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九點起床時﹐凱早已經去上課了﹐我先把早餐準備好﹐然後拿到客廳的窗前﹐一邊看著末世男女(ORYX and CRAKE)﹐一邊吃早餐(牛奶紅茶﹐配柳丁蛋糕﹐蛋糕是我自己烤的﹐昨天陪婆婆時﹐她說我烤得很好吃呢﹗是大柳丁皮絞碎了加入蛋糕中烤出來的)﹐就這麼在冬天早晨的陽光下﹐我看了一個小時的書﹐然後﹐打開電腦﹐看到sharon給我的驚喜﹐回了信﹐然後把晾在書房的衣服收拾起來(冬天裡暖器仃是最好的晾衣處﹐改天照張像吧﹗)﹐該熨的衣服熨好時﹐才不過11點﹐上網看一下今日新聞﹐11點半﹐拉出吸塵器﹐開始打掃客廳﹐忙到12點半﹐熱了昨晚的剩菜﹐吃了午飯﹐再上網﹐看到sharon的回信﹐我再回她一封﹐然後到客廳打開音響﹐繼續看幾頁末世男女。一點多﹐lili打電話說正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到哪兒喝個下午茶吧﹗我厚臉皮說﹐到你家吧﹗在外頭咖啡館﹐總有人吸煙﹐暖氣燒不夠﹐又怕著涼﹐而周五大家要到我家聚餐﹐我就都沒機會出門﹐所以建議在她家喝下午茶。於是我打扮一番﹐特別穿上高跟馬靴﹐10分鐘的小巴車程就到她家。
一進門我才剛放下提包﹐她就興奮地拉我去看她畫的磁盤燒出來的成品。真是功夫啊﹗土耳其花色在她的巧手勾畫下﹐都變得活靈活現﹐我還不算外行﹐跟她討論了用色的控制﹐線條的掌握﹐然後說好我會把找到的一些鬱金香圖案傳給她﹐這項土耳其手工藝是我一直想學﹐可抽不出時間學的東西﹐看她學得那麼起勁﹐好像自己也學了一樣。
然後我們決定喝咖啡﹐在她家綠意盎然的溫暖廚房﹐喝著咖啡﹐談理財﹑兒女﹑生活﹐最後談到我的寫作﹐她說﹕你還可以翻譯土耳其小說啊﹗翻譯跟寫作能夠互補啊﹗我從上週開始﹐終於減少電臺工作份量﹐也正在考慮空閑時間的利用﹐於是想起我2006年年底談土耳其出版的文章中﹐介紹了艾莉芙/沙法克的伊斯坦堡的私生女﹐而2008年10月台灣出版了這本書從英文翻譯過來的中文版。好幾年前﹐我女兒高中時(1996年吧﹗)﹐上lili的中文課時﹐寫作文提到“我的名字是紅色”這本書她很喜歡﹐當時﹐我也曾跟lili說要給當時留學生編的“土耳其通訊”寫篇文章介紹這本書和作者﹐可一忙就到2006年歐爾罕/帕穆克拿到諾貝爾文學獎啦﹗
看到這裡大家知道什麼叫錯身而過吧﹗如果我從那個時候就著手翻譯介紹土耳其文學﹐不就變成“先知”﹐可是﹐我是有先覺﹐卻沒時間去落實。然而﹐我並不遺憾﹐因為我畢竟還是在2003年開始寫作﹐然後現在突然有了時間﹐突然朋友覺得我也該翻譯文學作品﹐突然我也有心做這件事﹐多好啊﹗一切都有定時﹐我決定開始翻譯一本土耳其小說當消遣﹐至於翻譯誰的哪部作品﹐到這裡看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19440424/3/1280497268/2007030205591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19440424/3/1280447026/20070301044949/
我將從以上兩文中提到的作品裡選取一本好玩的來翻譯﹐純粹是消遣﹐因為我的中文實在退步很多﹐最近看許多本翻譯小說﹐才有點勇氣來試試﹐希望會堅持到底。
下面是我原本在年度暢銷懷舊與推理一文中﹐說要貼後來卻忘了貼的文章﹐以及伊斯坦堡的私生女一書的書介。我在土耳其2006年出版概況與趨勢報導一文中﹐根據土耳其書名翻譯是“父親與私生女”﹐而伊斯坦堡私生女是英文版的書名。
“父親與私生女”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7782
