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23 20:17:32| 人氣1,8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的通膨今昔面面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辛巴威幣-面額高達100億元的紙鈔,只值三顆蛋....

在經濟學上,惡性通貨膨脹是一種不能控制的通貨膨脹,在物價很快地上漲的情況下,就使貨幣失去價值。惡性通貨膨脹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標準界定,一般界定為每月通貨膨脹50%或更多,但很多時在寬鬆上使用的比率會更低。多數的經濟學家認為的惡性通貨膨脹定義為「一個沒有任何平衡趨勢的通貨膨脹循環」。

當越來越多的通膨現象,隨著週期反覆發生,會產生惡性循環。有關惡性通膨的肇因,雖有很多爭議,可是當貨幣供給有異常的增加,或錢幣大幅的貶值,且常與戰爭或戰後、經濟蕭條、及政治或社會動盪聯繫在一起時,惡性通膨便日益明顯。

目前國際所指惡性通膨具有四項特徵:

1>公眾不願持有現金,寧可把金錢投放在外國貨幣或非貨幣資產。

2>公眾利用外國貨幣,結算自己本國貨幣的資產。

3>信貸是按借款期內的消費力損耗計算,即使該時期不長久。

4>利率、工資、物價與物價指數掛鉤,而3年累積通膨在100%以上。

在日常生活中,公眾輕易感受得到惡性通膨的影響,德國曾在1920年代初的物價,每49小時增加一倍;1940年代初的希臘被德國佔領時,物價每28小時上升一倍;匈牙利戰後曾每15小時增加一倍。這種極端例子一般在戰事發生,即使近數十年亦時有出現。1993年10月至1994年1月,南斯拉夫每月的通膨就高達3億1300萬%;烏克蘭、秘魯、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亦在1980或90年代面對嚴重通膨。最近期例子為辛巴威。

1980年辛巴威獨立時一辛巴威元約等於1.5美元。之後,通膨率高企和經濟崩潰令貨幣嚴重貶值,使很多機構轉用美元。21世紀初辛巴威開始經歷惡性通膨,通膨率升至2004年初的624%,其後降至三位數字低位,之後攀升至2006年四月1,042.9%的新高。

2006年的2月16日,辛巴威儲備銀行行長Dr Gideon Gono宣佈政府印了21兆辛巴威元來換取外幣,以支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欠款。2006年五月初,辛巴威政府印製一共60兆辛巴威元的貨幣,用來支付兵警300%和其他公務員200%的薪金加幅。這筆錢不包括在本年財政年度的預算案中,而政府沒有解釋這筆錢的來源。2007年6月,在辛巴威的通貨膨脹率已從早先估計的9000 %上升到11000 %。

在2008年5月5日,辛巴威儲備銀行發行的鈔票的價值1億元和2.5億元,10天後,新的無記名支票,價值5億元(當時約等於2.5美元)印發。5天後,一個新系列的筆記形式的「農支票」的發行面值50億元,250億元,500億元和1000億元(7月21日)。辛巴威5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已上升到2,200,000%。官方數字公佈的6月份的通貨膨脹率估計超過11,200,000%。至2008年12月,辛巴威政府發行100兆面額的新鈔,但實質上僅值25美元。

位於太平洋的雅浦島以前用不同大小的石頭作為貨幣,價值最高的重數噸。石頭由210公里外的帛琉島運送過來,路途遙遠,再加上兩島之間海面情況惡劣,運送過程非常危險,很多石頭於海上不見,令這些石頭貨幣價值高昂。雅浦島居民非常珍惜這些石幣,因為大石不易被偷去,又供應不多。不過1874年有一名愛爾蘭人David O'Keefe將之發展為商機,聘用島民從帛琉用船隻運載大石,然後用這些石頭和島民換取其他物品,例如海參和椰子肉乾。久而久之,數以千計的石頭被運到島上,使原本的石頭貶值。今天除了吸引到遊客的注意,無其他價值。

中國在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便陷入了惡性通貨膨脹,在1946年—1949年間達到高潮。政府因開戰而支出大為增加,但戰後的中國通膨仍在繼續。1947年國府甚至曾凍結工資,亦無果而終。當時的輿論稱:在百業蕭條的中國,唯一仍在全力開動的工業是鈔票印刷業。

