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會提到部份角色,看過前文 阿砸的時代莎妹劇團李小龍的阿砸一聲,應該記得張榕容提到演員需要「一人分飾五角」,10個演員就是50個角色了,沒有辦法記得每個角色並不會防礙理解劇情。
《常民三部曲之二—李小龍的阿砸一聲》演員有Fa、高英軒、莫子儀、黃健瑋、周明宇、周蓉詩、余佩真、姚坤君、亞太影后張榕容及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吳朋奉。
導演王嘉明使用拼貼手法,將70年代盛行的民歌、西洋歌曲、劉文正、鳳飛飛、科學小飛俠與無敵鐵金剛、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及流行偶像李小龍、劉家昌、教父系列電影和社會案件五股鄉箱屍命案,政治上中美斷交、美麗島事件等等融入作品。常民深受社會新聞、國際政治、流行文化的影響,經由輕鬆的角度探討歷史。海峽兩岸都自詡為「正統龍」,借李小龍形象發展出「龍族」故事,台灣人的認同焦慮也可對照「聾」的暗喻。
因為王嘉明的拼貼,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柔焦過的全貌,但是零星的片段又可獨立,亂槍之下,可以打到鳥的機率,我的意思是50個角色裡總有某個人的某句話會戳到你,總有某個人格會讓你投射進去,總有某個互動模式是你所熟悉的。
該劇屬性為科幻神話,敘述一對被放逐到人間的夫妻,生下23個小孩,「龍族」被天神詛咒,無法逃脫生老病死。
今天的莎妹劇團無著妝彩排,曝光四個小片段,第一個是幸福家庭,那對夫妻跟23個小孩吵吵鬧鬧的日常生活,襯底音樂為《龍的傳人》音樂盒版。第二個是介紹其中一個人分裂成三兄弟,老大最快出生,動作最快,出生帶著「時鐘」;老二稍微慢一點出生,對美很有sense,出生帶著「梳子」和「剪刀」;老三是最後的,動作最慢,拖拖拉拉,有點脫線,叫做「脫脫」,出生帶著「門把」,為什麼帶著「門把」?第三個片段講脫脫希望逃離龍的家族和飛飛躲到「加州旅店」,沒錯~就是那首Eagles的HotelCalifornia;想逃卻還是逃不過生老病死。
脫脫臨死前與飛飛的對話,他看飛飛為他即將死亡而哀傷,安慰她:「我只死這一次,以後就不會再死了」。飛飛回應他,怎麼死前還在搞笑?
脫脫說:「就是脫線才有意想不到的浪漫啊!」
別人是遺言,他是遺「歌」,當他輕輕唱著:「送你一份愛的禮物,我祝你幸福,不論你在何時,或是在何處,莫忘了我的祝…」就斷氣了。沒錯~就是那群星會時代鳳飛飛的那首《祝你幸福》。
飛飛在脫脫死後唸了一大段旁白(我依稀記得是):死亡是什麼顏色?黑色對死前的人而言,是狂野歡樂的。和平是什麼顏色?它有可能存在更透明的世界。
第四個,是講平凡人想要化身為英雄的故事,主角是「家昌」~用劉家昌的名子,他不喜歡自己總是被忽略,不喜歡沒有存在感,他沒有存在感已經透明到可以見鬼了,他請求他阿公(天神)讓他變成英雄人物。
祂勸他:「沒有存在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好處是不用被老婆查勤,不用過著「小心匪諜在身邊的生活」。
家昌說,他希望能夠被愛及被人重視。
祂還是勸戒,像名人那樣被記者追著跑,像檢查糞裡有蟲嗎?那般死纏不放,那種生活是不好的。
家昌說,我會把生活打理的很乾淨。
祂成全了他的願望,變身那段,那梗真是太棒了,用觀世音騎龍圖耶!這梗能想到,真是了不起。
〈觀世音騎龍圖〉是用在天神吳朋奉演的角色的一大段台詞。〈觀世音騎龍圖〉真的是只要家裏夠本土,或是有上過寺廟拜拜或是佛、道教徒都一定有看過的,這笑點有打中我。各式各樣版本的這個主題的圖,我從幼稚園到大看過不知看過多少回,記得是〈心經〉、〈大悲咒〉、《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喜用這個主題當封面。宗教很肅穆的東西,用說書的方式呈現,反而很有趣,這段台詞不知道是誰寫的?我愛他。
![](http://t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KiSF0KiYHF4dgm17Ku2qQ-R4x0qfEaR_UoI2Mw7qgQ37ydn1QhEmzX5g)
家昌變身成「豔文」,沒錯~就是雲州大儒俠的史豔文。
就跟布袋戲的史豔文一樣,要當英雄就是會樹敵,路只有兩條,不是殺人就是被殺。
戲劇裡通常是邪不勝正,那就不好笑了,顛倒過來,小羅嘍不小心殺了「豔文」,一時之間大家都愣住了。
小羅嘍也愣住了,他媽媽冒出來說,哈哈~我們揚名立萬了。這是講命運認同的段落。
高英軒在該劇分飾父子兩角,爸爸討厭自己的出身—龍族,於是在外面花天酒地,兒子對於父親很反感,兩人常常起衝突。他檢視衝突的根源,「來自於他們對於家都有個很牢固的觀念」,叛逆外顯,但骨子裡是傳統的。
黃健瑋表示,分飾多角又要操偶把他快操翻了,有一段他分飾父子兩角又跟偶一起演,聲音演兒子的同時身體演著爸爸的戲份,有時又要相反,加上練舞、合氣道,對演員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莫子儀跟張榕容飾演兄妹,兩人是形影不離的7-11,莫子儀是家中排行第7的孩子,張榕容是第11個,他們處於異時空所以沒受到詛咒,有沒有亂倫的戲份?要進劇場答案才會揭曉。
《李小龍的阿砸一聲》演出日期5月13至15日,地點於國家戲劇院,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