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29 16:14:51| 人氣4,8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球化“單身主義”的趨勢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全球化單身主義的趨勢

 

這個時代已堂而皇之地被貼上了單身主義標籤—“剩男剩女越來越多,單身逐漸演變成一種價值取向和生活態度。他們遊走在婚姻之外,但卻愛工作、懂生活,知道享受、明白品位,在乎應該在乎的、放棄應該放棄的,然後又遊刃有餘地穿梭在感情間,如庖丁手裏的那把刀,解析著別人的同時保護著自己。

 

根據最新的調查發現,單身正成為世界各地青年男女日益崇尚的生活方式,文章分析了單身化的分佈情況,背後的原因和各國特殊的國情,單身的危害和益處以及美國政府的催婚措施及其效果。

 

有部名叫《欲望都市》的美劇曾經很火,其中講述了紐約30多歲女性的單身生活,這些拎著普拉達的女人物欲橫流,對文化保守的海灣地區來說實在情何以堪。阿聯酋當局就明確禁止該電視劇在當地上映。

 

然而,除去對紙醉金迷生活的追求,《欲望都市》所推崇的單身生活方式倒是在海灣地區流行起來。

 

根據一個為已婚人群提供經濟支持的政府機構——阿聯酋婚姻基金會的最新統計資料,30歲以上的阿聯酋女性中約有60%是單身,而1995年只有20%,政府發言人薩義德稱這一趨勢非常令人擔憂

 

比這更令人擔憂的是,不只有阿聯酋才受到該問題的困擾。單身主義幾乎在全世界都呈上升態勢。歐洲監測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世界將新增4800萬單身人口,增幅達20%

 

在富裕的西方國家,單身主義由來已久,問題更加突出。例如,美國的未婚成年人口比例從1950年的22%增長到了現在的50%。獨居人數也從4%上升到15%。同時,一些新興經濟體也不甘示弱,單身人口同樣大幅度增長。

 

比較有趣的是,單身人群的消費模式也不一樣。作為單身人士的最愛,巴西速成食品的年銷量在過去的5年時間翻了一番還多,達到了12億美元。

 

儘管這一現象是全球性的,但是其誘因卻各不相同。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就是單身,在她領導的這個國家,工業化迅速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事業發展的壓力導致不婚和晚婚的人口日益增多。日本女性不願讓婚姻束縛她們事業的發展。就算在信奉伊斯蘭教的伊朗,有些女性也會優先選擇教育而放棄婚姻,她們還利用最近放寬的離婚法獲得單身住房。

 

中國和印度的單身原因則更傷腦筋,因為這兩個國家重男輕女的陋習減少了整整一代單身漢的婚配機會。而美國黑人正好相反。每91934歲的黑人男子中,就有一個入獄,因此縮小了黑人女性的擇偶範圍。

 

其實歸根結底,人們選擇單身有三種解釋。

 

1>有升職機會的女性通常會選擇晚婚。

 

2>由於人類壽命的增長,比起過去的寡婦鰥夫,現在喪偶的人在配偶死後,活的時間更長。

 

3>隨著許多國家社會觀念的轉變,婚姻所能帶來的經濟保障、固定的性伴侶、穩定關係等好處現在也能在婚姻之外獲得。

 

單身主義的盛行也有缺點。獨身家庭的碳足跡比婚配家庭的更大,而且獨身家庭還會推高房價。單身人士不太可能要孩子,所以加重了社會供養老齡化人口的負擔。而且單身人士比已婚人士更脆弱,因此給社會造成更大的潛在負擔: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穩定的情侶關係有益身心健康。

 

但是這些擔憂可能反應過度了。單身一詞將所有的未婚人士都歸到了一起,使人難以將真正的獨居者和那些未婚同居或者與朋友和家人同住的人區分開來。紐約大學的社會學家Eric Klinenberg 在他的新書《單身吧》中說道:獨居,單身和感到孤單是三種不同的社會狀態

 

Klinenberg認為,很多單身人士並不孤獨,因為他們會和朋友鄰里呆在一起,或者去一些公民組織當志願者。在許多北歐國家,強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使人們能夠自由追求自己的目標。歐洲監測機構預測,到2020年,瑞典的單身人士會增長到人口的一半。

 

各國政府通常會忽略單身人群,從減稅優惠到假日安排,夫妻總是能享受到單身人群得不到的種種好處。

 

有的政府正試圖遏制這一單身潮流。比如,阿聯酋婚姻基金會今年已經一次性撥款將近1600萬美元,鼓勵人們喜結連理。該機構還出資贊助集體婚禮,並且出版了名為《激情日報》的資訊小報。美國奧巴馬當局繼續為前任布希政府發起的健康婚姻倡議提供資金,每年花費1.5億美元鼓勵未婚男女儘早完婚。

 

