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研究范畴与主题:
本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 关心於社会方面的课题。而研究主题则是针对中学生在传统经典方面的阅读, 而这些传统经典主要分为文学和儒家两类, 这些经典对中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把这份研究报告为三个部分作为论述,第一个部分主要是调查学生与传统经典的关系;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情况。至于第三个部分,我们主要是调查学生在阅读传统经典中所普遍性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案(个人或专人) 。在这项研究报告当中, 我们设定了沙登区两所中学作为调查区域 , 它们分别位于史里肯邦安与史里沙登, 因为这两所学校所容纳的华裔中学生比较多, 这样有助于考察的工作。
研究目的、动机:
本研究报告把焦点放在沙登区中学生经典阅读的调查上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个主因是沙登区可以说是一个华人集中区最多的区域, 这一点可以从三方面证实: 第一我们发现该区从任何行业的居民大部分都以华裔居多。其次, 沙登区也被喻为客家村, 可想而知那里的华人很多。另一方面, 根据史里肯邦安区的州议员拿督廖润强的报导, 沙登区的两间华小也发生爆满的情况, 现在教育部更宣布了会在沙登岭兴建一所新的华小 。 由此可见, 这个区域的华人相当多, 非常适合做有关于华文社会课题的调查。
第二个原因笔者发现大部分的中学生在传统经典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非常的贫乏。根据马来西亚其中一位学者谢川成博士的论述: “我国并没有详细的文学科课程纲要, 有的不外是考试局规定的阅读教材, 当然也就是考试应读的课本及篇章。 ” 他也继续的提出: “中学的文学教育只是依附在语文教育理。学生通过文学篇章及名句精华间接学习文学, 所得的教育无论如何都不能说丰富。” 鉴于此, 笔者认为学生在传统经典方面的知识贫乏是有迹可寻的, 这都跟他们的学习环境有关。此外, 学生对传统经典的了解不多, 这对于华文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忧患, 所以这个课题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
前人研究:
阅读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 然而阅读的风气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盛行。笔者觉得阅读必须先了解阅读的定义和阅读正确的读物才是关键性的问题,因为阅读一本好的书, 对个人来说是有莫大或深远的影响, 譬如说一个长期阅读良好读物的人, 在他个人的素质上比起一个长期阅读不良刊物或没有营养读物的人, 很肯定的在他们的素质上一定有所不同。鉴于此, 什么样的书刊才适合大众阅读呢? 尤其是在藉的学生。在此笔者就以刘洪权的一项调查作分析。在他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了有 “73.1%的家长和86.7%的教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 88.7%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认为对孩子的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 94.2%的家长和100%的教师认为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 ” 但是在笔者看来, 这些要求相信不只是某个地方家长或老师们的期许, 相信也是每个地方的家长或老师的期许, 然而能够达到以上三大目标的读物, 作者相信阅读传统经典可以办到这几点。何以见的, 笔者就略举几位对传统经典凭有研究的学者来加以论述。
从第一个目标看来,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笔者综合了三位学者的论述,王余光认为 “阅读传统经典, 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张汝伦认为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 ,而刘梦溪则认为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 对于他们三个人的说法,笔者也表示赞同,要使到自己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最实际的方法就只有多阅读与欣赏代表自己民族性的著作,这样才能把本身的文化发扬光大。
其次,传统经典对孩子的修养和人格发育也带有好处,正如博特拉大学郭莲花讲师认为阅读传统经典对学生在心态上的调整也有裨益。老,庄的思想,诸如无为、自然、真、以柔克刚等,为学生在待人接物上提供了新的视角,减少了他们执着的心态, 并以开放的心胸接受其它的意思, 对未来抱以较为轻松的态度。儒家的经典如《论语》则协助学生获得道德标准,改进人际关系;《 孟子》的名句对学生遭遇挫折之际产生勉励的作用 。再来,杨棣则认为学生们一旦疏离了文化经典,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如:心态浮躁,学风不扎实、心理调节和平衡的能力差、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利于高校文化底蕴的积淀 。鉴于此,笔者认为阅读传统经典并不是一件死的物体,它可是一门活的教育,因为所涉及的层面关系到我们在实际生活的修养与人格的培养,所以阅读传统经典确实是一举两得的,不但获取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做人的道理。