伊斯坦堡的私生女 THE BASTARD OF ISTANBUL
• 作者:艾莉芙.夏法克
• 原文作者:Elif Shafak
• 譯者:謝瑤玲
• 出版社:圓神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30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332635
• 裝訂:平裝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1624.htm#
有種方法,既不用背叛「過去」,也能夠溫厚而堅毅地面對「現在」。
有一種巧合,是要在翻開書之後才會遇見的。乍看書名《伊斯坦堡的私生女》,感覺是個離我們很遙遠的故事;然而,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的那天,我和故事裡的角色居然有著相同的行程:在下雨天前往婦產科。於是無預警地,我一頭栽進這本書裡。 首先登場的是一個穿著緊身衣迷你裙、蹬著高跟鞋並且滿是怒氣的土耳
美麗又熱情的兩個女孩,一個嚮往自由,一個只想尋根。
她們在伊斯坦堡交會,掀開了一頁不為人知的震撼往事……
愛霞是十九歲的土耳其女孩,生活在一個伊斯坦堡的大家庭裡,然而,她在成長過程中從沒見過她的父親,私生女──就是別人對她的稱號。她那美麗卻有著叛逆靈魂的母親,還有這個只有女人的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急著扮演著愛霞母親的角色,讓愛霞只想拋開傳統與過去。
而家族中惟一的男人,穆斯塔法,為了對抗家族男人早死的咒詛,二十年前到美國求學,並與美國女子蘿絲結婚後定居於亞利桑納。蘿絲與亞美尼亞前夫所生的女兒 ──阿瑪諾須,二十一歲,因著自小父母離異,她的生活也分裂為兩半。身為亞美尼亞裔美國人,阿瑪諾須決定展開一趟尋根之旅……
一個渴望拋開過去享受自由的女孩,與一個期待到伊斯坦堡尋根的女孩相遇……她們會激蕩出什麼火花,又會掀開怎樣的過往呢?
★國際文壇最令人震撼的話題性小說!《出版人週刊》《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舊金山紀事報》《芝加哥論壇報》《紐約新聞》《ELLE》爭相報導!
★長踞美國各大暢銷榜,勇奪土耳其文學大獎,入圍2008英國柑橘文學獎!
★《經濟學人》盛譽為帕慕克接班人!勇敢揭開土耳其的神秘面紗!
★不過是一本虛構的小說,卻讓作者上了土耳其當局的黑名單。不過是兩個女孩、一個家族的故事,卻在美國引爆報導狂潮,究竟是為什麼?一本與土耳其靈魂相遇的原創性小說──巧妙融合了喜劇與悲劇,食物與哀愁……
★洪蘭、郝譽翔、譚光磊 誠摯推薦
美麗又熱情的兩個女孩,一個嚮往自由,一個只想尋根。
她們在伊斯坦堡交會,掀開了一頁不為人知的震撼往事……
愛霞是十九歲的土耳其女孩,生活在一個伊斯坦堡的大家庭裡,然而,她在成長過程中從沒見過她的父親,私生女──就是別人對她的稱號。她那美麗卻有著叛逆靈魂的母親,還有這個只有女人的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急著扮演著愛霞母親的角色,讓愛霞只想拋開傳統與過去。
而家族中唯一的男人,穆斯塔法,為了對抗家族男人早死的咒詛,二十年前到美國求學,並與美國女子蘿絲結婚後定居於亞利桑納。蘿絲與亞美尼亞前夫所生的女兒──阿瑪諾須,二十一歲,因著自小父母離異,她的生活也分裂為兩半。身為亞美尼亞裔美國人,阿瑪諾須決定展開一趟尋根之旅……
一個渴望拋開過去享受自由的女孩,與一個期待到伊斯坦堡尋根的女孩相遇……她們會激盪出什麼火花,又會掀開怎樣的過往呢?
