的兩岸關係架構概念,以及他對「現狀」的詮釋。易言之,洪秀柱作為下屆總統參選人,她的兩岸發展理念卻與馬總統出現扞格,是「換柱」的最根本原因。然而,朱立倫提出的理由卻是「違背主流民意」,洪秀柱乃有如此質疑。

一直存在的大問題卻是:「統/獨」始終定義不清。究竟怎樣才是「統」,怎樣才是「獨」?只怕每個人腦袋裡的「統/獨情境」都不一樣。

事實上,從全然被併吞(如琉球),到絕對的獨立(如瑞士)之間,就如一條光譜,可以有無限可能。

以《台灣通史.建國篇》為例。所謂「建國」,是鄭經因明永曆帝被殺,自稱東寧國王,取消台灣(台南)為明朝「東都」,史稱東寧王國,那是台灣史上第一個獨立王國。

大清帝國拿鄭氏台灣沒辦法,卻始終嘗試進行政治談判。然而鄭成功與鄭經父子雖然都提出「照朝鮮例」,可是他倆對「朝鮮例」的內容見解就不一致:鄭成功比較接近「一國兩制」,稱臣但保有軍隊和體制;鄭經則接近「一邊一國」,強調「以外國之禮見待,互市通好,息平安民」;可是海峽雙方對是否「薙髮」沒有共識,遂無談判基礎。

康熙親政後,曾派明珠為招撫大臣到福州,明珠派到台灣的使者口頭說「可以循朝鮮例,不登岸、不薙髮,不易衣冠」。鄭經則派出使者到福州,要聽明珠親口承諾,明珠不敢,向北京請示,康熙不同意「不薙髮」,鄭經乃「雖死不從」。

然而,康熙的態度並不是鐵板一塊,會隨著內部情勢變化而變化。三藩之亂期間,康熙對鄭經一度讓步到「如箕子之朝鮮,徐福之日本」!這個條件在今天,恐怕連獨派都有人會贊成了,畢竟日本從來沒被中國統治過。可是,鄭經當時卻要求「以漳泉潮惠四府(閩南到粵北)充裕糧餉」,談判因而中止。

以上史例足以說明,統/獨之間可以有無限多可能性,最重要是能隨時勢變化,做出智慧的選擇,然而,領導人被極端派綁架,則是最最不智之舉。


台長: 股台
人氣(1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udn.民意論壇 |
此分類下一篇:聯合筆記/需要擁抱的 豈止柱柱姐而已
此分類上一篇:聯合筆記/「寂然不動」的下一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