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05 06:26:50| 人氣8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正確認識*內觀*修持一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內觀是一個非常單純、合乎邏輯的修行方法,藉由無選擇性的「觀察」,直接體驗身心之中的實相,其中,沒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完整內觀修行必需包含三個部份:五戒(sila),戒除殺、盜、邪淫、妄語和煙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靜,進行第二部份,定訓練心的專註: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所緣或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慧的開發: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這個建構在實際體驗的智慧,其威力遠超過信仰和理智層面的理解,能夠扭轉錯誤的行為模式,化解掉潛藏在內心的壓力、不安、恐懼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結。

 

換個話說,內觀就是透過實際的體驗,去了知「身」和「心」具有「無常」、「苦」(不滿足)和「無我」(無自主性)的真相。要徹底明瞭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不是經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從實際的層面去觀察看看,在這個「身」和「心」之中,有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透過持續的修習,內觀禪修者將發現,所謂的「我」只不過五蘊不斷變遷流動的現象,身和心本質上是由而無數的微粒子(kalapa)所組成,這些微粒子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只是純然是波動(wavelet),其中找不到堅固不變的實體,有了這種體驗之後,「自我」的錯覺才能消解。

 

因為觀察的對象(身、心)和現象(無常)是一直存在的,理論上,內觀的修習何時何地皆可進行,但對初學者來說,必須由富有禪修經驗的老師來指導,以及一個最低干擾、適合練習內觀的場地(阿蘭若),這即是禪修中心的作用。

 

內觀是修行禪那的兩種途徑之一。其理論依據為「四念住」(三十七道品之一),從「身體」「感受」「心」和「法」(心所包含之物)四個面向,培育持續及穩固的覺知能力,在實際經驗(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層面上,體驗到「自我」不外是由五個要素(五蘊)所組合而成的現象,其特徵是快速不斷地變化(無常)、不滿足的狀態(苦)和無法自主(無我)。

 

以這個對實相的了知,「心」將逐漸停止造作「貪、瞋、痴」(三毒)的習性反應。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脫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內心的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統中,內觀是屬於三學中最後的「慧學」,前兩學分別是戒學(道德生活之準則)、和定學(專注力的培養)。慧的音譯為般若,是對實相的正確了解,事實上,內觀修習的每個階段,就是以獲得更深湛的智慧做為里程碑(十六觀智),更深的智慧,能滅除更幽微的煩惱,從這個意義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視為自我淨化的過程(七清淨),其最終目標是完全的淨化,從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即所謂的涅槃。

 

內觀,字面上的意義是往「內」去「觀」察身心的實相。但是英文前綴字 in- 其實是有點誤導,因為梵文字面意思中,並沒有向內看的意思。毗缽舍那(梵文:Vipassanā)由梵文前綴字 vi- 與觀看的動詞字根 paś組成。印度-雅利安語支的 vi-,類似於拉丁文前綴字 dis-,有遠離或朝向的意思,也有意圖的意思。因此,在字面上,毗缽舍那可以譯為「用如此的方式去看」、「由此看」、「專注深入的觀看」。

 

十六觀智是內觀修習的十六個階段。

 

1.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

2.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3.思惟智(sammasana-bana

4.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

5.壞隨觀智(bhavga-bana

6.怖畏現起智(bhaya-bana

7.過患隨觀智(adinava-bana

8.厭離隨觀智(nibbida-bana

9.欲解脫智(mubcitukamyata-bana

10.審察隨觀智(patisavkha-bana

11.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

12.隨順智(anuloma-bana

13.種姓智(gotrabhu-bana

14.道智(magga-bana

15.果智(phala-bana

16.省察智(返照智,paccavekkhana-bana

 

七清淨,由戒、定、慧三學中細分出來,為修習解脫道至涅槃的七個階段。1.戒清淨2.心清淨3.見清淨4.度疑清淨5.道非道清淨6.行道智見清淨7.智見清淨。心清淨-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四禪。