作者簡介
艾莉芙.夏法克(Elif Shafak)
著有五本小說和一本論文集,曾在土耳其贏得梅夫拉那文學獎和土耳其小說獎。身為亞利桑納大學近東研究學系的助理教授,她往返於土耳其和亞利桑納州的土桑市之間。她曾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報章媒體撰文,國家公共無線電台也曾對她做專題報導。
譯者簡介
謝瑤玲
美國伊利諾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東吳大學及政治大學副教授。從事翻譯工作近三十年,譯著近兩百本,代表作為《玫瑰的名字》《蘇菲的抉擇》《花園宴會》《美聲俘虜》《一本書完全貼近莎士比亞》《布萊森之英文超正典》等,另編著《最動人的英文》一書,現仍致力於翻譯、教學與著述,從不中斷。
俏皮、慧黠、充滿戲劇性和令人感動的情節,證明了本書令讀者無法抗拒的魅力……非常引人入勝的故事。──《紐約新聞》
美麗的創意……這本小說精采無比,同時令我深深悸動,當我回過神來,事實已然不同。──《芝加哥論壇報》
夏法克的寫作充滿了魅惑……書中表現了遺傳與命運、歷史與小說,以及個人和政治結合於一身的美麗。──《ELLE》
她所做的,就是讓過去如星發光,且讓它持續發光,直到每個人──土耳其人、亞美尼亞人和其他所有的人──必讀為止。──《舊金山紀事報》
書中的人物角色鮮明,就像是他們從書中跳躍出來坐在你家的沙發上一樣生動。他們是一群怎樣的女人呢?!勇敢的、傻氣的、理智的和愚笨的。無論他們是身在伊斯坦堡還是舊金山,他們是你的鄰居的寫照。這是罕見能同時珍視傳統與現代化的家族故事……夏法克創造了一個擴展我們視野的書中世界!──Susan Isaacs
巧妙融合了喜劇與悲劇,在艾莉芙.夏法克筆下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家庭中,產生了伊斯坦堡與亞利桑納兩個截然不同之地的豐富元素,食物與哀愁,神秘主義和刺青,溫暖的喜劇和──當然,還有種族迫害。這本書是一場非常特別的文學饗宴。──Ariel Dorman
一位勇敢又熱情的作家,一本勇敢又熱情的小說。──Paul Theroux
她的故事超越了文化與洲際界線……夏法克將過去和現在的張力巧妙拿捏得恰到好處,令人佩服。──Peter Balakian
國際媒體佳評如潮
★夏法克將政治禁忌融入一本兼具娛樂性與深刻見解的完整小說中,同時多面向呈現了家庭、文化和命運的交錯影響。──《出版人週刊》
★這本書有土耳其版《喜福會》的味道。──《今日美國》
★這本小說不時帶著諷刺,但對書中不同的家庭成員總能懷著一種幽默的包容力。──《華盛頓郵報》
★這是一本有關伊斯坦堡,有關愛上一個城市,讓它的詩情、氣味和色彩滲透你的肌膚的故事,不但有趣、好笑,更打動人心。──《波士頓全球報》
讀者迴響與推薦
★這是我近幾年來讀過最棒的一本小說了!