1947年發行的鈔票最高面額為5萬元,到了1948年中已到了1億8千萬。法幣的發行量自抗戰結束時的5569億元增長到1946年發行的8.2萬多億元,而後到1948年時已激增至660萬億元。當時甚至有造紙廠以低面額法幣作為生產原料而獲利。 1948年國民政府實施貨幣政策改革,用新發行的金圓券取代原有流通的法幣,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金圓券的發行額就增至1千萬,甚至在地區性的新疆省銀行曾在1949年發行了面額為60億圓的紙幣。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退出台灣,原有由日本臺灣總督府在台灣發行使用的「台灣銀行券」在1946年改為「台幣」,然而國共內戰,國民黨政府以輸出貨幣取得台灣民間米、鹽、糖、礦物等資源,使台幣在1947年造成通貨膨脹,進而使台幣的發行面額增加,最高曾發行「一百萬元」面額的鈔票,這也是造成二二八事件的因素之一。

在1948年,因為上海金融危機,終於釀成臺幣幣值大幅貶值的惡性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造成1949年發行「新台幣」來取代原有的「台幣」(原先的「台幣」改稱「舊台幣」),兌換比率為40,000比1,即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此通貨膨脹因為美援及美國介入台灣內政(改善資源分配)而結束。

在2007年-2012年世界各國陸續爆發環球金融危機,又稱世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信用危機,更於2008年起名為金融海嘯及華爾街海嘯等,英國稱其為信貸緊縮,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抵押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最初的流動性危機,可以在事後被看作是由於早期次級房屋信貸危機所引發的。北岩銀行是首批遭遇衝擊的對象之一,它是英國的主流銀行。該行已借不到額外資金來償還2007年9月中旬產生的到期債務。由於沒有持續現金注入,其所經營的高槓桿性質的業務無法支撐,最終導致其被接管,並形成了很快降臨到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災難的早期跡象。

在鬆弛的簽名承受標準下的過度借貸為美國房貸泡沫的特徵之一。信用氾濫並導致大量的次級抵押(次級貸款),投資者認為這些高風險的貸款會被資產證券化而緩和。從1989年以來,美國發行MBS的主要機構房利美、房地美、吉利美(Ginnie Mae)所發行的MBS殖利率平均高於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137個基本點,吸引許多法人投資。雷曼兄弟MBS指數顯示無論利率升降,自1996年以來該指數連續十年都是正報酬,最差的1999年也有2.1%的報酬率,同時期MSCI全球債券指數在1999年、2001年、2005年卻是負報酬率。這個策略似乎以骨牌效應擴展和散佈。

由失敗的資產證券化計劃導致的損害橫掃了房屋市場及其企業,繼而引發了次級房屋信貸危機。這危機令更大量的銀主盤被銀行在市場上拋售。這些過量的房屋供應使得周邊的住屋價格都大為下跌,造成它們容易遭法院收回拍賣或被放棄。這個結果替往後的金融危機埋下了伏筆。

(西方媒體有些人歸咎於華人統計學家李祥林所發明的金融數學公式,然而依照2006年3月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對倫敦和華爾街金融工程衍生性金融商品設計和評價影響最大的學者是巴黎第六大學數學教授妮可·厄爾·卡露伊(Nicole El Karoui),她是全球最早研究衍生性商品交易的學者,許多倫敦和華爾街投資銀行的金融工程師和專家都出自厄爾·卡露伊教授門下,厄爾·卡露伊教授她也是黑天鵝效應作者Nassim Taleb博士的博士論文口試教授。)

最初,受影響的公司只限於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級貸款業務的公司如北岩銀行及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一些從事抵押證券化的金融機構,例如貝爾斯登,就成為了犧牲品。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印地麥克銀行的資產在他們被緊縮信貸下的壓力壓垮後被聯邦人員查封,由於房屋價格的不斷下滑以及房屋回贖權喪失率的上升。當天,金融市場急劇下跌。投資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將試圖救助抵押放貸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時節,雖然聯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機仍然繼續加劇。

然後,危機開始影響到那些與房地產無關的普通信貸,而且進而影響到那些與抵押貸款沒有直接關係的大型金融機構。在這些機構擁有的資產裏,大多都是從那些與房屋抵押關聯的收益所取得的。對於這些以信用貸款為主要標的的證券,或稱信用衍生性商品,原本是用來確保這些金融機構免於倒閉的風險。然而由於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的發生,使得受到這些信用衍生性商品衝擊的成員增加了,包括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美林證券和HBOS。 而其他的公司開始面臨了壓力,包括美國最大的存款及借貸公司華盛頓互惠銀行,並影響到大型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和高盛證券。

《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宋鴻兵於2009年3月5日在「美國國債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騙局」一文中表示:「(美國)商業銀行體系把它的爛賬轉移至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美國政府再把資產負債表上的爛賬轉移至每個納稅人的家庭資產…而這一切最終以國債的形式來體現…這些國債誰來買?如果最後賣不動,最後的購買者是誰?那就是美聯儲。」