最后的目标就是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在这里笔者就以马大讲师谢川成针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作论述。他认为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赖以表达的工具,后者则是前者发挥的场域。由此可见,语言的教育与文学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此外,他也认为学习经典或优秀的文学篇章,学生能够学到优美的语言,并用来表情达意,加强表达效果 。笔者也发现比较专注传统经典的学生,他们的华文造诣也比较高,用词方面比较优雅及优美。再来,庄文中则认为文学教育是语文学科固有的一部分,把它排除则有损语文教育的完整性 。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同时笔者也认为他的观点与前者的观点一致,都认为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是一体的,不可分开。
综合以上各学者的观点,笔者发现大家对传统经典的看法都是倾向于好的方面,然而反观马来西亚的中学华文课程是否提供了全面的经典教育,还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据笔者的了解,马来西亚中学生的文学教育并不多,学生只能通过文学篇章或名句精华学习文学,有着还需各自在外补习 。笔者认为这样的环境造成了学生对传统经典并不太感兴趣,有的还把它当成是一门课外读物而已,这都是感触不深而引起的。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学生对于传统经典方面的知识并不丰富。这对于花纹的发展有莫大的影响,所以关于阅读传统经典的调查,是非常值得并急迫需要探讨的。
研究方法:
1.文本调查: 到新纪元的图书馆搜查有关的传统经典阅读的文本, 或通过家
里的一些藏书来取得有关资料◦
2.文献调查: 通过网上调查,翻阅有关学报来获取资料, 这些学报包括: 北
京大学学报、南方学院学报及新纪元学报等, 然后再摘录有关文
献。此外, 笔者也关注于有关的报导, 把有关的资料一一摄取。
3.田野调查: 直接到研究区域进行调查及访问。首先,笔者先把访问资料准备
好、锁定研究对象(中学生及有关的华文老师) 、调查设备的准
备(录音机和照相机) ,然后根据调查课题提出纲要的问题及
内容。在访谈中, 笔者可以鼓励研究对象多谈论有关的课题,
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 定量调查: 本研究也采用问卷的方式, 向沙登区所设定的两所中学发放问
卷。笔者先联络有关的学校或书信的寄送, 以取得校方的批准,如果校方也
同意协助分发问卷, 那回收率会更好, 但是笔者必须在这之前于有关的华文
老师沟通好问卷的纲要, 以方便老师们指导学生填写。如果这项计划不成
功, 笔者唯有亲临该校发放问卷并指导学生填写,以保证问卷的填写更为有
效及提高问卷的回收率。问卷回收后, 笔者先把无效的问卷去除 ( 填写
不完整), 然后根据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画图表来作分析。
章目:
第一章 :内容事项
1.1 研究范畴、研究主题
1.2 研究目的、动机
1.3 前人研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生与传统经典的关系
2.1 学生对传统经典的认识
2.2 学生接触传统经典的时期
2.3 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因素
2.4 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管道
2.5 最为中学生所接受的传统经典
2.6 传统经典对学生们的影响
第三章 :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情况
3.1学生对阅读传统经典的的态度与看法
3.2 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频率
3.3 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方法
3.4 学生传统经典阅读中的收获
第四章 :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难题
4.1 学生阅读传统经典所面对的难题
4.2 学生解决阅读传统经典难题的方法
第五章 :总结
参考书目:
郭莲花(2006年11月)。〈马来西亚中文系生传统经典阅读调查〉,《南方学院学报》第二期,页53-67。
刘洪全 (2001) 。〈新世纪的学生应该阅读什么书〉。《新概念阅读教学》,页17-19。
刘梦溪 (2003)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中华读书报》总期与页数不详。
王鹂英(1997年10月)。《阅读与欣赏》。北京:海潮出版社。
王余光 (2001) 。〈论阅读传统经典〉。《北京大学学报》总第203期, 页116。
谢川成 (2005) 。〈论中学综合课程纲要的文学教育〉。何国忠 编《百年回眸: 马华文化与教育》页266 。马来西亚: 华社研究中心。
余冠英、冯雪峰(1956年3月)。《怎样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北京:工人出版社。
杨棣 (2004) 。〈关注大学生文化经典阅读〉。《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总54期, 页88-89
张汝伦 (2002)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文汇报》第5版, 页数不详。
作者不详 (2008年2月1日) 。〈雪隆建5新华小4 搬迁〉。《南洋商报。城市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