本書不只具有娛樂性,更是一部充滿魅力與豐富的文學作品。每一篇都以土耳其食譜中的一樣食材命名,而這些食材也都巧妙地被編入各篇章的故事情節中!其中一個家庭被形容像是從馬奎斯的小說中走出來一樣,而其中一個人更被形容為「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絕妙的人物」。你將深受異國風情和令人食指大動的異國美食所吸引,全書從開場就引人入勝,直到最後令人驚訝又滿意的結局!──F. 鮑爾斯
★多麼令人驚喜的一個發現啊!
這個有關家庭、文化、歷史和政治衝突的精采故事,同時充滿了極有戲劇張力的秘密和結局。我認為非常值得一看,尤其喜愛第11章「杏果乾」中對伊斯坦堡的描繪!本書瀰漫著哀愁的氛圍,然而幽默感卻也滿?其中!兩個家庭的糾葛故事以動人的方式綿延。人們雖可能對自己的過去毫無所知,卻仍無法逃離過去對他們的影響。這本書不但有趣、具娛樂性,而且發人深省。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瑪麗.雷那
★這本書令我愛不釋手,當我開始展讀,就再也無法放下!
我相當讚賞作者寫作的層次和故事展開後的情節。書中的人物相當討喜,故事題材也相當特別,令人難忘!我認為作者勇敢的面對亞美尼亞人遭受屠殺和流亡的過去,同時在土耳其人與亞美尼亞人雙方觀點的掌握與呈現上相當得體、客觀而近乎完美。我將會閱讀作者的其他作品,她真是一流的傑出作家!──喬治.森茲
★千萬不要錯過這本超級精采的書!
我喜愛本書鋪陳的方式,因為這個故事出人意料,而書中人物的對話也相當風趣。艾莉芙.夏法克觸及了許多土耳其與亞美尼亞人之間的議題,也帶領讀者開始關注土耳其的近代歷史與演變。──卡尼.亞門
二十分鐘後,在本市最高級的區域,潔莉荷快步走進一間裝潢新穎的辦公室時,她一隻手拿著斷掉的鞋跟,另一隻手拿著一組新茶具。她一進門,便想到剛才把包好的肉桂條留在市集的店裡頭了,心裡一陣氣惱。
在候診室裡有三個髮型都很難看的女人,以及一個幾乎沒有頭髮的男人。從他們的坐姿看來,潔莉荷立刻注意到並尖酸地推測,他們之中最不憂慮的是那個年紀最輕的女子;她懶洋洋地翻閱一本女性雜誌的圖片,文字記載一概懶得讀,到這裡來可能只是為了要繼續服用避孕藥的處方箋而已。坐在窗邊的那個身材豐腴的金髮女子,年紀大約三十出頭,黑色的髮根顯示金髮是染的,雙腳緊張地來回擺盪,有點心神不寧;她到這裡來可能是為了例行檢查和每年一次的抹片檢查。第三個女人戴著頭巾,由她丈夫陪著,看起來是最慌張的一個:她的嘴角下垂,眉頭深鎖,潔莉荷猜她可能難以懷孕。潔莉荷明白,就某些人的觀點而言,這確實是困擾的事,她個人並不認為不孕對女人而言有多不幸。
「哈囉,妳,」接待小姐叫喚著,強露出一個膚淺的假笑,但因為練習得太好,因此並不顯得膚淺或虛假。「妳是我們三點鐘的病患吧?」
接待小姐似乎不太會唸「r」這個字,因此彷彿要彌補似的,只要碰到這個字,她就故意把這個音唸長,拉高聲音,並堆上一個額外的笑容。為了減輕她的負擔,潔莉荷立刻點點頭,而且似乎點得太過急切了些。
「那,三點鐘小姐,請問妳到這裡是為了什麼呢?」
潔莉荷竭力不去想這問題有多荒謬。她早就明白這種毫無條件、擁抱一切的女性快活,正是她所缺乏的。有些女人就是很會笑;對於笑,她們懷有一股斯巴達式的責任感。潔莉荷就是不懂,一個人怎麼學習可以把一件那麼不自然的事做得那麼自然。不過此刻她暫時將這拉扯著她思緒的問題擱在一旁,答道:「我來墮胎。」
