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05 04:19:52| 人氣1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飢更要擇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誰的大局:換柱風波必須儘速收拾
.聯合/不飢更要擇食
.經濟/總統參選人不能迴避的經濟問題
.聯晚/菜市場名的美麗人生
.經濟/紡織與自行車業轉型 成為典範
.聯合/台灣缺的和不缺的
.聯合/為九二共識在二○一六找出路
.聯合報社論..誰的大局:換柱風波必須儘速收拾
.聯合報黑白集.不飢更要擇食
.經濟日報社論.總統參選人不能迴避的經濟問題
.聯晚午後熱評.菜市場名的美麗人生





 

聯合/不飢更要擇食

2015-10-05 01:34:5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卓蘭鎮長站台支持蔡英文,恐遭黨紀開鍘。對此,蔡英文消遣說,國民黨應反思黨員向心力為何出了問題,是不是需要改革。

話說得一點不錯。看國民黨兵荒馬亂的景象,基層忙著倒戈跳槽,高層忙著磨刀開斬,中層則在觀風望向;光用膝蓋想,也知道向心力有問題。國民黨最愛喊「團結」,動不動就談「改革」,每次檢討都高呼「中心思想」;但到了關鍵時刻,這三件東西卻一樣也找不到。但是,人都要跳船了,誰還在乎黨紀?

蔡英文提醒藍營的一片好意,不管國民黨樂不樂意,也只能敬領受教。但話說回來,民進黨選情正當大好,都說躺著就可以選上,有什麼必要四處拔樁策反,玩這種古早時代的政治把戲?

沒錯,拔樁是傳統地盤政治的攻防手法,而非現代政黨政治的競爭遊戲,這點應加以區分。如果兩軍實力相當,在關鍵時刻出奇不意地策動對手人馬易幟投靠,可以造成敵軍強烈的心理震懾,進而改變對峙態勢;這是拔樁的作用。然而,當民主已進入政黨政治的競爭格局,講究的是理念和路線的契合,乃至戰略的結盟,民進黨還在玩拔樁伎倆,不免自降格調。

宋楚瑜先前才在縱貫線上拔過藍軍一連串樁腳,但整體效果反而是減分;原因無他,老百姓看膩了投機遊戲,對左右逢源的黑白郎君已失去了敬意。他拜訪過後,陳朝容和周典論皆遭司法追訴,由此可見。美國地產大亨川普在共和黨初選一路領先,但共和黨要求他切結,誓言不會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選,正因這才是政黨政治的正路。

對於關鍵時刻選擇叛逃的人,尤其要小心其忠貞;否則,來日在民進黨內出事的,可能就是他們。民進黨現在老神在在,但不飢,更要擇食。




 

聯合/誰的大局:換柱風波必須儘速收拾

2015-10-05 01:34:4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選前倒數一百天,國民黨的「換柱」風波仍無休止跡象,已有中常委將提案召開臨全會處理此事。當候選人正在前方作戰,後方的戰友卻不斷拉扯後腿,甚至有人變節易幟,這樣的戰爭要如何打下去?黨中央如果不儘速計議,讓換柱風波及早止血落幕,藍軍總統和立委選情將愈發凶險。

國民黨要如何處理這個棘手問題,必須思考的方向有三:第一,是正當性的問題:洪秀柱是經過黨內一道道規定程序產生的人選,她在其他A咖觀望卻步時挺身而出,勇氣和正當性皆不可任意抹殺。她在七月中旬才經全代會一致通過,現在若再召開一次「臨全會」即要將她否決除名,這樣反覆無常的政黨還值得人民相信嗎?

第二,摒除私念,設想大局:過去十個月國民黨內的紛紛擾擾,來自派系、山頭私心爭奪者多,以大局為念者少;也因此,洪秀柱的選情不見起色,和黨中央的輔選消極,及地方派系的杯葛抵制,已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在這種情況下,若把選情低迷完全歸咎「候選人太弱」,以為「換柱」即可逆轉形勢,而不去檢討黨政領導的失敗和基層的離心離德,其實並未觸及問題核心。要搶救眼前的局面,應以避免藍軍的分崩離析為著眼,提出完整而有效的止血藥單,務必及早消除黨內的雜音,以便集中全力對付選戰。所謂「大局為重」,就是撇開個人私念,團結一致,避免藍軍在此役崩盤,進而引發台灣民主政治的土石流,而不能僅狹隘地談誰上誰下,而更須談到如何合作應戰。而立委的選情、黨的團結和未來、支持者的維繫,就是我們所謂的「大局」。