之後由於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美聯儲在2009年3月18日宣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收購3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和最多1.25兆美元房利美與房地美發行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即所謂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聯儲的真正家底是8200噸黃金儲備,但即使將其全部拋售也僅值2700億美元左右,連此次購買長期國債的錢都不夠。」 這也顯示出各界憂慮美聯儲開印鈔機救市,將導致美元的通貨膨脹。

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早在2007年11月20日就已針對美元表示:「他們得到了我們的石油,卻給了我們一錢不值的廢紙(美元)。」為了因應美元貶值將帶來的經濟危機,伊朗已經把自己外匯儲備中的一大部分轉為了其他貨幣,他建議OPEC可以考慮自己推出新貨幣。2009年03月11日內賈德更對經濟合作組織(ECO)進一步地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成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和貿易銀行,以及進行貨幣合作。他說:「應在成員國間使用「單一貨幣」進行貿易,接下來在其他國家和鄰國中推行。」

主流經濟學家都同意,如果資金流動性危機不解除,全球性衰退將成定局,另有許多媒體認為最佳狀況下也會有5年的經濟低迷。 2009年4月13日經濟學權威克魯曼於演講中表示,如果各國政府目前的做法依然不變,甚至認為金融海嘯已經近尾聲,那麼很快史上最慘烈的大蕭條即將來襲,因為不管股市反彈與否、數據降幅縮小與否、銀行業打消狀況好壞,整體世界經濟下墜中並且工作數量持續下墜是不可扭轉的既定事實,30年代大蕭條也是先有一段看似好轉期後續第二波的主海嘯卻突然來襲,就算在最佳狀態的假設成立;真的觸底也會陷入日本失落十年重演,到了底部後就從此盤整再也沒有爬起來,而現在與未來的世界情勢卻比當年日本面對的嚴重十倍。

2009年的重大事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財政部11月25日宣布國營企業杜拜世界總負債590億美元,爆發債務危機,恐危及全球股票型基金與投資,當日全球股市均受重挫。2009年11月25日晚,杜拜世界宣佈提出延長償債期限的要求,將有關債務(約600億美元)押後半年償還,牽連的債權人包括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等。匯豐股價在27日大跌7%。除此之外,更拖累環球股市下跌,香港恒生指數是亞太區跌勢最多之一,27日當天急挫近4.84%,為13個月單日最大跌幅。

而日經平均指數則下跌3.216%,僅次於香港恒生指數。杜拜世界是在為期四天的周末假期之前宣布這一驚人消息的。假期結束後即2009年11月30日杜拜股市暴跌了7.2%,這是過去一年來最大的跌幅。阿布扎比股市更是大幅下滑了8.2%,下跌幅度是2006年5月以來最大的。

杜拜政府表示對杜拜世界公司的債務不承擔任何責任,打碎了人們對阿聯當局可能擔保杜拜世界債務的希望,也更增添了市場的不確定性。面對這種形勢,阿聯中央銀行2009年11月29日宣布,將為國內的小型銀行提供額外的流動性。阿布扎比也同意幫助杜拜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但是具體作法將以個案處理。

2010年的事件-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1月19日正式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並宣佈再裁員1萬5千人。日本一月份全國平均失業率為5.1%,全國失業人數為317萬人。瑞典電信大廠愛立信1月25日宣佈由於09年實施整頓支出增加,導致獲利萎縮,將因此裁員6500人。西班牙一月份全國失業率高達19.3%,再續創30年來最高記錄,也是歐盟地區失業率最高的國家。

由於希臘政府出現公債危機及財政赤字影響下,歐元兌換美元重貶1.40元。2月5日受到歐元區債信危機影響下,全球爆發大股災,歐、美、亞洲股市均重挫大跌,葡萄牙、西班牙股市大跌逾5%,亞洲股市跌幅超過3%,台灣股市重挫324點。美國1月份失業率下滑至9.7%。2月24日希臘發起全國性百萬人大罷工,以抗議歐盟及希臘政府因債信危機所進行的削減社會福利及緊縮政策,並且爆發嚴重警民衝突。同時德國、法國、英國的航空業及其它交通運輸業人員憂心未來就業權益受損下,也發動全面性的大罷工事件。