 

七清淨的修為分類:1.見清淨:名色分別智。2.度疑清淨:緣攝受智。3.道非道清淨:思惟智。4.行道智見清淨: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5.智見清淨: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返照智)。

 

道智和果智可以再細分為須陀洹道/果智、斯陀含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和阿羅漢道/果智,共有四組,共八項,所以稱為「四雙八輩」,這是原始佛教對「僧」的定義。凡聖之別,始於第一個須陀洹果,亦稱初果,一但證入初果,註定不墜入惡道,最慢七次投生天上或人間之後,證入完全的解脫。解脫證果始於行捨智,經隨順智、種姓智的過程,悟入道智,證果智,行返照智,這是解脫開悟的過程,四道智都共同經過。但阿羅漢的返照智不觀察未斷的煩惱(因為沒有剩餘未斷的煩惱)。

 

內觀的特勝--非觀過去.未來,而是正觀當下:首先我們來定義「何謂內觀」?第一.在時間上,不是觀過去,不是觀未來,而是觀現前的當下。

 

非觀五蘊身心之外,而是觀當下五蘊的存在與變化:第二.所觀的對象,也不是身心之外者,而是觀我們身心當下的存在與變化的過程。這也就說,不必遠求,觀佛相,觀西方,而只觀我們當下的身心狀況。

 

不用先入為主的成見去觀,而是讓其原始面目自然呈現:我們從小到現在,已經被灌進太多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往往就是成見,包括所聽到的佛法其實亦然。而在內觀當下,卻只能清楚地去觀當下的相狀,而不存先入為主的成見。

 

在佛教所教授的觀法中,很多都是先預設著觀念也。比如說空假中,或《彌陀十六觀經》等。在密宗中有很多觀法,更是預設著什麼顏色,什麼形狀,什麼部位等。這些都是用先入為主的成見而去觀也。

 

也不預期它將有什麼變化:一般人在身心變化的當下,都免不了會有期待,好的狀況希望能保任,而壞的狀況唯願能夠避免、能快消失。比如觀痛時,多希望能觀成不痛也。其實就內觀法門而言,觀痛就只知道它在痛,而不期望它繼續痛,或很快不痛了,心裡不作任何的期待。所以痛,就只是明明白白地覺知它正痛的樣子。

 

旁觀默照,不迎不拒:以上的原則,乃與禪宗的旁觀默照,很相似也。以旁觀者,即是把自己抽離出來,而讓境界自然去呈現爾。而默照的默,先前已講過,乃是無我也。故如預存成見,再去覺照,則已非默照了。

 

即於痛的當下,而認定「是我在痛」;其實這「是我在痛」,即已預存有成見矣!因為我們已把這個身體當作我也!故旁觀默照者,乃知道只是身體在痛爾,或只腳在痛爾!以能旁觀默照故,才能不迎不拒也。

 

很多深入經藏者,所教的內觀法門,卻反預設了太多的名相.觀念,故這種觀法卻會有很多自我暗示的作用。這是第一點,講到內觀的精神。若先造作再觀,造作即有我也:有些人教內觀法門,卻叫他們先去做一個動作,比如舉手;然後再去細觀這手舉起、放下的過程,四大五蘊是如何地變化?其實,既刻意把手舉起來,便已離卻內觀的原則。因刻意者,即是有我也。同樣,有人教:於吃飯時,慢慢去觀吃的動作.吃的過程。這先造作於吃,然後再去觀者,也非內觀矣!所以先預設一些情境,然後再去觀者,便皆非內觀矣!