政府的這些努力可能不會起作用,反而還會弄巧成拙。近期有關美國促婚效果的調查顯示,促婚行動並不起作用。其實政府不用驚慌。如果政府硬要作月老,結果很可能是亂點鴛鴦譜。

 

在早期的羅馬帝國,為了解決結婚率低的問題,奧古斯都大帝開始向單身漢徵稅,結果導致大量未成年少女被搶去訂婚。

 

單身也許更多的處在婚姻的對立面。而對於孤獨可以表現為生理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果找個談得來的物件結婚兩者應該都能解決,所以婚姻應該是單身的最終歸宿。

 

(如果說沒錢沒權還沒時間,外帶不帥個矮嘴不甜。基本想脫離是0概率了。)

 

只限于和朋友耍耍的其實還是屬於單身範疇,彼此既不用負太多責任又能留給雙方足夠的空間,畢竟這個世界上樂子太多,不單身又怎麼能玩得過來?

 

不過對於喜歡單身主義的,單身,也許不是出於選擇更不會是無奈,而是一種習慣。人最初都是單身,在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多數人都可以選擇妥協,甚至於很多人都會主動選擇妥協——找個過日子的,也許是很多過來人的話。過日子,什麼又是日子呢?人從嬰兒到少年,再到可以結婚的青年,過的都是日子。大約指的就是不孤獨吧。

 

或者就是因為同齡人都結了婚,不結婚的才顯得孤獨了。不過,經過一段這樣的歲月,就會找到一種平衡,一種單身的平衡。而且這種平衡一旦建立,就很難打破。單身主義者若一想到要和一堆不相干的人在一起,就覺得很麻煩,雖然工作會和一些不相干的人在一起聊天喝酒,但是終究有其休息的時間。

 

單身主義者在休息的時間也顯得很寶貴,使不必繃著緊張的神經,就像坐在那裏發呆,或者再網路上打下一段自己的思緒,或者是靜靜地看上幾頁書,這就是幸福,這就是單身的習慣。

 

單身主義者就像大海上的方舟,之所以放棄同行,只是不想再次受到傷害。放棄一切享受著孤獨的滋味。而單女是熊貓,單男是怪獸嗎?這種單純以結婚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尺早該被扔進太平洋。

 

現代化的人們已可以驕傲地承認自己單身,這只是你選擇的一種生活狀態,與他人無關。如今的男性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已經不需要依靠一個女人來實現,他們可以自己洗衣服做飯,一個人生活。雖然,很多剩女被看成眼光過高,脫離現實,實際某種程度上,還是說明女人在婚姻的雙向選擇中逐漸被淘汰。

 

年輕人,“不要亂結婚,也不要亂生孩子。”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將自己完善好。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期望什麼。所以人們回歸單身潮,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種意識的覺醒,這是當下社會現實中的被迫。

 

一個女人三十幾歲沒結婚,究竟關我們什麼事呢?我們因此說三道四完全沒有意義,我們需要的是尊重每一個人的狀態,而不要受外界影響盲目地追尋某一種狀態,結婚或者單身,不要僅憑生物本能生孩子。

 

我們正在經歷歐美發達國家的單身潮,甚至空巢、人口老齡化等社會發展進程中社會結構的轉型期,這一切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必然規律嗎?2012年每天都可能發生。

 

我們現在走的路,並不需要把人家發展了一兩百年的歷程統統走一遭,我們需要更快地覺悟到其實我們不需要這些進程。我們只需不斷反思,明白自己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我們應該怎樣生活。

 

56歲的藍懷恩,男性文化研究作家,目前正在研究的課題方向就是“有單身公害這回事嗎?”而他自己也是單身主義的推行者。

 

“一直以來我自己就過的單身生活,它讓我擁有更多充分的時間了解我自己。我有自己的理想,並付諸努力去實現它。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讓我擁有實現自我價值的認同感。我也有豐富的單身生活,參加和組織各種活動,各地演講和推崇樂活理念。我有很多很多朋友,不論單身的還是已婚的,她們從來也不給我貼標簽。隨著人生經歷和閱歷的增長,反而讓我覺得自己的生命更加豐富,現在這種狀態真是好得不得了。當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碰到一個很好的伴侶,這是一個很好的加分,如果沒碰到,也絕對不是減分。反而讓我們擁有更多的自由,讓生命的能量得到發揮。”

 

藍懷恩坦率地預測,不論是對于西方社會還是東方社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單身潮勢必是一種大勢所趨。當如今的人們,性別的特質越來越中性化,人們的社會角色分工也日益面臨轉型。人們不再願意扮演著觀念中固化的女主內、男主外;女性不再需要依賴男性來維持生計,而男人也不會為了傳宗接代的理由,一定要在外奔波,並需要一個賢內助看守後方。對男性還是女性來說,這都將意味著今後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而不一定要選擇婚姻這種單一的家庭角色。

 