第三,勿令親痛仇快:今天的形勢和時間,都對國民黨不利;在這麼嚴峻的時刻,如果還莽撞作出缺乏慎思的舉動,只會雪上加霜,更增添選舉的難度。蔡英文已經幾度公開宣稱,明年一月十六日她就是總統;這麼傲慢的態度,不只反襯了國民黨的荏弱和悲哀,更顯示了台灣民主的頓挫。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還在躑躅瞻顧,猶豫不決,令人不可思議。尤其必須考慮的是藍軍支持者的心情,許多人已經失望至極,如果國民黨還無法振作反擊,可能連目前好不容易凝聚的薄弱支持都將告流失。也因此,處理此事務必謹慎。

如今看,要說國民黨能提出什麼完美的換柱劇本,顯然並不容易。原因是,從王金平和朱立倫五月相繼宣布棄選後,國民黨一次又一次地錯失時機;如今,時間和情勢均已不站在國民黨這邊,而所有造成黨內亂局的因素,仍均未消除。在這種情況下,若奢想按下一個「重置」鈕,重新再走一次推舉作業,以為形勢就會豁然開朗,實在讓人存疑。

換一個角度看,從搶救立委選情、使國民黨免於提前潰散的觀點看,洪秀柱迄今與黨中央磨合不順,對立委選情缺乏助益,乃至若干政見主張有時超越黨政政策底線;這些問題,也不能不設法處理。簡言之,洪陣營在地方的經營經驗較弱,政策論述能力有時偏離,社會動員及募款的能量、熱度、滲透力仍嫌不足;這些,在在需要黨內或民間力量的挹注。因此,洪秀柱及其團隊必須認清自己的局限,以更謙虛、開放的態度接納黨內外的意見,力求精進。

在另一方面,國民黨的輔選策略和態度也有調整的必要。黨中央目前給人的印象,就是輔選態度消極:外則坐視民進黨和親民黨挖其牆腳,內則任由地方派系內亂倒戈;而對於傳說已久的「換柱」傳聞,黨中央甚至從不曾斬釘截鐵地駁斥,只是任由傳聞一再發酵,令其傷害自己黨的候選人。洪秀柱腹背受敵,立委選情低迷,黨中央皆難辭其咎。追溯原因,朱立倫五月間悍然棄選,導致黨內士氣一敗塗地,要負最大責任。如今若想挽回情勢,朱立倫必須一肩扛起,果斷收拾局面,重新召喚散失的士氣和群眾;若能真誠付出,就算此役敗戰,四年後仍有再起的機會。

西方政論家談到如何化解政治危機時,有一句名言:舉燈照亮你的問題。意即,不要迴避自己的弱點,應該主動向民眾作出說明與解答,這要比坐待別人來戳穿你的虛弱,是更聰明的策略。洪秀柱的選情欠佳是事實,國民黨的搖搖欲墜也已經掩蓋不住,他們不應該再裝作看不見自己的問題,也不要奢想會有奇蹟從天而降。朱立倫和洪秀柱必須坐下來談,雙方都應拋開私心,看看自己能為大局貢獻什麼?




 

經濟/總統參選人不能迴避的經濟問題

2015-10-05 01:34: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距離2016總統大選只有102天,儘管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選情看好,但大家仍然期待能看到她和國親兩黨參選人洪秀柱、宋楚瑜能在政見上一分高下,尤其當前台灣經濟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下一任總統要如何因應當前經濟難題,帶領台灣脫困,蔡、洪、宋皆應負責任地向選民提出他們的對策及解決方案。

主計長石素梅日前指出,因為第3季經濟表現比預期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保1」有困難;換個說法,就是台灣已陷入經濟衰退邊緣。媒體詢問蔡英文看法,她表示台灣當前經濟困境,主要是在經濟治理的問題上,必須要從基本面、結構性去處理,不是短期經濟措施可以因應。但話說回來,如果經濟成長率年年只能拚「保1」、「保2」、甚至負成長,不要幾年,台灣就會被很多開發中國家趕上,有誰還相信結構性改革能夠救得了台灣呢?所以,無論誰當選下一任總統,同步穩住經濟及推動結構性改革,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則,總統大位尚未坐熱,恐怕就已搖搖欲墜。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最近卯足勁救經濟,新台幣不斷貶值又降息,但效果恐怕有限,彭總裁疾呼財政政策要加油,但政府財政困難已是長期問題,推動財政改革無法迴避,矛盾的是,立法院現在已有洪秀柱所提證所稅及證交稅改革案,經濟部也正醞釀恢復產創條例投資抵減,究竟在擴大支出、減稅救景氣和改革政府財政,兩者間如何取捨,總統參選人必須給個答案。