 

若先預設再觀,預設亦有我也:同樣,如先標示為「無常、苦、空、無我」等特性,再去觀,則也非內觀法門也。當然觀到最後,應得到這樣的結論;但非先有結論,再去觀也。因為不管是從造作行為再去觀,或者預存觀念再去觀,都有「自我」的成分。而既以自我為前提,即不能真正打開心結也。而在南傳的內觀法門裡,卻未將內觀的特質,講得這麼明確。

 

觀後雖留下標誌,而不加以判斷詮釋:在過去於講修定方法時,都會強調任何境界.任何妄想,既察覺後,即要立刻把它放掉,而回到方法。以此,則不管出現什麼境界,都不會殘留於我們的心中。而現在的觀法,乃是:觀後雖留為標誌,而不加以判斷詮釋。所謂標誌,就像攝影機一般,且把那些印象留在心田中。但不對此印象,作任何的評斷,而說這是好的,還是壞的?

 

內觀的時機--修定過程中,脈障顯現時:在什麼時候最合宜修內觀呢?如果我們數息,數得很好;這時既一心一意,只繫念於數字上,就不成為內觀也。反之,當我們脈障現行時;於是你的注意力就自然被它吸引住了、被它控制住了,這時你不觀也不行啊!

 

比如身體的疼痛,如能以數息而把痛忘掉,那就繼續數息吧!反之,如這痛已超過某種程度,故注意力就被痛所牽引.所繫縛;既這時只是在觀痛,則成內觀法門也。同樣當身體有冷熱、動搖等種種異乎尋常的覺受;或心理現行為貪欲.瞋怒.鬱悶.煩躁等各式各樣妄想時,也是修內觀最好的時機。

 

平常生活中,雖也能用之,但不易得力;以心較粗故,以作意主導之意識強故:那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能不能修內觀呢?也可以!但不容易得力,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比較粗故。

 

而在數息修定時,即使為脈障現行,而使妄想比較多;但因還在內攝的狀態中,故心還是比較細的。這我前已說過:不以妄想的有無,而判定心念的粗細;而以內攝的程度,來判定心念的粗細。在生活中,因為心比較粗故,尤其多在向外攀緣的狀態中,而不容易內觀。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行為,都似在「自我意識」的控制下去操作的。比如走路,為我已作意「要走路了」,所以腳才提起來,所以能一步步地走過去。比如講話,也是為先動念頭了,所以才開口講話的。於是這些,都似在意識的控制下完成的,故與「無我」較不相應。

 

而在脈障顯現時,卻非意識所能主導控制的。既痛,不是我要痛,所以它才痛;如果能控制的話,我當然希望它不痛。同樣,我也不願打妄想,但妄想紛飛,亂七八糟的,卻不像我想的。所以在脈障現前的身心狀態,卻與「無我」更相應也。既我不能預知,更非我所能掌控.逃避。我只能安於當下,觀之而已。故這時修內觀,才能與「法」更相應也。

 

內觀與四念處--從身心的存在變化中,自得於四念處的結論:所以在南傳的禪法裡,既說到內觀,就必對應於四念處。而我前已說過,並非先預存理念,而再去觀;而是在不斷去觀這些身心的變化後,自得於這樣的結論。如前所說:只是去觀它,而留為標誌。當標誌累積多了,就自然能歸納出這樣的結論。這就像水中的雜質,會因沈澱而結晶。

 

既不是先有四念處的結論再去觀,也不是先預設為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再去觀:這也就說,「內觀」則不應有太多造作和自我暗示的成分。但以目前南傳所教授的禪法裡,卻有太多的造作與自我暗示。如次第禪觀,既把每個次第,都先講得很清楚;則在修行的過程中,就不免有「自我導引」的作用。而四念處亦然,既已先將「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標示出來;則不免有「先入為主」的成見。所以很多人乃以為:南傳的禪法較容易入門。其實較容易入門的方法,大致都跟覺受、跟自我暗示有關係。其似很快地可以有「體驗」,但這體驗,往往是假的。

 

如外道的禪法,為什麼會讓那麼多人讚歎風靡呢?也是因在覺受與自我暗示中作功夫。所以不管是修定、調脈、內觀,都要回歸到最原點,而最原點者即最現成也。

台長: 幻羽
人氣(89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