那兩個字在空中迴盪;所有的人都等著它們落下。接待小姐的眼睛瞇小,又變大,同時她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潔莉荷不由自主地感到放鬆。畢竟,毫無條件擁抱一切的女性快活,只會引發她的報復心。
「我有約時間……」潔莉荷說著,將一縷髮絲撩到耳後,並聽任整頭頭髮自然垂落,像一件厚重的黑色長袍披在她肩上。她仰起頭,藉以強調她的鷹鉤鼻,覺得有必要重複,增高一個音階,或者也不必要。「因為我需要墮胎。」
接待小姐不知道應該不偏私地為新病患登記,還是對這樣大膽的言詞予以怒目瞪視,只好呆呆站著,任憑那本厚厚的皮面登記簿攤開在眼前。又過了幾秒鐘後,她才開始書寫。同時潔莉荷低聲說:
「抱歉我遲到了。」牆上的鐘顯示她遲了四十六分鐘。當她的目光停住在鐘面上時,有一忽兒她顯得心不在焉。「因為下雨……」
這樣說對雨有點不公平,因為交通、破石板路、市府當局、跟蹤她的男人和那個計程車司機,更別說停下來購物,都是她遲到的原因;但是潔莉荷決定對這些按下不表。她或許已經違反了伊斯坦堡婦女金守則,她或許也已經違反了伊斯坦堡婦女銀守則,但她說什麼也得遵守伊斯坦堡婦女銅守則。
【伊斯坦堡婦女銅守則:在街上受到騷擾,一旦再次上路後,要盡快忘掉這件事,因為整天想著這件事只會使妳的神經更焦慮!】
聰明的潔莉荷知道,就算她現在說出受到騷擾的事,其他的女人不但不會支持她,反而可能批評她。因此她絕不多話,讓雨承擔一切罪過。
「小姐,妳的年齡?」接待小姐想要知道。
這可真是個惱人的問題了,而且根本毫無必要。潔莉荷對那個接待小姐瞇瞇眼睛,彷彿面對黑暗,必須調整一下視線才能看清楚些。她突然記起有關她的一個可悲的事實:她的年齡。就像許多女人習慣於表現得超過實際年齡一樣,她也對這個事實感到困擾,那就是:她畢竟要比她所想要的年輕多了。
「我,」她退讓道:「十九歲。」一說出口便漲紅了臉,彷彿赤裸裸地站在這些人的面前似的。
「我們需要得到妳丈夫的同意,當然。」接待小姐說,聲音不再輕快,也毫不浪費時間直接問另一個她對答案已頗為猜疑的問題。「小姐,請問妳結婚了嗎?」
潔莉荷以眼角窺視到,她右邊那個豐滿的金髮女子和左邊那個包了頭巾的婦人,都不安地扭動身軀。候診室裡所有人探詢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時,潔莉荷的皺眉進化為一個美麗的笑容。倒不是她享受這折磨人的時刻,而是她內心深處的冷淡剛剛對她低語,要她不必在乎別人的看法,因為到頭來那些意見並不會造成任何差別。最近她決定要從她的語彙中剔除某些字眼,此刻她既然想到這個決定,何不從羞恥這一詞開始呢?然而,她還是沒有勇氣大聲說出現在房間裡的每一個人都已經知道的事。她並沒有丈夫可以同意這次墮胎,她也沒有父親。取代爸爸的只有……空空如也。
幸好她沒有丈夫的事實,就形式上而言,反而是對她有利的。她顯然不需要取得任何人的書面同意。官僚的規定對於拯救未婚生子女不如婚生子女來得積極。在伊斯坦堡,一個沒有父親的嬰兒只是一個雜種,而一個雜種只是這個城市下顎上另一顆搖搖欲墜的牙齒,隨時可以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