兩岸經貿問題更是無法迴避。這幾年紅色供應鏈崛起已嚴重威脅大陸台商及台灣主力出口產業,從資通訊(ICT)等高科技產業到石化、鋼鐵、機械等傳統產業,無一不受波及;北京又高調扶持半導體產業,目標直指台積電、聯發科等台灣科技業龍頭,有專家形容紅色供應鏈殺戮戰場才開始。很多業者不得不和陸企合作,以確保在大陸市場占一席之地;經濟部也放行台積電赴大陸設置12吋晶圓廠,就近供應市場。兩岸經濟「互補大於競爭」快速變成「競爭大於互補」,未來政府政策路線如何選擇?洪秀柱認為大陸市場龐大,馬上就要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變成第一大,所以堅信台灣的前途和未來在大陸,但如何因應紅色供應鏈問題,仍待解答;蔡、宋兩位參選人持何種立場,更備受關注。

台灣經濟的結構性難題亦待提出解決對策,台灣社會面對少子化、高齡化衝擊,2018年人口開始減少,在3年及10年後將次第進入老年人口逾14%及20%的「高齡社會」和「超高齡社會」,其涉及到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各層面巨大的調適工程,包括:需求減少、人力不足、老人照顧、年金改革等等問題,一環扣一環,但迄今為止,長照法雖已立法,馬政府提出配套的「長期照護保險法」,但民進黨卻不願買單,另提規模明顯較小的長照十年2.0版,兩者南轅北轍,究竟何者才符合人民需要?各項退休年金潛藏負債18兆元,到2030年之前將陸續破產,但參選人對年金改革多避重就輕,甚至不提,民眾如何能給予期待呢?

還有,台灣所得分配惡化、區域失衡、世代正義等問題,都需要有長遠解決方案。至於住宅問題,每到選舉,參選人都大開支票,蔡英文提出8年20萬戶的「社會住宅」計畫,洪秀柱訴求工作五年可以買到自用「公民住宅」,但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的學者張金鶚卻批評,住宅問題核心並非供給不足,而是投資需求過多,政府應優先解決住宅「市場失靈」問題,不是耗費鉅額資金再蓋住宅。

其實,選舉就像社會照妖鏡,照映出總統參選人對解決問題的心態和能力,希望蔡、洪、宋三位皆能面對各種經濟問題,為人民釋疑解答。




 

聯晚/菜市場名的美麗人生

2015-10-04 15:00:56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麗華,一個常見又普通的菜市場名,不少人可能用「改名」來解決困擾,但有一群可愛的麗華們,透過社群網路連結,賦予「麗華」這個名字新的力量;她們互相扶持、經常聚會,為原本平淡的生活增添新的樂趣,還發揮群體力量,助小農、作公益,形成台灣人另一幅美麗的風景。

一個麗華也許力量很小,但全台灣三萬多個麗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經歷和挫折,這些原本不相識的女性,因為名字結緣,在發達的網路、社群助力下,串聯在一起,793個麗華的集合體,成就了現在的「麗華聚樂部」。

在這個因名字聚集的社團裡,每個人都是一座基地台,自己的故事、經歷,成為一條條的網路線,凝聚出「麗華」的專屬網絡,在人際關係日益疏離冷漠的社會裡,這個麗華集合體卻是一部溫暖強大的發電機。

當有人生病、挫折、失意時,經由網路零時差、零距離的特性,全台麗華們迅速動員,遠處的送上文字關懷,住在附近的馬上就近探訪,關懷和支持也是零時差、零距離。

數百個「麗華們」,有的住在附近,有的遠在香港、溫哥華,透過網路社群,她們除了聚會、助農,還訪貧、勸募,沒有女子私心、沒有勾心鬥角,不論妳是董事長、企業家,還是護士、家庭主婦,不分年齡大小,在這個團體裡,人人都只是「麗華」;透過善的循環,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麗華這個名字擦得發光發亮。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些年,台灣的天災不曾少,政治和社會的紛攘不曾斷,許多人怨天尤人,動輒抗爭,但「 麗華們」告大家另一種不同的價值和思維,只要你願意擁抱善念,從自己的一步善行出發,就能為台灣編織出不一樣的風貌。

另一方面,不少父母至今還迷信,生產時要選時辰、名字要算筆畫;麗華們的故事告訴大家,即使是菜市場名,也能在付出、關懷和合作下,創造新的價值、成功逆轉人生。




台長: 股台
人氣(1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udn.社論 |
此分類下一篇:誰超度誰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缺的和不缺的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