同時,中性的日漸所趨,也意味著性別選擇的多元化。男同志和女同志越來越多,選擇雙性戀的也有。當然在中國現有的體係之下,並不允許同性婚姻。而對于這些人來說,他們不一定會進入婚姻生活。這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單身人群的比例,很多中性化的人群只在乎選擇一個適合的人相伴,也就有可能在同性之間尋找。

 

還有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傳統價值觀的變化。在21世紀,女孩子不論學業還是事業都已超過男性,但還是荒謬地固守著男人買房才能結婚的論調。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才能成婚,一個20多歲的男性肯定要動用父母的力量。

 

把單純的婚姻復雜化,這種幼稚的認知,也會讓走入婚姻越來越難。這種幾乎病態的婚戀觀完全以物質為導向,把婚姻情感中的雙方當成了交易品,但是又在現實普遍地存在著。這也導致了很多適婚年齡的男性開始覺悟,不願意將這種壓力強加在自己和父母身上,而轉而選擇單身。

 

這種現象在日本的某些社會層面中還是普遍存在的。根據早前的一項調查,30歲以上的日本男性,七成以上都選擇單身。因為,他們沒辦法養家,也沒辦法承擔這種壓力。

 

單身讓人們學習如何對待生命-其實,一對夫妻最終走到一起,並不在于柴米油鹽,或者盲目的物質導向,這種婚姻很容易走向破裂。成熟的關係一定是兩個人為了同一個目標共同打拼,精神生活很富足。兩個相對成熟的個體,組成的家庭成功率也更高。而那些有雙方父母介入的家庭,反而增加了婚姻的變數。父母以及家族的交叉介入,擠壓了年輕一代的空間,家族的介入也會消耗婚姻,讓婚姻關係產生質變。

 

如今的年輕人,情緒管理的能力很弱,特別苛求對方,期待和指責對方,很少反思自己的行為,經常陷入無序的謾罵和爭吵之中,影響了婚姻的質量。你會發現如今的婚姻市場裏,女性的問題往往多過男性。雖然,她們已經有獨立意識的自覺,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熱衷旅行,有很多女性夥伴,終身學習。

 

但是坦白地說:這種狀態仍舊是一種被迫形成的單身狀態。就我們的人口特性而言,其實絕大多數的人並不太適合婚姻,因為有太多復雜的家族交叉介入,人際糾葛太復雜,人們不懂得如何做父母,又沒有足夠的EQ管理去應對。

 

而單身主義正是一種個體覺悟,讓我們學習如何對待生命。其實在如今這個時代,單不單身已沒那麼重要。與其介意這種狀態,寧願回到一個懂得自我完善,尊重他人的關係當中,即便這對夫妻已經過不下去了,也可以和平分手,就像西方社會的夫妻關係那樣。

 

最近有一個對90後女孩的調查,問她們的偶像人物是誰,結果排名前三的是:范冰冰,李宇春,徐靜蕾。這說明什麼?有意思的是這三個女人長相迥異,狐狸精、假小子、知性女,但是個性一樣——都非常自我特立獨行,都單身,不會甘于被男人左右只會很好地利用男人。

 

那麼90後男人會怎麼樣呢?答:一個社會有什麼樣的男人就有什麼樣的女人,反過來也一樣。中國以前的大男子主義盛行三妻四妾,是因為女人也喜歡也支持,男人養家天經地義;如今二奶威武,因為男人貪婪女人求包養。90後女人特立獨行,90後男人也顛覆天經地義,憑什麼我養你,憑什麼有性關係就要結婚,所以90後的男人也把婚姻看得沒那麼重要了。

 

那些自身條件優秀的三高女們,家長們著急忙活,可是她們本身卻並不急。她們堅信“寧缺毋濫”,她們很獨立,很自主。她們不依賴于男性,不依賴于家庭,“就高不就低”,三高女遂代表了“高情感需求”,她們需要的是能夠和自己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的人生伴侶。如果不匹配,她們會很堅決地說不。她們擇偶觀的變化,就在于這種獨立人格的產生,在乎更多的是情感需求、心理需求,而不是金錢需求,這是觀念上的一種飛躍。

 

如今,單女寧願“單”著的主動意願越來越強,然而世俗的眼光卻一而再地給她們扣上精神的枷鎖。所以希望對于選擇單身的女性,社會能更加寬容。沒有一個女人起初是不想結婚的,那些不肯屈就身段,降低自我標準的人,才最終成為單身女郎。

 

在快節奏、壓力大的當今社會裡,愛情似乎對很多人來說,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從而導致現在的都市中,越來越多的人高呼單身主義。兩個人太麻煩,一個人更自在,雖然偶爾會孤單,但同樣可以過得很精彩!你或妳,一個人能過得更好嗎?有多適合單身主義呢?....

 

           

台長: 幻羽
人氣(4,80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