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31 16:12:02| 人氣2,3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129篇 : 大水沖不跨臺灣旅遊業㊣時間會沖淡南亞大海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海嘯後浪推前浪,旅客趴在沙灘上」等慘狀畫面近日不斷重現…在此悼念本世紀大災難下恐將逾20萬名罹豁者,也願藉本文與同受甘苦的旅遊同業共勉之,加油!


節錄自「東亞日報」一篇專欄上寫出當時的情境:

「當時的天空一片晴朗,沒有一朵雲彩,海面上也沒有波浪…突然間海面高高聳起,瞬間淹沒了道路和房屋…」在斯里蘭卡親眼目睹此次海嘯(Tsunami)的美國人表示,當時的情景就像《聖經》中描述的場面…而九死一生的人,心情就像在諾亞方舟上,在世界的終點生存下來。很多前來歡度聖誕節的遊客在飯店從睡夢中被驚醒,他們躲避浮在水面上的冰箱、汽車等,抓著枕頭或飄浮物,想辨法保住性命…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時55分起因地震導致的「南亞大海嘯」(South Asia Tsunami)造成南亞8國&非洲東岸4國,保守估計罹難者恐將逾20萬人以上,而自聖誕節後一天下午起新聞充斥各媒體逾週,更嚴重衝擊了全球旅客「避寒&親水」的旅遊意願。

如果說這回因地殼版塊運動造成的「大地震海嘯」能量釋放等同於1萬6千顆原子彈同時爆發的威力(一說是「百萬顆原子彈爆發」是誇張的錯置),而平日旅遊同業習慣以NT6千餘元刊出一天的「一單位」報紙小廣告(約7乘7cm大小)做為「宣傳&來電數」的參考依據,那這回「南亞大海嘯」連續一週來的宣傳價值,恐怕將超過新臺幣百億以上,且幾乎全是「負面消息」。

由此看來,「南亞大海嘯」其實並不停止於非洲東岸,而是後來藉由媒體的即時傳播,快速地不斷衝擊到全球各地旅客原本平靜「想出遊」的內心世界,而最終導致「不能去」的範圍,以東南亞為例,從本來只有「死傷慘重的PP島&拷叻島&攀芽府」→漸復原中的普吉島→全泰國→東南亞→任何島嶼(因「恐水症」)→國外(不出國),端看旅客「理性&感性」的程度,再來判斷「南亞大海嘯」對其內心沖衝到那一層面。

其實,不能責怪媒體的「誇大報導」,收視/閱讀率是其經營成效的指標,我們如果知道「吸引讀者目光的圖片」有3要素:女人、小孩、動物,那怎麼能忽略能刺激高收視率的「2大法寶」:裸體&屍體…媒體會說:如果觀眾不看,我們怎會播或刊出,媒體人必須尊重&滿足觀眾「知」的權力。

「成也媒體,敗也媒體」不是我們可以或應該關注的事,旅遊業應該想想如何對應,畢竟適逢「新舊世紀」交替(不是「政權轉移」,是「20→21世紀」),幾乎每年都有「大事件」衝擊旅遊業,從1996年的東南亞霾害→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98年的大園空難→99年921大地震→2000年下半年起美國不景氣影響全球→2001年911危機恐怖氣氛漫延全球→2002年巴里島爆炸事件→2003年SARS幾乎「殺死」旅遊業→2004年終的TSUNAMI重創南亞…

有沒有發現到:「每年發生的大災難類型」其實並不重覆,反倒像是「電影情節」跑到現實中來,因此可以推想未來可能發生的是:慧星撞地球?跨國丟原子彈?外星人攻擊地球?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說法,但是,既便每年都有「大災難衝擊旅遊業」,但自1996年起國人出國人次逐年屢創新高,僅除了2001&2003年比起前一年有下降但卻不到十個百分點來看,國人雖然容易隨著媒體起舞,但是忘姓高(這年頭講究的是:誰記得,誰痛苦!),事緩則圓,跳高之前總是要先彎下身子,不是嗎?

旅遊業對應這回「大災難」方法,其實只要設身處地想像自己就在普吉島上應付TSUNAMI三部曲即可:

(一)登高望遠:既便碰到海嘯也無妨,而「高」指的是「高緯度線」(經營如: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等)&「高瞻遠矚」(雞蛋當然不能只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的長期思考);

(二)緊抱大樹:說時遲那時快,若轉眼海嘯已來到該怎麼(針對只經營普吉或泰國線的業者)?抓緊紮根已久的資源,只要大浪退去必可存活,更重要的是:不要被大浪捲起再高高拋下或因大浪撞擊硬物致死,畢竟這也是罹難者死於TSUNAMI之主因;

(三)重開大門:大浪既退,收拾舊山河,整理好門面,衛生(嚴防傳染病擴散)&治安(降低「饑貧起盜心」)須顧好,加上適度的促銷,旅客還是有機會回心轉意…等事情告一段落,為了減低旅客對當時的陰影,法事連做三天&一連串嘉年華會式的慶祝「重生」活動,當然也是必要的。

以上胡言亂語,願能博君一笑,哀悼往生於2004年終TSUNAMI恐將逾20萬名罹難者,阿門&南嘸阿咪陀佛…(本文構思於12/30日下午由泰觀局高經理廣邀國內20餘家旅遊同業商討「如何因應TSUNAMI」會議中,加上「米粉湯」在電話上鼓勵故整理成文…)


P.S.【新聞小百科:何謂TSUNAMI?】

英文「TSUNAMI」,其實是借用日文外來語,又稱「津波」,意指:碼頭&波浪的合成詞,因為在太平洋地區最常發生災難性地震而引發的海嘯,日本即佔了60%,因此在西元1963年國際科學會議上決定用她為世界共用語,意指「地震海嘯」。「地震海嘯」不能說是波浪,這首先由古代希臘哲學家修西德底斯和亞里斯多德提出了波浪與地震有關的觀點,這一觀點一直延續到至今。

TSUNAMI主要是因為太平洋海底發生的地震、火山爆發、地殼塌陷時發生,而海嘯的英文原文「TidalWave」原意是「潮汐波」,然而,海嘯的形成與潮汐完全無關,於是決定採用日文的「TSUNAMI」,而捨英文的「TidalWave」,以免和「潮汐」混淆。

歷史上曾出現多次造成重大災難的大海嘯,如:西元1896年的日本三陸大海嘯,造成兩萬七千人死亡;1755年葡萄牙裡斯本大海嘯,沿岸海浪高達60公尺;1883年印尼大海嘯,伴隨著克拉卡托火山爆發而來,造成三萬六千人死亡,而當時海嘯威力最遠還一度抵達巴拿馬…

台長: 衛斯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