高盛集團於4月16日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控告涉嫌詐欺,並隱瞞次貸危機案等重要金融資訊誤導投資人,當日高盛股價應聲崩落16%。而全球股市與石油、黃金價格也跟著大跌倒地不起。4月27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將希臘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而對葡萄牙的評等降兩級至A-,再掉四級就會進入垃圾等級,歐美金融市場受此影響均下挫。

5月2日歐元區成員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定在未來三年內共同向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的貸款,以幫助陷入債務危機的希臘渡過難關。歐元兌換美元於5月19日再次重貶1.2144元,同時德國當局也宣佈限制投機性放空交易行為,全球股市均再次重挫。

6月的調查顯示,美國人自購健康保險的費用飆漲20%。近期美元走弱和歐債危機影響下,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帶動亞洲貨幣走強之外,國際金價6月份以每盎斯1261美元作收,再續創歷史新高紀錄。由於西班牙長期經濟不穩、成長前景疲弱,穆迪信評機構已將其主權債信等級「列入可能降級觀察」,把西班牙列入調降評等的觀察名單。美國6月份全國失業率下降至9.5%,創下今年新低紀錄。

2011年的事件-6月29日,希臘議會經表決通過了政府的中期緊縮方案。由於一再實施緊縮政策,希臘經濟已經連續三年衰退,失業率已達到16%。 希臘民眾與工會則認為政府的緊縮政策是壓迫低收入者及其他經濟拮据的民眾,來解決上層權貴自己造成的問題,因而發動了大罷工來回應。

7月21日,美國金融業監督單位消費者金融保護局開始營運,可以派駐「金融警察」到大型金融機構監督業務。 8月5日,標準普爾宣布調降將美國債信評等由AAA調降至AA+,為該公司自1941年來首次調降美國債信評等。9月17日,佔領華爾街運動,金融危機的受害者們紛紛走上街頭表示不滿。 9月21日,美國聯邦儲備局宣佈採用扭曲操作。

2012年的事件-2月19日,針對歐洲與美國的制裁,伊朗宣布切斷對英國、法國的供油,加速歐美的衰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簡稱歐債危機,是指自2009年年底以來,不少財政上相對保守的投資者對部份歐洲國家在主權債務危機方面所產生的憂慮,危機在2010年年初的時候一度陷入最嚴峻的局面。

連串經濟危機和動盪中,被指出現問題的歐元區國家包括希臘、愛爾蘭、西班牙和葡萄牙,而部份不屬於歐元區國家的歐盟成員國也牽涉其中。冰島雖然在2008年遭遇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危機,導致該國的國際銀行體系崩坍,但正因為冰島政府無力救助銀行脫險,主權債務危機對冰島帶來的影響反而較少。相反,針對那些為了出手救助銀行而導致主權債務急增的部份歐盟成員國而言,由於這些國家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特別是與德國之間在債券收益率差價和信貸違約掉期方面的差異愈來愈大,使到這些國家逐漸浮現信心危機。

關注到環球多國政府赤字和負債水平不斷上升,再加上歐洲多國公債先後被降低評級,使金融市場響起警號。在2010年5月9日,歐盟多國財長通過一個總值7,500億歐元(相當於當時10,000億美元)的全面救助計劃,用以成立一個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希望藉以確保歐洲整體的金融隱定。

2010年發生的債務危機,主要源自希臘急於援用鉅額融資來設法支付大量到期公債,以避免出現債務違約的風險。有見於此,歐元區國家與國際貨幣基金會在2010年5月2日同意向希臘提供總值1,100億歐元貸款,但條件是希臘需要厲行一系列的緊縮開支措施。繼希臘以後,愛爾蘭在同年11月也獲得總值850億歐元的救助方案,而葡萄牙則在2011年5月獲得另一個總值780億歐元的援助。

儘管只有少數歐元區國家的主權債務錄得顯著增長,但問題卻困擾著整個歐元區。在2011年5月,債務危機因為希臘再度在支付到期公債方面出現問題而重新湧現。不少希臘國民因反對該國政府計劃推出的緊縮開支措施而發起上街示威,群情激憤。一直到2011年6月底,希臘政府勉強通過新一輪的緊縮開支方案,從而獲得歐盟領袖承諾提供援助支持希臘經濟,該國引發的危機才得以受到控制。

(歐洲金融穩定基金是歐元區各國為應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而特設的組織,於2010年5月9日由歐盟27個成員國設立,總部設於盧森堡,由歐洲投資銀行管理。組織主要是向有財政困難的歐盟成員國,作出提供貸款或干預國債市場的措施,以保持歐元區整體的金融穩定。)

             

                                燃燒中的歐債危機-何時得滅?

台長: 幻羽
人氣(1,88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